首页 > 军事历史 >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223节

  “并且地方也不小,而且周边都是密林,方便就地取材。”

  萧寒看了一圈,最终选择了其中一块。

  “好,那就这块了,明天我需要在东宫熟悉考题,就安排李恒带着地契和工部的人一起带你去这块地,去规划你的造纸厂,等你规划好了,就可以开始动工了。”

  “动作记得快点,等殿试结束之后,我就打算发出我大明第一版大明报,对于我大明的科举成果好好宣传一番。”

  朱标对着萧寒叮嘱道。

  “我办事,你放心。”

  “大明报的用纸,咱直接内线供应。”

  “同时,这个造纸厂也会是咱大明工业大发展的第一步,在这之后,金陵周边,还会崛起无数工厂,让我大明的生产力,直接上一个台阶。”

  萧寒拍着胸脯说道。

  “嗯,有你在,确实让人省心。”

  朱标也是点了点头,对于萧寒办事,他有把握。

  朱标走后,萧寒坐在房间里,开始思量起来,造纸术在大明已经颇为成熟,如果进行生产线式拆解,必然可以使产能大大提升。

  而朱标给的地可不少,萧寒看着地图上划的范围,光河道交叉地带就足足有着五千亩,这还是不算周边地区的情况。

  对于萧寒的要求,朱标可谓是十分大度,直接大笔一挥,只要不大量侵占农田,周边地区,直接都交给萧寒安排了。

  这么大的地方,萧寒自然不可能只搞一条造纸的生产线,本着贼不走空的原则,这一波羊毛,萧寒必须狠狠薅过来才行。

  “殿下,殿下,李恒和单尚书已经在门外等您了。”

  清晨若依的呼唤声音在萧寒耳边响起。

  “嗯,来这么早吗?”

  萧寒微微揉了揉眉心,缓缓从床榻上起身,在若依的服侍下洗漱更衣。

  “殿下,太子殿下安排老奴,带您去划给您的土地,地契的话,因为太子殿下也不能确定您到底会用多少土地,让咱家给您现写。”

  看着洗漱完毕出现的萧寒,李恒当即上前,对着萧寒深深施礼。

  “嗯,好,我知道了。”

  “单尚书,咱们工部现在在金陵有多少能征召的工人。”

  萧寒转头对着单安仁道。

  “啊?”

  “殿下难道会建一个很大的工程吗?”

  单安仁微微有些发愣。

  朱标跟他说的是,跟着给萧寒建一个造纸厂。

  在单安仁的理念中,一个造纸厂能有多大,就打算直接让自己人上了。

  “嗯,工程可能会有亿点点大。”

  “可以征发一些金陵周边的流民,届时我的生产线还要留下不少工人。”

  萧寒微微点头说道。

  “那…好吧,殿下具体需要多少人?”

  单安仁有些不确定对着萧寒问道。

  “先来一万吧,不够后期再继续征召。”

  萧寒想也不想随口说道。

  “一万!?”

  这一刻,单安仁脸色都要变了,金陵作为大明帝都,周边的流民本就不算多,一万,可算是好大一部分了。

  若非朱标为了执行开垦荒地计划,本就已经将大量流民聚集起来,想要找这么多人,单安仁还得费一番手脚。

  “有问题吗?”

  萧寒瞥了单安仁一眼淡淡开口。

  “没问题。”

  “殿下要求开工之时,人员一定就绪,下官只是惊讶于居然需要这么多人,故此有些失态,还望殿下恕罪。”

  单安仁对着萧寒告罪道。

  “无妨,人之常情。”

  “走吧,今天我们的事情可不少。”

  萧寒大手随意一挥,对着单安仁说道。

  “诺!”

  …

  李恒和单安仁纷纷应声,跟在了萧寒的马车之后。

  吱吱吱!

  马车行进在春日已经解冻的松软土地上,不断行进着。

  金陵的雪期本就没有北方长,只不过因为大明身处相对寒冷的时期,故此冬天才会时长积雪不化。

  如今已经过了阳春三月,遍地积雪早已消融,路旁的树木都已经萌了新芽,遍地花开。

  “就这里吧,这里建第一条造纸生产线,单尚书这是造纸环节的拆解分配,一条生产线大概两百人,遍布生产的各个环节。”

  “单尚书,你去安排。”

  萧寒从怀里掏出一份昨夜书写的造纸生产线环节祥解递给单安仁。

  作为工部尚书,其本就数知各类工匠之术,帮助萧寒搭建一个生产线,自然不是问题。

  “这边,这边弄一条伐木加工生产线,为造纸生产线提供标准化木材。”

  “这边,这边弄一个印刷排版生产线,可以直接对生产的纸张进行印刷处理。”

  “这边,这边弄一个墨块生产线,能直接给印刷排版生产线提供原料。”

  “还有这边,这边我要一个小型内河港口,方便进行运输。”

  …

  单安仁还在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萧寒交代给自己的任务做好,萧寒那边一个个任务已经如同连珠炮一般丢了过来。

  这一下子,单安仁都傻眼了。

  原本以为,只有一个造纸厂生产线,结果萧寒除了规划了六条造纸生产线之外,直接给安排了几乎所有能想到的配套生产。

  如果不是萧寒关于工学的大明官方教科书还没有出,单安仁此时一定会想要吐槽一句。

  说好的一条生产线,结果你直接给安排了一个产业链?

  难怪说需要的人手多,合着在这儿等我呢?

  “这…殿下,这,这是不是太多了?”

  单安仁有些瞠目结舌。

  李恒也是瞪大了眼睛,拿着一摞地契,一时间都有些无从下笔。

  “不多不多。”

  “你们要清楚自己的身份。”

  “你们是跟着太子办事,跟着陛下办事,要有格局,格局懂吗?”

  “我们要办的事,一定就要办能够影响大明的大事,如果只有一条生产线来供纸,那对于整个大明来说,就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

  “唯有做大做强,才能够体现出我大明的气势,体现陛下和太子的雄才大略。”

  萧寒呵呵笑着说道。

  嗯,这波羊毛薅的,英国公很满意。

  “殿下教训的是,是吾等狭隘了,以后定当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萧寒的话,听得单安仁一愣一愣的。

  虽然有些没听懂,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算了,殿下说的一定是对的,鞠躬尽瘁就完了。

  “看什么看,没听见殿下说的吗?写呀!赶紧的,给咱家写!还有那边那片林场,都给殿下圈进来。”

  李恒回过神来,扫了一眼还在发愣的一群小内侍,尖声呵斥。

  就这样,在这么一番跑马圈地之下,这一边大片地都将变成萧寒的产业。

  朝廷出地,朝廷出工,萧寒只负责下命令,并进行后续经营。

  这一波羊毛薅起来,萧寒此时心里的感觉,真可谓是秦始皇摸电门,赢麻了。

  当天下午。

  太子东宫。

  复习了一天考题的朱标伸了个懒腰,对于明天的殿试胸有成竹。

  “殿下,二殿下在城南那边圈地建厂了。”

  有个东宫太监跑了过来,对着朱标说道。

  “咱知道,这就是咱让他去的,下次这种事不用再报了。”

  朱标摆了摆手,一脸豪气。

  不就是圈地建个厂嘛,多大点事,他一个大明太子,还能差这么一点?

  等大明报运营起来,赚回来还不是轻轻松松。

  不是…

  “殿下,这是前边送回来的地契备份,根据咱大明十亩一契的规定,目前都在这儿了。”

  内侍小心的掏出一摞纸道。

首节 上一节 223/4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