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273节
萧寒微微揉了揉眉心。
“炼铁?”
“炼铁行啊,咱大明现在其实非常缺钢铁,农具要用,保持将士们的战斗力要用。”
“这样吧,我让单安仁那边集结一下咱大明最好的一批铁匠。”
朱标赞同开口。
“铁匠…”
“也行,后面应该还需要他们帮忙。”
萧寒微微点了点头。
其实到了大明时期,炼铁的技术已经颇为成熟了,所差的还是一个问题,基本都是铁匠铺型的小作坊,没有大型高炉铁。
一方面,这个时期没有鼓风机,最先进的鼓风方式就是用水力带动进行鼓风。
这项技术,早在宋朝的《农书》便已经被提了出来。
不过,水力肯定是要受到水的限制,需要的水力越大,就要要求水的湍流。
而水湍流的地方,一般都没什么人,自然不会有人为了水力跑去那里打铁。
这也就导致了铁匠这门手艺,处于了一个颇为尴尬的境地,只能靠着小炉,甚至很多时候都要人力拉风箱,火力,风力,都不是很足,还要后续加工才能用。
铁匠的状态也给了富商们一种认知,炼铁就是靠手艺的,不是能大规模赚钱的生意。
这种状态,自然无法带动高炉的发展,进行钢铁量产。
不过,萧寒萧老板可不管这些,他要搞就搞大的。
“这一次,你打算要哪里的地?”
朱标继续对着萧寒问道。
“嗯,这一次我不要应天府的。”
“应天府的长江水流太平缓了。”
“我要把大规模设立高炉炼铁的地方选在水力充沛的地方。”
萧寒开口说道。
要做就要一步到位,直接把水力加大摒弃人拉风箱这种方式,把炉温拉上去,省事又省力。
“啊?”
“选这样的地方打铁,啊不是,炼铁?”
“那原料和成品的运输都很不方便啊。”
朱标有些犹豫道。
“这个…”
“确实得好好设计一下,其实…也不一定非的长江,其他小一点的江河也行。”
“我是这样想的,咱们在水流相对平缓的挖一条与下游湍流区段平行的小河道,船运到这一段,专门把铁矿石用竹筏从上面顺下来用网截住,这样的河道水力不小既能用来运送原料,还能直接用来炼铁,然后我们把成品再通过河道送出去。”
萧寒微微想了想说道。
这想要大规模建立高炉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是没有动力来才显得过于尴尬。
其实萧寒是有过弄蒸汽机的想法的,不过蒸汽机多少有些精巧了,就算知道图纸也不是那么好造的,萧寒研究了两下,研究不出来,就去干别的了。
“你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啊。”
“按照你的这个设计这要是多建一些,要是想能供应上这么大的水车并排话,怕是需要至少十米宽的河道。”
“多建高炉,就要引更多河道,都要赶上挖运河了。”
朱标拿起萧寒的图纸,嘴角一阵抽搐。
第一次,他感觉萧寒的决定有点不靠谱。
“不过倒也问题不大,这些天北境互市确实赚了不少,拿来搞建设应该也够了,但应该建不了很多。”
朱标想了想又开口说道。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相信萧寒,主要是,朱标感觉高炉这玩意若是真能批量存在的话,大明的钢铁产量都能翻上几番,所以这一波是值得投入的。
当然,这还得是萧寒要干才行,换一个人,朱标估计直接把人打出去了。
高炉很好用,但是如果这个大工程的钱你出的话孤就配合你,谢谢。
“咱们把现在手里能调动的钱合在一起算一下,看看最多能建多大规模的水力高炉厂。”
“这算是英国公府两个产业链的收入。”
萧寒无奈开口道,翻出了自己这边的账目,这一次看来只能哥俩一起搞了。
他已经在设计的时候把炉子尽量弄小一点了,结果投入还是让人头皮发麻,直接就相当于一项大工程了。
而且,因为水力存在随时间变化的不稳定性,之后怕是还需要铁匠进行打补丁。
只能说,效果会比小炉子好,能省不少力,但在没有鼓风机的情况下,却是还完全提升不到工业时期的程度。
第187章 准备大炼铁,朝堂上的新势力
“好。”
“既然如此,那我也回去把我这边对着账目拿过来。”
朱标听了萧寒的话,也是轻轻点头。
炼铁这种事,如果想要获得高产能,不加高投入确实几乎不可能办到。
但办不到,也终究还是得办,毕竟,钢铁工业几乎是一切工业的基础前提。
萧寒可不想大明的战舰去远征倭寇老巢的时候,还是一群纯木质结构的战舰。
起码,也得给加上一层铁皮才行,别看只是一层,有和没有差距还是不小的。
多了这一层铁皮,对面想要把大明的战舰凿沉就要费很大功夫,而纯木质结构,那基本就是一炮一个窟窿。
“对了,找铁匠的时候,记得其他工匠也找些。”
萧寒开口说道。
“嗯…具体是什么样工匠。”
“木匠、陶匠、还是什么?”
朱标有些发懵的问道。
什么叫其他工匠,这个范围看可是太宽泛了,哪怕是朱标,面对这种形容,都是傻眼的。
“啊…木匠、陶匠…大概,都用得上,沾边的都找来一些。”
萧寒微微犹豫片刻,最终如此说道。
他的想法是,群策群力,看看能不能折腾折腾把蒸汽机这种引领工业的东西折腾出来。
按理说,这东西大部分都是金属,应该直接是有铁匠包揽的。
但是对于精巧机械构造,却反而是木匠更擅长,所以哪怕是萧寒,一时间也有点说不清具体需要什么。
“那行吧,回去拿数据,我就顺势让李恒草拟一份诏书,直接给你把各类工匠都弄过来一些。”
朱标嘴角抽了抽无奈开口道。
说着,朱标便向着英国公府外而去。
“殿下。”
“根据澜沧急报,澜沧的那些氏族果然对澜沧派出的使团进行了拦截,不过已经被我们安排在那边的人成功击退。”
“不过由此,那澜沧人似乎对于我们大明在澜沧王国的存在已经心生不满,时间长了怕是会生变故。”
朱标离开,姜右悄然上前,对着萧寒开口道。
本来这边的事萧寒已经吩咐不出什么大变故不用告知自己了,但是既然朱标已经来提到,那边顺势前来汇报一番。
“嗯。”
“任由他们胡来确实会影响我们对于澜沧地区的控制。”
“去告诉我们在那边的商人镖队,我们在澜沧建立的交易市场,一切规矩,依照大明律,违反大明律者,杀!”
“另外,我们有理由保护我们的客户,所以澜沧之民若有遇到不公,且对方违反了大明律,可向我们的镖师机构寻求保护。”
萧寒呵呵一笑道。
我大明可以不确立主权,但是政权和经营权是必须拿下的。
我们没有什么之法的意思,只是单纯的搞商业江湖规矩而已。
你看,澜沧王室都没有意见,所以合情合理。
那么,此前澜沧的规矩现在作废,一切按照大明的规矩来,否则,就别怪我们的镖师替天行道了。
“诺!”
姜右应声,立即下去安排。
“风雪,我回来了,这是朝廷户部还有我太子东宫的账目。”
“这边能掏出的闲钱都算上的话,大概最多能修二十条河道,也就是可以支撑四十个水力鼓风高炉。”
朱标说着,当即吩咐着身后的内侍把一大摞资料全都抱了进来。
“我这边,大概应该也是十条。”
萧寒指了指自己这边的账目说道。
“其实我一直好奇,难道我们在一条河道上并列着多修几个高炉不行吗?”
朱标对着萧寒问道。
“这个恐怕不太行,根据我的计算,我所选择的这段河道的水力经过水车鼓风之后,在大多数水力正常的时段,应该是刚好够用的。”
萧寒说着,翻出了之前他所指那一段水域的水志。
“你看,如果我们再多加高炉,那么不但后面高炉的水力会不足,而且还会不利于原料和成品的运输。”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