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292节
“其中精妙,下官看了,不由得拍案叫绝,在此之前,下官从没想过,气和炼金的关系,能深刻到如此程度。”
“以炉炼气,以气冶铁,故可驱土而存金,简直是五行相生,练气之术的集大成之作。”
姚广孝开口,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嗯,这么说,你很懂了?”
萧寒眼睛微微一亮,他本想着,既然找不出一个既懂炼铁又懂经济的,那就找个聪明人培养一下。
没想到,姚广孝不但读的仔细,既然还理解这么深刻,就差把萧寒没有细说的关于化学还原反应的事说出来了。
“一些个人粗陋见解,不足入殿下法眼,是下官班门弄斧了。”
姚广孝微微躬身。
“哈哈!”
“你这是班门弄斧不假,但你这是鲁班门前,刑天舞干戚,你对于这炼铁术的理解都要追上我了,不错不错。”
“我的大明经济学你看过吧,来说说,你对大明经济学的理解,如果说得好,我给你一个好差事。”
萧寒呵呵笑着道。
“不敢,不敢。”
姚广孝摆手,连道不敢。
“说。”
萧寒眼睛一瞪。
“是这样的,拜读殿下大明经济学。”
“下官最大的领悟便是,农为基是大明之骨,无农则不立,工为肉,无工则不壮,商为血,无商则不活。”
姚广孝对着萧寒拱手道。
“好好好!”
“好一个姚广孝,看来这炼铁司主官非你莫属了。”
萧寒拍着巴掌道。
第199章 好戏开场,兄弟两个唱双簧
本以为还需要亲自进行培养,没想到姚广孝给了自己一个惊喜。
双料全部精通,倒是省去了自己不少麻烦。
“殿下,这炼铁司是…”
姚广孝看着萧寒,欲言又止地发问道。
“我和太子共同在西边建了一片水力高炉进行炼铁,前些天工部的动作你应该也看到了。”
萧寒开口说道。
工部的动作并没有什么隐藏,全都是大张旗鼓进行的操办。
金陵城中的百姓都能明显看出工部的动作,只不过都不知道具体朝廷要干什么而已,姚广孝自然也知晓这些事,甚至连朝廷的目的他都能大概知道。
“没错,我们打算建立铁厂,用的就是大明炼铁术的方法。”
“按照你的解释方式,就是通过高炉,以火御气,以达到提纯钢铁的目的,这个高炉铁厂至关重要,我和太子决定选取一个既懂炼铁又懂经济的人进行管理。”
“而这炼铁司,便是我们决定设立的衙门,在这之后,朝廷行办更多铁厂,将统一炼铁司进行管理。”
“本来,本公还想着亲自培养一个人材,没想到,你道衍和尚给了一个大惊喜。”
“很好,很好啊。”
“去了炼铁司,可要好好干,让咱大明的钢铁多到用不完,别给本公丢脸。”
萧寒拍着姚广孝的肩膀道。
“下官多谢殿下赏识。”
姚广孝面露惊喜,对着萧寒拜道。
姚广孝身怀大才不假,但是想要身处高位,你首先要有足够的政绩才行。
而炼铁司,无疑就是萧寒送到他脚底下的一块结实的不能再解释的踏板。
只要姚广孝此间干的好了,让炼铁司做大做强,那么大明在各处开办铁厂,炼铁司的总部将会迁回金陵城。
届时,姚广孝便是应天府位高权重的朝廷大员之一,获得了真正上朝参政的资格。
听起来,上朝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实际上大多数朝臣都是充数的,要么保持小透明,要么给真正的大佬冲锋陷阵,根本没有机会提出自己的主张。
而这样的人,说实话,其实放在外面地位已经不算低了,没有一个简单角色。
有些时候,这些人看起来无知且愚蠢,那是因为很多时候出面就是为阵营说话,不得不如此。
毕竟,哪怕是世家大族,每一家能分到的朝臣名额也有限,肯定不会真的送一个不能给家族带来任何利益的酒囊饭袋上来。
而当你有了真正提出主张表达自己态度的资格,那么你就是真正的朝臣,参与议政,可以提出观点。
“这是你的能力应得的位置。”
“你本就是能够胜任这种位置,只是,不要大意,虽然你的理论理解已经非常不错,但是理论和实践终究是两回事。”
“不管怎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相信,以你姚广孝的智慧,应该知道要怎么做。”
萧寒淡淡开口。
“多谢殿下提醒,下官晓得。”
姚广孝对着萧寒施礼。
翌日。
“殿下,太子殿下唤您东宫议事。”
一早,萧寒方才洗漱更衣,若依便跑了过来,对着萧寒道。
“知道了。”
萧寒微微点头,眼底闪过一丝精光。
好戏,开场了。
一路到了东宫,只见此时。
朱标正端坐在东宫会客厅中,朱樉刚刚赶到,朱棡、朱棣还在赶来的路上。
至于为什么要叫这几个家伙,那当然是为了让王月悯知道。
毕竟,朱标和萧寒讨论事情,总不能特意把王月悯叫过来旁听的。
所以,朱标为了把朱樉叫过来,还特意喊了朱棡、朱棣掩人耳目。
至于王月悯,知道了朱樉被叫来商议关于北方的事件,她自己会来的。
“风雪。”
“兄长。”
朱标、朱樉分别向着萧寒打招呼道。
“嗯。”
萧寒轻轻点头。
吱呀呀!
门外,朱棡和朱棣的车驾相继到达两人直接径自进了东宫。
“好了,兄弟们都来齐了,咱们开始吧。”
朱标开口说道。
“等一下!”
“等一下!”
就在此时,在朱标和萧寒的会心一笑中,王月悯的声音响起。
“你来干什么?”
“什么时候,我大明商议国策,轮到你出席了?”
朱樉看到王月悯突然出现,不由得眉头一皱。
这可是大明皇室嫡系诸王加一国公的议事,讨论的还是关于北元的对策,连太子妃常清韵和英国公两个正妃徐妙云和常清灵都选择了回避。
王月悯一个来自蒙元的准秦王妃居然自己跑了过来,这是要干什么?
“我来一趟,难道还要先跟你申请?”
王月悯扫了朱樉一眼。
看似针锋相对,实则却是把朱樉摘了出去。
“你…”
朱樉眉头一竖,便要发火。
“老二!”
“正好讨论的也是关于北元的事,有些事,王姑娘在,也好帮我们传达一下。”
朱标淡淡开口。
“既然大家都来了,那就开始吧。”
朱标随手示意侍女给王月悯添了个座位。
“事情是这样的。”
“此前王姑娘想来是写信回了北元,就在今天一早,北元的国书,八百里加急送到了应天府。”
“北元希望可以通过解除关于武器的禁运,来换取我们回调寒衣的价格。”
“诸位兄弟怎么看?”
朱标开口道。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