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31节
“不知道。”
常清灵摇了摇头。
这种事,恐怕就算是她爹常遇春,都不清楚,更别说她一个小女子,怎么可能知道。
“先说我吧,我每日上完早朝,还能回去睡个回笼觉,但太子殿下不行,他身上的担子太重了,整日忧心国事,从早忙到晚,谁看了不动容?”
“所以,陛下的偏心,更是对于太子殿下寄予厚望,希望太子殿下,未来可以做一个好皇帝。”
“但秦晋两王,乃至于其余诸多皇子,每日早晨醒来,便是前往大本堂读书,一整年下来,最累不过读书,那陛下偏点心,又如何?”
萧寒又是开口道。
“那确实很累。”
常清灵点了点头,眼中更是闪过一抹同情。
“还有一点,他们可能忘记了一件事,那便是太子殿下,今年还不足十七岁。”
萧寒又是补充了一句道。
而从大明开国之前,朱标便是为了大明,一直忙前忙后,就冲这一点,朱棡就没资格说老朱偏心。
“清灵明白了。”
常清灵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
不过,今晚的结果,还算是不错,因为萧寒相信,现在的太子宫中,朱标三兄弟,也在秉烛夜谈,而过了今晚,他们兄弟,也能放下心中的芥蒂,重归于好。
“你到家了,快回去吧。”
此时的马车,也停到了鄂国公府的大门口前,随即,萧寒回过神,便是看向常清灵,轻声道。
“谢谢风雪哥哥,那我就先回家了。”
常清灵与萧寒走下马车,看向眼前灯火通明的鄂国公府,常清灵这才恋恋不舍的看向萧寒说道。
“快回去吧。”
萧寒轻轻捏了捏常清灵的小脸蛋,才摆了摆手笑道。
常清灵轻轻点了点头,同样挥了挥手,这才走进了鄂国公府,而直到常清灵的身影消失,萧寒才重新坐回马车,回了自己的肃宁侯府。
“侯爷,您以前可不会和人聊这么多。”
回程的路上,那驾驶马车的青年,才缓缓抬起眼眸,诧异的看向萧寒道。
“那个丫头,挺有意思,聊两句,不妨事。”
萧寒轻轻摆了摆手,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道。
“您这是喜欢上那个丫头了吧。”
那青年不可置否的耸了耸肩膀,眼中更是闪过一抹玩味的笑容道。
“该成亲了。”
萧寒笑了笑,并未反驳道。
“那章舜先行恭喜侯爷了。”
青年又是冲着萧寒拱了拱手。
童章舜。
早年就已跟随在萧寒的身边,护卫萧寒的安全,乃是萧寒最得力的心腹之一,而只要有萧寒的地方,那便有童章舜的身影。
第32章 依旧在作死边缘徘徊的杨宪!
“昨晚喝了那么多酒,你不困么?”
肃宁侯府邸,萧寒极其不情愿的走出房间,看向站在院落之中的朱标,撇了撇嘴道。
“困。”
朱标如实道。
“你还真实诚。”
萧寒恶狠狠的看向朱标说道。
“洪武大典的编撰人选,你拟定了没?”
朱标懒得与萧寒争辩,便是摆了摆手问道、
“大哥,哪有那么快。”
萧寒翻了翻白眼,随即,更是没好气的看向朱标说道:“况且,这绝非一日之功。”
这老朱家,真的是拿官员当畜生用,萧寒才刚刚起床,就来催名单?
而且,拟定洪武大典的人选,哪有那么简单,怎么也得经过考核,才能编入拟定的人选之中吧。
“那你答应父皇,今日奉上名单?”
朱标愣了愣,便是看向萧寒皱眉道。
萧寒昨日向朱元璋保证,今日奉上洪武大典的人员拟定名单,但现在又说非一日之功,这岂不是在欺君?
“嗯,洪武大典的人员拟定,初步筛选,今日就能得出结果。”
萧寒揉着脖子,随口答道。
头还是很疼,看来昨晚的确喝的有点多了,以后,坚决不能这么喝了,不然,迟早把命搭进去。
“你的意思,初步筛选的人员,还不是最终的裁定。”
朱标思量片刻,方才开口说道。
“当然,初步筛选,就是为了筛除绣花枕头。”
“而且,还必须由我亲自考核,不然,不用!”
萧寒斩钉截铁的看向朱标说道。
不管是洪武朝,还是历朝历代,又或者后世,都不缺乏肮脏的手段。
更何况,还是著作洪武大典这等大事,那就会有更多的人,打破头都想挤进来。
那如果不能依靠自身的才学,进入编撰洪武大典的事业之中,还能依靠什么?
无非就是官官相护,托关系,将人送进来镀金,那萧寒能接受?
所以,坚决杜绝!
那洪武大典的人员拟定,就必须经过萧寒之手。
“可以,关于这一点,孤可以代父皇答应你。”
朱标又是思索了一下,方才看向萧寒点了点头道。
因为,朱标也明白,萧寒在担心什么,无非就是官场上那一套。
“嗯,你顺便帮我请一道旨意,既然我暂时不去礼部任职了,就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了,该让人上去,就让人上去。”
“从今天开始起,我就安心搞我的洪武大典。”
萧寒又是转头看向朱标说道。
“今天一早,朝廷已经议过了,但暂时还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继续由你暂代礼部左侍郎。”
朱标轻轻点了点头,本来就考虑过,萧寒既然想彻底淡出朝廷,那就别在礼部任职了,但是让朝廷官员紧缺,暂时还没有合适的官员,所以,还得辛苦一阵子萧寒。
“这倒不算什么,毕竟,好不容易等我卸掉了左侍郎,我的那个老上司,应该会收拢权力,我什么事儿都不用管。”
萧寒的嘴角,勾起一抹笑容道。
礼部尚书在洪武朝,那就是个空架子,而整座朝廷,谁不知道,礼部,一直都是有左侍郎萧寒做主,而好不容易等到萧寒走了,那礼部尚书,心中自然开心。
所以,萧寒去不去礼部,都无所谓,反正不是什么大事。
“你可给礼部尚书欺负惨了,今天早上听说你卸任左侍郎,差点没激动的哭出来。”
朱标无语的看向萧寒,礼部尚书左吉,今日一早,那可真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更是哭着谢恩,足以可见,萧寒在礼部,有多么的作威作福。
“左吉,那也是个人才,就是做事有点婆婆妈妈,不够有魄力,不然,他早就调去中书省了,又何必待在礼部。”
萧寒并没有反驳朱标,只是点了点头说道。
“不提左吉了,说一说今天早上的事,今日一早,中书省左丞杨宪,递上一份奏折,乃是弹劾户部尚书吕昶的奏折。”
朱标摆了摆手,便是从袖口处,掏出一份奏折,递给萧寒,继续说道:“而朝廷之中,大部分官员站出来,都是在为杨宪说话,所以,父皇也无奈,便暂时收监了吕昶。”
“无奈?”
萧寒接过奏折,直接放在了桌子上,看都不看一眼,随即,便是直接问道。
萧寒没想到的是,朱元璋竟然还有无奈的时候,这还真是不多见。
果然,喝酒还真误事,错过了这么精彩的瓜,当真有点不应该。
“嗯,的确很无奈,而吕昶,想必你不陌生吧?”
朱标点了点头,又是看向萧寒问道。
“当然不陌生,此人的学问,先不谈,而光是对于粮草辎重,这一块的把控,已然是天下间少有的大才。”
萧寒的眼中,闪过一抹赞叹,对于吕昶,他一向评价很高。
只因,吕昶能在乱世之中,粮食紧缺的情况下,依旧能稳固朱元璋的大后方,保证军队的粮草辎重,那吕昶的能力,便不容被质疑。
“所以,这无非就是杨宪排除异己的手段,但他的证据太过于充足,根本没有办法反驳。”
朱标拳头微微攥起,又是叹了口气道:“而杨宪安给吕昶的罪名,那更可笑,说吕昶通敌叛国,与北元之间,不清不楚。”
“一时之间,我竟无言以对。”
听着朱标说完,萧寒的嘴角,微微抽动,这个理由,他一时之间,竟然有想要骂娘的冲动。
吕昶本来就是暴元的臣子,是因为朱元璋的人格魅力,才选择了投诚,帮助朱元璋,稳固后方。
所以,吕昶费尽心力的帮助朱元璋,就是为了通敌叛国,投效北元?
呵呵,别闹,谁家好人扯这犊子,毕竟,人家吕昶本来就是大公司的高管,但跳槽到了小公司,熬了好几年,小公司上市了,打垮了大公司,吕昶又跳了出来,告诉所有人,我其实是个卧底。
而若真是这般,吕昶脑子绝对有病,还不是一般的病,绝对的神经病。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