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372节
“故宴口中占国、大城、渤泥、勃固还有无数海上小国,都已经成了大元的附属国。”
脱因帖木儿嘴角微微一抽,他也感觉这事充斥着荒谬。
咱大元连个出海口都没有了,你告诉我大元万国来朝了?
“跟朱明一样强大的战舰,难道,这是朱明扯了我大元的旗号,在外面招揽了一批小弟?”
宣光帝眉头大皱,这一刻他又开始思念王保保。
如果王保保在这里,一定可以给他答案的吧。
“现在看来,能够有和朱明在海上掰腕子实力的,也只有朱明自己了。”
脱因帖木儿开口道。
“可是朱明为什么要这么做?”
“萧寒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宣光帝感觉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不知道,微臣也想不通。”
脱因帖木儿对着宣光帝道。
“呵”。
“爱卿,那你说,我大元要怎么办,戳穿朱明的谎言吗?”
宣光帝对着脱因帖木儿问道。
“陛下…你觉得戳穿朱明的谎言,对咱们大元有什么好处吗?”
脱因帖木儿沉思良久后道。
“嗯?”
“好处…”
听了脱因帖木儿的话,宣光帝沉默了。
是啊,不顾一切将真相公之于众,对于大元有什么好处呢?
对于一个帝国来说,真相从来都不重要,只要能够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上层权威,那么,谎言可以持续到其彻底灭亡。
就如同那无数的神权国家,当权者比谁都清楚,天是空的,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神明。
人善只会被人欺,根本就没有什么超脱。
但是,却依旧不断维护这样一个谎言,将之铸造成一种信仰,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
那么…他是否需要戳穿大明的谎言呢?
答案是否定的。
大元早就没了出海口,就算宣光帝想要公之于众,也只能靠着通往西方的商路。
可,他怎么可能这么干?
宣光帝现在还期待着那些旧日拜大元为宗主的兄弟汗国重新臣服大元,帮大元光复国土呢。
这么干,不是等于告诉他们,大元其实不强,没必要答理大元吗?
更何况,脱合帖木儿的亦密瓦力还想要借着大元的名号打击敌人呢,他怎么可能会愿意帮助宣光帝把这个消息传到南洋?
“呼!”
“有道理,无用的真相对于各方都没有好处,那就,让朕配合朱明把这一场大戏唱到最后吧。”
“海上那些国家给朱明又如何,咱大元也借着这股东风,收复此前的兄弟诸国。”
“安排一下,朕要见那个故宴帖木儿。”
宣光帝开口说道。
“大皇帝陛下此前何故突然离去?”
“若是外臣有冒犯之处,还请陛下恕罪。”
故宴帖木儿看到重新宣光帝重新出现,赶忙开口道。
“哦。”
“最近在海上和朱明争斗有些失利,朕心情不好,听你提及,没忍住。”
“现在海上争端不断,走海上怕是难保朱明不会偷袭,咱们还是研究研究走陆路吧,我大元虽然海上实力强大,但毕竟陆上才是大元的根本啊。”
宣光帝对着故宴帖木儿道。
他说的也是实话,毕竟,裤衩子输没了也叫失利,就看这个“些”怎么定义,不是吗?
至于强大的海上实力,漠北湖上举世无双的“王下七武海”怎么能说不强呢?
“这倒也是,是外臣考虑不周了。”
“可是我两国中间的诸国还没有归顺大元,这陆上通道,怕是不容易打通啊。”
故宴帖木儿对着宣光帝道。
“无妨。”
“我大元现在王国来朝!”
“反观朱明,持续与周边国家作战,已经是冢中枯骨,克复中原不过时间问题,相信只要大元的大军一到,他们会识时务的。”
宣光帝拍了拍胸脯。
对于这一点,宣光帝还是有些信心的,虽然全是倒卖大明的产品,但是西边那些国家又不会产地溯源。
现在,穿的衣服都叫“元衣”喝的酒都叫“元酒”,可以说不知不觉间,对蒙元的经济依赖已经很高,宣光帝感觉如果自己提出来,不明所以的西方汗国应该有很多会愿意回归大元的怀抱的。
至于会不会被大明戳破,宣光帝不担心,反正现在大元和大明是互相拿着把柄,你戳破我,我就戳破你,大家一起不好受。
你配合我,我也配合你,大家一起万国来朝称霸世界。
“大皇帝陛下雄心万丈,外臣佩服!”
“还请大皇帝陛下与我家将军签订条约,外臣也好回去复命。”
故宴帖木儿对着宣光帝道。
“这个…”
“咳咳,通道毕竟还没有打通,我们之间的条款还需修改一下,不能拿过来就用,容朕斟酌一番,再寻爱卿商议。”
“脱因!”
宣光帝轻咳两声道。
脱因帖木儿顿时心领神会,直接上前把故宴帖木儿请了下去。
“陛下。”
送走了故宴帖木儿,脱因帖木儿回到宣光帝面前,单膝跪地。
“立即发动大元全部情报人员,想办法把朱明的臣服条约给朕弄一份来。”
“另外,安排好歌舞酒席,给朕稳住故宴帖木儿,最好能让他乐不思蜀,绝对不能让他看出端倪来。”
宣光帝大手一挥道。
临时决定与大明一起出演这一场两国争锋的大戏,宣光帝尴尬的发现,他不知道大明帮他搞得臣服条约咋写的,这要是差了太多,露馅了可就不好了。
所以必须要先弄到大明的臣服条约,宣光帝才好依照着大明的条约进行修改,看上去像是同出一源。
第260章 万山后:感谢命运的馈赠
“谨遵陛下吩咐!”
脱因帖木儿应声,缓缓退下。
梁国。
梁都。
这座原本老化的不行城市,这段时间以为梁国的全力开发,亭台楼阁宛如雨后春笋,在短短时间不断涌现着,虽然大部分都是半成品,但已经有了一派繁华景象。
异国宫。
万山后的寝宫。
“什么?”
“你是说,大约格不但愿意臣服还能拉拢盟友和一个大禅师?”
万山后听着周德兴汇报的消息,喜形于色。
“回陛下,德仁确实是如此汇报的。”
“他询问您是否要答应下来。”
周德兴对着万山后施礼道。
“答应!”
“必须答应!”
“这真是天不亡我大梁啊。”
“哈哈!”
“萧寒他就算是料事如神,也猜不到如此天命所归一般的柳暗花明吧。”
“藏地两国,对于我大梁来说刚刚好,不算太沉重,还能站稳脚跟。”
“妙啊!”
“妙啊!”
万山后拍着巴掌道。
作为大商人,哪怕这段时间没有亲自处理梁国大小事务,万山后对于梁国的情况也是十分了解的。
两国,绝对是最适合当前梁国的状态,既不会影响梁国的发展,还有足够的力量进行防御。
多一个便有拖垮梁国经济的风险,少一个则有难以抵抗敌人围攻的风险。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