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43节
“这才是我们家小风雪的性格。”
马皇后的脸上,升起一抹笑容道:“这孩子,总算是扳正了心态。”
“也许吧。”
朱元璋并未反驳,随即,又是看向朱标,点头道:“老大,你去拟一道圣旨,昭告天下,并且,将其记录在皇明祖训,警示与告诫后世之君。”
“遵旨。”
“还有便是,今夜金陵下雪了,天气是愈发寒冷,所以,儿臣想为朝中大臣,请一道圣旨,延后一个时辰上朝,以彰显父皇之恩德。”
朱标点头,又是微微躬身道。
其实,这道旨意,一来是为朝臣请动旨意,二来便是想让朱元璋多多休息一下,以免累垮了身体。
“既然是咱家老大说的,那咱准了。”
朱元璋当即笑呵呵的点头道。
“那儿臣替朝中大臣,谢过父皇恩典。”
朱标笑着点了点头,便又是看向朱元璋与马皇后,躬身一礼道:“天色已深,儿臣就不打扰爹娘休息了,儿子告退。”
“回去吧,路上慢点。”
马皇后叮嘱了两句,朱标才离开了坤宁宫,回了自己的太子东宫。
“风雪这孩子,真是让咱愈发的惊叹了。”
朱标离开以后,朱元璋才又转头看向马皇后,轻声笑道:“你说咱要不赏赐点什么?”
“今天不刚刚赏过?”
“不用了。”
马皇后摆了摆手,笑道:“这孩子没找你,反而找老大,不就是没想过赏赐,况且,你还能赏他点什么?”
此话一出,朱元璋顿时如鲠在喉,随即,眼中露出一抹无奈。
官职,洪武大典的主编,礼部左侍郎,的确不过三品官员,权力甚至还不如四品官员的大,但那是萧寒不想,要不然,开国功勋,一代无双谋臣,怎么可能去礼部任职,还不是萧寒要求去礼部,要不然,按照朱元璋的性格,萧寒怎么都去了中书省。
所以,官职肯定赏赐不了,那剩下就是勋爵了,可萧寒是肃宁侯,已然贵为侯爵,再赏赐,那就是公爵了,怎么赏,怎么赐?
这点功劳,赏赐公爵,朝廷不得炸锅?
况且,当初拟定的公爵名单之中,就属于萧寒的争议最大。
毕竟,萧寒的功勋,完全配得上公爵,老朱也有点心动,但奈何萧寒的年纪,不到二十岁,怎么封?
所以,为此,朱元璋与马皇后想了一晚上,最后决定封侯爵,毕竟,有个冠军侯霍去病,再以萧寒的功劳,封个侯爵,绰绰有余。
那现在朱元璋有点苦逼了,萧寒已经封无可封。
就现在这屁大点的功劳,封公爵?
那朝臣才觉得扯淡。
“害。”
“你就别多想了,风雪没有告诉你,不就是在告诉你,他是老大的人。”
马皇后又是白了一眼朱元璋,才是摇了摇头道:“况且,当初不封风雪为国公,不正是因为你想将风雪留给老大,所以,就让他们去折腾吧,你管那么多干嘛?”
“嗯。”
“不管了,让他们去折腾吧。”
朱元璋赞同的点了点头。
反正,不管是明里暗里,朝廷上下都知道,肃宁侯萧寒乃是正儿八经的太子党。
再加上,朱元璋对自家朱标的自信,就算是他朱元璋驾崩,朱标一样可以驾驭萧寒,那便足以。
但马皇后却是走向坤宁宫的门口,看向院子中已经积落的层层白雪,还有迎面而来的阵阵寒风,眼中又是闪过一抹不忍与痛心。
今年的寒冬,比往年来的都要早一点,所以,又得有多少百姓要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度日,而这场大雪,又得夺走多少百姓的生命,想想又怎能不痛心,可面对天灾人祸,人力又能如何,只求这个寒冬,尽快消弭,可以让百姓得以活命。
回到府中的萧寒,身穿厚厚的裘袍,坐在正堂之中,看向窗外的飞雪,叹了口气。
“童大哥,明日去城门口,搭个台子,救济灾民,米粥管饱。”
随即,萧寒转头看向童章舜,轻声说道。
“遵命。”
童章舜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又是看向萧寒,重重抱拳道:“只是属下觉得,侯爷这般救济灾民,不过徒劳无功。”
“什么意思?”
萧寒皱眉看向童章舜。
“侯爷救济灾民,没有错,甚至,侯爷能为百姓着想,已然胜过无数大臣。
“但侯爷有没有想过,来者非灾民,又当如何?”
童章舜的眼中,闪过一抹厌恶,但随即,又是叹了口气道。
这可不是虚说,往年,金陵城中的善人,也会在城门口救济灾民,布施米粥,但往往能真正吃到灾民肚子里的粮食,少之又少,而大部分的善粥,基本上都被贪图小便宜的人骗了去,可你又没有办法分辨,所以,灾民只能自认倒霉。
现在,那群人更是学精了,每年寒冬,都会提早观望,看看有没有便宜可占,而等等真正的灾民知道,米粥就已经被洗劫一空,哪里还有半粒米?
“呵呵。”
“本侯还以为是什么事。”
萧寒微微沉思了一下,方才呵呵一笑的看向童章舜说道:“这样吧,明日一早,你去账房拿一些银子,去买一些麸糠回来,熬粥的时候,给里面添一些杂草沙土,然后将麸糠加进去,米粥次之,如此一来,就能杜绝那些想要占便宜的人。”
“呃呃。”
“可是侯爷,麸糠那是牲口的口粮,怎么可以掺杂在救济米粥之中,况且,这事一旦传扬出去...”
童章舜听完萧寒的话,便是紧皱眉头,嘴边的话,也是戛然而止。
因为,这么干的确可以杜绝想要占便宜的人,但麸糠是给畜生吃的口粮,可萧寒却拿给人吃。
那这一旦传扬出去,就是口诛笔伐,甚至,一些清廉的朝中大臣,都能将此事捅给朱元璋,而那到时候,萧寒的罪过,可就真的大了。
第48章 杨宪之恶,扬州无人不知(求追读!)
“那能不能杜绝?”
萧寒抬起眼眸,瞥了一眼童章舜道。
“可以。”
童章舜点了点头。
“那就去办。”
萧寒摆了摆手。
“遵命。”
童章舜抱拳,便是退出了正堂。
既然,萧寒胸有成竹,那童章舜又何必多说,反正,自家主子的能耐,大了去了,这点事,难不倒萧寒。
“记得。”
“肃宁侯府只是办差,而赈济灾民,乃是太子殿下的决定。”
童章舜还未走远,萧寒的声音,又是响起道。
“属下明白。”
童章舜又是转头,看向萧寒抱了抱拳。
“若依,拿奏本过来,本侯要写一份奏章,明日上呈陛下。”
萧寒又是转过头,看向一旁站立的侍女若依,轻声道。
“侯爷,若依早就为您备好了。”
若依从一旁将笔墨纸砚端了过来,才看向萧寒,轻声笑道。
“嗯?”
萧寒不禁微微抬起眼眸,这丫头,怎么变得这么聪慧了。
“您别用这样的眼神看若依。”
似乎是感受了萧寒诧异的眼眸,若依的脸颊都有些微红,但手上依旧不紧不慢的研墨,道:“您那日不是晚上写奏章,所以,不管您用不用得上,若依都会为您备下笔墨纸砚,以免耽误侯爷的事。”
“呵呵,那我们的若依,的确很贴心。”
萧寒笑呵呵的点了点头道。
不愧是肃宁侯府的女管家若依,光是这份贴心,萧寒就已经很满意,更别说若依长得还不错,挺养眼,那自然是更加的满意。
“侯爷。”
“用不用给您加一点柴火?”
为萧寒研好墨,若依又是看向眼前的火盆,柴火即将烧完,便又是开口道。
“府中没有煤炭了么?”
思索奏章的萧寒,被若依一叫,方才回过神来,随即,又是看了一眼火盆之中的柴火,不禁皱眉道。
洪武初期,就算是煤炭紧俏,百姓用不起,但他萧寒偌大的肃宁侯府,还能用不起?
“今年的煤炭,比往年更加稀少,就算是陛下与娘娘的煤炭供应,都是缩减了一点,还有诸多皇子,贵妃,也都要煤炭过冬。”
“再剩下,便是诸多朝中大臣,又得分润一点,就算是均分下来,每家每户的供给,都是少了好多。”
若依很无奈的看向萧寒说道。
朝廷的确没办法,唯有共克时艰。
谁让大明的煤炭产量,几乎八成都供应在了冶炼上,毕竟,朝廷要打仗,将士们手中不能没有兵器,那就只能减少其余的供给。
可谁能想到,今年的雪,格外的早,而这点煤炭,要是没有柴火,真的很难撑过寒冬。
况且,真的已经很不错了,肃宁侯府,家大业大,还有侍卫去砍柴,但那些清廉的大臣,恐怕就得自己上山砍柴过冬了,不然,真的就得冻死在家中了。
听若依这么一说,萧寒顿时恍然大悟,怪不得。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