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47节
“难道,您是想告诉天下的百姓,我大明朝的官员,就是如此爱护百姓?”
“那这天下的百姓,岂不寒心?”
杨宪还是不知死活的一步踏出,看向萧寒,怒声喝道。
其言语之中,字字珠玑,更是让萧寒站在了天下苍生的对立面,可谓杀人诛心。
随后,朝堂上便是口诛笔伐之声,络绎不绝。
就连朱元璋都是皱起眉头。
萧寒对此,微微皱眉,随即,展眉一笑。
智商,这玩意。
杨宪有一点,但不多。
读书多,但少智,看来是句实话。
“太子殿下,天地君亲师,那宋濂是您的老师,可不是我的老师。”
“而宋濂在朝堂之上,如此抨击于我,我还是用的尊称,只是因为宋濂年迈体弱。”
“再论之,便是达者为先,身份,我自诩不弱天下谋臣,更是贵为侯爵,何必敬他?”
萧寒转头看向朱标,微微拱手,言语之间,满是张狂霸气。
善用时势,可是萧寒的拿手好戏。
更是完美诠释了当年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少年谋臣!
一瞬间,就连朱元璋都有点梦回当年的感觉,随即,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天子善用帝王心术,权衡利弊,掌握朝堂之间的平衡,而臣子之争,实乃常事,奉天殿上,几乎每日都在上演,但只要不是愈演愈烈,朱元璋一般都不会插手。
但有一点,萧寒不上朝,那朝堂上的争锋,肯定是很有礼数,骂人的情况,都很少出现,当然,这其中不排除个别淮西勋贵,要是惹急了,感觉他们能上去动手。
可一旦萧寒上了朝,那就是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没人惹得起萧寒。
特别是萧寒口中怪异的道理,还他娘挺有道理,所以,吵到最后,大臣集体沉默,那还吵什么?
好不容易,今天抓住点萧寒的把柄,终于可以报仇,但现在看来,朝中大臣好像又是不占上风。
甚至,朱元璋都觉得,萧寒能逆天翻盘。
顿时,朱标沉默了。
宋濂沉默。
朝中的大臣,语气一滞,也都是沉默了。
萧寒说的不是有道理,而是特别有道理。
礼数上,萧寒已经用了“您”作为尊称。
你还想怎么?
非得让我毕恭毕敬?
凭什么?
宋濂官职高?
还是爵位高?
又或者,学问高?
先开团的是宋濂,又不是萧寒,凭什么萧寒就得低三下四?
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启奏陛下。”
“微臣用的可是朝廷的银子?”
萧寒又是没好气的看了一眼诸多大臣,随即,便是直接看向朱元璋,躬身问道。
“朝廷未曾拨银。”
朱元璋摇了摇头。
“启禀太子殿下。”
“微臣用的可是您东宫的银子?”
萧寒又是转过头,看向朱标,拱手道。
“不是。”
朱标摇了摇头。
“本侯再问问你们,本侯拿的可是你们的银子?”
随即,萧寒瞬间转身,看向朝中的所有大臣,眼神不善道。
朝中所有大臣,相互看了一眼,眼中皆是无奈,但还是摇了摇头。
看出来了,萧寒又要逆天翻盘了。
“那你们放什么屁!”
“用的又不是你们家的银子!”
萧寒上前就是一脚,更是一脚就给杨宪踹翻在地!
得!
肃宁侯又刷新了奉天殿的记录。
骂街从萧寒开始,动手也得从萧寒开始,是吧!
杨宪被萧寒的一脚踢懵了,什么玩意,为什么动手?
动手就动手,踢的还是他杨宪?
口诛笔伐的又不止他杨宪,凭什么?
欺负老实人?
“肃宁侯!”
“奉天殿上,陛下当前!”
“你竟然敢恶意殴打大臣!”
瞬间,杨宪爬了起来,便是怒不可遏的看向萧寒道:“你太放肆了!”
“杀了你,本侯都觉得不为过。”
“更何况,打你?”
“呵呵。”
萧寒不屑的瞥了一眼杨宪,随即,便透又是转头,看向朱元璋,躬身道:“陛下,奉天殿动手,臣自知罪过,可否暂且记下,若接下来,杨宪没事,微臣请您重罚!”
“允。”
朱元璋点了点头,又是饶有兴趣的看了一眼萧寒。
奉天殿上殴打大臣,若是说不出缘由,那自然是重罪,但以萧寒的性格,绝对不会如此不智。
而站在第三列的胡惟庸,眼中闪过一抹若有所思。
杀了你都不为过。
这里究竟指的是什么?
难不成,杨宪有什么事,被萧寒发现了?
“扬州之事...”
李善长也是转过头来,看向萧寒与杨宪,微微点头。
作为一朝之相国,李善长自然要掌控局势,而这便是为什么,李善长可以坐视杨宪为祸中书省的原因,无非就是扬州的那点破事。
随即,李善长又是摇了摇头。
杨宪在扬州的所作所为,可是开国头一遭,而且,杨宪还是朱元璋一手提拔,那萧寒一旦在大庭广众之下爆出来,朱元璋的面色,一定很难堪。
第53章 胡惟庸:杨宪,希望你,可以继续狗叫!(求追读!)
“李先生,还真是让人意外。”
萧寒自然注意到了李善长的眼神。
看来,李善长也知道杨宪在扬州的所作所为,不然,眼神不会如此怪异。
但李善长为什么不说?
反倒是坐视杨宪霸权中书省?
这就值得深究一下。
历史上的杨宪,在中书省执政时,专决省事,罢免旧吏,任用亲信,杀侍御史刘炳,弹劾汪广洋等众大臣,而后来,李善长弹劾杨宪,放肆为奸事,被朱元璋所杀。
但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过扬州之事。
难不成,萧寒的眼眸,微微一亮。
李善长故意隐去了扬州之事,就是为了保全朱元璋的面子,毕竟,开国之初,就传出这么大的丑闻,那大明朝的民心,肯定会受到冲击。
所以,这便是为什么,李善长明明掌握了杨宪的罪状,但却仍然密而不发的原因。
又或者,李善长根本就不想参与这件事。
毕竟,李善长年纪大了,离开中书省,那是迟早的事,没必要参与这件事与自己无关的事,而惹得朱元璋的不快与猜忌。
但萧寒对此摇了摇头,既然要闹,那就大闹一场。
反正,有朱标为自己兜底,还有少年一腔报国的热血,再加上一些言语之间的修饰,朱元璋会满意这个结果,萧寒更不会引火自焚。
“肃宁侯!”
“杀了本官,你好大的口气!”
“虐待百姓,又不是本官所为,而是你堂堂萧大侯爷。”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