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6节
“咱朱元璋的文治武功,史籍也会记载!”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抹傲然,声音更是铿锵有力。
只因,老朱身为开国皇帝,以一介流民之身,登上这天下最高的位置!
所以,这般的丰功伟绩,何须一本书,又岂是是一本书,可以写的尽?
那为什么老朱会同意?
融天下之书卷,集大成为一书。
“你是为了风雪。”
马皇后沉思片刻,方才看向老朱道。
好像只有这里能说得过去。
因为,君臣奏对,便是萧寒提出。
所以,这件事若有不可为。
但朱元璋偏偏一意孤行。
那或许就是因为萧寒的原因。
“还得是咱家妹子。”
“咱确实是为了萧寒。”
朱元璋赞叹的点了点头。
马皇后不愧是他的贤内助。
一点就通!
“你觉得,风雪的才能,如何?”
朱元璋又是转头看向马皇后问道。
“少年豪杰,国之干臣。”
“而若是没有风雪。”
“你统一天下,还得几年。”
马皇后的话语之中,满是赞叹。
这对于一介臣子,最高的殊荣,便是那句一统天下,还得几年。
意思也很简单,朱元璋捡到萧寒,他便能得天下。
特别是萧寒各方面的能力,皆是堪比古之荀彧,出谋划策,巩固后方,扫平朱元璋一统天下道路上的障碍。
所以,萧寒厥功至伟!
但若不是因为年岁的缘故。
萧寒绝对能登上公爵之列。
而这便足以证明,萧寒的才学!
绝不弱于李善长与刘伯温!
“可他太年轻了。”
“开国以后,虽然收敛了很多。”
“但咱也保不准,他会不会犯病。”
朱元璋点了点头,又是叹了口气,道:“这就是为什么,咱没有将风雪放去中书省,而是送去了礼部,做了个左侍郎,无非就是想让他修身养性,别误了自己的前途。”
“你是担心凤阳发生的事。”
随即,马皇后便想起了凤阳之事,便是看向朱元璋说道。
“嗯。”
“而这才开国几年?”
“淮西勋贵就侵占百姓田产。”
“其中侯爵居多,但你又不是不知道,都是淮西人氏,抱团取暖,而咱就怕风雪掺入其中,毕竟,他的性子....”
朱元璋又是微微摇了摇头。
马皇后也是附和的点了点头。
萧寒的性格。
人如其名。
他们夫妻俩始终记得,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冬,也就是那一日,遇上了萧寒,一个即将快饿死的孩子。
而他们夫妻俩,终究是动了恻隐之心,便将萧寒带回了家中。
而这便是萧寒的来历。
“一是为了让他修身养性。”
“二就是不想让他参与朝廷之事。”
“李善长与刘伯温,足够了。”
朱元璋的眼中,又是闪过一抹感慨,道:“而咱一直都让标儿与风雪,走的近一点,就是因为他们都还年轻,未来大有作为。”
而这才是朱元璋的主要目的。
又或者。
朱元璋才懂萧寒的心思。
历代开国功臣。
不管怎么说,能有好下场者。
寥寥无几。
特别像萧寒这样的国之干臣!
有才能!
又年轻!
皇帝很难不猜忌!
那么唯有激流勇退,方为上策!
再加上朱标与萧寒之间的关系。
还有朱元璋对自家大儿子的自信。
那萧寒只要不在洪武朝出事。
未来,等朱标上位以后。
仍然,可以大有作为。
而现在,不过是韬光养晦!
等待时机罢了!
“所以,就让他一个人去折腾吧。”
“而等日后国库充盈,再给他拨银子吧。”
马皇后轻轻的点了点头道。
“嗯。”
朱元璋自然也知道,自然不会反驳。
“只不过明日的朝堂。”
“你和风雪都要头疼了。”
“不管国库有没有银子。”
“洪武大典,始终是个大事。”
“李先生,刘夫子,就不动心?”
“我看不见得,恐怕就连杨宪,都想掺和一手。”
马皇后又是看向老朱说道。
“那就看风雪自己的本事了。”
朱元璋毫不在意的笑道。
而要是萧寒连这点本事都没有,那才是辜负了他朱元璋。
“明日定下来以后。”
“把老二老三,都送去肃宁侯府。”
“让他们跟着风雪学一学。”
“特别是老二。”
这次马皇后没有拆朱元璋的台,朝堂之事,还是得靠自己,毕竟,现在的老朱,还没将奉天殿,化为自己的一言堂,但也是提议道。
毕竟,自家的这几个崽子,都得好好调教一番,免得日后惹出祸来。
特别是秦王朱樉,身为藩王之首,读书那可是一点都不用功,其余之事,吃喝玩乐,那可是样样精通。
“嗯。”
“王景弘,你去一趟。”
“明日咱在坤宁宫中设宴。”
“宴请鄂国公常遇春,肃宁侯萧寒,魏国公徐达,还有几位皇子,都过来。”
朱元璋又是一拍脑门,看向一旁的王景弘,又是道。
“遵旨。”
王景弘微微躬身。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