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65节

  随后,这俩父子穿着崭新的衣袍,便是围绕萧寒转了两圈,那个得意劲,看的萧寒哭笑不得。

  果然,后世有句话说的有道理,男人至死是少年,皇帝也不例外,这攀比心一起来,怎么看怎么好笑。

  但萧寒却忽略了一点,老朱可从来都没有拿他当过外人,一直都是自家人,所以,在老朱看来,这很正常。

  “你俩就别臭显摆了,明明是风雪先穿上的,你俩怎么还秀起来了。”

  马皇后翻了翻白眼,也是哭笑不得的说道。

  “还是说正事吧。”

  萧寒也是捂了捂眼睛,方才看向朱元璋,正色道:“叔叔,洪武大典之开篇,作为第一卷,至关重要,所以风雪想问您,如实叙编,还是刻画一下。”

  这的确是正事,而且,萧寒还必须得问,毕竟,历史有太多不确定性,究竟孰真孰假,后世的史学家都分不清,更别提萧寒。

  “如实叙编。”

  朱元璋想都没想,便是摆了摆手道:“还说啥好刻画,不就是弄虚作假,咱不兴这一套,还是那句话,别给咱整出刘伯温和李善长那一套,什么天生龙子,真龙送子,麒麟出世,都他娘的扯淡,咱要是有这出身,咱的爹娘至于饿死?”

  大明刚刚开国那会,刘伯温和李善长上书,建议朱元璋包装一下自己,但老朱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包装,反倒是将常人避之不及的过往,大大方方的讲述了出来,甚至引以为豪。

  “咱就是泥腿子出身。”

  “咱的爹娘是个彻头彻尾的农民。”

  “咱六岁就已经为财主放牛了。”

  “穷过,饿过,和尚也当过,乞丐也干过,反正只要能吃口饭,只要能活命,咱都已经干过了。”

  “最后为啥参的军,就是为了混口饭,毕竟,要是能吃饱,你给咱十个胆子,咱也不敢想造反这事。”

  “况且,当初投军,咱是没办法,被人检举揭发,实在是走投无路,要不然,咱可不会把头别在裤腰带上。”

  朱元璋的脸上满是唏嘘之意,说的更是轻松,可经历过乱世的马皇后,眼中却是闪过一抹心疼,只有真正经历过,才能明白,当初的老朱究竟有多么的不容易。

  “这就是咱的出身,出身贫寒,家无片瓦,身无完衣,却取得了天下,而此事非但不丑,咱觉得最为荣光!”

  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响起,朱元璋的脸上,已然满是傲然,随即,便又是看向萧寒道:“洪武大典的开篇,就应该这般写道,至于咱的出身,咱今天一点一点的讲给你,咱而就是要让后世的所有人都知道,大明朝的开国太祖皇帝,从来都不需要粉饰,大明,也无须粉饰!”

  “陛下圣明。”

  萧寒当即起身,以陛下称之!

  真不愧是洪武皇帝朱元璋!

  “风雪,这不是圣明。”

  站在萧寒身旁的朱标,拍了拍萧寒的肩膀,铿锵有力道:“这是事实,一个拥有如铁般信服力的事实!”

第72章 关于老朱的经济观念,真是不敢苟同(求首订!)

  朱元璋的这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传奇。

  相较于眼前的这座天下,可能在老朱自己看来,他失去的更多。

  萧寒将朱元璋的过往,一笔一笔的记了下来,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至于马皇后与朱标,那也早已是热泪盈眶。

  倒也不是第一次听朱元璋提起,可每次朱元璋提起时,他们的心总会揪一下。

  “咱的爹娘是十月初八饿死的,死的时候,都喝不上半碗米汤,是咱的二哥脱下了自己的衣服,给咱的娘裹的脚,两尾芦席下的葬。”

  朱元璋的眼睛朦胧,一抹泪光涌动,随即,又是抬起眼眸,看向朱标,还有萧寒道:“大明的基业,就建立在咱爹娘的骸骨之上,建立在千百万苍生百姓的骸骨之上。”

  “所以,标儿,不仅仅是你,乃至于你的诸多兄弟,还有我大明的后世子孙,都要记住,抬起头时,要对得起天道苍苍,低下头时,要对得起这地下的先人,还有这万千的黎民百姓。”

  朱元璋的声音有些哽咽,但还是将朱标拉到了自己的身边,一字一句的说道。

  “爹,儿子一定会对得起爹的教导,对得起这天道苍苍,对得起这天下的黎民百姓,更要无愧地下的先人。”

  朱标已经是潸然泪下,更是直接跪倒在朱元璋的身前,猛然叩首道。

  这一跪,跪的并不是老朱,跪的是他朱标的良心,跪的是泉下有知的爷爷奶奶,也跪万千苍生。

  “微臣一定好好辅佐太子殿下。”

  “绝不辜负陛下之期望!”

  朱标已经站出来表态了,那萧寒自然不能冷眼旁观,随即,便也是看向朱元璋,躬身道。

  毕竟,萧寒是朱标的铁杆,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那就必须得拿出个态度,不然,老朱又怎么可能会放心?

  “你这些话,留着跟老大说吧。”

  “反正你又不为咱出谋划策。”

  朱元璋抹了抹湿润的眼眶,这才躺回了榻上,摆了摆手道。

  “陛下说的哪里话,若是陛下需要臣,臣自当鞠躬尽瘁...”

  萧寒又是看向老朱,唠起了那些话术,但还没等话说完,老朱便戏虐的看向萧寒道:“那咱等会就下旨,让你不眠不休的处理中书省的政务,你也就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何?”

  “为陛下效力,臣之荣幸也。”

  萧寒真想给老朱一个大逼兜,但这个逼兜打完,他也就不用保命了,所以,便又是板了板脸色,看向老朱拱手道。

  “别装了。”

  “自打开国以前你就开始装,装到现在了,你累不累,反正咱是挺累的,每天陪着你装。”

  朱元璋顿时没好气的翻了翻白眼,随手拿起旁边的枕头,直接抛向萧寒,又是笑骂道:“咱没你想的那么小心眼,况且,你还是咱亲手养大的孩子。”

  “嗯?”

  马皇后与朱标倒是对视一眼,眼中纷纷闪过一抹奇色。

  今日的朱元璋,怎么与萧寒讲起了这些?

  “陛下...”

  萧寒有点尴尬的看向朱元璋,又是挠了挠头。

  “行了,咱今日跟你交个底,今年分封诸多功臣,咱为什么颁布免死金牌?”

  “无非就是想保全这群老兄弟,毕竟,那都是跟随咱同生共死过的兄弟。”

  朱元璋又是瞥了一眼萧寒,便是摆了摆手道:“咱想让他们富贵一生,安度晚年,甚至,绵延子孙。”

  “因为,咱的这座天下,他们厥功至伟,所以,纵然他们多行不法之事,咱都是对他们宽容要加。”

  “但咱真的能不恨?”

  “咱这辈子最恨欺压百姓的臣子。”

  朱元璋的眼中,划过一抹震怒,拳头更是紧紧的握在一起!

  元朝的苛捐杂税,让百姓民不聊生,幼年的朱元璋更是深受其害,那心中对于贪官污吏的恨意,自然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可随即,朱元璋的眼中,又是闪过一抹无奈,紧握的拳头,也是缓缓松开。

  “可他们不仅仅是咱的臣子...”

  朱元璋轻轻叹了口气。

  “穷人乍富,不知所措。”

  萧寒与朱标微微对视一眼,便是看向朱元璋,微微拱手道。

  “嗯,还是吃了没读书的亏。”

  “但想想也对,连年打仗,都在疆场厮杀,又能读过几本书?”

  朱元璋没有反驳,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道:“后来,开了国,他们开始享受,又怎么可能静下心读书。”

  淮西二十四将,自追随朱元璋,便是一路横行天下,戎马疆场,为大明,为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疆场连番得胜,最容易助长嚣张气焰,特别是这二十四将的战绩,拉出任何一位,都是极为能打的主,可不更加嚣张?

  所以,大明刚刚开国,便有了勋贵侵占百姓田亩之事,那真是气坏了朱元璋,随即,便是下旨清退田亩,赔偿百姓损失,这件事才不了了之。

  还是那句话,穷人乍富,又是开国功臣,一时之间,目中无人,倒也正常。

  “其实,以你的聪明才智,应该明白咱想说什么。”

  朱元璋抬起眼眸道。

  “微臣明白。”

  萧寒点头躬身道。

  朱元璋的意思,不就是他不想做赵匡胤,不想做刘邦,这还用理解么?

  但萧寒信么?

  当然不可能!

  就算是朱元璋说的天花乱坠,萧寒还是坚持己见。

  原因?

  历史虽然不能全信,但却可以参考,毕竟,洪武朝可是死了十几万官员,开国功臣有几个能安享晚年?

  可萧寒不能表露出来,反正老朱说得对,是他萧寒自己想多了。

  毕竟,要保命,就不能忤逆了皇帝的意思,至于信不信,还不是全看自身?

  “嗯。”

  朱元璋先是点了点头,又是没好气的看向萧寒,笑骂道:“混小子,别老是让咱提醒你。”

  “叔叔。”

  萧寒果断喊出道。

  朱元璋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好小子,有前途。

  “行了。”

  “听标儿说,你今日准备亲自为婶娘下厨?”

  等萧寒与朱元璋聊完,马皇后才走了过来,看向萧寒柔声问道。

  “嗯。”

  “好久没有下过厨了,婶娘可不能嫌弃。”

首节 上一节 65/4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