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77节

  “别想。”

  “我跟刘夫子一点交情都没有。”

  “按道理而言,他不应该来找我。”

  萧寒也是微微皱眉道。

  除了当年打仗之时,他与刘伯温一同在朱元璋麾下效力,一起商讨破敌之策,再者,就没有任何交情。

  相反,李善长与萧寒之间,关系向来深厚,感情也要好得多,所以,大多时,萧寒都是与李善长在一起,反倒是与刘伯温不怎么聊,但今日,的确超出了萧寒所想。

  “想那么多干嘛,让刘夫子进来?”

  “不就知道了。”

  朱棡倒是摆了摆手道。

  正所谓,来者皆是客,既然刘伯温来了,又是拜访萧寒,礼数怎么都得做周全,要不然,容易传出去些许是非。

  “请吧。”

  萧寒轻轻点了点头,便是看向童章舜,又是摆了摆手道:“吩咐一声,奉茶。”

  “遵命。”

  童章舜躬身退出。

  “会不会是为了那件事?”

  朱标又是抬起眼眸,看向萧寒问道:“中书省与御史台?”

  “想来差不多。”

  萧寒微微点头,又是转头看向朱标问道:“今日早朝,可有什么异动?”

  “早朝依旧如常,除了宣读出兵的圣旨,几乎无一人弹劾,看来是因为杨宪的事,吓破了胆子。”

  朱标思索了一下,便是摇头道:“而中书省与御史台,还需数日才能定罪,所以,并未拿出来说道。”

  确实。

  一日之时,能定什么罪?

  严查不是随便查,岂能含糊其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毕竟,这其中的严重性,李善长与刘伯温都明白。

  “那我们用不用回避一下?”

  朱棡又是抬起眼眸,看向萧寒问道:“毕竟,刘夫子又不是专门拜访大哥,我们在这里,算是怎么回事?”

  “嗯。”

  “我觉得,我们也该回避一下。”

  朱标想了一下,也是看向萧寒道。

  “那便回避一下。”

  萧寒没有拒绝,便是直接开口笑道:“也不用太过于刻意,毕竟,你们几位的出行马车,谁都认得出来。”

  朱标的太子驾辇,几乎能堪比朱元璋的天子龙辇,再加上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三兄弟,也是最高规格的亲王,那他们的驾辇,自然是尊贵异常。

  而且,这些驾辇都在肃宁侯府的门口,那就算是头猪,都能想得明白,更何况,刘伯温这等惊世大才。

  “偏堂吧。”

  “想来,刘夫子是个聪明人,知道该做什么。”

  朱标轻轻敲击桌面,随即,便是率先起身,踏入了偏堂之中。

  等朱标四兄弟走进偏堂,刘伯温也是紧随其后的踏进大堂之中,随即,看向萧寒,微微一礼笑道:“刘基见过肃宁侯,冒昧来访,还请肃宁侯勿怪。”

  “刘伯,这里不是朝堂,那您便是长辈,还请上座。”

  萧寒直接起身,看向刘伯温同样一礼,便是摆手请道。

  温文尔雅,待人谦逊有礼,甚至,看起来与刘伯温之间的关系,还真挺深厚。

  屏风后面的朱标几兄弟,皆是微微撇嘴,还真是小狐狸与老狐狸,看来,这朝廷之道,不假于外,都是演技,看谁演得更真。

  “侯爷,客气了。”

  刘伯温落座以后,便是看向萧寒,又是微微摇头笑道:“老夫愧不敢当。”

  “害,刘伯,这里是我肃宁侯府,又不是奉天殿,也不是太和殿,所以,刘伯大可称呼我为风雪。”

  萧寒又是摆了摆手,随即,亲手接过侍女端上来的热茶,放置在刘伯温的面前,又是笑道:“更何况,同殿为臣,曾经又是一起在陛下麾下出谋划策,那刘伯何必拘泥于礼数。”

  好活,当赏!

  坐在偏堂的朱标,心中都是忍不住为萧寒喝了一声。

  言语之间的魅力,便是如此这般。

  这般话术,看似亲切温和,实则是在告诉刘伯温,你我虽同殿为臣,但关系不算近,就算是曾经一起为陛下出谋划策,但你也得懂点事,而要是真想以长辈自居,那我萧寒可不答应。

  “侯爷少年出世,一计出,天下谋定,这份能耐,伯温一直都是佩服不已,况且就像侯爷所言,我们同殿为臣,何来长幼尊卑。”

  刘伯温自然也听懂了萧寒的弦外之音,便也是谦逊有礼道。

  “害,刘伯,你啊。”

  萧寒又是伸出指头,无奈的指了指刘伯温,这才笑道:“算了,都随你。”

  这一刻,刘伯温仿佛觉得自己是个小辈,果然,面对萧寒,即便是谨慎再三,也极为容易着道,不过,刘伯温也不在意,就算在这件事上,满盘皆输,无非就是输了点名声,况且他今日,还是有求而来。

  “不愧是小先生,言语之间的犀利,当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坐在偏堂的朱樉,微微摇头道。

  “嗯,确实,早就听闻兄长当年舌战群儒,一战成名,才有了当今大明之天下,现在看来,果然名不虚传。”

  朱棡也是极其聪慧,但终究太过于年幼,只能从本质上去看待事物,还差一丝,但再过几年,这位的手段之狠辣,诸王莫不及也。

  “不止如此,兄长能胜了这一场,实话实说,刘夫子不想争,若不然,未必能这般轻易取胜。”

  反观朱标却是摇了摇头道:“你们要明白,大小事情,要拎得清,口舌之争,始终是口舌之争,不足为道,而刘夫子向来看待名声。”

  不愧是被萧寒调教过的朱标,看待事物之老辣,已经有了一些水准,只不过,姜之辣,为有老姜,朱标,还是差了一些火候,但能有现在的水准,已经不错了。

  口舌之争,确实没有任何用处,争胜之心,也反倒是会害了自己,但萧寒可从来都不会无作用功。

  刘伯温今日前来,无非就是有所求,那既然是有所求,言语之上的锋利,自然也包括其中,所以,这场见面礼,萧寒绝不能输。

  要不然,这整场的节奏,都将被刘伯温把控,那到时候,胜负,可就真的是犹未可知。

  那就今日,再给朱标上一课,争胜之机,往往讲究出其不意,果断强势,正所谓,天予我胜局,自当全力以赴,赶尽杀绝,势头绝不能弱。

  那若是满盘皆输,天予败局,又当如何?

  呵呵,那便扭转乾坤,掀起一股滔天骇浪,纵然身死,萧寒也要这天下,绝不安宁,再胜一局。

  “对了,刘伯今日前来,所谓何事?”

  萧寒又是抬起眼眸,看向刘伯温,依然温和道:“难不成,朝堂上又有什么大事?”

  “侯爷早就不管诸事,安心著书,就算朝廷上有大事,老夫也不会来麻烦侯爷。”

  刘伯温先是笑着摇了摇头,随后,又是看向萧寒,犹豫再三,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殊不知,这不过是求人办事之前的三分拿捏,况且,刘伯温与萧寒之间,关系本就不近,那更是要拿捏一些水准,以免被萧寒直接回绝。

  “刘伯,有什么事,您便说,只要风雪能办,风雪就一定办,不过,若是国事,那就另当别论。”

  萧寒随手拿起桌子上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才看向犹豫的刘伯温,又是轻声笑道。

  私事,国事,你要拎得清。

  这便是萧寒话中的深意。

  若是私事,能让刘伯温欠下一个人情,那自然不错,日后说不准,还能用得上,但若是公事,那便是国事,是天下事,那便免开尊口。

  “倒也算不上私事,也算不上国事。”

  刘伯温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随即,又是看向萧寒继续说道:“只是想请侯爷帮个忙,若能成,老夫一定重谢侯爷。”

  “刘伯,风雪从不收礼,这您知道,所以有什么事,您尽管开口,若是风雪能办,一定照办。”

  萧寒的眼中,升起一抹异色,随即,放下手中的茶盏,又是轻声笑道。

  华夏自古便讲究礼尚往来,迎来送往,而萧寒一句不收礼,有事您尽管开口,能办一定办,那意思,已经是不言而喻,不管什么事,您别找我办,我办不下来。

  国事与私事之间参杂,那还能是什么事,无非就是彻查御史台之事。

  但萧寒会怕了得罪浙东党派?

  早已经得罪的死死的,还怕个屁?

  就是懒得掺和这件麻烦事。

  况且,刘伯温亲自彻查御史台,啧啧,那这容易得罪人的活,刘伯温是干定了,浙东党派要元气大伤,刘伯温可能也得被孤立。

  这么好的结果,萧寒巴不得,所以,干嘛管刘伯温的破事?

  “无了。”

  刘伯温心中轻轻一叹,又是摇了摇头。

  今日早朝结束,他返回御史台,准备带领按察御史,前往中书省,相互自查,但没想到,李善长直接来了一手好活,他决定自查中书省,这就让刘伯温尬住了!

  你李善长要是自查了中书省,那我刘伯温岂不是要自查御史台?

  但是,御史台怎么能斗得过中书省?

  刘伯温只得咬了咬牙,退出了中书省,随后便是去了坤宁宫,准备请朱元璋,另谋人选,彻查御史台。

  但谁能想到,朱元璋压根不见,只是送了刘伯温一句太子监国,莫要问咱,去问太子,便将刘伯温打发了。

  那,今日这个事,总得解决了,不然,刘伯温回去都睡不着觉,随后,刘伯温便是去了太子东宫,太和殿,都被人告知,太子外出,去了肃宁侯府。

  所以,刘伯温这才来了肃宁侯府,而且刚一到门口,刘伯温便瞧见了太子的车辇,还有三位亲王的车辇,但是一进门,却未曾瞧见太子朱标四兄弟。

  那刘伯温还能不明白?

  这也就说明了,太子朱标对于这件事,还是最初的意思,这是你刘伯温和李善长的事,要是再问,那朱标可能就得问问,你是在为朝廷,在为天下办差,还是在为你的御史台办差,究竟安的什么心?

  况且,还有李善长自查中书省,难道李善长就不会感到痛心?

首节 上一节 77/4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