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89节

  “那就按照这个粮价,发行新货币吧。”

  萧寒微微点头道。

  “嗯”

  “什么意思,之前不是说一张货币,等于一文,怎么现在又等于一两?”

  朱标微微一愣,有些发懵道。

  而要是一两银子一张货币,还怎么做到物尽其用,怎么做到百姓通用?

  “当然不是,首先我们得在应天府建立一个粮库,把应天府所有的粮食都收上来,这些粮食的总价值,便是我们要发行新货币的总量。”

  “而且,朝廷必须按照民间的价格,将粮食全部买上来,至于新货币的面值,还是照旧,十张等于一两银子,可以在应天府粮库里固定兑换一石粮食,以此来作为新货币的信誉保障。”

  “至于自由交易,官方交易,那就是老百姓自己的事,反正,朝廷给的保证,便是在官方交易市场,价格绝对透明,那市场的价格也不会变动。”

  “而等后期国力强盛,粮食富足,就可以重新为粮食定价,至于亏不亏本,前期的投入,肯定是必然,但后期的回报,也绝对是巨大的回报。”

  萧寒看向朱标解释道。

  毕竟,此时的大明缺金少银,一清二白,想要恢复元气,就得内部闷起头来,搞自己的市场,而不是大规模的对外贸易。

  况且,金银这种东西,各国通用,对外属性太强,容易导致大明的经济市场受到外来力量的冲击。

  所以,萧寒做这么多,便是希望建立以一个粮食为本位的货币体系,专注于内部生产,让大明快速恢复元气。

  同时,积累原始资本,等到大明国力强盛时,便可以开启对外贸易。

  “大哥,一边收以往的旧货币,一边又将老百姓的粮食收回,老百姓岂不是要饿死?”

  朱标大吃一惊,更是瞪着眼睛,不可思议的看向萧寒道。

  “老兄,你这脑子该用用了,不能光放在家里,要不然会坏掉的。”

  萧寒顿时翻了翻白眼。

  “我们收回粮食,只是放在我大明的朝廷粮库里,又不是不往市场上投放,反而还可以帮助百姓解决粮食储存不当导致的发霉等问题,不然,我让你成立我大明的市场监管部门是干嘛的?”

  萧寒又是没好气的说道。

  他真的是没有想到,朱标竟然能卡到这一步?

  但其实,这也不能怪朱标,毕竟“本位”这个概念,对于朱标这个古人来说,实在是有点太超前了。

  纵然,朱标作为大明太子,一时之间悟不通,脑子转不过来弯,也实属正常。

  “等等!等等!”

  “让孤缓一下。”

  “不对不对。”

  “你这个做法有问题,如果我们将粮食收上来,再放到市场上,那些百姓对于我大明的信心不够,直接原价把粮食买回去,我们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朱标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缓了好一会,才捋明白了哪里有问题,便是看向萧寒问道。

  对嘛,他可是大明太子朱标,虽然说是没有萧寒,这个淮西小先生足智近妖,但也是聪明的一批,怎么可能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所以...”

  “你费了这么大的劲,甚至专门成立市场监管衙门,就是为了调查资料的?”

  “你动动脑子,这应天府的粮食,乃至于天下的粮食,能够百姓吃多久?”

  萧寒眼皮微微一跳,看向朱标一副就是你没说清楚的表情,颇有种鸡同鸭讲的无力感。

  “其他地方,今年的粮食收成并不好,甚至,有些地方,没有收成,毕竟是大灾之年,能以果腹,就不错了,而应天府,还算不错,至少能扛到明年丰收吧。”

  朱标又是轻轻叹了口气,这也并非是大明不努力,也不是大明不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只是这天灾人祸,实在是难以抵挡。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允许他们全部换回来?”

  “毕竟,你也知道,大灾之年,百姓的粮食能不能扛过这个冬天,都很难说,那明年开春,朝廷必然要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不仅要将应天府百姓的粮食收上来,还要将世家富户的粮食,同样收上了。”

  “那接下来,我们就要对发布的新货币进行限制,计算出一口之家的粮食消耗量,将百姓每个月可以用新货币兑换的粮食限制在这个数量之中,包括世家富户,当然,世家富户,家大业大,必须要精准核算。”

  “所以,有了世家富户的粮食,应天府的百姓,想要撑到明年粮食丰收,根本不难,还有就是剩下换不到粮食的新货币,便可以自然而然的流通进市场。”

  萧寒微微摊了摊手,又是看向朱标解释道。

  而对于现阶段的大明,没有大规模的对外贸易,以粮本位支撑大明新货币体系,可以说只要不碰到大范围连年天灾,那便是百利而无一害。

  当然,真要是碰上连年天灾,一点收成都没有,甭管你什么本位,市场该崩溃还是得崩溃,百姓得造反还是得造反?

  毕竟,粮食这玩意,可不会凭空生成,也不会因为被朝廷放在粮库就直接消失。

  “可行。”

  朱标重重的点了点头。

  “嗯,你要弄明白一点,我们为什么要发行新货币,就是因为大明府库的金银,并不足以支撑使用。”

  萧寒也是点了点头道。

  这是事实,现在的大名毫不夸张的讲,就是四处漏风,每天拆东墙补西墙,而洪武一朝,那可是出了名的穷,而这不仅仅是百姓穷,就连官员也穷,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贪污受贿的官员。

  “那你还记不记得,我跟你说过,在我们没有足够银子的基础上,印更多的新货币,这就等于抢劫百姓?”

  萧寒继续看向朱标灵魂拷问道。

  “当然记得。”

  “但我大明就是穷死,饿死,也绝不能和暴元一样,做那搜刮民脂民膏之事。”

  朱标坚决的说道。

  大明朝与百姓共天下,那怎么可以用新货币抢劫百姓?

  “这不就行了,一边回收金银,是为了后续的对外贸易,是为了作为我大明的储备金银。”

  “但是我们只以此来发行货币,在超发之后,是从地里能种出金子,还是能种出银子,来填补这个窟窿,都不能吧?”

  “但是粮食可以,就算偶尔超发一下,之后也可以用收成补上,这是优势之一。”

  “再者,就是天下之粮皆在朝廷,主要是那些士大夫之族,豪绅富商之家,他们想要行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事,骄奢淫逸,你觉得会发生什么?”

  萧寒的嘴角微微扬起,这一招,就叫做众生平等,给你的粮食就这么多,根本没有可浪费的余地。

  “根本就做不到!”

  朱标的眼前顿时一亮,这双管齐下,一来,就是萧寒所说的积累原始资本,二来,就是天下之粮皆在朝廷。

  况且,他这个大明太子每天都是粗茶淡饭,那凭什么那些豪绅富商,可以天天鸡鸭鱼肉,山珍海味?

  “当然,这还有一个好处。”

  萧寒的嘴角又是微微扬起,便是看向朱标道:“天下粮皆在朝廷,若是我们以重兵把守各地粮库,太子殿下,你说这个时候有人想造反,会发生什么?”

  “哈哈哈哈!”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手握天下粮食,若有人敢造反,那便只能去百姓手里抢夺粮食,如此,则人心尽失,而只要我大明本身运行不出错,则稳如泰山,此乃万是长久之计也!”

  朱标瞬间恍然大悟,更是大笑出声,然后是以他的城府也不由的流露出狂喜与震撼!

  “这便是双管齐下,大明一定要积攒原始资本,金银永远是对外贸易的硬通货,但对内市场,我们就要以粮食为主,狂揽民心,打击豪绅富商。”

  萧寒轻轻握了握拳头,便是笑道。

第89章 历朝历代,唯有老朱家欢乐多!(二合一!)

  “李恒。”

  “传孤手谕。”

  “宫廷所有内侍,工部官员匠人,皆赏。”

  良久以后,朱标压下心中的激动,方才看向一旁候着的太子内官李恒,轻声道。

  “遵命。”

  “谢太子殿下。”

  太子内官李恒的眼中,闪过一抹喜色,随即,便是看向朱标,微微躬身。

  “你今日倒是格外的大方?”

  萧寒瞥了一眼朱标。

  “呵呵。”

  朱标呵呵一笑,随即,又是看向萧寒道:“还不够,等这件事落实,孤要举国同庆!”

  “都随你。”

  萧寒轻轻点头,嘴角亦是勾起一抹笑容,并未打击朱标的自信心。

  大明的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

  这不过走成了最初的一步,接下来,仍然需要时间与岁月去沉淀,才能让大明彻底绽放光辉。

  “走走走,我们直接去找老爷子。”

  “这次一定要给老爷子彻底说服。”

  随即,朱标拉起萧寒的手,眼中又是闪过一抹坏笑道。

  双管齐下之法,大明之粮,就可以物尽其用,而萧寒所说的高深经济理念,朱标也是似懂非懂,但粮食省了,新货币能运转起来,关于这两点,朱标是明白了。

  还有他们所做出的设想,便是造反之事,朱标也明白了,但是对于市场这件事,究竟能不能说服朱元璋?

  朱标心中也是没个底,但是如今这么多好处,朱标不信朱元璋不动心,毕竟,朱元璋才是大明太祖皇帝,而长治久安,王朝兴盛,哪个有志皇帝能不动心?

  “老兄,我跟你说了这么多,你直接去找你们家老爷子,非得拉着我干嘛?”

  萧寒的嘴角微微抽动,他费了这么久的嘴皮子,跟朱标讲解什么叫做粮本位,还有粮本位经济市场的优势。

  结果?

  到头来,还是得他萧寒亲自上场?

  没这么玩的吧?

  “额...咳咳。”

首节 上一节 89/4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