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186节

第291章 虎啸北地,群狼退避

  当晨曦洒至大地的那一刻,双方的大军不约而同的涌出城寨,在空地上列阵。

  “严”字大旗?库克汗看到了明军的旗帜,他眯了眯眼睛,内心不由地有些庆幸。

  他和明军将领也是有过交手的,还好不是辽东李如柏,又或是那“刘大刀”之类的有名骁将。

  姓严的名将……他倒是知道那两百年前的靖平王,几十年前的严元谟,最近么,呵,没什么有名气的。

  或许只是一个仗着家室得到这个位置的二代?

  能赢!他心中暗道。

  对面,严时昭还不知道自己被小视了,他骑着马,位居军阵的最中央。

  环顾四周,士兵们整齐地列成阵型,盔甲倒映着日光,映照得他眼底。

  “战!”

  他猛然抽出佩剑,高举向天,大声喝道。

  士兵们听到了他的声音,发出了应和的呼喊:

  “战!战!战!”

  终于,声音传遍了整个军阵,八万明军的声音响彻荒野,在空旷的大地上回荡。

  明朝的军阵之中,士气更加高昂。

  这么多年来,双方在边境互有摩擦,但是与原本历史不同的是,鞑靼部很少能够攻破长城,上一次成功的大规模入寇,还是在嘉靖年的俺答时期。

  但是这一次,他们成功了,千里江山化为地狱。

  这无疑是耻辱,更是充满了血与泪的结局。需知大明边军的将士,他们的妻儿老小很多都在身后的城池之中,随着长城的告破,许多人家破人亡。

  当战斗的呐喊声响起时,可以听见他们拼尽全力地呼喊,似乎是要喊出内心的屈辱、不甘与怒火!

  库克汗也听到了,他的瞳孔不禁一阵收缩。他忽然意识到,对面是一只充满愤怒的军队。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将会是惊人的。

  他回过头,看着自己的队伍,那震天的呼声已经传到了鞑靼的军阵之中,使得鞑靼军的士气更加低落。

  他们本来就已经没有什么战心了,一心想着回去。

  他们的后方已经陷入了危机,时刻等着他们去拯救,但是他们却陷入了四面围堵之中,身后的关隘上火炮依然在轰鸣,稍微靠后就会被波及,而对面则是明朝的大军。

  自己,都是生死未卜。

  库克汗有些沉默。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对面的将领不会用兵了。

  决战,正式开始。

  鞑靼军都是骑兵,他们率先发动了进攻。

  骑兵汹涌,无数的马匹踏地,隆隆而来,恍如来自地狱的洪流。库克汗一出手,就已经是王炸,鞑靼军战斗力最强的几个部落打的头阵。

  对面,火枪与火炮已经开始了轰鸣。

  火枪的威力极强,需要多层铠甲,亦或是精良的铁甲才能够挡住。

  鞑靼军连盔甲都没有多少。

  虽然这个距离,火枪的准头已经没有多少,但是双方都足够密集,这就够了。

  大量的士兵顿时从马匹上栽倒,随后被身后的战友践踏成泥。

  火炮更不必说,炮弹所至之处,犁出一道道血肉沟壑。

  虽然伤亡惨重,但是他们的阵型却并没有散乱,鞑靼骑兵们知道,骑兵冲锋的速度很快,他们射不了几轮的。

  等到冲到面前,那就是屠杀的开始——这是经验之谈。

  然而当冲到明军阵前时,他们赫然发现,面前是一堵堵墙。

  用木头制作的墙。

  明军把无数的大车推到了前面,作为了屏障,再往前,还洒下来许多的铁蒺藜。

  这是对付鞑靼铁骑的利器,没有收住腿的骑兵连带着马匹跌倒在地,从高速奔跑的马匹上摔下,地面是无数的带着尖刺的铁蒺藜,下场可想而知。他们成为了战争的第一批死者。

  而收住马腿的骑兵却是看清楚了眼前的场景。

  密密麻麻的铁蒺藜的后方,那车上还有着许多的孔洞,黢黑的铁管从其中伸出。

  他们没有看到的是,大车的后方,无数的明军士兵弯弓搭箭,蓄势待发。

  “放!”

  指挥官挥下了令旗。

  一层箭雨恍若天幕。

  他们的射箭技术或许没有多准,抛射就更不用提,但是在这样密度的齐射之下,却必然能够形成一片死亡的界域。

  一时之间,人仰马翻,或许弓箭威力不如火枪,但是数量却要更加多。

  几轮攻击下来,鞑靼军前锋已经折损三千余人。

  见暂时突破不了那铁蒺藜,前锋万骑的指挥官便下令暂时撤退,打算另做打算。

  然而就是掉头回奔的功夫,后方又是一阵箭鸣枪响。

  等到骑兵们撤出射程,一万骑已经仅剩五千余人,战场上甚至连哀嚎声都没有多少,许多的鞑靼士兵受伤落地就被后方的自己人踩死。

  库克汗的手掌骤然捏紧,这一次的冲锋,他为了鼓舞士气,将自己的部落放在前方,现在损失自然是最多的。

  鞑靼军的士气,降到了最低点。

  而就在这个时候,鞑靼军的后方,又响起了一阵骚乱。

  库克汗难以置信地回过头,看见关隘的城门大开,那些“缩头乌龟”手中持着刀剑,眼里充斥着怒火,从城墙之后杀了出来!

  殿后的部队在在转瞬间便被击溃,而那部队之后,便是被他们俘虏的那些汉地百姓与辎重,现在他们在恐惧的控制下到处奔逃。

  在战火之中,百姓们在哭喊乱跑,运辎重的牲畜们被火枪的轰鸣声吓得低头乱冲。

  整个鞑靼军阵都被搅乱了,明明只是一万多出城的明军,却令得整个鞑靼军的中阵和后阵都混乱了起来。

  对面,锣鼓之声响彻天际,库克汗骤然回头,看见明军的两侧,大量的骑兵已经涌出,向鞑靼军冲锋而来,身后的步兵举着长矛,跟随着骑兵的脚步前进。

  完了。他绝望地想到。

  对面绝对不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年轻,能够布置圈套,把握人心,创造有力作战形式,又能够如此敏锐的察觉战机,绝对是沙场的老手。

  可是,为什么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

  他忽然从那遥远的记忆中,模糊地搜寻出了什么。

  十年前,他东部的手下,曾向他禀告过,败在一个姓严的副总兵手里。

  但是那是十年前,而且辽东既没有关内富裕,那时候李如松也还没有因病去世,有那样的狠人驻守,他根本没有把注意力放在那里过。

  十年销声匿迹,他去了哪里?这样一个有能力的将领,大明就这么把他浪费雪藏?

  库克汗永远不会知道答案了,因为对面的三千营已经踏破众人,直奔他的中军。

第292章 定乱,四海重平

  夕阳下,哀嚎声传遍四野,混合着乌鸦嘶哑的鸣叫,更显出几分的凄凉。

  战斗结束了。

  前后夹击,自己又士气低落没有战意,鞑靼军溃得很快。除了侧翼的部分鞑靼士兵趁着兵荒马乱,根本不做抵抗,趁着明军还在与剩下的鞑靼军交战就直接策马狂奔,最后得以成功逃出之外,其余的士兵基本不是战死,就是被俘。

  共得首级一万四千余级,俘虏两万两千余人,马匹也有数万匹之多。

  库克汗手下许多的高级官员,也被俘获,或阵斩。

  两万余名的汉地百姓被解救了出来。当他们得知自己得救的时候,都是潸然泪下,痛哭流涕。

  看着那些被鞭打得伤痕累累的大明百姓,明军将士们不由地更添几分怒火,转手便用相同的待遇对待着被俘的鞑靼军,这些曾经的施暴者,此时跪伏在地上,哀求明军的宽恕。

  更有许多士兵当场认亲,抱头痛哭。

  而在此役之中,明军也并非毫无伤亡。

  别的不说,光是之前鞑靼军对关隘的猛攻,就令他们损失不小。鞑靼在那里折损了五千余人,但是明军同样阵亡三千之多。

  后来的混战之中,也不乏有鞑靼士兵拼死血战的,也造成了许多的伤亡,明军的总伤亡,达到了上万。

  毕竟对面是骁勇的鞑靼铁骑,能打出这样的战损比,已经是地利与人和的极致。

  ……

  北境乱平似乎是一个信号,伴随着北疆战事的结束,大明各地的战事,也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叛军被纷纷平定。

  本来他们的战斗力就并不强,面对几位骁将,又则能是对手?刘綎刘大刀自不必说,熊廷弼更是原时空连努尔哈赤都要头疼的狠人,杨镐与两人相比虽然拉胯了许多,但是多少也是从军数十载,至少也是知兵的,比那些半吊子的叛军首领强上太多。

  再加上装备后勤之类的,差距就更大了。

  民心已经不在了,武力却又跟不上,结局便注定了。

  武兴元年五月,在严时昭大败瓦剌军之后不久,熊廷弼率先平定江浙之乱。

  六月初,李如柏平河南之乱。

  七月,刘綎平湖广之乱。

  烽烟四起的大明,在朱常洵即位不过一年之内,便又归于安定。

  这也从侧面,展现出了严晨昊策略的精准性,万历时期不是没有派人平乱,但是因为根源没有被去除,所以根本没办法彻底扫除义军,反而越打越多。

  万历,其实也不是不知道这些事情。但是他本性也是好财,实在是舍不得那天大的利益,两头都不肯舍弃,才导致大明境内数省之地遍地起义。要是再这么搞几年,搞不好大明会比原时空还更早崩溃。

  好在武兴皇帝,还是听他的老师的话的。

  既然根源扫除了,那无根之萍,无源之水,终有尽时。

  大明朝复归安定,明军的震慑力则是更强了。

  四处战场,同时开战,四处大获全胜,这不就体现出了大明的实力吗?

  要知道前些时候战火纷飞的时候,民间的舆论,尤其是那几个有叛乱的省,以及周围的省府,流传的都是一些大厦将倾的言论啊!没想到转瞬之间,已是风平浪静。

  这下子,等于是直接打了一波宣传,就算是一些有不轨之心的人,见此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成色。许多以为“乱世已至”,终于可以“成就一番霸业”的人,这个时候也只好熄灭了自己的心思,老老实实去干自己的活计去了。

首节 上一节 186/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下一篇: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