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216节

  虽然说,确实有一些流寇是仁义之人,只抢富商大户,但是大多数的可都不是什么善茬子,所过之地寸草不生并不是空话。

  现在流寇被击退,他们又怎能不开心呢?

  而这一切的缔造者,自然是那位守城的主帅,严应辉。

  他的身影犹自站在城头,眺望着远方。

  身后传来无数对他的赞颂之声。

  此时声望已极。

  ……

  直到流寇退去后的第九天,浙江总兵才堪堪率军来到南京城下。

  动员花了他不少的时间,并且他也实在没有能力组织过数万人规模军队的前行,大军经常出岔子,以至于行走得拖拖拉拉,甚至还一度走错路。

  不过也算是遂了他的愿,没有正面参战。

  只要不用打仗,一切好说。

  他昂首挺胸,率领着他的军队进入城中,随即便接到通知,南京守备严大人要见他。

  他倒也没多想,立刻就前往了五军都督府。

  一进入此地,他顿时感受到了那凝重的气氛,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不断有士兵带着军令匆匆而过,骑上骏马飞驰离开。

  就好像战争还没有结束一般。

  就连南京的那三位顶级大佬,南京兵部尚书、南京守备和南京镇守太监,也都是一脸严肃,站在地图旁边指指点点,湖广和江西的两位统兵将领站在一旁,一边听一边点头,似乎在商议着什么。

  怎么了?不是打赢了吗?

  他正疑惑间,对面的越国公却是抬头看见了他,接下来从他的嘴里说出的话令这位总兵官感到一阵晕眩:

  “张总兵,献贼临浙江,你还是赶紧带兵回去吧。”

第340章 献贼来犯

  “什么,你再说一遍?”

  家族的会议大厅之中已经坐满了人,此时一个打扮的犹如普通市井小民的探子站在下首,而另一个老人正站起身,满脸不可置信的质问他。

  “族老,属下决不敢有半句虚言。”那探子面露苦涩:

  “流寇自南京撤围之后,分为数部,一部停留在南直隶,一部北上河南,还有一部乃是献贼张献忠,直入宁国府,大肆掳掠,据估计,其目标正是浙江!如今与宁国府接壤的湖州、杭州二府已经全部戒严。”

  “朝廷的大军呢?不是说皇帝让卢象升总理南直隶、湖广、山东、江西四省军务,全权剿灭流寇,而他的前锋骑兵已经日夜兼程,进入南直隶了吗?怎么还能让其如此猖狂?”

  “太原左参将曹文诏曹将军确实已经率精锐骑兵四千进入南直,但是其先击败北上的闯贼高迎祥部,又因为还有许多流寇停留在南京附近,威胁都城,因此他优先进攻那些流寇了,以至于对于其他贼寇,暂且未有关注……”

  闻言,族老们面面相觑,气氛一时之间有些凝重甚至恐慌。

  严洪亮也是有些紧张。

  毕竟那可是十余万人啊!他虽然是家族高层,位高权重多年,但是却从来没有领过兵,一听说有十多万人直奔浙江而来,顿时便慌了神,不由地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坐在上首的严凌。

  严凌却是丝毫不慌,淡然笑着说道:

  “这张献忠倒是有几分急智。”

  “江浙之富庶冠绝天下,如今南直不可掠,便直接冲着我们浙江来了。”

  “正如那曹文诏一样,朝廷大军肯定会优先扫清南直隶残存的流寇,再图其他,呵……到时候他的那些个“兄弟”,反而成为了他的肉盾与屏障,等到朝廷清缴完那里的残余流寇,他早就已经在浙江吃得盆满钵满,到时候无论南下福建,还是西进江西,都可轻易甩掉追兵,大有作为。”

  听着严凌的叙述,众人心下更是慌乱,没想到这张献忠想得竟然如此长远,而朝廷确然在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提供援助,也就是说,他们得独自面对这庞大的敌军!一时之间,众族老皆是慌了神。

  然而严洪亮,这个知道严凌身份的人,却是反而安定了下来。

  祖既然这么镇定地开口,那么想必是有把握的。

  家族两百多年,只要这个男人依然坐镇台前,那么,一切就好似都稳如泰山一般……

  果不其然,严凌接着便说道:

  “我们不是已经在往各卫所之中填充进去招募的族兵?虽然如今也只有五千余人,但是汇合上宁绍参将与台金严参将的部队,总数可达万人,其中有四千人更是见过血的,剩下的也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流寇虽众,有何可惧?”

  “呵,十多万中但凡有一半是老营兵,我都会感到有些许的棘手,但是这里面张献忠的老营精锐,顶了天也就一两万,就连流寇青壮之兵都未必超过五万,其他基本都是流民,打打顺风仗还可以,一旦遇到强劲对手,反而会成为大军的拖累。”

  “根本不足为虑。”

  他的眼眸中闪烁着光芒。

  “或许,这还是一个机会……”

  ……

  浙江总兵着急忙慌地往回撤,所幸张献忠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在宁国府还是呆了有一段时间,他紧赶慢赶,还是抢在其之前回到了浙江。

  然而下一步,张献忠就跟着进了省,先入的便是杭州府。

  毕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么。

  而浙江总兵根本没有回身与张献忠一战的勇气,他的目标极其明确——杭州城。

  流寇攻不下南京,应该也奈何不了杭州。他们的攻坚能力实在是太差劲了。

  至于其他的事情……总得先保住性命再说。只要省城不丢,身家性命应当是没有问题的,到了这个地步,丢官什么的,已经是小事了。

  浙江总兵这样想着,他将各地的参将、游击以及大量的卫所兵全部留在身边,打算一起带入杭州城,并行守城。

  至于没有了这些兵马的支持,其他各府城、县城会怎么办,他可不在乎。

  不过,考虑到宁波府是越国公的老家,一旦那里出问题,他一样吃不了兜着走,因此还是令宁绍参将与台金严参将率其部返回其驻地,固守城池,其余的部队则跟着他入杭州城。

  可是带兵也是技术活,别的不说,在当时,能够带着几万几十万人行军而不出问题,已经是有一定能耐的将领了。

  浙江总兵没这个本事,尤其是后面还有着张献忠在,更加慌乱,这么一来走得反而更慢,结果走到半路便被张献忠给咬了屁股,两万五千多的部队一战几乎尽没,武器辎重全部被张献忠所缴获。

  浙江总兵率区区数名亲卫突围而出,仅以身免。

  浙北再无可阻拦其者。

  ——

  “十八年春二月甲辰,闯王、八大王、混天王六贼连营数十万犯南直,连陷潜山、太湖、庐江、英山,围南京,德祖督率士民固守。三月戊寅,贼奔江北。是月,高迎祥自庐州出,欲走河南,参将曹文诏追破之,斩级三千四百。张献忠陷宁国,知府等死之。”

  “夏四月辛丑,张献忠自宁国犯杭州,总兵官张来击贼于钱塘北,败绩,伤万余人,仅以数骑免,参将单重道等死之,贼围杭州。”

  “戊申,贼退,奔绍兴,参将林晓、余万吉合诸府兵击贼于萧山。”

  “林晓以火器兵二营为先锋,躬率麾下百骑居中督战,列阵城前。贼至,以火器击之,万炮齐发,糜烂数里,贼死甚重。献贼以精锐老营击官军侧翼,长枪如林不得近,遂败之,折损无算。”

  “当是时,献贼气焰已消,官军奋勇,贼大溃。林晓麾诸军追之,逐北三十里,积尸相撑枕,获其器械甚众,斩级一万四千。贼西奔江西,诸将拦之莫及。”

  ——《明史纪事本末》

第341章 战报

  张献忠败得太快,也溜得太快。

  严凌也是第一次见识到了,这被朝廷引为大患的流寇的逃窜能力,确实不同反响。

  林晓当然没有指挥这一万多精锐士兵的能力,实际上这些士兵是由林晓的亲兵首领,那宁绍参将麾下营兵的实际控制者指挥的。

  张献忠迎头撞见这支部队,整齐的方阵,万余人的大阵却鸦雀无声,密密麻麻青色甲胄极具压迫感,先就感觉到了不妙,这般纪律哪怕是曾经与他战斗过的边军都不能匹敌。

  随后发动进攻,张献忠哪怕将老营都派上了阵,依然还是一败涂地,他也是乖觉,见势不妙丢下大部队,率领着青壮老营当即开溜,把那近十万流民给丢下当了肉盾。

  追杀了一阵,最后还是让他们逃了出去,只不过最后张献忠那十多万的大军,已经只剩下一万多了,其余的不是投降就是逃散。

  “七万多的俘虏,甄选一番,若是张献忠的老营兵,便直接斩首;若是流寇青壮,则扔进去挖矿;若是被裹挟的百姓,教训一番,便让他们跟随下一批的船只前往南大陆。”

  不用严凌开口,严洪亮已经开始跟负责相关事宜的族老布置起了任务,在这里,他是严凌之下第一人,很多政务都是由他在处理。

  那族老应和了一声,随后又说道: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流寇逃散开去了。”

  “那便令各城镇加强戒备,组织士兵搜索地方,将流民安置……”

  严洪亮在这边指挥,另一边,严凌挥手招来一名他身边的隐龙护卫,嘱咐道:

  “你去找绍兴知府,令他拟一封奏疏,和林晓的战报一起送往京师。”

  “告诉他,一定要将此战的全过程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从张献忠出宁国入杭州开始,弹劾浙江总兵张来畏敌不战,指挥无方以致溃败。”

  他的眼眸中闪烁着精光:

  “再加上林晓立下的功劳,这浙江总兵的位置……十拿九稳。”

  ……

  这一段时间的皇宫十分忙碌,时而可见不断进出的宦官身影。

  一封封大明各地的战报如同流水一般送入宫中,使得武兴皇帝能够掌控天下的局势。

  而如今,最受他关注的,无疑便是南直隶的战事。因此当严应辉的奏报来到京师之时,第一时间便被送到了皇帝的面前。

  “太好了,南京未失!”

  看到这个消息,纵然强势如朱常洵,也是不由地大大松了一口气。

  南京不仅仅是一座重镇,更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一旦失陷,后果不堪设想,甚至可以扯到“天命已失”这种东西上去。

  毕竟六朝古都,世人都说龙气盘踞石头城。

  同样的,他也知道南方的军备情况。说实话,当五十万流寇进入南直的时候,他几乎已经做好了南京城失守的准备了,毕竟南直隶自建国之后也只有倭乱的时候受到过侵袭,太平太久了。

  调集卢象升以及诸省兵马,即是已经是做好了攻坚的准备。他打算趁着高迎祥等乱贼立足未稳,赶紧将南京夺回来,以避免造成太大影响。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在严应辉的指挥下,南京城最后居然还是守住了,这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更据奏报,此战流寇死伤当在十余万,虽然大多数的尸首已经被流寇主动焚烧(避免瘟疫)无法验证,但是根据后来四散的流寇兵力而言,此并非虚言。

  说一声南京大捷,都不为过。

  此时的皇帝兴奋异常。

  “朕定要重重赏赐,呃……”

  他突然意识到,对方是越国公,不仅和自己的老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他同样已经站在大明的顶端了。

  越国公之爵位,已经是天子之下第一等,纵然是诸王,也只是名义上超过他,实际权势上甚至还比不过他。

首节 上一节 216/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下一篇: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