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222节
第350章 退敌
正如朝廷之中群臣所想,此时的浙江基本已经处于家族的控制之下。
主要是林晓以救援之名,将杭州府、湖州府、嘉兴府、严州府几个府的营兵与卫所兵都给抽空了,随后又在出征前的宴席上直接将他们的统领者一网打尽。
这些军队群龙无首,自然是轻易被家族拿捏。
而这些个府县,此时基本已经陷入了不设防的状态,几乎是望风而降。
而浙南的衢州府、温州府、处州府,虽然还有部分兵力在,但是如今大势已去之下,他们又怎么可能与大军抗衡呢?温处参将想要坚守,但是很快府城与县城便先后失陷,他本人也成为了阶下囚。
俘虏的军士有两万余人。
但是这些士兵,其实很多都是普通的农民。
毕竟当年张来率军与张献忠一战,大部分的军队其实都报销了,后来重新组织营兵,基本都是从民间强拉的青壮,也没受过太多训练,卫所的屯兵,剩下的基本也都成了彻底的农民,而卫所指挥使们在受到命令准备作战前,又会从民间强拉一波青壮。
所以这些军队,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就只有隶属于各个将领的家丁队而已。
这些家丁要么抵抗被杀,要么被扔进了矿里挖矿,而其余的士兵,则是被发还原籍,安排耕种。
总体而言,事情的发展基本没有出乎朝堂群臣的预料。
但是有一件事,却与他们想象之中有所不同。
南京的锦衣卫,没能抓到严应辉,这很正常。
但是严应辉反过来把他们给抓了起来,这就不正常了。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在之前高迎祥进攻南京的时候,为了守城,严应辉暗自增加了从家族调来的族兵数量,将原本只有两百多的家丁护卫,增加到了九百人。
战后,这些家丁并没有回去,而是分散在了南京城中。
等到严凌的命令传来,他们配合着隐龙,一举夺城。
而这时候,严应辉之前抵抗高迎祥的声望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们几乎没有遭到什么太过激烈的抵抗。
需知军民之心是很重要的,当年的钓鱼城之战就是因为军民一心,众志成城,强大如蒙古亦为之折戟,而后来的甲申国难,崇祯已失军民之心,于是坚固如北京,也是一日而破。
高迎祥拿不下南京,是因为全城都知道流寇的恶习,因此誓死抵抗。
但是严应辉?他才刚刚从流寇手下救下了我们啊!别说越国公在城内,平素名声就是极佳,之前的一战,更是令他声望达到了顶点,军民信服。
除了少部分真的忠于朝廷的将官,面对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的严应辉,许多人都没有什么太过强烈的反抗情绪。
而且各个卫所也还没能补全兵力,大多数卫所的士兵都严重缺额,更有甚者一个卫所五千多号人只剩下百余人,根本无法形成有效抵抗。
南京城,就此落入家族的掌控之中,几乎兵不血刃。
随后严凌立刻派出一支七千人的军队,飞速自宁国北上应天。
此地之前被张献忠打穿过一次,基本还没怎么恢复,五千人轻易地将守军击溃,并且利用二号重炮轰破宁国府城的城墙,将此城完全占据。
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南京与浙江被连在了一起。
而石头城的陷落,再一次令天下震撼。
这可是陪都啊!龙气盘踞之所在,有着非凡意义的城池!
不止如此,要知道,南京城里还有着大量的勋贵与养老的文臣啊!需知大明的勋贵,永乐朝的随着永乐北上,而洪武朝的则基本留在了南京,更有许多已经年老的官吏,这些人都有着自己的关系,有着门生故吏,现在出此变故,又怎能不令天下震撼,人心动摇!
一骑飞马自北而来,直入江西左良玉军中,令他加速行军,一定要赶快平息叛乱。同时,似乎是意识到了对方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对付,朝廷又将南直隶的军队归入其指挥。
左良玉得到消息之后,看着已经近在咫尺的严州府,微微沉吟。
随后他便下达了命令:
“全军转向,向北进发!”
南京的政治意义实在是太过重大了。无论是谁来,收复南京都肯定是第一要务。
陪都怎么能长久的留在贼寇的手中呢?
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收复南京,无疑也是大功一件,搞不好就此得到爵位也有可能。
他自然是选择带兵进入南直隶。
在汇合了周遭的兵马之后,他的部队堪堪达到了三万之数。
毕竟各个卫所被流寇肆虐还没过去太久,根本没有恢复过来。
好在南京的贼寇也不多,据说只有几千人。
他的手下有一万能征惯战的老兵,应当足够用了。
很快,他便抵达了南京城,而严应辉也已经率军列阵城下。
不得不说,左良玉的军队相比于流寇,还是专业很多的。
至少他们经受住了第一波的火枪齐射,随后用弗朗机与火铳进行了回击,对族兵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与混乱,许多初上战场的新兵甚至差点被吓得丢枪跑路。
但是也仅此而已了,在军官的命令下,他们很快镇定了下来,重新列好阵势,用火枪与一百门八式重炮进行了回击,首先便轰碎了左军的炮兵阵地。
接着调转炮头,猛击左军阵营。
论火力,双方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左军唯一的优势,就是他们其中有一万多老兵,而对面则以新兵为主。
奈何左良玉的部下根本靠不过去,一波一波如同韭菜一般战死,弓箭兵根本破不了对方的青甲,火铳兵倒是可以,但是对射没几下就死了各个干净。
战斗仅仅持续到正午,左军便再也支撑不住,首先是新募的卫所兵崩溃,接着左良玉的军队也随着溃退。
五百名骑兵自阵后杀出,趁乱追杀,直到杀到太平府的地界才堪堪停手,沿各个城镇压根不敢救援。
此战,族兵阵亡三百四十一人,伤三百五十六人。
左军伤亡在四千以上,被俘过万,再不敢与之敌。
第351章 召唤兽吕宋军
第351章 召唤兽——吕宋军
漫天飞雪之中,浩浩荡荡的大军正在南下,“卢”字大旗招展,是那么的醒目。
此时已是武兴二十年的正月,新年刚刚过完,卢象升便接到了率军前往浙江平叛的命令。
皇帝一刻也等不及了。
左良玉的兵败令天下侧目,更是告诉了所有人,这支贼寇并没有他们想象之中的那么简单。
至少一般的流寇,可是没有这种能力的。
武兴皇帝迫不得已,终于决定出动他的王牌。
再加上王二已经奄奄一息,于是在留下三万余人继续进攻南阳之后,卢象升率领着主力明军共八万南下。
此时的他骑在马上,眼神有些复杂。
不久之前,他还在感叹世事的无常,没想到就要这么快就要直面与严家的战争。
他一直以儒将自诩,以明初之时的严凌为偶像,而他的子孙们,也因此在卢象升的眼中,隐隐有了一层光环。
再加上不久之前出过一个天下传颂的严晨昊,更是一个极大的加分项。
所以其实他是不情愿与之对敌的。
可是对方的所作所为,又违背了他内心坚守的那忠君爱国的思想。
大军经行之处,更有成群的流民从道旁经过,走着走着,便时常有人突然倒地,再起不能。
这个冬天,又不知有多少人会从这个世界上消逝。
而这些死去的人,则被一旁的饥民们扛起。
当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道德的底线也就成了空谈。
卢象升抬手,他想要下令自己的军士分发一些被褥与粮食,但是随之又是一阵叹息。
江南生乱之际,正是要缴纳赋税之时,没有了那富庶的江南的支持,此时朝廷的国库更显拮据。
他哪来多余的物资去支援流民们呢?
但是他也无法将之怪罪在严应辉等人的头上。
流民可不是因为他们而诞生的,就算他们不起事,朝廷一样不会花钱去救济他们,甚至至少严家还收留了不少流民,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可能。
他无可奈何地放下了手,随后嘱托道:
“将这些流民送往附近的府县,令地方官员们尽力接济。”
作为三省督师,地方官员们是不会违抗他的命令的。只是如今各府县其实都不好过,所以他用的也只是“尽力”。
实在不行,也只能……
他叹了一口气。
流民们却不知道这些,当军士们来到他们面前,传达卢象升的命令的时候,他们的眼神之中亮起了生的光芒,有人用微弱的嗓音喊出:“谢督师大恩。”
慢慢的,喊的人逐渐增多,不过他们也没有过多耽搁,在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之后,就快速跟着军士们远去。
听着耳畔的赞颂之声,卢象升吐出一口胸中的浊气。
似乎是想通了什么,他的眼神逐渐坚定。
“我一定会创造一个百姓各安其所,再不至于被冻饿而死的太平盛世!”
“南征北战,平定天下……这或许不是这乱世的根源,但却是最简单的解决办法!”
“不惜一切……纵然对面,是您的子孙!”
……
严凌在宁波府的码头上,接到了隐龙传来的情报,卢象升率军自湖广入南直,开始调集各路人马,进行战前的准备。
而其锋芒所指,正是南京城。
这就是大明的陪都在手里的好处。
这座古城的政治意义和影响力实在太大了,是必须要夺回的第一目标,明军主攻方向定然是它。
至于南京失守造成的暴露在朝廷面前与被其所针对,相比之下,反而显得有些无关紧要。因为江南财税重地,这一起事本来就是一定会引起朝廷的特别关注的,想要忽视都不行。
事实上,这些天不仅是皇帝,还有很多朝臣,都已经在向卢象升施压了,甚至首辅周延儒都派人前往督师大营,告诉他“陪都有着大量的朝廷官员勋爵以及百姓,希望能够尽快收回,使他们不再受叛逆欺压之苦”。
他也有几个关系匪浅的官员在南京,并且他的老家也在南直。
上一篇: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下一篇: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