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226节

  想到战斗,他就想到了明军的新帅,隐龙已经给他送来了相关的情报,不过他还没来得及看。

  严凌打开了那份情报。

  “袁崇焕?”

  老熟人啊!后世对于他的争议可太大了,以至于哪怕不了解明史的人,对他也有所耳闻。

  严凌的眼眸之中,闪烁着光芒。

  袁崇焕的话,他好像、大概已经猜到了对方会应用的战术……

  不过也不一定,毕竟他又不是满清,谁知道袁崇焕会不会改一改自己的战术,但是有备无患嘛。

  于是他扭头,问向了一旁的手下:

  “二号重炮在运输路上了没有?”

  反正,就算袁崇焕没有用原时空的“主守后战”这样的战术,有这重炮在,攻城也是事半功倍。

  手下当即回答道:

  “按照您的命令,已经将二号重炮又调了三门运往江浙,只是运输较为困难,还需大概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

  另一边,袁崇焕也是抵达了前线。

  当然不是说,袁崇焕就依靠他愿意前往前线,这么一句话,就能够说服武兴皇帝。

  在他站出来之后,虽然其勇气可嘉令皇帝夸赞,但是还是考察了一番的。

  好在袁崇焕热衷于军事,各种军务都是脱口而出,头头是道,令皇帝很是满意。

  他的履历上,也是有从军经历的——曾经巡按大同,也曾经担任过河南的巡抚,并且小有战功,剿灭过数股流寇。

  兵部右侍郎的官衔,外放的话,也是已经足够成为一方大员了。

  再加上此时众官将江浙战场视为洪荒猛兽,压根就没人愿意去,于是袁崇焕便就此走马上任,以兵部尚书之职督师江西、湖广、南直隶、浙江军务。

  为了表示支持,皇帝还从京军之中抽调出精锐两万,归其统辖,又从内帑支出三十万两银子,充作军资,甚至他还答应了袁崇焕一系列诸如各部全力支持不得拖延,言官莫要惹事生非等要求,大方地赐予了其尚方宝剑。

  他这回是真的有些急了。

  而袁崇焕得到了皇帝的应允之后,也是信心满满地说道:

  “三年之内,必定东南之乱。”

  令皇帝龙颜大悦。

  卢象升的大败令他意识到了这支叛军的不简单,说实话,要是能够三年定乱,他真的已经很满意了。

  此时到达了前线,他更是意气风发,预备着要一展宏图。

  刚刚下令整顿军马,就收到了关于江浙军政府的消息。

  袁崇焕看着那消息,有些意外。

  “减免租金、免除徭役、大大加重商税……”

  “这帮贼子的眼界,可是相当的深远啊,如此一来,升斗小民,怕也还真会因此忘却君父之恩。”

  “不过,治国之道,乃在于平衡。如此作为却是太过重视百姓,却是失士大夫之心,贼寇也长久不了。”

  天下,终究还是士大夫的天下。

  袁崇焕很快就将之放在了一边。

  不足为虑。

  甚至他还认为,这是叛军必然失败的铁证。

  袁督师把目光放在了火器上,他认为,这是叛军得以与他们抗衡的依仗。

  之前三战,明军基本就是因此而失败。

  甚至到了最后卢督师的决死之战,他率领麾下中军冲锋,在付出了巨大伤亡之后都已经靠近了对方,眼见就要近身肉搏,结果对方甩出一种棍状物体,其声之大犹如天雷,所到之处遍地糜烂,中军折损无算,随后便被击败。

第358章 先锋

  这种“天雷”,袁崇焕不知道是什么,但是对方的火枪,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战斗,他却是收集到了不少的信息。

  这一个时空,毕懋康不知道怎么回事跑去了天工院,导致大明并没有出现自生火铳这种东西,但是袁崇焕依然察觉到,敌方所用火器的射程,其实也并没有很远。

  也确实如此,燧发枪的优势在于其使用的便捷以及射速快,射程和精度,其实没有太大提高。

  只不过当时明军的火铳普遍偷工减料,而火枪兵们为了避免炸膛,一般都会减少火药量,这就导致其射程减少了很多。但是如果装到标准量的话,虽然也会差上一些,但是不至于差太多。

  而鲁密铳,作为一种重型火绳枪,其身长与药量多于其他火绳枪,所以其射程,也是高于火绳枪的,理论上,应该也会高于对方的那种火器。

  当然了,之前还是因为火枪兵怕死减少药量,其实也没发挥出什么作用,但是如果达到标准呢?

  于是他嘱咐自己的部下:

  “这样,从各地,多调运些大将军炮与大弗朗机(重型弗朗机)过来,并且命令工匠,再铸重炮。火枪则是调集各地的鲁密铳,再调集能够打造鲁密铳的工匠,多多益善。”

  “从士兵之中挑选精锐士卒三千余人,日夜操练。”

  “各城守将加筑城墙,敌军火器犀利,一定要使城墙足够稳固,可以抵挡敌军的攻击。”

  “遵命!”

  袁崇焕这边在进行着一系列准备,而严凌在自己地盘里推行的改革,也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一时之间,这个天下最大的贼寇,与朝廷之间,竟尔出现了一种诡异的和平状态。

  而武兴皇帝也是吸取了之前的教训,说了三年就是三年,哪怕袁崇焕一点动作都没有,他也没有半分的催促,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远来。

  一下子,时间就过去了半年,到了武兴二十年的年末。

  半年时间,除了江浙前线之外,其余的地区,也发生了许多事情。

  比如在南阳,王二最后还是成功突围,东奔汝宁府,在途中甚至不需要他号召,就得到了大量灾民的投奔,本来已经只剩下两千残兵败将的他部队迅速扩大到两万,随后攻破确山,剿灭王二的战斗彻底失败。

  毕竟武兴二十年,也就是原时空的崇祯十三年,可是“崇祯大旱”的最高峰。

  遍地都是灾民。

  并且,由于大量的精锐向东南集合,其他地区的兵力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空虚,致使各地明军难以抑制流寇。

  不过,在剿灭叛军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将领。

  诸如时任湖广巡抚的孙传庭,江西巡抚的陈奇瑜,都堪称“帅才”,其他诸如曹变蛟、满桂等将领,更是繁多,在他们的努力下,一大批的流寇首领诸如王自用、王嘉胤等先后或被杀、或被擒。

  但是由于流寇实在太多,这边平定,那边又起来,导致明军疲于奔命,且精锐明军在不断流失,战斗力,也在逐渐下滑……

  ……

  半年时间,袁崇焕也是准备颇为充分。

  他招募了大批鲁密铳的制作工匠,又从各地军队之中收拢鲁密铳,共得铳两万杆,装备军队。

  又以各式鸟铳一万杆,装备军队。

  其余各式火炮,加起来也有数百门之多。

  这些火铳与火炮都是经过检查,是质量合格的,他以此下令部队按标准加药,不许少放,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也是勉强克服了“炸膛恐惧症”。

  除此之外,他又整顿军队,将之前的溃军重新组织,共得兵三万余人,又汇合上自己的部队,以及重新征召的青壮与汇聚的各地部队,再加上辽骑,总数达到十万。

  辽骑在上次损失惨重,一万骑兵到最后只有区区一千多跟着虎大威成功突围,可以说是老本都赔没了,不过皇帝一发话,李家依然还是乖乖把辽骑给交了出来。

  辽骑总共就两万人,李家这一代的首脑,李如松的孙子,宁远伯、辽东总兵官李尊祖自己留下四千,用以抵御草原各部,其余的全部派下来了。

  而左良玉等一干将领,也表示上次的错误绝对不会再犯。

  毕竟他们还是戴罪之身,不敢不听话。

  这个时候大明对于各地的掌控,还算是比较强的,皇帝手里掌握着八万多的京军,又有一大批忠于他的将领,没谁敢于叛逆。上一次他们临阵脱逃,已经令皇帝大为光火,也是念在情况紧急,左良玉与部分将领才没有被下狱,但是却也被严厉警告。

  他们等于是在戴罪立功,现在也算是积极,训练颇为卖力,之前的一些恶习,也都尽可能地改去,并尽量约束自己的部下。

  一段时间下来,这十万人倒也还有模有样。

  而江南本来就是大本营所在,所以江浙军政府消化得很快,半年时间已经将统治基本稳固,而大本营既然已经安稳,那么接下来便是继续扩张了,于是双方的冲突开始日渐加剧。

  袁崇焕意识到,他等待的时候,终于来了。

  ……

  在正式交锋之前,双方先进行了前锋哨探的一些交锋。

  一些还算坚实的土地上,经常会出现两股人你追我赶,互相游斗。

  荒野之间,也时常出现一些路人互相搏杀,最后获胜的一方,往往将信鸽的脚上绑上错误的信息放飞。

  明军胜少败多,毕竟此时的江浙骑兵,标配是马枪、手枪加马刀,明军夜不收虽然犀利,但是对方根本不跟你近战。江浙骑兵类似于德国的手枪骑兵,火力极猛,轻易就将对面打得人仰马翻,而明军的箭矢,却时常被对方骑兵的甲胄所挡住,难以杀伤敌人。

  派出的步兵细作也是如此,被发现之后对方一下子拿出好几把手枪就射,那一边细作才刚刚抽刀,身上便已经多了好几个大窟窿。

  在这种情况下,不多时,明军在各个城外的耳目便被几乎斩杀一空,气得袁崇焕暗自咬牙。

第359章 战端开

  如果从地图上看,此时可以看到,围绕着江浙,明军形成了一条防线,在江浙周围的各个城池之中,明军都凝聚了重兵,以防敌军突然出击。

  而主要的防范方向,正是南直隶,十万军队的主力部队,也都汇聚在这里。

  袁崇焕本人,却是坐镇安庆,手中握着一万五千余精锐,作为机动部队,其中更是包括了辽骑。

  虽然说江南不适合骑兵奔袭,但是在开阔地带进行决战的话,依然是可以进行作战的,用他们来守城太浪费了。

  一旦江浙军政府的军队开拔,无论他们向哪一个方向发动进攻,他都可以及时反应,随后率领这些军队,在合适的时机介入战斗,甚至前后夹击,来给予江浙军以重创。

  不过,他知道,对方的主攻方向,大概率是南直隶。

  毕竟江浙军政府总共只有六万人,却有三万囤积在南京,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而且,对方要是敢动用浙江范围的守军,那么他手下的机动部队将会毫不留情地直插入敌军心脏,搅乱他们的大本营——对方的最高首领严应辉不可能这么蠢。

  而围绕着南京,他同样打造了一条防线。

  自徽州起直至松江,将整个宁国府并南京紧紧包裹。

  要是算上本来就有的守城军队,明军投入在南直隶的部队,已经超过了十五万。

  ……

首节 上一节 226/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下一篇: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