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242节
光靠京师,朱由崧知道,大概率是撑不过这一劫了,但是其余各地……或是被顺军的军威所摄,或是也是准备看看战局再决定投向一方,真正驰援京师的只有少数几支军队,当年勤王的盛况已然不再。
洪承畴倒是率军八万多回援京师,但是他的部队在行进过程中不断逃亡,等到进入北直隶的时候,已经逃得只剩下六万多了。
随后又被王崇祖手下大将田见秀挡在了居庸关。
这座平日里护卫大明王朝的坚城,此时已经被大顺自内部攻破,反而成为了阻拦大明生存的生死线。
……
夜,一众文臣聚集在一间密室之中,其主持者,乃是刚刚接替陈演成为内阁次辅的魏藻德。
“京师守不了多少时间了。如此激战,损兵折将,京军已经只剩下四万多人了,各勋贵的家丁更是死伤殆尽,城破是早晚的事。”
魏藻德淡然说道。
“当此天变之时,诸位也当为我等自己考虑。”
众人一阵沉默。他们明白魏藻德的意思,在座的各位,也都不是什么愿意为大明赴死的忠臣。
不过话虽这么说,但是要是直接就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态度,那未免也落了下乘,会被人嘲笑。长久的沉默之后,魏藻德才率先开口说道:
“大顺皇帝陛下已经据有好大一片江山,民心所向。反观朝廷统御之地却已是一片狼藉之状,天命所在,已有定论。辅佐圣君一匡天下,不正是我等的愿望吗?”
“我想,不必在犹豫了。”
话说开了,并且还找了个借口,众臣便也纷纷开口表示赞同:
“为天下百姓所想,该当易主了……”
“臣择明主而侍,不可愚忠也……”
于是计议已定。
不久之后,魏藻德便派出了自己手下的心腹管事,秘密收买了守城将领,趁着夜色正浓时缒城而出,进入了王崇祖的大营之中,送去了他的信件,表示愿意里应外合,一举夺城。
王崇祖看着那封信,还有些不相信,疑惑地问道:
“你家老爷这么大的官,受尽明帝恩宠,为何来降朕?”
管事谄媚道:
“陛下乃是天命之子,您长剑所向之处,天下莫有敢当者。我家老爷又岂敢逆天而行?”
王崇祖闻言大笑,疑虑尽去,遂约定三更之时举火为号,群臣开城投降。
三更之时,已经被魏藻德收买的守城将帅打开了北京城门,一众臣子穿戴整齐,跪倒在城门之前,欢迎大顺军的到来。
先锋的主将纵马入城,见此情形,已经是疑心消了一大半。进城之后见畅通无阻,更是疑虑尽去,大喜过往之下,立刻发出信号,指引大军前来。
坚固的城防就此而破,虽然城内还有四万多的明军,但已经再无回天之能。
当正在熟睡之中的弘光皇帝被惊醒的时候,他看见北京城中火光冲天,喊杀声四起。
他知道最后的结局终于来了。
他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饮下了人生之中最后一杯酒。
“好酒啊,好酒!”
他嘴里喃喃念叨,随后闭上了眼睛。
弘光四年,正月。
北京城破。
……
严时昭最后看了一眼北京城,虽然此时已经很远,但是依然能看见冲天火光下那犹如巨兽般的城池。
自从他的叔父出事之后,他便一直被软禁在自己的府邸之中,已经有十二年了。
在老家起事之后,朝廷的看管愈加严格。
皇帝没有杀他,但是却也不会再用他,陈国公一脉之人也再不能被录用,全数被严密看管起来。
他本以为自己会老死在这里。
没想到,最后竟尔等来了这样的结局。
身边有人催促道:
“陈国公,快走吧。京师马上就要陷落了,兵荒马乱的,此地也不安全。”
严时昭看了身边的人一眼,就在不久之前,城内大乱之际,看守他们的锦衣卫不知道去了哪里,随后他们便找上门,自称是情报司的密探,奉命接他们一家老小去大华朝。
在城门附近,这些情报司的人带他们进入了一个地道之中,等到再出来时,便已经出了顺军的包围圈,还有早已经准备好的马车马匹与衣衫。
“走吧。”
他一扭头,带领着众人向东进发。
那里有准备好的船只等待着他们,随时准备扬帆起航。
第385章 联合?
天明,战火渐熄。
北京城基本已经被顺军占领了。
大明的忠臣还有不少,梁国公蓝安与英国公张世泽都率领着自己的家丁,与顺军硬抗到底,最后双双战死。
锦衣卫有上百号人,也是力战至死。
虽然王体乾等人投降了,但是皇宫之前,宦官组成的净军依然做出了最后的抵抗。
然而这终究改变不了结局,一夜的激战之后,等到天亮之时,京师已经平定,皇宫台阶上的鲜血已经被擦干,铺上了华丽的地毯。
王崇祖站在大明的皇宫前,看着那金碧辉煌的宫殿,发出了一阵大笑。他从来没有笑得这般喜悦,这般得意。
谁又能想到,昔日陕地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今日竟可以迈上这九五之位呢?现在这金銮殿已近在眼前。
如果说之前的大顺,多少还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天下人普遍还是以大明为正统的话,那么从此刻起,天下人将以他大顺为正朔,他又怎能不喜悦呢?
他果然便是天命之子。
身后,他的士兵也在欢呼雀跃。从龙之功,他们力战所为的,不过就是此刻。
有前朝的臣子走来,诚惶诚恐地连声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王崇祖心情大好,大手一挥说道:
“此番攻克北京,尔等皆有大功,当有重赏。”
“谢陛下。”他们欣喜若狂。
……
北京陷落的消息如同一阵风一般传遍了大江南北,引起了天下人的震惊。
而既然北京已经被攻陷,皇帝死难,那么其余各地残存的明军,便也再无抵抗之意义。顺军接管山海关之后,便联系上了李尊祖,这位辽东总兵当即表示愿意归顺大顺。
洪承畴此时依然率军被拦在居庸关外,得到消息之后也是一声长叹,随后放下了武器。
如同风卷残云一般,整个北地尽数地向大顺俯首,只有少数几个城池不愿意降,但也很快被攻克。
而南方残存的几个忠于明廷的省,一时之间竟也无所适从。
在这个时候,蜀王朱至澍却是站了出来。
“大明江山不可一日无主。舍我之外,谁堪为帝?”
他对自己的王府属臣说道,属臣们一致赞同,于是便都趴跪伏在地,大声说道:“拜见陛下。”
蜀王得意非凡,联系起了四川巡抚、总兵等人。
此时也是众人仿徨之际,既然有人愿意承担重任,也是再好不过。一番联络之后,他得到了大多数官员的支持,在成都正式称帝,年号隆武。
不过很明显,已经没有太多人买他的账了。毕竟此时依然举着明廷旗帜的,已经只剩下两个半省,其余各地早已先后易帜。身侧更有张献忠虎视眈眈,要夺取整个西南。
好在最近,张献忠的军队也已经停止了进攻。
这位大西皇帝,已经无暇顾及南方的战事。
大顺夺取了整个大明北部,这令他产生了浓重的危机感。
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此时的大顺真的是强盛到了极点,他甚至觉得大华都未必有其强大。而在攻占了整个北部之后,王崇祖迅速开始组织恢复生产、开始科举、整顿军队,那雄心勃勃的样子更是令张献忠警惕。
明廷覆灭,此时他们已经从心照不宣的盟友,转变为逐鹿下天的敌人。
怕是很快,战斗就要来临了。
看着雄踞北疆的大顺,他感受到了一丝的胆寒。
“所以你们是来与我结盟的?”
严全凝视着下方张献忠的使者。几日之前,他进入了大华的统治区域,立刻便遭到了逮捕。但是他声称是大西皇帝的使者,要面见大华皇帝,于是便被送到了南京,在朝会上得到了接见。
“正是。”这使者心理素质倒也过关,此时不慌不忙,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
“我奉我主之名,与陛下寻求结盟。”
“如今天下局势,正如当初那三国一般,天下三分,君居东南,我主居西南,各据一方,王二占领北部,正如当年之曹魏,极具威胁,若是我两家不联手抗敌,一旦顺军南下,则有被逐个击破之危。”
“是为和则两利,分则两伤。因此我主愿与陛下结盟,共进退。”
朝堂上安静了一下,随后群臣不由地都纷纷露出了笑脸。
天下三分,大顺最盛,看来张献忠根本就没有看清形势啊。
如今的大顺,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统治的稳固性,都比不上在南方稳扎稳打,飞速发展的大华,哪需要去“联刘抗曹”?
而张献忠,更比不上昔日之季汉。季汉据有西南,又有地利,张献忠的湖广却是无险可守,直面着王崇祖的兵锋。
根本没有搞清楚形势,就来此请求结盟,张献忠怕是已经被王崇祖攻破北京那可怕的兵锋给吓住了,忘记了曾经试图入主浙江时那被族兵支配的恐惧。
使者看出了众人的轻视之意,他脸色微沉,说道:
“贵国如此轻视大顺,只怕未必是好事。这可是劲敌,小心这苦心经营的江南六省六十七府六州之地,尽为他人做了嫁衣,到时候后悔莫及。”
严全大笑道:
“这就不必八大王操心了,我等自有应对之法。”
喊张献忠八大王,显然也是不承认他的帝号,这令使者脸色更加不好看,但是此时是在对方地盘上,倒也不好发作,于是只好告退,严全倒也没有为难他,放他离去。
张献忠很快得到了使者的回禀,并且还是添油加醋版的,也是恼怒不已。
上一篇: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下一篇: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