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79节

  所以自从太子六岁之后,礼部尚书家的礼物是一车接着一车,很多人都跟礼部尚书打了招呼。

  无他,那可是帝师啊!等到太子接替皇位,帝师虽然说不一定就能够位极人臣,但是却也会拥有超然的地位,再加上华夏尊师重道的思想,简直如同一张免死铁券一般!

  有人已经在畅想:

  我给礼部尚书送了上千两的白银,这事儿想必已经没有悬念了。

  嘿嘿嘿,帝师啊!等到太子登基,我怎么说也能混个尚书当当吧!

  将下方所有人的神色尽收眼底,朱瞻基的嘴角划过一抹冷笑:

  “朕决定,命陈国公、后军都督府左都督严铿,为太子太师,总领太子出阁读书事宜!”

  太子三师,一般都是作为虚衔加在臣子们身上的,但是朱瞻基在这个时候提出,很明显他的意思就是要严铿成为朱祁镇的老师!

  所有人都惊呆了,礼部尚书更是目光呆滞,他本来打算出列领下相关事宜,现在整个人僵在了原地。

  这是怎么回事儿?

  让一个武勋来当老师?哪怕这个人确实家学渊博,但是听起来也着实有些荒谬,毕竟勋贵们的爵位,大多数马上打出来的!论学识,肯定不如文臣,教师什么的,肯定是从文官中挑选啊!

  宣德皇帝这样弄,可不是要让他们满朝文臣,沦为笑柄吗!

  并且这还不合规矩,要知道教太子可不是只有一个人,还有太子侍读,而这些名额一般都是礼部来制定的,然而现在宣德皇帝的意思,竟然是要严铿来挑选侍读的人选!

  这可是礼部相当重要的一个权限!

  这能忍?礼部尚书当即就要站出来。

  钱也收了,你现在让我怎么整?还回去?

  可是就在礼部尚书要出列反对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袖子被人拉住了。

  回过头,杨士奇正看着上方的宣德皇帝,目不斜视,但是手却在下方紧紧拉住他的袖子,丝毫不放松。

  见是杨士奇,礼部尚书的动作顿时停顿了下来。

  就在宣德初年,为了更好地处理大明朝的事务,朱瞻基把票拟的权力赋予了内阁。

  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务处理的效率确实提高了,仁宣之治少不了他们的功劳,但是内阁的权力也相应增加。

  所以这个时候的内阁官员们,早就已经不复曾经的卑微了。

  毕竟这么多事务,皇帝一个人处理是极其不现实的,哪怕有了内阁辅助,但是作为秘书,他们也只能提出参考意见,实际上皇帝还是得一个不落看完,受不了。

  太祖的那套制度,也只有朱棣那个精力旺盛的,还可以勉强接受。改变是必然的。

  只不过现在宣德皇帝手里牢牢抓着批红,本身又英明,所以内阁还是处于被压制状态,但是近些年宣德其实已经有些不行了,奉天门事件的爆发,与此也不无关系。

  虽然他们这个时候还没有真正像后面那样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但是在实际上也有了一定的地位,甚至连六部尚书,都要怵他们几分。

  所以面对杨士奇的阻止,礼部尚书虽然不理解,但是也还是止住了动作。

  杨士奇见状轻轻呼出了一口气。

  见好就收,这是他的意思。

  他们刚刚才逼得皇帝妥协,现在总得给皇帝一个宣泄的口子,不能老是逼着。皇帝退步了,他们也得退步以表示诚意,不然皇帝真的发飙就完了。

  杨荣、杨溥,也是这个意思。剩下的尚书见到礼部尚书被拦住,内阁同心,也就没有出声。

  文臣集团的上层人物们,默认了这一结局。

  而严铿也反应了过来。他一开始也是陷入了惊讶,毕竟武勋担任帝师,这事情前所未有,但是现在他也明白了朱瞻基的意思。

  大踏步走出群臣,他深深拜倒:

  “谢陛下隆恩!臣定当竭尽所能,教导太子成才!”

  这确实是隆恩,也展现了朱瞻基对于严铿的信任。

  说严铿的心里不感动,那是假的。

  他在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教导太子成才,好好辅佐他。

  而朱瞻基则微微点了点头:

  “尽快拟定侍读人员名单,上呈给朕过目。”

  顿时,朝中诸臣那火热的目光,都投向了站在中央的严铿身上。

  对啊!虽然最尊贵的帝师身份没有了,但是还有太子侍读啊!那也是可以亲近太子的职位,一样好处多多。

  可以想象下朝之后,陈国公府会是怎样的车水马龙了。

  感谢“吞噬星空之主”的打赏,感谢!今天三章。

第129章 陈国公与太子,宣德的梦

  严铿很快拟定了侍读人员的名单,都是饱读诗书之辈。

  当然,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和朝中任何一位重臣有密切的关系。

  不然给他人做了嫁衣裳,这跟谁说理去?

  严铿选定了三个人:

  吏部验封主事,李贤。

  翰林院侍读学士,王直。

  自己的族亲,刚刚以二甲第七被授予翰林学士的严敬休。

  这三个人中,李贤只有二十多岁,年轻,他很有智慧,又有风度,在臣子中有着不错的人缘。

  王直的年纪这个时候已经有些大了,五十四岁的他历经了世事浮沉,很严肃稳重,不苟言笑。

  严敬休三十多岁,也是饱读诗书,颇有城府。严铿与他接触过,感觉是个可用之才。

  三人在朝中的名声都是很好,并且除去自己的那位族亲不说,根据严铿的考察,另两人也都是知恩图报之辈。

  至于其他那些送礼的人,严铿一概闭门不见,礼物也通通退回去,表现出了他的决心。朱瞻基得到了东厂的禀告之后,也对严铿更加满意了,暗道自己没有看错人。

  人员名单拟定完毕,呈上去之后,很顺利地便被批准。

  严铿也很快见到了六岁的小朱祁镇。

  六岁孩子个子不高,脸上粉粉嫩嫩的,长得粉雕玉砌。他身着一身华丽的服饰,还带着些婴儿肥,虽然年少,但是却努力地试图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很可爱。

  严铿轻轻笑了笑,随即行礼:

  “拜见太子殿下!”

  伴随着一声平身,朱祁镇开始了与自己老师的缘分。

  于此同时,宫殿的另一边,一个五岁的小男孩正在玩耍。

  虽然自己的哥哥不见了,让他心情有些低落,但是有宫人给他作马骑,他很快就又开心了起来。

  小男孩手里拿着木刀,口中咿咿呀呀地叫唤,把自己当做正在冲锋陷阵的大将军,玩着玩着,却忽然怔了一怔。

  下方的宫人以为自己哪里弄得他不舒服了,赶忙用颤抖的声音问道:

  “奴婢弄疼您了吗?”

  “没,没有。没事。”小男孩用他稚嫩的嗓音回答。

  他只感觉,冥冥之中,自己好似失去了什么一般。

  不过他很快便忘记了这一切,继续与宫人嬉闹起来。

  ……

  接下来的日子又恢复了平静。

  朱瞻基在内阁的辅助下治理着朝政,百姓休养生息,而严铿则带着三个侍读教导着太子朱祁镇,与他也是越混越熟。

  对于这个已经五十六岁的老人,朱祁镇虽然地位远高于他,但是对他却向来礼节完备,丝毫不敢怠慢,言语中充满了尊敬。

  这不仅是因为朱瞻基曾经嘱咐过他,一定不能对陈国公有任何的失礼,更是因为这个老者那渊博的知识、洞察一切的敏锐与对他的关怀。

  严铿受到的教育与别人是不一样的。严凌作为一个现代人,并不是很注重其他官员的那些繁文缛节,什么父为子纲之类的,统统不存在,他养孩子和普通人家没有什么区别。

  而在之后,这在严府上下也作为一种传统一般传承了下来,严涯严铿,甚至严铿儿子严峻,都是这么教孩子的。

  这使得严铿在面对朱祁镇的时候,虽然对太子怀有敬畏之心,但是对于这个六岁的小娃娃,言语行动之间,还是不自觉地流露出了些许如同对待自己孙子一般的温暖。

  这种感觉,是小朱祁镇从来没有感受过的。朱瞻基虽然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平时忙于政务,和太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

  而且皇家的亲情,和平凡家庭的父子之情,终究是不一样的。

  这就让朱祁镇,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对严铿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个老人虽然在教书的时候颇为严厉,但是在平时却也会关心他的冷暖,注意他的身体,有时候还会给他讲金戈铁马的故事,陪他玩耍。

  幼小的朱祁镇,第一次听说了外面的世界,他既向往故事中那恢弘的场景,也对严铿多了几分崇拜。

  然而两人这般相处的时间,也仅仅只有一年。

  宣德九年八月,宣德皇帝病倒了。

  开始的时候,他还可以勉强支撑着上朝,但是接着,他的病越来越重,随后不得不卧病在床,将事务交给内阁处理,自己只是处理一些必要的大事。

  ……

  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

  宽大的龙床旁边点着名贵的熏香,袅袅轻烟从雕龙绘凤的香炉中散出,麝香味弥漫着整个房间,然而即使是这上好的香料,也掩盖不住房间里浓重的药味。

  此时已近黄昏,夕阳投下暗黄色的光芒,洒在朱瞻基的龙床上。

  而这位昔日英姿勃发的帝王,此时正静静地躺在床上,昏黄的光线照在他的脸上,暮气沉沉。

  朱瞻基很安静,如果不是他的胸膛还在微微起伏,鼻端还有少许的热气冒出。说不得,真的会被当作一具尸体。

  他在做梦。

  他梦见自己来到了一个云雾缭绕的地方。

  迈步下去,是轻飘飘的云层,但是却又恰当好处地将他托起。

  就好像……上天一般……

  朱瞻基的心里,突然冒出了许许多多的杂乱想法:

  朕这是死了吗?

  这是哪里?人死之后不是要下地府吗,为什么会来到这里?这是上天仙人所居之所吗?难道因为朕是皇帝,上天之子,所以在死后可以不入地府,直往上天?

首节 上一节 79/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下一篇: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