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第75节

  驾车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刘坤。

  刘坤这两年在杨宪手底下干活,在扬州多少也算个名人了。

  如今扬州城,能够让他亲自驾车的人可不多了。

  在靠近城门的时候,马车速度慢慢降了下来。

  “月悯姐,到城门了。”刘坤毕恭毕敬道。

  此刻坐在马车里的人,是从京城一路赶来的王月悯。

  “我就在这里下车,你也自己忙去吧,谢谢你了。”

  一个丫鬟掀开帘子,王月悯从车上走了下来,看着刘坤开口笑道。

  两个丫鬟紧随其后,手上还拿着一大堆的甜食。

  王月悯她们要去的地方是,这些灾民工人的家属区,给那些小孩送点心甜食。

  赈灾期间,王月悯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

  每一次都是刘坤主动帮忙驾车,带路。

  “那边有些乱,月悯姐,我送你过去吧。”刘坤站在原地,鼓了鼓勇气,忽然大声道。

  “不用了,家属区就靠近城门,四处都是巡逻的官差,不会有事的。倒是你,如今大小也是一个监工了,工地离不了你,快忙去吧。”王月悯挥了挥手,转身头也不回往前头走去,很快便是消失在刘坤视线内。

  虽然赈灾期间,杨宪已经加大了治安管理力度。

  可王月悯每次来扬州,他都有暗中派人保护,即便去的是离城门口最近的家属区。

  刘坤愣愣站在原地,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回过神来。

  ..................

  随着这四五十万逃荒的灾民们从三晋之地离开,三晋之地自身也开始慢慢变得稳定下来。

  一些粮商看着有利可图,纷纷将手伸向三晋之地,开始贩卖粮食。

  没了这些逃荒的流民,他们运粮便不再需要冒风险,而如今三晋之地粮食同样还是空缺,因此他们依然能够赚取大把的利益。

  如果是换做以往,历朝历代,面对这种情况。

  朝廷基本上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这些商人将手伸到灾区,固然会获取暴利,可同样也送进去了大量粮食,从而影响当地的供需平衡。

  长久来看,甚至还会使灾区粮价下降,对灾区恢复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朝廷就算要算账,一般也都是等灾情彻底过去,才会秋后算账,抓几个做的过分的典型砍头,这又是一大笔款项入账。

  至于在这期间,百姓的感受。

  无人在乎。

  一切为了稳定,苦一苦百姓,又有什么。

  只是现在不同了,解决完这一批灾民后,朱标带着大量的土豆,开始运往三晋之地。

  无论是当地囤米的奸商,还是那些外地想要趁火打劫的无良商人,在土豆大军面前,全都没有好果子吃。

  扬州城。

  杨宪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各个工地上忙碌劳作的工人们,按照他和朱标二人的推算,大概明年开春,三晋之地,就将彻底恢复平稳。

  到时候聚集在扬州城,以及整个生命缓冲地区的大量灾民,将会陆续返乡。

  因为那里有他们的家。

  很多人回去之后,还是有田地可以种的。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之前在三晋之地为了活下去已经变卖了房屋地契,还有在逃荒中又死了家人的,这些灾民大概率会留在南方。

  因为原本的家乡,已经没有任何值得他们留恋的地方。

  他们此刻所处的地方,就是新的家。

  这里有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吃不完的土豆。

  等明年开春后,还选择继续留在扬州城的,杨宪会像对待其他雇工一样,向他们也发放工钱。

第103章 不战而胜而屈人之兵

  在古代,失去了田地便等于是失去了一切。

  对于那些无家可归的灾民们,杨宪给了他们一条活路,一条可以留在扬州的路。

  他们可以选择留下来,继续在建筑工地、修路大队、水泥砖窑厂、羊毛加工坊等这些地方工作。

  甚至,有朝一日,可以在扬州安家落户。

  杨宪许诺,会给他们建造便宜的内部员工房,只要他们日后努力工作,总有一天能够买的起。

  这不是空头支票,因为这些灾民们不时从那些前辈工人们口中听到,谁谁谁又住进新房子了,每当有人讲起这事时,周围其余人都是一脸羡慕。

  当然即便是再便宜的内部员工房,所需要的钱,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凑够的。因此杨宪搞了几个廉租公寓,对于那些对住宿条件有要求的人,不想住多人宿舍的,完全可以花点钱租赁。

  如果是种地,女人再怎么努力,能够产生的效益也是不如男人的。

  而在扬州,女人们可以进入羊毛加工坊工作,赚取的工钱丝毫不比男人们少。

  还有小孩。

  杨宪已经许诺,他们的孩子,可以和扬州当地百姓们的孩子一样上学,认字学习。对于这些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现在有一个能让自己的孩子摆脱这个宿命的机会,他们又怎会不感激涕零。

  以上无论哪一点,对于这些灾民来说都非常有吸引力。

  更遑论,加在一起了。

  留在这里,可以吃饱饭,可以活下去,而且是有尊严的活下去。

  同时还能有美好的未来,展望。

  对于这些灾民来说,完全想不出要离开的理由。

  可以想见,到了来年开春,最后留下来的人要远比杨宪想象中的还要多得多。

  ..................

  成功赈灾,又是一件天大的功劳。

  可由于刚赏赐了侯爵不久,自然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就再给杨宪升爵位了。

  朱元璋这边烦恼该给杨宪什么赏赐,暂且不说。

  另一边,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天。

  制衣司总负责人太子朱标,此刻正在杨州和杨宪商讨接下来各地即将大规模启动的羊毛衣加工制作一事。

  “杨卿,虽然从去年开始,便已经在各地推行加大投入牧羊的饲养,可羊毛仍旧远远不够。”朱标皱了皱眉,开口道。

  对此杨宪倒是早有准备,轻笑道:“敢问殿下,羊毛哪里最多。”

  “如果不仅仅局限在我大明境内的话,自然是草原,草原上到处都是牧羊。”朱标有些不解道,难道杨卿还想着再发动一次北伐?

  如今灾情刚刚过去,大明国库空虚,恐怕不足以支持这么做。

  要知道战争,本质上就是在烧钱。

  杨宪轻轻摇了摇头,接着开口道:“去和北边那些鞑子去买,或者是换。”

  极端气候影响下,杨宪相信草原上的牧民们同样不好过。

  而他们种的土豆,一年是可以种两季的。

  到时候完全可以拿土豆还有盐去换取牧民们手中的羊毛。

  要知道盐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同样是稀缺物资。

  “和北边做生意吗?”朱标低语了一声,认真思考一番后,说出了他的担心。

  在他看来,先不谈什么大明堂堂上国之威严这种事,给北边这些牧民这样送粮食,不免有资敌的可能。

  对于朱标的疑虑,杨宪开口笑道:“这些粮食确实会让草原上更多的牧民活下来,食盐也会让他们的日子过的更好,不过在我看来却谈不上资敌。”

  “草原牧民扰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想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这点我们可以直接给他们,他们还不用付出生命危险,选择冒险掠边,我相信只要是脑袋正常的人,到时候都知道如何选。”

  尤其是在经过去年北平城外,惊天龙吟一役后,更是如此。

  “他们只需要安心牧羊,剪羊毛,就有大量物资到手。”

  “短期内,看不出效果。时间一长,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牧民,加入到牧羊,剪羊毛的队伍中。到时候草原上的这些牧民,将会极度依赖咱们。”

  朱标精神一震,他没有想过,竟然还能这样做。

  杨宪则是继续说道:“最后的结果,这些牧民们会因为过度依赖咱们给的物资,而被彻底束缚在草原上剪羊毛,到时候谁还会有空去掠边啊。”

  “我相信这个政策,只要推行个十余年,将会把北边大部分草原势力给消化掉。到时候收复起来,将会变得十分容易。”

  “不战而胜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朱标开口赞叹道。“杨卿提的政策如果真能顺利施行的话,确实有可能在不动声色间就彻底征服那帮蒙古鞑子!”

  朱标神情显得很激动。

  要知道从古至今,历朝历代汉人立国,都饱受北方鞑虏侵扰。

  自秦始皇开始,一直到现在。

  历代明君无不以消灭游牧民族为己任,但大多数都只是打击或抵御而已。

  在先秦时期,为了防范匈奴的入侵,连雄霸天下的秦始皇都不得不派蒙恬去修长城。

  即便是其中最接近彻底解决草原问题的西汉,最终仍旧功亏一篑。

  为了彻底消灭匈奴势力,完美地解决困扰了中原文明几百年的北方胡患,汉武帝刘彻在漠北大决战,派出了帝国双壁。

  汉军取得了汉匈战争史上空前的胜利,不仅是漠南无王庭而已,而是整个草原几十年无霸主。

  可匈奴在休养生息之后,卷土重来,这一次失去了霍去病的汉军,最终大败。

  怂宋就更不用说了,最后就是灭在了草原人手中。

  因此如果真能一举解决北方草原问题的话,如此丰功伟绩,说一句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更牛,丝毫不为过。

  这才是朱标如此激动的原因,只要做成这一件事,直接将名垂青史。

  当然了,杨宪是不可能会真的等上十几年二十几年,等到这个政策彻底起到效果的那个时候的。

  等到科技树攀上去了,区区草原。

首节 上一节 75/1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