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121节
咸阳城外的祭坛之上,秦王嬴稷站在那里,身上穿着属于秦王的华服,眼睛中带着些许的激动和颤栗之色,他终于可以亲政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时期的嬴稷即便是亲政了,也是需要听从宣太后的。
而如今的宣太后早已经是去找先王了!
而真正掌控了朝政的陈氏,却似乎并不在意自己手中权势的流逝一样,将权势全然还给了嬴稷。
嬴稷并没有忘却当初的誓言。
他亲政之后的第一道诏书便是加封各位官员,将之前的三公与三师的制度真正的落到了实处。
昭襄王六年秋。
秦王嬴稷大肆分封群臣。
加封文安君陈慎为“右相”,增食邑三百户;加封武安君陈瞻为“太尉”,增食邑三百户;加封上卿张仪为“左相”,封食邑三百户;加封上卿苏秦为“御史大夫”,封食邑三百户。进司马错为“关内侯”兼“太保”,封食邑五百户;进赢疾为“关内侯”兼“太傅”,封食邑五百户。
进“陈守”为“太师”,食两千石。
相比于前面几位的封赏,最后这位的封赏让人有点摸不清楚头脑,毕竟陈守这个人的名声好像并不显。
甚至在朝堂上,人们第一次听到这个人名字的时候,都在迷惑。
这个人是谁?
为何会突然进位太师?
要知道,三师和三公的位置一出来,所有朝臣都在虎视眈眈,他们想要瓜分这新出的“利益”,谁不清楚这几个位置便是日后掌控朝堂的位置?
地位永远是和权力相当的。
而后,有消息灵通的人知晓了陈守是什么人,他们几乎是从记忆中将这个人扒拉出来了。
安国君,哦不,现在应该说是安国公的庶子。
同时也是陪伴了现如今这位秦王在赵国数十年的老师,真正的老师。
于是,一瞬间所有人都失去了自己“争强好胜”的念头,这位和王上之间的情感,怕是和先王与安国公之间的情感一样吧?
他们中,不由得有些人开始叹气了。
陈氏的宠爱,真的绵延了三代君王啊!
一个朝堂,几乎一半都被陈氏掌控了,这样的朝廷,秦王真的能够放心么?
但这个时候没有人敢试探。
风头正盛的时候,挑衅陈氏,那岂不是真的找死?
他们尚且不想死.
昭襄王六年便这么寻常的过去了,没有战争,没有朝堂争斗,所有人都各自的安顿着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事情,各个国家也是发展着属于自己的势力,想要变得强大起来。
与秦国相邻的赵国,在如今这位赵惠文王的带领下,迅速的发展了起来。
而另外一个发展起来的国家,却是出乎中原所有国度的预料。
不是曾经强横的齐国,也不是以“魏武卒”名扬天下的魏国,更不是进行了变法的“韩”,也不是幅员辽阔的楚国
而是在边疆苦寒之地的燕国!
是的。
燕国发展起来了,在一个人的带领下。
乐毅。
后世中,若是有人想要称赞自己的才华,便会说自己有“管仲乐毅之才”,诸葛亮就曾经这样子自比过。
此乐毅便是彼乐毅了。
起初乐毅不是燕国的人,而是魏昭王的臣子,他奉了魏昭王的诏书前往燕国拜见。
燕昭王礼贤下士,奉迎这位贤才为“亚卿”从此开启了燕国的强大之路。
七国的势力,开始逐渐的变成了“一超多强”。
秦国最强大是为“一超”,赵国、燕国、齐国紧随其后,是为“多强”。
至于昔日强盛的“韩赵魏”?
已泯然众人矣。
曾经用申不害变法而成为诸多中强国的韩,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了天下七国中垫底的存在了。
着实可惜可叹。
昭襄王六年冬(公元前299年),周天子下诏,欲明年在“巩”举行诸多盟会,号天下诸国参与,韩赵魏楚齐燕六国率先同意,表示自己一定会参与。
秦国也紧随着他们的同意而同意。
其实秦国就算是不同意也可以,但秦王嬴稷想要去看看热闹,亲眼看着周天子越来越憎恶六国国君。
也想要看看,这两年中,那些被收买了的“宠臣”到底在周天子与诸国国君的耳边,吹了什么风,这些风又有什么作用。
是的,秦王嬴稷没有按捺住自己的心,他不仅派人去蛊惑周天子,还派人蛊惑了六国国君中的“魏王”与“楚王”。
他想要图谋一件大事。
一件足以改变如今历史格局的大事。
冬日的雪花一片片的落在地上,在文安君府邸内,陈氏的所有人都聚在了一起。
整个府邸显得十分热闹。
陈慎、陈瞻、陈守、陈安等陈氏的第二代坐在一起,共同回忆着自己的童年以及和父亲的旧事,他们说着说着眼睛中都带着些许的红润之色。
陈安与陈守不一样。
他是一个真正继承了“陈野”精神的孩子,当然也是陈野最喜欢的一个孩子。
陈安奉行的原则是:“能躺着绝对不坐着,能够让老爹和兄长帮忙,自己一定做那个扶不起的“烂泥”就行”。
这就是他的人生准则。
而这样的他过得也十分的开心。
如今的他有足足九位夫人,膝下有十四个儿子,四个女儿。其中三位嫡子,一个嫡女,剩余的都是庶出。
可以说是陈氏中孩子最多的一个了。
如今文安君府邸内的热闹,大多数都是他的孩子带来的。
而陈守则是稍微内敛一些只有四位夫人,膝下也只有六个孩子,其中两个是儿子,四个是女儿,两个儿子全部都是嫡子,女儿则都是庶出的女儿。
身为嫡长子的“陈慎”也不遑多让,他膝下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但嫡子却只有陈昭一个。
这也是让陈慎无奈的地方。
他很希望自己的正室夫人在为自己生下一个嫡子。
陈瞻坐在那里,悄然抿了一口杯中的酒,感叹的说道:“陈氏有诸位兄长开枝散叶,倒是免得我这个闲人来凑数了啊哈哈哈哈哈。”
其余兄长纷纷瞥了他一眼,脸上带着不屑之色,他们还将他当成孩童。
“你不明白这其中的乐趣啊!”
陈氏府内的欢声笑语回荡在这一片府邸的上空,在“桃花源”内的陈野看着这一幕,脸上也是带着些许的笑意。
真希望,年年如今日,岁岁如今朝啊
————————————————————————
“昭襄王五年,王亲政,封三师三公,同年,天子诏诸王盟。——《战国书·周本纪第四》”
PS:这一卷快结束啦。大概就是月底的事儿了,大家猜一猜这一卷会结束在什么时间点?什么事件?保证大家猜不到哈哈哈哈哈哈。
第135章 必然发生的事
昭襄王六年夏天,时不时的落雨在地面上,将一切在春天苏醒的事物再次唤醒。
秦国内的一切也是十分的平和。
朝堂之上,嬴稷尚且没有展露出来太多的雄心壮志以及“大魔王”的本质
秦国依旧按照当时他未曾亲政时候的一切去运转着,三公三师们好像只是换了一个身份,由原本的“辅国之臣”变成了有名有份的“三公”与“三师”。
燕赵两个国家也各自的发展着自己的力量。
有乐毅在,燕国的势力飞速的进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赶上了赵国的势力。
战国时代拼的就是一个“名将”的存在。
燕昭王对待乐毅也是十分的宽容,基本上有什么要求都会满足。
而赵国则是在赵惠文王的发展下,也同样是攀爬到了某个巅峰,或者说,这个时期的赵国比原本历史轨迹中的赵国更加的强大了。
秦国以一己之力,带动了天下实力等级的上限。
“巩”,东周国
周天子坐在大殿中,神色中带着些许颓然与戾气,他随手将手中的酒爵扔在了地上,一脸醉醺醺的样子。
这个时候的他方才是明白,才是终于想起来了他父亲的交代。
不要得罪秦国!
千万不要得罪秦国!
一定不要掺和到六国与秦国之间的战争!
这三句话的含义,周天子终于明白了。
因为去岁的元月当秦国停止了向周天子纳贡之后,其余的六个国家纷纷停止了对周天子的纳贡,而理由也很简单。
自己的钱粮都被周天子借过去了。
所以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粮去纳贡了,而且,秦国都没有纳贡,他们为什么要纳贡?
而当时的周天子还没有想那么多。
他只是觉着不纳贡就不纳贡吧,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直到有一天,一位真的对他忠心耿耿的内侍告诉了他,府库中的存粮、钱财不多了,希望他能够不要再这么奢靡下去了。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