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221节

  方宇闻言只是微微一笑:“自然。”

  “陈氏并不是无懈可击,并不是天下无敌啊!”

  “那个人快要出现了。”

  昭元五年,这是赢文成为太子的第一年,但是他的年纪放在这里,尚且还没有真正的上手家国大事的政务,毕竟就算是想要为赢文铺路,扶苏也是知道什么叫做“循序渐进”的。

  毕竟若是一个不小心,那就不是“铺路”,而是提前把路掀翻了。

  赢文天生聪慧,白日里跟在陈居的身边看陈居处理政务,晚上则是回到宫中,扶苏亲自指点。

  两相之下,赢文倒是飞速的进步。

  这对于秦国来说,对于赢文来说,甚至对于扶苏和陈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而朝廷的官员们也逐渐的习惯了这位太子的存在,并且也习惯了回复他们的奏疏上面时不时会出现些稚嫩的字迹。

  太子当政。

  所有人的脑海中第一时间都浮现出来了这样的文字,他们心中清晰的认识到了,这是皇帝在为太子铺路。

  可是为什么?

  目前为止,皇帝不还在春秋鼎盛的年纪么?

  怎么这个时候就开始给太子铺路了,并且还有点急不可耐的样子?

  没有人是笨人。

  一部分聪慧的朝臣已经将皇后暴毙、陈居入宫、扶苏立太子且为其铺路这几件事情中明白了一些什么,将这些事情串联起来的人都有些下意识的害怕,不敢继续去想。

  这其中所蕴藏着的皇家密事,大概不是他们能够参与进来的。

  其中明白最多的一个人,叫做李斯。

  大秦左相,李斯。

  李斯在晚上想明白这个事情之后,立刻就一改之前不怎么配合的态度,开始非常积极的配合起来太子的相关事情。

  就像是对待皇帝一样用心。

  在这样的环境下,昭元五年就匆匆的过去了,一眨眼,来到了昭元六年。

  这一年中,朝臣们都已经看出来了扶苏的身体正在逐渐的变差,甚至开始不断的咳嗽、罢朝,处理的政务奏疏中,那依旧略微有些稚嫩的字迹越来越多。

  人们逐渐的意识到,这位登基方才五年的皇帝只怕是真的撑不住了。

  于是,有些投机者开始提前站立在赢文的身侧。

  虽然下一任皇帝如今尚且年幼,但是处理政务方面已然没有什么问题,更何况这不是还有陈氏在么?

  难道陈氏辅政的年间还少了?

  往前数一两代人,在秦国尚未曾一统的时候,秦王年幼而令陈氏中人监国的事情还少?

  所以没有人在意这个事情。

  因为他们认为,政权的交接一定会稳步进行,并且不会出现任何的意外。

  这是陈氏的信誉,也是陈氏的强大势力所彰显的。

  昭元七年,秋。

  扶苏病倒了。

  当皇帝病倒的时候,臣子们应当是要担心的,应当是要忧虑的,至少应当是要准备干一些什么事情的。

  但这些在昭元七年的这个秋天统统没有出现。

  天下风平浪静。

  因为有一个庞然大物坐立在这天下人的头顶,让那些想要趁机浑水摸鱼的人害怕畏惧甚至不敢动弹。

  他叫做“陈氏”。

  一个庞大的、几乎无人可以抵御的家族。

  这个家族的触角几乎触碰到了秦国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于是,人们臣服于陈氏的威严之下,并且保持“平静”。

  章台宫

  灯火通明的章台宫再一次迎来了这个帝国掌权者的病重,甚至是即将崩殂。

  天空中落下些许秋雨,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天地之间似乎都因为些许的寒意而变得冰冷了。

  扶苏躺在病榻上,神色十分平静。

  对于他来说,他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毕竟这三年的时间他已经将自己要做的事情全部做完,并且为他的儿子打下了进一步发展的根基。

  只要,只要大秦的下一位继任者不出现任何的错漏之处,那么秦国便可以完成从他父亲那个年代开始就在筹谋的事情。

  大秦可以万世永昌了。

  陈居、赢文、李斯等众多朝臣站在原地,在扶苏掌权的这几年里,朝中的大臣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一些当年始皇帝时期在位的臣子此时依旧健在。

  唯有李牧在去岁的时候逝去。

  李牧的逝去意味着大秦中能够威名远扬的武将再次减少了一位,也意味着与扶苏走的很近的武将“蒙恬”成功的走到了太尉的位置上,掌控了武将的权利。

  这对于扶苏来说,对于赢文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王翦的儿子王贲继承了他的爵位,但自降一等,为彻候,封“通武侯”,拜上卿之位,此时也在这里。

  扶苏叹了口气,他知道如今的他全靠着山参的药力吊着一口气。

  “我逝去之后,文儿还未曾加冠,以右相陈居辅国。”

  他握着陈居的手,脸上带着期盼之色,在这一座宫殿中,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次了。

  “先生,请先生效昔日安国王旧事!”

  陈居的神色恍惚,而在桃花源中看着这一幕的陈野也同样是神色恍惚无比。

  这句话,昔日在大殿中响彻云霄,而今日再次响起。

  请君效昔日安国君旧事!

  陈居眼角不由得划过一滴泪水,而后声音略微有些哽咽的说道:“陛下放心,老臣定然不负先生所托!”

  扶苏这才放下心来。

  对于陈氏来说,没有什么比诺言更能够让人相信的了,这便是陈氏历年以来所积累的“政治信誉度”的功劳了。

  他的眉宇中带着些许的平和,整个人看起来都充斥着即将离去的安详。

  扶苏好似从虚空中看到了那一抹影子。

  这些年来所经历的一切似乎如同走马灯一样照亮着前行的一切。

  “天下安定.唯我所愿啊。”

  扶苏的声音中带着感慨和些许的莫名之色,他的声音停顿后,再次响起:“父皇.”

  这句话未曾说完,他的声音便断了。

  二世皇帝扶苏,病逝于昭元七年的这个秋天,一个连绵不断的大雨天,一个象征着阴郁的天气。

  昭元七年,冬。

  秦国经历了短暂的悲痛后,再次启程。

  这辆马车在缓缓落下的大雪中,沿着历史的轨迹继续往前。

  而这一年,为公元前207年。

  在原本的历史中,这一年是二世三年,在这一年的七月,刘邦带领的起义军攻下武关。赵高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合谋,诈诏发兵包围望夷宫,胡亥被迫自杀。

  也正是在这一年里,秦国覆灭了。

  而如今的历史中,秦国这辆看似辉煌的战车依旧在缓慢的行驶,并且将缰绳交到了第三代掌权者的手中。

  其名:文。

  公元前206年,三世皇帝登基掌权,改元为“武和”,是为武和元年。

  武和元年,三世皇帝赢文登基,尊先皇二世皇帝的遗诏,以右相陈居监国。

  陈氏中人再一次坐在了监国的位置上。

  武和元年,经过了漫长的讨论,朝臣们和皇帝终于达成了一致,为先皇上尊号为“文”,为秦文帝,庙号为“太宗”,是为太宗文皇帝。

  何为文?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

  可以这么说,古往今来所有的谥号中,唯“文”乃是最第一等的谥号,就算是同样身为最顶级谥号的“武”都差了一些,因为“武”多少有些“穷兵黩武”的贬谪之意。

  这也象征着天下人以及朝堂臣子们对扶苏的认可。

  太宗文皇帝!

  哀哉!

  武和元年,夏日。

  在三世皇帝赢文登基的这一年,有一个人有了不一样的动作。

  因为扶苏并未曾将胡亥的事情告知赢文的缘故,所以赢文在登基的时候大赦天下,藏在深宫中的胡亥以及赵高也同样是得到了一些“赦免”,他们解除了“禁足”。

  桃花源中

  看到胡亥与赵高被解除禁足的时候,陈野的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他总觉着有一种不详的预感好似出现在了他的心中,并且开始环绕。

  上一次出现这种预感,还是嬴政服用金丹,几乎提前了数年离世的时候。

  “呼——”

  陈野微微的吐了口气,轻声说道:“命运,想做什么呢?”

  这一点,陈野不知道。

  陈氏同样也不知道,但陈氏随时都在握紧手中的“舵”,以便于他们操控手下的船只。

  在历史的风浪中,这艘船并不算宏伟,但却能够令人感觉到畏惧。

  因为他的掌舵人一直坚定的相信“人定胜天”。

首节 上一节 221/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