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267节

  三十年的风雨,无论这其中有多少的爱憎,当刘邦真的闭上了眼睛的时候,吕雉感受到的只有无尽的、如同狂风骤雨一般的悲痛。

  但此时,她看向站在大殿中的众人,心中知晓此时的情况不容许自己再继续悲痛下去。

  当即看向陈彼三人,神色十分坚定的开口:“萧相国,不知陛下在崩殂之前可有何交代?”

  这是在询问下一任皇帝的人选。

  吕雉期待着刘邦没有任何的交代便离去,这样刘盈的太子位置便不会有丝毫的动摇。

  一切如同吕雉所想,萧何摇了摇头:“陛下去的急促,并未曾留下只言片语。”

  吕雉这才松了口气看向陈彼、曹参,眸子中神色变幻:“陛下生前已经立过皇储,此时陛下突然崩殂,国不可一日无君,无论是依照太子即位还是依照礼法中嫡长子即位的规矩,都应当是刘盈即位吧?”

  “只是陛下如今故去,朝堂政务却无人主持。”

  “不如先由太子监国。”

  “后择其吉日登基。”

  “诸位觉着呢?”

  萧何首先表示了自己的赞同:“不错,娘娘说得对。”

  “国不可一日无君,更何况如今方才取得了对西域诸国的胜利,该收获这场胜利的时候?”

  “当请太子暂时监国。”

  曹参幽幽的叹了口气,站了出来,同样开口道:“臣附议。”

  三人的目光一致看向陈彼,吕雉更是问道:“两位相国都同意了此事,不知陈太师有何想法?”

  陈彼抬起头,神色微绉。

  然而还未曾等到他开口说什么的时候,那跪伏在一旁的中车府令此时却好像是缓过神来了一样,他站了起来,声音尖锐:“陛下有遗诏在此!涉及监国、朝政、继任者等事。”

  “还请诸位接旨!”

  吕雉神色骤然一变,她看向那中车府令,只觉着事情好像有些超出了自己的掌控。

  她冷哼一声:“我怎么从未听陛下说过此事?”

  “萧相国与曹相国两人也并未听闻!”

  “你这奴婢莫非是想要学当年的赵高矫诏?!”

  萧何、曹参对视一眼,明显是明白了吕雉的想法,当即同样附和着大声呵斥。

  吕雉更甚至是直接开口:“来人!”

  “将此人捉拿下狱,严刑拷打!”

  “有哀家在此,岂能允许当年故秦旧事重蹈?”

  周围的侍卫此时对视一眼,纷纷听令,唯有那中车府令不急不缓的站在那里。

  “且慢——”

  一道没有出乎他预料的事情在大殿中响起,陈彼站在那里,抬起眼眸:“太后、两位相国,竟然连陛下的遗诏都敢不听从么?”

  他环视四周,上前一步,看着那些侍卫:“诸位可是要与吕氏一同谋逆?”

  此话说的很重。

  陈彼笑着站在那里,只是一个单薄的君子,但他的话却没有人敢忽视。

  “太后、两位相国还是勿要着急,听完陛下的遗诏吧。”

  他眯着眼睛,看向中车府令,声音短促有力,只有一个字:“念。”

  中车府令这才从怀中拿出三道诏书,继而宣读。

  第一道诏书很简单,令太子刘盈即刻登基,勿要理会俗事,且要求对自己的下葬尽量简单,不要劳民伤财。

  这封诏书一出,吕雉微微挑眉,心中对刘邦的那口怨气倒是消散了很多。

  刘邦最后还是选择了刘盈啊

  第二道诏书却让在场的人神色有些变幻了。

  加封当代安居公“陈居”为“镇国王”,再拜为“太傅”“帝师”,诏其即刻奔赴长安城。

  吕雉、萧何、曹参三人对视一眼,心中知道这是刘邦在给朝政找一个镇国柱石,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镇国王的称号实在太过于大,加上陈氏原本的势力

  只怕有些人原来有的那点小心思就要全部消散了。

  若是说这两道诏书都没有令吕雉和萧何、曹参三人改色的话,第三道诏书却真的如同一道惊雷落下,让吕雉三人眸子中都有些些许杀意,尤其是吕雉。

  第三道诏书的内容同样十分简单,是一封贬谪以及加封的诏书。

  贬左相国曹参为御史大夫,拜如今的御史大夫、丞相府长史的陈彼为左相国,且同时兼任相府长史之职。

  若是说这个贬谪以及百官的内容只是开胃小菜的话,下一句话则是吕雉杀机浮现的真正原因了。

  “有陈氏子彼,钟灵蕴秀,才如星斗。朕常念故秦旧事,感陈氏之德也。”

  “朕故去之后唯放心不下大汉,择令镇国王陈居、左相国陈彼、大将军韩信、右相国萧何四人监国。”

  “一切事务,以镇国王陈居之议为首。”

  “若有违者,大将军、太尉韩信可奉王令斩之,皆乃朕意,诸人无罪。”

  “若有后宫干政者,杀无赦!”

第257章 太后可记故秦旧事?

  后宫不得干政!

  朝中大小事宜以陈居为首!

  留下的四个辅政大臣当中有两个人都是陈氏的,而且韩信自从前往边疆剿灭匈奴后,也与陈氏走的很近。

  这等同于是将朝政全都交给了陈氏!

  吕雉的手紧紧的握在袖子中,脸上的神色阴沉无比,她的双眸中闪过锐利之色,死死的盯着站在那里的陈彼,声音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一样。

  “陛下怎么可能下这样的圣旨?”

  她的手颤抖着指向陈彼,这个时候的吕雉已经失去了理智,她根本记不得陈氏到底有多么庞大了。

  “一定是你,一定是你联合这逆贼!联合这个奸佞篡改了陛下的遗诏!”

  中车府令并不着急,他看着吕雉轻笑一声:“奴婢为何要这么做?”

  他看着吕雉眼睛中满满的都是嘲讽:“更何况,此事不仅仅只有我一個人知道,还有另外的人知道。”

  中车府令谦卑的弓腰,朝着刘邦的遗体鞠了一躬,声音中带着些许哀戚。

  “半年之前,陛下已然感觉到身体不适,觉着自己时日无多,所以召见了刮羹候,将诏书的内容悉数交代了下去。”

  “刮羹候乃皇室宗亲,定然不会作假。”

  他看着吕雉,又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陈彼:“若诸位要验证此事的真假,不如召刮羹候觐见。”

  吕雉此时的手无力的垂在身侧,她听到中车府令如此说的时候,心中已然明了。

  这是皇帝在临走之前就已经想好了一切,所以提前将身后事给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吕雉轻轻的吐了口气:“是么?”

  她脸颊上带着些许笑容,恢复了往日里的平静:“是哀家一时情怄,竟丧失了理智。”

  吕雉微微叹气脸上带着悲伤的神色:“陈氏之德天下人都知道,怎么可能做出来这种事情呢?难道不怕被天下人嗤笑么?”

  “我断然是相信陈氏的,只是方才情绪激动下有些口不择言了。”

  “还请陈相恕罪。”

  是的。

  陈相!

  此时的陈彼已然是正儿八经的丞相了。

  还是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亦或者说,只要他愿意,就连如今的太子盈,未来的天子都不能够凌驾在他的头顶。

  真正的万人敬仰。

  陈彼依旧是原本那副谦卑的模样,他的脸颊上带着些许淡淡的情绪:“多谢太后。”

  他转过头,透过无穷无尽的雨幕看着那远处的皇宫。

  这宏伟而又古老的帝国,终将迎来一位新的君主,但这位君主却不知到底是如何的样子。

  陈彼也在犹豫、也在怀疑。

  在代王离京的时候,陈彼曾经考虑过利用陈氏的声名强行将刘恒留在京都,而后等到刘邦病逝的时候,在他病逝之前,请求刘邦立代王为太子、继而推太子即位。

  可思来想去,最后陈彼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首先,第一点,刘盈并没有任何的过错,他虽然怯懦,但在政务上并不算是一窍不通,甚至也会怜惜民众。

  第二,刘邦是开国之君,对朝政的把控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动摇的,跟随刘邦一同打天下的人中虽然有陈氏的子弟,但陈氏并不想这个时候利用他们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

  第三,刘邦逝去的太过于突然了,陈氏没有一点准备。

  最重要的是第四点。

  刘恒在和刘邦聊过之后,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改变了主意,或者说不是改变了主意,而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在临走之前,刘恒曾经找过陈彼,对他说过。

  三年。

  刘恒需要三年的时间来证明一些东西,等到三年之后他自然会回来的。

  陈彼不知道刘恒想要用三年的时间证明什么,但是他明白刘恒已然下定了决心,这个时候强迫刘恒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陈氏需要做权臣么?

  陈氏想要做权臣么?

  陈氏并不需要。

  若是皇帝无能而又昏庸,陈氏大可以做一个权臣,把控朝政,让天下的一切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首节 上一节 267/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