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279节

  除了涉及到天子之争外的事情,真的能够掀起这么大的波澜么?

  可若是涉及到天子之争

  那恐怕就不只是席卷大汉这么简单了

  在从陈彼的口中听到那句话之前,吕雉一直以为自己不管在陈彼的口中听到什么荒谬的言语,都能够保持自己的姿态。

  可当她真的从陈彼的口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有些震惊。

  这一刻,吕雉甚至脱口而出道:“难道刘盈真的被替换了,如今的刘盈不是高皇帝与哀家的孩子?”

  本来十分平静的陈彼在听到吕雉这话的时候,眉毛也是有些抽搐。

  什么玩意啊?

  太后您在说什么?

  他没忍住开口道:“太后,还请您慎言。”

  “慎言啊。”

  吕雉轻咳一声,这才是收敛了脸上的情绪,但心中还是波澜一片,她遏制住心中的惊涛骇浪:“陈相对此如何看?”

  “高皇帝为何留下这样的遗诏?”

  陈彼同样皱眉,他也没有理解高皇帝留下这样遗诏的原因,这对于他来说有些过于离谱了,哪怕如今他觉着这才是最好的办法、甚至连天子也认可.

  他微微摇头:“实际上,我也是方才知道的这件事情。”

  陈彼看了一眼吕雉,叹了口气:“太后.”

  吕雉此时却是摆了摆手:“我知道你想要询问什么,哀家只有一句话,我不管这些事情,但哀家乃是高皇帝皇后,那薄姬不过是一夫人罢了。”

  “谁成了天子,哀家都是名正言顺的太后。”

  “这一点,应当没什么问题吧?”

  陈彼这才是松了口气,他也是真的意识到了.吕雉是真的对刘盈失望了,否则不会说出来这样的话。

  “这是自然。”

  “无论哪一位成了天子,您都是太后。”

  “若有人违背此礼,哪怕是天子,陈氏也一定会举起手中剑,为捍卫此礼而战。”

  这不单单是“谁成为太后”的问题。

  这涉及到了“礼法”当中最核心的一个事情,那便是嫡庶之分。

  无论是分封制也好、还是嫡长子继承制也好,只要这个天下继续需要依靠血脉传承,只要这个封建的皇朝还存在。

  无论是在大汉还是在下一个朝代,“嫡庶”之分便永远是最重要的事情。

  因为他关乎到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的根本。

  嫡庶之分以何为定?

  以妻妾之说为分,正妻的孩子自然是嫡子、妾室的孩子自然是庶子。

  这就意味着,正妻乃是所有孩子的“母亲”。

  这才叫“妻”,这才叫“嫡”。

  吕雉也同样明白这一点,她得到了陈氏的保障之后,松了口气,而后看着陈彼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哀家不会干涉这些。”

  “陈相也不必与我说。”

  她嘴角带着嘲讽:“毕竟,我千辛万苦为那个蠢货保住的皇位,他自己都想拱手让给别人了,我还能够有什么办法替他保住呢?”

  “随意吧。”

  “哀家永远是哀家就是了。”

  陈彼看着吕雉的神色,也是无奈扶额。

  今上的确是有点.一言难尽了。

  王府中

  代王看着手中的信,脸上神色也是有些飘忽。

  他明白,自己踏入这座风云之城的时候,便是正式踏入大汉最大的风云当中来了。

  “此次.”

  “我要为天子!”

第265章 他能,本王为何不能?

  德仁五年。

  这本应该是寻常的一年。

  如果不是这一年发生了许多“意料之外”的事情。

  先是天子诏代王入长安城,之后又是天子、陈氏、甚至是吕氏等朝堂上真正的大人物们全都有了各自的小动作。

  这些小动作一般人没有办法发现,但落在那些一直仔细观察局势的人眼睛中,就是很明显的“波澜”了。

  于是,无数人都在猜测。

  猜测陈氏以及天子、吕后到底想要做什么事情。

  在众人的猜测中.

  一封诏书毫无预备的横空出世了。

  “天子诏曰:立代王为皇太弟!”

  此诏一出,天下震惊!

  皇太弟?

  这怎么可能?

  当今天子的年岁才多大,甚至方才成婚立后不到两年时间!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没有子嗣也是正常的!更何况天子虽然没有嫡子,但后宫中某位后妃已经有了身孕?

  怎么可能立皇太弟?

  天下间的波澜全都涌现出来了,无数的人奔涌向了长安城,他们都暗自做出了决定。

  即便这一次的事情是陈氏做的他们也要一往无前的战斗。

  是的

  即便这封诏书出自天子之手,甚至就连吕后以及朝堂上的诸多臣子们都没有什么反对的情绪,有些顽固的老家伙也认为这一定是陈氏逼迫。

  陈氏的势力太大了!

  当然了,在这些人当中,不仅仅是有真心想要维护皇权、维护刘氏天子的,也混进去了一些“别有心思”之人。

  正如之前所说的一样,陈氏的势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强大到了让天下人都害怕的程度。

  一个强大无比的家族除了在势力上可以横压天下外,他一定也吞噬了不少的“利益”,哪怕陈氏不会刻意地去占据这些也是一样。

  如今的陈氏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庞然大物。

  即便是大汉倒了他们也不会早。

  或许发展到这个时候的“陈氏”才算是达到了“世家”的层次。

  陈氏的子弟们遍布天下的每一个角落,有些人在边缘、亦或者贫穷的郡县为官,造福一方,也有一部分子弟在朝中一些重要的官职、亦或者在地上为州牧、甚至为某些封国的“国相”。

  庞大的、肥沃的土地不仅仅滋养了刘氏,还滋养了陈氏,这是当年出自高皇帝之口的“陈与刘,天下共”,除非高皇帝再世,否则几乎没有刘氏的皇帝可以推翻这一承诺。

  若是陈氏倒了,或者说不用“倒下”,只要他能够损失一些“地盘”,就足够一部分的家族吃饱了。

  当重臣蜂涌而入长安城的时候,陈彼、陈居两人都没有什么动静,因为他们知道天子、吕后、甚至是他们陈氏的手中都有一個杀手锏。

  高皇帝遗诏!

  高皇帝的遗诏不是一封,而是两封。

  这两封遗诏是刘邦在思索之下定下来的,一封自然是立刘恒为皇太弟的诏书,另外一封与其说是遗诏,不如说是“解释”。

  他在解释为何要立皇太弟。

  与此同时,刘邦还在这封诏书中将所有自己能够想到的情况尽数列出。

  他以开国之君的身份规定了,除非发生了哪些情况,否则绝对不能立皇太弟,只能够遵从嫡长子继承制的方向去走。

  刘邦所列出的情况十分简单明了,但却都是十分难以达到的。

  若是后世某一位天子的身上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么只有两种可能。

  其一,天子自愿的,自愿将皇帝的身份让给自己的弟弟,而非是自己的儿子。

  其二,天子的情况已经差到某种程度,甚至已经无法自保,朝廷宫中支持天子的势力也已经无法掌控局面,甚至天子已经濒死。

  若是其一这种情况,也就是刘盈这种情况,那么刘邦觉着自己没什么好说的,毕竟你自己都愿意了,他一个已经死了的人怎么能够继续掺和进其中呢?

  若是第二种情况,那也更加简单。

  都已经到了那种地步了,天子再不立皇太弟都要死了,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

  先保住自己儿孙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刘邦的一生动荡无比,他一直觉着自己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想要保住后世刘氏子弟的性命。

  至于江山?

  若是询问刘邦,刘邦大概是嘲笑一声。

  命都没了,还要江山干什么?

  他刘邦不过是沛县的一个小小亭长、连个国人都不算,只能够算是一个地痞流氓,后来靠着咸阳学宫才逐渐翻身。

  若后世刘氏失去了江山,那么有他留下的后手来看,刘氏也能够回到官渡、亦或者回到沛县,占据当地的一方土地,成为豪强大族。

  这难道不比他最开始的情况强多了?

  刘邦觉着,秦武烈帝能够做到那么坦荡的事情,他虽然不至于那么的大公无私,但是也能学一学吧?

  这样对天下来说才是好事。

首节 上一节 279/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