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285节

  他摇了摇头,微微叹了口气。

  他倒是不必主动去找刘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主动送上门去的,总是不受到珍惜的。

  刘启和刘恒两個人千方百计的让刘启和陈氏扯上关系,怎么可能在扯上关系之后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陈拓冷笑一声。

  整个陈氏中,如今在长安城的、合适的人除了他之外还有谁?

  陈彼叔父?

  陈彼乃是天子刘恒的老师,更是天子刘恒的近臣,如今位居右相。

  这样的人物是刘启能够扒拉上的么?

  当然不是。

  陈彼于刘启,就相当于当年的镇国王于刘恒一样。

  刘恒不敢在那种情况下和镇国王扯上关系,害怕被自己的父亲怀疑,而此时的刘启也正是如此,即便他的父亲千方百计的在为他铺路,但刘启一定会怀疑,自己一旦触犯了父亲的底线,瞬间会被爆杀。

  皇帝的孩子不只是他一个。

  嫡子?

  嫡长子?

  都是笑话而已。

  什么叫做嫡长子?皇后的第一个孩子叫做嫡长子。

  皇后和皇帝不一样。

  皇帝的位置在某一个时期只能够有一个,除非这个皇帝死了,否则大部分的情况下无法更换,但皇后不一样,只要皇帝愿意,谁都有可能成为皇后,也就是说,只要皇帝愿意、只要皇帝有足够的权势,他能够诞生出来无数个“嫡长子”。

  这便是嫡长子继承中所留下的一个“后门”。

  当然了——除非嫡长子确实是烂泥扶不上墙,或者皇帝极度讨厌嫡长子、甚至是皇后加上手中权势无双,他才能够更换皇后。

  历史中并不是没有想要更换皇后,结果却失败的皇帝。

  那么陈氏中的人还剩下什么人?

  陈辟?陈秋?

  这两位如今年仅十来岁,较之刘启小了不少,甚至尚且还在读书中,如今来长安城也不过是见识一下世上的繁华罢了。

  他们马上就要回官渡,回官渡读书去了。

  然后呢?

  留在长安城的陈氏之人就只剩下了一个。

  陈拓。

  陈拓抖了抖手上的灰尘,站了起来,负手看向远方:“三日之内,刘启定然会与我偶遇。”

  他的心中不由得浮现出来一抹顽趣之意:“若是我故意不出来呢?”

  “刘启会用怎么样的办法巧遇我?”

  这让陈拓十分好奇,但如今的局势他还是没有真的这般做。

  他转过身子,望着那恢弘艳丽的长安城,脸颊上带着无奈的笑容:“如今朝堂上的局势也过于复杂了,只是天子初登基,第一件事情便是针对商人税收.恐怕马上就要触及到那些人的痛处了。”

  天子对于商人的改革,难道仅仅是对于商人的改革么?

  并不是这样。

  这几乎是涉及到了“税收”这一个庞然大物。

  在这个庞然大物之下,无数的大臣们仰着头等着“饮其中血”,而获得利益丰厚自己。

  关于“赋税寺卿”,以及赋税寺少卿这三个位置的争夺,恐怕过几日便会爆发吧?

  而陈拓这一次的目标,便是赋税寺卿,至少是赋税寺少卿!

  唯有掌控这个位置,他才能够真正的踏入朝堂之中!

  前面已经说过了,陈拓与其他的陈氏子弟都不同,他对于法的研究其实不如他对于“商”以及“财”的研究。

  他人都说这是小道,尤其是在如今重农抑商的情况之下,众多读书人谈论商道都觉着羞愧,以研究此道为耻,可陈拓却恰恰相反。

  又道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而管子则有道为“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对于管子之行,即便是儒家的孔丘孔仲尼也曾经说过:“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有这些先贤之言佐证,即便是当今孔家孔少青当面,陈拓也能够嗤笑一声,询问他是否要推翻自家先祖之言!

  当然了——

  更重要的是,陈拓本就喜欢此道,财富如水,恍然流通,而活天下。

  他身为陈氏子弟,为何一定要扑在当年先祖所著作的“法经”之上,研究法、论法,再从司寇的位置继而走到丞相之位?

  问心无愧就好!

  赋税寺卿亦或者赋税寺少卿的位置,陈拓势在必得。

  “便看过几日,那位皇长子准备如何巧遇我了。”

  府中

  陈彼看着绢帛之上所记载的内容,眼前浮现出无可奈何之色。

  这一代陈氏的弟子中,十分出色的也只有陈拓、陈辟、陈秋、陈樊、陈敦五个人。

  陈辟、陈秋两人年岁尚且还小,如今只有十来岁的样子。

  能够顶上去的也就只有陈拓、陈樊、陈敦三个人了,而三个人当中,陈樊沉醉于山水之中,前月来信说自己已经到了黄山之巅,在黄山之巅发现了一座类似于莲华的山峰。

  攀登山峰之后,心有所感,留下莲花赋一篇。

  他还说自己要整理天下景色、地质而成书“游记”,日后每个月只会来一封信,若是哪一个月没有信件从不知何地的地方寄过来,便让陈氏的人等一等。

  若是连续半年都未曾有书信寄出,便按照最开始失去书信的那一个月为他陈樊的祭日。

  纵情山水。

  而陈敦则是更加靠不住。

  想起陈敦,陈彼就按住了自己的额头,免得额头上的青筋突出,有失风度。

  陈敦论辈分与他是一辈的,但年龄上却比陈彼年长了八岁左右。

  但.虽然陈敦较为年长,但他的性格却十分的“幼稚”甚至是朴实。

  陈敦为当年陈野先祖第二子的后代,他在成年之后入拙身楼中,看遍了诸子先贤却没有学习陈氏家传,甚至没有选择儒家、道家中的任何一个流派学习。

  他爱上了墨家。

  是的。

  那个在秦末汉初已经消失了的墨家。

  而后,陈敦为了寻找墨家的踪迹,踏遍了山河,如今陈樊能够较为轻松的游历天下,便是因为当初陈敦已经走过了一半的土地,留下了一些记载。

  五年。

  陈敦消失了五年。

  等到他和陈居入长安城的时候,陈敦方才从外归来,这个时候的陈敦变得较为“沉稳”了,他告诉陈居、陈彼,自己已经拜入了墨家之中,墨家如今只有大猫小猫两三只。

  他钻研当年墨子留下来的“机关术”有成,被墨家那几个弟子拜为“矩子”。

  墨家矩子,听起来很威风,但现在的墨家不过尔尔,矩子能有什么用处?没什么用处。

  “呼——”

  想到陈敦,陈彼的心中就更是幽幽的叹气。

  他脸上带着无奈,展开手中的绢帛,看着其上所记载的内容,看着看着便觉着有些惊讶,眉宇中的无奈也收敛了几分。

  “七哥竟然能够做出此物?”

  “若是真的能够做出此物.天下读书人恐怕都要感谢七哥啊。”

  看着陈敦书信中所记载的东西,陈彼心中对于陈敦的不满终于收敛了起来。

  这倒也是一件好事,日后也能够名留青史。

  他看完了书信之后,就又将所有的东西收拢了起来,之后看着最难以处理的“陈拓”。

  这一代人中,唯一一个想要从政、且年龄上合适,能够与他承上启下的人,也就只有陈拓了。

  原本在这种情况下,不分嫡庶,陈氏都会竭尽全力帮助他成就朝堂之业。

  但——

  这家伙比前面两个还要“歪”,他走的是“商”!

  陈拓读的不是陈子、不是论语、不是墨子、不是孟子、甚至不是老子!庄子!他读的是管子!

  这是当年管仲的著作,秦始皇帝攻破齐国之后,自然将齐国皇室所收藏的书籍都给一一归拢,陈氏自然也有收录。

  没有人会知道陈拓看到了管子之后竟然如得至宝深陷其中.

  他再次抚上自己的额头:“罢了罢了。”

  “既然都已经读了管子了,那还能怎么办呢?”

  陈彼摇头:“难道那些酸儒,难道天下人,还能够来到我的面前、来到陈氏的面前,嘲笑陈氏中有人从商之一道么?”

  他不屑冷笑:“更何况,管子亦是政治大家,就连孔丘都是夸赞过的。”

  “只是.”

  陈彼有些忧虑的看着陈拓所在的小院,眼神中带着一抹幽沉:“只是,拓儿的心思是否太过于深沉了些?”

  陈氏中少有像是陈拓一样的人存在。

  但这并不意味着陈氏不能接受,陈彼只是有些担忧罢了。

  慧极必伤啊。

  长乐宫

首节 上一节 285/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