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352节
不,不会。
因为陈氏子弟的才学,并不是所谓的“属性数字”赋予的,而是他们一点点、自己从小到大的读书,寒窗苦读数十载而来的!
哪怕那些属性数字消失,变成了0,他们的知识也依旧是在自己的脑子里。
外物,终究是外物。
陈辟叹了口气,看着自己身旁的陈秋道:“你说的有道理啊,我回到官渡后,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家族中子弟们虽然依旧会与黔首们交谈、生活,但却已经有一些脱离了实际,许多人甚至交谈的人完全是为陈氏服务的人,他们是最寻常的黔首么?”
进出高门显贵之家的,哪怕只是奴仆,也不再是寻常黔首了。
“扩建吧。”
陈辟闭上眼睛:“当今天子不会阻挠我们的,他或许比我们更愿意陈氏将官渡城继续扩大,他或许比我们更加愿意陈氏继续心怀天下、心怀黔首。”
他与陈秋对视一笑:“毕竟,若是我们哪一天不心怀黔首了,或许惦记着的就是他屁股下的位置了。”
未央宫中
刘彻收到陈秋与陈辟的奏疏的时候,果然与二人预料的相差无几,他的脸上充斥着兴奋的神色。
他的手指叩击在桌子上,眉宇中带着笑意。
刘彻转头吩咐道:“告诉老师,他想怎么修建官渡城就怎么修建,什么所谓的规矩、礼制,不必在意。”
“礼制只是规定了其余人居住的地方,难道连一座城池都规定了么?”
“官渡城无论有多大,朕都同意,这乃是朕的旨意,而非是陈氏逾矩。”
刘彻比陈秋、陈辟考虑的更多。
陈氏现在扩建官渡城,用的也不是从朝廷出的银子,他想修建也就修建了。
即便是现在陈氏说自己要在官渡郡这個地方建立封国,甚至将周围的几座城池都纳入陈氏的领土,建立“陈国”,刘彻也会捏着鼻子认了。
更何况如今不过是扩建一个城池而已,用的还是陈氏自己的钱!
他长叹一声:“若是天下世家都是陈氏这般的心怀天下苍生就好了,朕也不必如此忧虑了。”
刘彻微微思索了一瞬后,又看着身旁的人说道:“问一问老师,陈氏的钱财是否还足够?扩建官渡城这种事情,本应该朝廷出钱的,如今这钱财全让陈氏出了,朕于心不安。”
“无论花费多少,届时都由朝廷出资一半。”
待到绣衣使者离开后,刘彻才彻底的闭上眼睛。
皇帝难做,皇帝难做。
这个时候的刘彻终于明白了这句话里面的意思,他不能够让陈氏出全部的钱,否则这城池岂不是真的成了陈氏的?
只要他出资,不管是出资一半也好,还是全部也好。
这官渡城依旧是朝廷的。
刘彻在试探,试探陈氏有没有建立国家的心思。
太初三年陈氏建立城池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天下,人们自愿来到这座宏伟的城池之下进行帮功,而陈氏也并不会真的免费使用他们。
即便天子下了诏令,表明为陈氏修建官渡城的,可以充当“徭役”。
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要服徭役和兵役,但每个家庭都是有固定“额度”的,陈氏的慈悲所有人都知道,为陈氏修建城池,一定不会出人命,顶多是辛苦一些。
这难道不比去其他地方服役好?
所以,在天子诏令下达的时候,更多的黔首们蜂拥而至。
陈氏没有白白的使用他们。
在这个时代,服徭役是要自带干粮的,或者是要“花钱”购买干粮的。
但在陈氏这里并不是这样。
陈氏管吃。
并且每隔三日,所有人都能够尝到一点点的荤腥。
别看只是一点点的荤腥,这对于黔首们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
更何况平日吃的素的也不差,而且那粥甚至可以让插进去筷子立在那里,不少来服役的人夜晚都暗自的祈祷,祈祷这座宏伟的城池继续修建下去。
他们愿意继续留在这里服役。
他们愿意为陈氏修建一辈子的城池。
人么,最大的愿望就是吃饱肚子,尤其是在这个时代。
即便是在遥远的未来,也有许多吃不饱肚子的人,大多数人能够吃饱饭、吃上荤、甚至开始挑剔“这不营养”,也是新世纪之后的十几年的事情了。
太初三年的日子过得很快,刘彻让陈无实短暂的成为了“内吏”一段时间之后,直接任命陈无实为丞相。
这个时候人们已经看清楚了刘彻的“帝王”本质,所以丞相这个位置已经没有那么吸引人了.
在历史中,刘彻的丞相基本上都是“消耗品”,背锅用的,甚至谁成了丞相那是真的要哭爹喊娘的不愿意的。
陈无实成为丞相后,一改之前文景皇帝时期的一些政策,开始实行了“严格”的法律制度,而这些法律制度虽然严格,但却并不算是“严苛”。
当陈无实亲自提着长剑砍了几个勋贵家族子弟的时候,世家、豪强们才终于将那个僵硬的脑袋修正过来。
站在他们面前的,是那个以法立家的陈氏!
昔年陈氏的先祖陈野连自己老师、也是自己上司、更是秦国主要变法者“商鞅”的族人都能杀、连当朝太子都能定罪,这几年只是收敛了脾气,让民众休养生息而已
于是,长安城内的风气顿时一净。
许多长安城内的黔首都觉着生活突然变好了许多,他们纷纷感慨,原来“法”即便是变得“严格”起来,也并不会如同猛虎一样伤害他们,反而是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啊!
人们对于法家的态度正在逐渐的改变。
太初四年,太子年岁逐渐的长大,而大司马、军司马、军都尉也已经人到中年。
椒房宫
卫子夫一脸无奈的看着面前的霍去病,扶额道:“去病,你为何如今还不成家?”
第321章 将岁月争渡
在外十分嚣张的霍将军此时一脸乖孩子的样子,他坐在卫子夫的面前,乖乖听训。
看着霍去病乖巧的样子,即便是卫子夫一肚子的火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后问道:“是暂时没有相看上的,还是怎么说?若是有已经中意的,那便是跟我说。”
“我去求一求陛下,为你赐婚就是了。”
霍去病这才是抬起头,看着面前的卫子夫,眼睛中闪过些许踌躇。
最后,他只得老老实实的开口:“我我怕对方的家中,看不上我,所以一直不敢提及。”
对方的家中看不上霍去病?
卫子夫满脸愕然。
霍去病何许人也?
如今大汉掌管军事的三个最顶尖的人之一,也是这大汉的冠军侯,满天下还有能让霍去病如此怯懦的家族?
不过是一瞬间,几乎长安城中所有适龄的人选全都被卫子夫过了一遍,然后她下意识的看向了霍去病:“难道是陈氏的女子?”
也只有陈氏的女子,才会让霍去病如此退缩了。
陈氏,大汉第一世家。
别说是霍去病了,就算是当初她的孩子,刘氏的嫡长子、如今的太子、未来的皇帝,这也是没有能够勉强得了陈氏女的,最后还是当今天子亲自去找了已经在官渡中的老安国王,这才定下来的婚事。
卫子夫站起来,在大殿内来回走动着。
片刻后,她叹了口气:“那女子可是也看上了你?若是看上了,我便是厚着脸去找一找陛下,请陛下问一问陈相;若是那女子没有看上你,你便是老老实实的再寻一个吧。”
霍去病猛地抬起头,其实这两年他一直想要找皇帝赐婚来着,但总是不好意思开口,如今皇后开口了,他立马答应了下来。
“回禀娘娘,那人与我.与我也见过几面,我也不曾知道到底是个怎么说法。”
卫子夫看着霍去病:“可是陈氏的嫡女?”
霍去病开口道:“不是,是陈氏的庶女。”
此时有皇后大包大揽,霍去病的神色也是放松了许多:“昔年陛下为太子选择太子妃的时候,曾有两个人选,其一是如今的太子妃,其二是辟辰候的嫡长孙女。”
“侄儿心悦的,是这辟辰候的庶长孙女-陈月。”
说起来陈悦,霍去病有些滔滔不绝:“昔年,侄儿出征归来的时候,曾在长安城门口见过她一面,这几年在长安城中的一些宴会上,也多次碰见。”
“只是.”
一向嚣张大胆的霍去病谈论起来自己的新上人,也总是有些羞怯的:“只是一直不敢与她说话。”
“想来,她应当是见过侄儿的,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印象了。”
听到这里,卫子夫彻底的将心放到了肚子里。
第一,是一個庶女,第二见过刚出征归来的霍去病。
她上下打量着霍去病,看的霍去病都有些茫然了后说道:“你在这等着,我这便去找陛下,请陛下问一问。”
这世上的女子,见过霍去病昔年征战归来那意气风发样子的,有几个会不喜爱他呢?
更何况.
霍去病这小子不懂的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卫子夫自己却是太懂了。
她听闻过那位“陈月”,这位在长安城中也算是有名的才女,但唯有一点,她不喜爱出门,反而总是喜欢在家中研读书籍,其中也多有兵书之流。
那怎的这么巧,每次霍去病这个猢狲出去参加宴会,都能够遇到陈月?
不过是有心与有心罢了。
未央宫中
刘彻坐在大殿内处理事务,就听到身旁的人小声说到皇后来了,他抬起头,见到卫子夫款款走来,目光也压根不看周围的那群舞女,目不斜视的看着刘彻行礼。
刘彻也是摆了摆手,令身旁的侍女、以及那几位少年退去。
“子夫今日来此,可是有什么事?”
他指了指身旁:“你可是甚少来我这里啊。”
卫子夫接替了之前为刘彻按肩膀的侍女,继续柔和的按着,听着刘彻的话,这才是将自己如何担忧霍去病不成家,之后又询问霍去病,最后得知霍去病的心上人乃是陈氏庶女的事情说了出来。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