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392节
“或许您觉着民心与百姓十分重要,但我们大可以在保护住陈氏的情况下,再继续实施对百姓们好的政策。”
“如今朝堂之上风云汇聚,天下百姓对于刘氏天子的容忍已经到了一定的限度,您又提前布局,传张角以太平要术,假以时日,天下必定动乱,而动乱的源头则一定是这太平道。”
“届时,若太平道露颓势,我陈氏自可起兵护卫大汉,而后再次独揽朝纲。”
“那个时候,天下被太平道冲刷,世家们的力量、钱财被消耗一些,陈氏再出面改革,阻力自然会小很多。”
“而若是太平道顺利推翻大汉,那也是一件好事。”
“陈氏大可以像是当年融入大汉一样融入新朝,那个时候政局不稳,太平道以民之身而为帝,届时您便是张角的老师,便是帝师。”
“如高皇帝创建大汉的时候需要陈氏一样,张角也一样需要陈氏的力量。”
“陈氏便可以借此机会,重整乾坤。”
“这样阻力一样会少很多啊。”
陈朱楼看着自己的父亲,发出了询问:“为何一定要在这个时候,飞蛾扑火,投身这混乱的朝堂之上呢?”
“父亲,这对于陈氏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啊。”
陈成己只是淡淡的笑了笑,然后抬起头:“楼儿啊,方才你所说的,我都懂。”
“可是.”
“伱知道这样做,会让天下多少无辜的人死去么?”
“我也同样想要维护陈氏的安稳,可陈氏的安稳难道比天下百姓的安稳还要重要么?”
他痛惜的看着陈朱楼,而后问道:“楼儿,你看着我的眼睛。”
“看着我的眼睛回答我。”
陈朱楼下意识的看向了陈成己的眼眸,那是一双平静的如同湖水一样的眼眸。
“陈氏的祖训是什么?”
第350章 五百年前种下的因缘注定
陈氏的祖训?
陈朱楼默然的低声说道:“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问心无愧于己。”
他抬起头:“父亲,难道先顾自己,就是对天地有愧、对自己有愧么?我并不这样觉着。”
陈朱楼转过头,外面的大雪依旧在不断的落下,将这大地之上给铺上了一层洁白。
“我也并非是不愿意顾忌天下百姓,只是想要在保住陈氏如今权势的情况下,去完成这一切,这难道不对么?”
言已至此,陈成己终究是叹了口气。
这是他的过错,也是陈氏必然要经历的事情。
陈氏传承了五百多年,内部早已经是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往日里还小,但如今已然蓬勃。
那便是作为一个世家,陈氏最应当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为民?还是维护陈氏?
这也是陈氏这些年来似乎变得正在靠拢普通世家的一个原因。
陈成己不知道该如何说,只是沉默的说道:“你为何会担忧陈氏的传承与权势呢?”
“自孝公时候起,陈氏便一直没有断过传承,哪怕陈氏一直做的是为国为民之事也是一样的。”
“或者说,正是因为陈氏一直将天下苍生当做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陈氏才能够一直传承至今,即便是被没几乎每一任帝王怀疑,但所有帝王不约而同的都没有敢对陈氏赶尽杀绝。”
“朱楼,你觉着这是陈氏的力量威慑到了皇帝么?”
他摸着陈朱楼的发顶:“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你仔细的想一想。”
“天下出了那么多的世家、中原大地也历经了这么多的皇帝。”
“为何世家中唯有陈氏五百年不倒、荣华一直在?”
“这世上难道没有与陈氏力量相差无几,但却一直威胁不到陈氏的世家么?”
有些问题不是孩子能够看出来的,这个时候就需要陈成己这個身为父亲的来指点迷津。
他笑了笑:“当你想明白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明白父亲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前来长安城了,这是早在陈氏创立、早在五百年前陈氏开始传承的时候,就已经埋下的“根”,是早在五百年前就开的花,结的果。”
“一切因缘早已注定。”
说完这话之后,陈成己缓缓的站起身子来。
他相信自己的儿子一定能够想明白这件事情的,因为这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而陈朱楼则是坐在那屋檐下,看着漫天飘落的雪花陷入了沉思。
这天下没有与陈氏相同强大的世家么?
事实上是有的。
大汉四百年、春秋战国那么多年,怎么可能只有一个陈氏?
天下世家如过江之卿,数不胜数,仅仅只是说今朝便是有弘农杨氏、汝南袁氏等,其中汝南袁氏最为强大,号称为“四世三公”。
当然,比起来如今的陈氏还是差那么一点的。
可.他其实已经有了当初陈氏的模样不是么?一样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一样的独揽超纲,一样的世代为三公。
那么,为何袁氏不仅没有如同当初陈氏发展起来那样发展,反而是逐渐的走了下坡路呢?
是因为当初孝公将女儿嫁给了陈氏?
不。
不是。
因为先皇时候,袁氏也曾求娶公主,只是被拒绝了。
而那之后,袁氏便一直在悄然的走下坡路。
这其中的缘由是什么?
结合着刚刚陈成己所说的话,陈朱楼几乎是一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差别。
什么叫做五百年前就种下的果?
什么叫做因缘注定?
陈朱楼站了起来。
陈氏传承五百年,或许有先祖在天之灵的护佑,但更多的则是陈氏这么多年历代家主的努力与牺牲。
是的,陈氏也同样有为了家族利益而牺牲的家主。
这就牵扯到一个同样很有趣的问题。
陈野自第三代后便再也没有干涉过陈氏后代子嗣的成长,那么为何历代陈氏家主都是愿意为百姓牺牲自己、甚至一心为民的人?
难道五百年间、二十多位家主,从来没有一个是心中有自私情绪的么?
这符合常理么?
这不符合常理,更不符合人性。
二十多位家主、五百多年的时间,所有家主都不会为让家族的人、甚至是不会让自己因为所谓家族的利益而去做伤害百姓的事情。
那么唯一可能的原因便是“不伤害百姓”这件事情本身,已经成了陈氏的利益本身。
因为陈氏与天下百姓站在一起,所以就如同是与皇帝站在了一起。
因为皇帝最根本的利益是让天下稳定,除此之外的利益全都是次要的利益。
唯有天下稳定了,他的位置才能够坐得稳。
而只要皇帝的位置能够坐的稳,只要手中的权力依旧可以在,只要自己依旧可以至高无上,那么皇帝一定愿意扶持一个经过事实验证,一心只有百姓,从来没有自己家族利益、也几乎不和其他世家联姻的“陈氏”。
这便是陈氏这么多年来,历代家主从未曾有过“世家家主”品性的原因。
因为骨子里,他们便是世家家主。
只是因为他们的先祖将陈氏的基调已经奠定,而经过后世家主的不断查访,发现这个基调比其余任何的做法都要好。
无论换了哪一个皇帝,他们都会喜欢这样的陈氏,内心都不会想要与这样的陈氏为敌。
或者说
无论换了哪一个皇帝,陈氏最差的结果也是“嚣张”一把,然后回到官渡城中,保持自己天下第一世家的位置,静待时机。
这便是陈氏。
这便是皇帝。
这便是.天下利益。
当想清楚一切之后,陈朱楼再回头看自己父亲的一举一动,突然明白了其中的复杂与无力。
来长安城是必须的,哪怕知道长安城中或许有陷阱、有利用,哪怕知道只要来了长安,就一定会和其余世家对撞上,甚至有可能和那些奸佞对上,他也必须来。
因为只有这样做,陈氏才是那个“以天下苍生为心”的陈氏。
因为只有这样做,陈氏才依旧是那个大义凌然、凌驾于大义之上,绝对不能够被打压、消灭、针对的陈氏。
陈氏不能够破了自己的不灭金身。
所以,长安城必须来。
这是早在五百年前就注定了的事情。
桃花源中
陈野的一缕神魂飘散而出,望着陈成己父子二人的谈话瞬间,眼睛中也是带着些许无奈,但更多的则是些肃然的神情。
这便是为什么他最开始要为陈氏立下那样的祖训,甚至要让陈氏在最开始就有“为天下苍生立命”慷慨的原因,陈野可以保证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孙子都是心怀天下百姓的,但他能够保证自己的后代全都是这样的么?
若有一代家主就是想要发展陈氏,将陈氏发展到最庞大的地步,甚至成为了天下第一世家还不满意,还想要当权臣弄权去呢?
那个时候,难道真的出手将自己的那个后人弄死?
开什么玩笑。
且不说这样对不对,且不说这样居高临下的对待后人,就像是对待一个玩具一样的态度对不对,只是单纯的说,这样的行为根本无法保证后代们全都能继续走在这一条以民为本的路途之上。
那么怎么办?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