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422节

  当年世家之变发生的太过突然,袁氏、杨氏、甚至是王氏几個世家联合在一起,意图逼宫,想要让陈氏回到官渡城,他们怀揣着的信念太过庞大,而纵容这些事情发生的天子也过于昏庸。

  刘备一直以为,那只是因为天子感受到了自己的权力被威胁了,所以情急之下的应激反应。

  如今看来,也的确是“权力”被威胁了,只不过,不是他所想的那种“被威胁”,也不是他所想的“应激反应”,反而是遭早有预谋的事件。

  刘备从这件事情中想到了很多,想到了先帝也不再信任陈氏、甚至想到了先帝为何依旧要联合世家除掉曹操,甚至不惜动用“焚琴煮鹤”让自己昏厥。

  同时,这个时候的刘备也明白了为何当年“安国王”会来长安城。

  这一切都有迹可循了。

  当年安国王对大汉、对天子依旧怀揣着一丝的希望,所以才拿着陈氏对刘氏最后的期待来到了长安城,之后对着灵帝出示了那封传说中由孝文皇帝留给陈氏的诏书。

  但灵帝不仅没有遵循这一封诏书,反而在情急之下污蔑陈氏这封诏书是假的,是矫诏。

  之后安国王失望,但为了天下苍生只能够继续留在长安城进行改革。

  而灵帝虽然看似将这件事情忘记了,但实际上却从未曾忘记这件事情,在暗中开始联络起来世家,并且放纵世家的发展,以此来拉拢袁氏、杨氏、以及王氏。

  之后,灵帝联合着三大世家进行了“世家之变”。

  他们知道陈氏的力量太过于强大,他们甚至没有打算利用这一次的“世家之变”来打击陈氏,他们只是希望陈氏能够回到官渡城中,从此不问世事。

  这是皇帝的意志。

  而之后,在世家之变失败之后,灵帝拼尽全力保住了袁氏以及杨氏、王氏的根基,然后让这三大氏族蛰伏,自己则是暗中给刘备下了“煮鹤”。

  在临崩殂之前,将一切事情都交代给了自己的儿子,并且告知了先帝陈氏手中的那封诏书。

  刘宏也好、刘辩也好,他们虽然愚蠢但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他们在政治上有较为敏锐的直觉,他们明白,陈氏只要将这封诏书公之于众,那么不管他们怎么说,所有人都会相信陈氏。

  因为刘氏有祖训、因为史书有记载,因为陈氏从未曾使用过这封诏书。

  因为无论怎么印证,陈氏都是真的有这一封诏书的。

  那么,只要陈氏之前从未曾使用过这一封诏书,那么这一封诏书无论是真是假,他都得是真的。

  所以刘辩才会从一开始就对陈氏的敌意那么大。

  一切都顺畅了。

  刘备从这无尽的烟波中看到了事情的真相,他的眼睛中充斥着茫然。

  “原来,这才是真相么?”

  陈朱楼微微点头,抿了一口茶水之后开口道:“不错,这才是这些年一切事情的真相。”

  他的眼睛中带着些许愧疚:“我知道玄德想要让我拯救大汉,可是已经晚了。”

  “陈氏如今已经开始蛰伏。”

  “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哪怕世上所有人都不认为陈氏是“世家”中的一员,可陈氏依旧是一个庞大的世家。”

  “家中许多子弟虽然愿意为大汉抛头颅洒热血,但绝大多数的子弟是想要安静的生活的。”

  陈朱楼的声音中带着些许哀叹:“玄德啊,太晚了。”

  刘备看着陈朱楼的眼睛,脸上带着坚定之色。

  “东临,一切都还不晚的。”

  他一字一句的说道:“如今,天子年幼,一切朝政军政大权,全数在我的手中,而天子自幼是由我带大的,他极其信任我。”

  “当年先帝在驾崩之前,也未曾告诉天子这些事情。”

  “只要东临你回来,你便是大汉的辅政王。”

  “只要东临你回来,伱便是大汉实际上的天子!”

  “届时,如今大汉所掌控的二十三郡全数听从你的指令,你想要如何变法,便如何变法!”

  刘备上前一步,握住了陈朱楼的双手:“东临兄。”

  “还请救大汉于水火!”

  陈朱楼垂下眼眸,他看着刘备开口道:“太晚了。”

  “此时的大汉,回天乏术。”

  “我知道,所有人都说得陈氏者得天下,甚至玄德你、以及远在琅琊的孟德都觉着,只要我能够出面,此时的大汉依旧可以再次聚合,破镜重圆。”

  “你们认为陈氏有逆天改命之力,可以拯救大汉。”

  “可陈氏只是一个凡俗之人,哪里有这样的力量呢?”

  “若是玄德再早一些,在一个月之前、甚至半个月之前、乃至于五天之前来找到我,说出这番话,我都可以尝试挽救大汉,但如今已经晚了。”

  “太晚了。”

  他指着远处的大雨说道:“玄德,你瞧啊,瞧这一场大雨。”

  “大雨倾盆而落,似乎要洗刷干净这人世间的一切污浊。”

  刘备没有说什么只是沉默着,片刻后他才轻声开口道:“东临兄说的是“黄巾起义”的事情?”

  此时的他未曾称呼“黄巾起义”为“黄巾贼”,因为他明白黄巾起义的黄巾军都是些什么人,那都是一些活不下去了的人。

  陈朱楼点头,直接了当的承认:“是的。”

  “是因为黄巾起义。”

  他回过头看着刘备:“从天命的角度而言,张角祭祀上苍,以太平要术及太平道为引,斩断大汉命数,自此天下陷入战乱,九州陷入战火当中。”

  “大汉命数已尽,除非当真有鬼神之力,否则谁也无法拯救。”

  “从“人”的角度来看,黄巾起义的士卒尽皆是寻常“百姓”,这些人已经活不下去了,他们将怒火全数爆发了出来,他们挥动了自己手中的拳头。”

  “陈氏不会站在人民的对面。”

  “陈氏不会.为虎作伥。”

  话已然说到了这里,刘备再也没有什么话可以说了。

  是啊。

  无论是从天命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人数”的角度来看,他都来晚了一步。

  若是能够再早一些来,或许陈氏出面后,张角会暂缓黄巾起义,而陈氏的变革在人民还未曾爆发出怒火的时候出现,就如同是火苗还未曾出现,直接降下了一场甘霖。

  那些“愤怒”的火焰被雨水剿灭,一切都还有挽回的机会。

  可是

  偏偏是晚了这么一段时间。

  刘备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为何会晚了这么五天、一个月的时间呢?

  因为天子生了一场重病。

  天子从小在深宫中长大,越大越顽劣,前段日子天子自己跑到宫中游玩,不经意间跑到了早已经荒废的某种宫殿。

  那座宫殿是先帝时期某位“妃子”所居住的“冷宫”,天子去的时候,虽然身边有护卫,但却依旧被那人疯疯癫癫的模样给吓到了。

  回去之后便发了高热。

  因为这一场大病,刘备的脚步被迫停留在长安城,将来官渡城拜访的时间推迟了半个月。

  而在前来官渡的路上,又遇到了一群流民。

  为了安置这些流民,刘备不得已在路上停靠右扶风,以此来消解其中可能蕴含着的危险。

  这又迟了十天。

  刘备微微摇头,将这一切都抛在脑后,他望着天穹,轻声叹了口气说道:“或许,当真是大汉命数已尽吧。”

  他笑了笑,不再劝诫陈朱楼此事,反而是说起了前些日子所寻觅到的良才。

  “好了,不说这些恼人的事情了。”

  “前些日子,有三位英杰自南边荆州前来投靠,其中一人之聪慧,不下于东临啊。”

  刘备有些快意的说道:“大汉终究还是刘氏的大汉,还是天下人的大汉。”

  “哪怕大汉真的是所谓的命数已尽又能够如何呢?”

  他眨了眨眼睛说道:“我觉着,陈氏从来就是不信命的,而备,也是从来都不信命的。”

  “所谓天命,不过是虚妄而已。”

  刘备举起手中的酒杯,潇洒的说道:“备既出身刘氏,便要以匡扶汉室为己任。”

  “不死不休!”

  “然则,我有一件事情想要请求东临。”

  陈朱楼没有丝毫犹豫:“什么事情?”

  刘备好似猜到了什么一样,笑了笑说道:“日后,若大汉真的要覆灭了,还请东临给予大汉一个体面,以那封诏书,令刘氏天子退位禅让。”

  “而后,请东临护刘氏一脉。”

  陈朱楼没有否定,只是举起手中的酒杯:“朱楼定然不负玄德所托!”

  青梅一盏酒,恍如当年。

  承泰元年。

  天下大乱。

  巨鹿张角带领着黄巾军起义,迅速将战火燃烧到了九州各地。

  自此,天下纷争的局面,真正出现了。

  所谓“黎民之怒”,便是如此。

第372章 烽火连三月

  承泰元年在历史中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在历史书中也有详细的记载。

  尤其是“黄巾起义”这个历史事件,可以说是整个华夏古代史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事件之一,在某些讨论哲学与政治的书籍当中,甚至将其称之为“红色火种”。

  人们普遍认为,在这一年中,张角带领的黄巾军是历史中第一支真正的“农民起义军”,并且说这一次的起义标志着农民思想的觉醒。

  这也是历史中第一次,农民为了自己的“性命”而悍然发动的战争,但却绝对不是第一次。

首节 上一节 422/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