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464节

  说我拒绝了司马懿的要求,我忠心爱国,来投靠您来了?

  且不说泄密之后,诸葛氏需要面对的“代价”,即便只是单单的“天子”的责问就够他们喝一壶的。

  甚至诸葛恪都可以想象得到小天子的语气:“什么,大将军要造反?你怎么知道的?大将军找了你?那你们是不是谍子?”

  而拒绝之后,他们真的能够走出这间屋子么?

  有些时候,命运给的“单选题”,其实是“全选题”。

  诸葛恪以及诸葛氏想要活着出去,他们可以选择的道路就只有一条。

  那就是接受司马氏投来的橄榄枝。

  选择与司马师同流合污,继而掌控朝政大权,威逼曹魏天子禅让,禅让给司马懿。

  这是他们唯一的活路。

  “不必考虑了。”

  他停顿了一下后,看着司马懿说道:“诸葛氏,选择大将军便是了。”

  诸葛恪在大魏的地位并不算太高,比如像是他那个弟弟在蜀汉一样,但他却掌控着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兵力——朝廷禁卫军,或者说是“御林军”。

  这也是为什么司马懿一定要拉拢诸葛恪的原因之一,唯有掌控了御林军才算是掌控了皇宫,才算是掌控了长安城。

  而掌控了长安城,就意味着他们所谋划的事情成功了一半。

  陈府

  陈英病重并非是伪装的,而是真的病了。

  将近半个月的修养,他的身体已经恢复了一部分,但恢复的并不算多,这个时候听到司马氏的动作,他倒是没有生气,只是轻轻的叹了口气,脸上带着些许感慨的神色。

  “当年文帝便觉着他会谋逆,只是在文帝离世的时候也没有见到司马氏动手;后来到了明帝时期,明帝也觉着司马氏会谋逆,可惜的是他也没有等到。”

  “如今,司马懿终于露出了他的真面目。”

  “他恐怕是觉着,如今朝堂上下,他已经可以尽数把控了吧。”

  说完这句话后,陈英轻咳两声,脸上还带着病态一样的苍白之色:“不过这些世家确实是一个问题,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不将他们解决掉,之后的事情还真的不太好做啊。”

  沉思了片刻后,陈英写了一封信,让他带给天子。

  等到绣衣使者离开之后,一旁的小厮才走到陈英的身边,脸上带着担忧的神色:“先生,您还是不要操劳这些事情了。”

  “扁鹊先生说了,如果您现在放下那些事务,一心养病的话,还可以再有一年的寿数,若是继续这般操劳下去,恐怕.”

  后面的话语,这个小厮并不忍心说。

  而陈英则是心知肚明。

  他摇头叹气道:“不过是半年的时光而已,一年之后离世和半年之后离世有什么区别么?没有什么区别的,都是一个死字而已。”

  陈英站在那里,眼神中带着些许漠然的神色。

  他要在离世之前,将一切都谋划好。

  正统三十一年。

  大魏丞相陈英在病重了一个月之后,身体迅速的恢复了原有的样子,并且开始出现在朝堂上。

  同月,天子拜陈英为师,称陈英为帝师,位居三公之上。

  而陈英的回归也让一些原本摇摆不定,但已经开始投向司马懿的臣子们变得继续摇摆起来。

  但这并不能够影响一些事情的发生。

  而接下来这件事情却让朝堂上那诡谲的风波暂停了一段时间。

  正统三十一年末,陈英回到了官渡陈氏的祖地,也就是官渡城中祭拜先祖。

  这本是一件寻常的事情,但却因为跟随陈英一同前去的人而变得非同寻常——大魏天子隐瞒着所有人,跟随陈英一同回到了官渡城中祭拜。

  司马氏因为这件事情而暂时停止了暗中的搅动风云,还是那句话陈氏的子弟并不可怕,但是陈氏很可怕。

  在没有搞清楚陈氏这是否是表态支持曹氏之前,司马懿决定自己还是小心一点为好。

  毕竟他最不怕的就是“等待”与“忍耐”了。

  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这个猎物落入自己的“囊中”,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去冒险。

  官渡城中

  曹髦看着周围的景色,脸上带着些许赞叹的神色。

  他没有想到官渡城竟然是如此一座恢弘而又繁闹的城市,他从未曾出过琅琊,一直以为琅琊便是天下最大的城市了,可琅琊恐怕不如官渡城的一半!

  他像是一个寻常后辈一样,慢慢的搀扶着陈英在这街道上走着。

  一边走,还一边询问着说道:“老师,您为何要带我去陈氏的祠堂祭拜呢?仅仅只是为了震慑司马氏么?”

  他有些疑惑的说道:“可,这并不能够震慑太长时间吧。”

  “只要司马氏的人有心,很快就能够查探出来,这一次陈家主之所以会让我们进去祭拜,不过是看在您的面子上,陈氏也不可能支持曹氏的。”

  陈英只是咳嗽了几声,他看着身旁的曹髦,微微摇了摇头,却并没有将陈氏祠堂的神异告诉曹髦。

  陈氏祠堂中,有先祖赐予的宝物镇守。

  这是在过去的几百年时间内,陈氏的人慢慢发现的一件事情。

  他并不知道那件宝物的具体作用,但这些年来他们也总结出来了有些——祭拜过陈氏祠堂的人与其余人进行“约定”或者什么别的牵扯很深的行为时,会将“因果”加深,继而达成“举头三尺有神明”的有效措施。

  他们将这件宝物称之为“举头三尺有神明”,但却并不知道具体功效到底是什么。

  这一次,陈泽熙会同意陈英的请求也让他很惊讶,毕竟陈氏几乎从不让外人祭拜的,即便上一次颍川陈氏的人来攀关系,也不过是请他们在不重要的小祠堂祭拜了一下而已。

  “走吧。”

  陈英颤颤巍巍的说道:“回琅琊!”

  陈氏府邸

  看着陈英两人离去的背影,陈泽熙有些不解。

  “为何先祖会授意,允许曹髦进入祠堂祭拜?”

第403章 人在做

  陈泽熙对于这件的确十分困惑和不解,他从陈朱楼的手中接管了陈氏之后,的确是听陈朱楼讲述了陈氏家主一脉的“使命”。

  也知道了陈氏的“神异”。

  说实话,对于陈朱楼所说的事情,陈氏中的其余子弟也都是有些了解的,也正是也这种原因,所以陈氏的子弟们才会看起来那么的“放松”。

  毕竟,传承了五百多年的世家中怎么可能没有几个顽劣的子弟?

  怎么可能都是一心为民的子弟?

  怎么可能都是能够约束自己子嗣,不让他们胡闹的长辈?

  就真的一个符合人类本性的子弟都没有?

  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这种家族真的存在,那么这就是违背人本性的存在了。

  陈氏的子弟们之所以五百年如一日的像是如今这般生活,正是因为他们都隐隐约约听闻了“陈氏”的“神异”,以及“桃花源”的存在。

  他们不知道“桃花源”的具体名称和作用,他们以“祖地”代指。

  “死亡并不是陈氏的归宿”。

  这句话在陈氏子弟中并不是什么秘密,但他们也明白的知道另外一件事情,并不是所有子弟都能够进入到桃花源当中。

  那么,什么人能进入桃花源中永生不死?能够逍遥快活的当神仙?

  所有人都想到了“祖训”与“家规”。

  这才是五百年来,所有的陈氏子弟都遵循家规与祖训,没有长歪的子弟的原因,这才是陈氏这五百多年来没有出现任何一个不约束自己的子嗣,反而是用力管教他们的原因。

  当然,即便是在这种“利益”的诱惑下,也有一部分人会暗中作祟,但都被其余人揭发,然后被陈氏的“执法”给处理掉了。

  所以当陈泽熙接手了陈氏之后,他收到先祖托梦的时候,才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反而是内心中更加确切、坚定的相信了“桃花源”的存在。

  也慢慢的了解了唯有家主才能够知道的“悟道龙场”以及“因果符”的存在。

  陈泽熙坐在桃花树下,抚摸着自己的下巴,脸上带着好奇的神色。

  “难道是先祖也不喜欢司马氏?”

  思来想去,陈泽熙只想到了这样的一个原因,也唯有这样的原因才能够让先祖托梦,让他同意陈英的请求,继而带着曹髦来到陈氏祠堂了。

  长安

  在上一次北伐因为刘禅的原因所以结束了之后,诸葛亮便开始在自己的身上,在朝廷的身上找原因,毕竟在他看来,刘禅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

  刘禅虽然耳根子软了一点,虽然平庸了一点,但这不还有他在么?

  对自己尊重,也能够听进去劝诫,顶多是贪玩了一点而已,只要找到合适的人辅佐,这样的人虽然不能够成为开国之君,但做一个守成之君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丞相府中

  诸葛亮看着手中的信件,皱着眉头,脸上带着些许凝重的神色。

  这一封信是一个他想象不到的人写来的,而其中所书写的事情也同样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这两个字竟然会从那个人的口中说出?

  这可真的是奇了怪了。

  沉思良久之后,诸葛亮终于做出了决定,他坐在那盏烛火下方,默默的书写着什么。

  这一封奏疏写写停停,好似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一样。

  待到书成,诸葛亮坐在那里,竟有些恍惚。

  奏疏合拢,其上赫然写着三个字。

  “出师表”

  诸葛亮闭上眼睛,想的全然是当年躬耕于南阳,听闻了刘备的事情之后,选择北上来到长安,而刘备并没有因为他是白身的缘故便看不起他,反而委以重任,请求天子诏书,让他担任了“丞相府内吏”,这是一个绝对可以算是位高权重的位置了。

  在当年某一任陈氏子弟担任了丞相府内吏这个位置后,天子便将这个位置的规格提升到了“两千石”,并且,说是丞相府内吏,其实在丞相不怎么管事的时候,丞相府内吏就是“小相”。

  如今,已然多少个岁月了?

  诸葛亮有些茫然,他已经算不清楚了。

首节 上一节 464/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