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540节

  “他是本王派到你那边的。”

  “安世可是本王的得意之一,怎么会是你的人呢?”

  杨勇抹了一把脸,将脸颊上的血水抹掉。

  他放声大笑:“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国子监双壁竟然全都是你的人,孤输得不冤啊。”

  “能否让孤死个明白,你是如何说服世家、尤其是说服张家支持你的?”

  是的。

  张安世出身张氏,就是前朝皇族张氏。

  杨广对此显然也十分得意,他看着张安世说道:“本王答应安世,待到本王登基,便重新让太平道成为国教,而且可以将道教祖庭之一的龙虎山还给张氏,以大隋皇帝的名义,加封张氏家主为“天师”,且天师可以世代继承。”

  “大哥想必也明白这是何等的利益。”

  “有了两个朝代的累积,张氏天师、或者说太平道就会成为道教真正的正统,而苏杭张氏也不再是苏杭张氏,而是天师张氏!是龙虎山张氏!”

  “如今世上,有两个家族是最为超然的。”

  “官渡陈氏、曲阜孔氏。”

  “陈氏之所以超然,是因为陈氏的高贵,是因为陈氏的强大,是因为陈氏那神圣的信念,是因为陈氏是显学政治学的唯一正统、儒学的正统之一、法学的祖庭之一、道教的祖庭之一——以及历代君主的加封、还有身为道教至高神灵之一的得道帝君、千年来不断为华夏神州而奋不顾身的历代先贤。”

  “这是其余世家都比不了的。”

  “毕竟他们没有那么高贵的血脉,没有延续了千年的庞大体系,没有吞并了好几个朝代底蕴的强大势力,以及遍布天下的门生故吏。”

  “但有一个家族同样传承千年不倒,虽然没有那么高贵,但同样强大。”

  “曲阜孔氏。”

  “他们是因为孔子、因为儒学。”

  “有了这两个家族的出现,张氏想要成为下一个千年的世家,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杨勇声音干涸,他看着杨广:“那河东裴氏呢?”

  “下一代的家主都来帮你了,你又做出了什么许诺?”

  杨广这一次却并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天穹中慢慢消失的夜色,脸上不无遗憾的说道:“我很想继续与你叙旧,但父皇那里应该已经等待许久了。”

  “大哥。”

  “再会。”

  说完之后,他转身离去,并挥了挥手。

  “嗖嗖嗖——”

  一场场箭雨从高处落下,将那被围困在中间的人射杀。

  正贤殿

  杨坚坐在那里,眉宇中带着几分哀伤。

  他听着脚步声的响起,看着那正在缓慢走来的杨广,最后长叹一口气。

  “最后竟然是你获胜么?”

  “罢了。”

  杨坚闭着眼睛:“刘福,将传位诏书给他。”

  刘福恭敬的走到了一处暗格旁,从其中拿出了一道圣旨,继而恭敬的递给了杨广。

  “你大哥如何了?”

  刚问出口,杨坚便叹了口气:“恐怕已经死了吧?”

  他摆了摆手:“看看吧,那便是你这一路厮杀所获得的最后奖赏。”

  杨广没有展开圣旨,只是长叹一声。

  “父亲,我没有逼迫您退位的意思。”

  他假惺惺的说道:“儿臣今夜只是来护驾的,还望父皇不要误会。”

  杨坚嗤笑一声:“朕知道,你想要让朕亲自在朝会上传位给你,这样你才能坐稳这个位置。”

  他的脸上带着平静:“可惜,朕没有这个时间了。”

  杨坚看向身旁的人:“全部人都退下。”

  “朕要与晋王说说话。”

  开皇十九年,春。

  二月十九。

  开皇帝崩,传位次子晋王杨广。

  次月,杨广即位。

  改元大业。

第458章 南北相通

  大业元年

  夺嫡之争的胜负已然决出,新帝登基之后大肆封赏自己的功臣们,而他在封赏的过程中也没有忘记远在辽州、幽州的那两位。

  杨广只是疯了一点,但他却并不是傻子。

  大隋需要陈氏,至少是需要一个陈氏的人在朝为官,也唯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大隋的稳固,才能够保证所谓的“正统”,哪怕他并不愿意这样也是一样。

  所以,封赏的功臣中,以“李世民”以及“陈临安”为首。

  以下是封赏名单。

  加封李世民为天策将军,位列从一品将军之列,追加“天策公”,许其世袭罔替;加封李世民为辽州五郡节度使、兼五郡黜置使、兼辽州大都督,兼辽州牧总领辽州一应事务。加封李世民为上柱国、且列朝堂国公之列。加封李世民为军司马。

  对于李世民的加封,除却将天策候变成了天策公之外,其余的倒是没有什么太出格的。

  而他对于李世民的加封,其实也是延续了当年杨坚对于李世民的处理政策——即将他和李氏隔离开来,让李氏和李世民成为两个独立的个体。

  甚至这一次杨广所做的更为夸张一些。

  且看一看李氏如今的身份和荣誉加封吧。

  李氏家主李渊如今是什么职位?

  太原郡守、上柱国、唐国公。

  而李世民呢?

  辽州五郡节度使、黜置使、大都督、辽州牧、军司马、上柱国、天策公。

  真正做到了儿子比当爹的还要强许多。

  而对于陈临安的加封则是稍微过火了一点点。

  加封陈临安为临安将军,位列从一品将军之列,追加临安公,许其世袭罔替;加封陈临安为幽州五郡节度使、黜置使、大都督、兼北方三行省节度使、幽州牧,并令幽州一应军政要务,遇事可以先斩后奏。

  加封陈临安为“太尉”,兼令尚书台右仆射,加荣誉头衔“紫金光禄大夫”。

  首先便是之前开皇帝本就出格的一应加封全部没有取消,然后就是还加封了两个真正的实权官职——太尉以及尚书台左仆射。

  须知,开皇帝时期,也就是开皇十三年的时候,尚书台令这個位置已经成为了“虚职”,基本上不再设置。

  也就是说尚书台基本上就是左右两位仆射说了算——在这其中,又是以右为尊,尚书台右仆射基本上相当于从前的尚书台令。

  如今的国朝已经没有了丞相,丞相署内吏也跟着撤销,那么整个国朝实际上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只有尚书台右仆射、中书令、门下令。

  而除却这两位之外,最让人震惊的便是另外两个人的加封了。

  或者说尤其是对这两个人中某一位的加封。

  加封“张安世”为紫金光禄大夫,拜张安世为“中书省左舍人”;昭告太平道为道教正统,赐龙虎山与张氏,许其世代居住,为张氏私产;加封张氏当代家主为“天师”,许其世袭罔替,尊为道教于凡俗的至高正统领袖。

  加封“裴矩”为紫金光禄大夫、拜裴矩为“门下省右侍中”,拜裴氏家主为“河东郡郡守”。

  对于裴矩的加封没有人有意见,毕竟这位晋王麾下的谋士一直勤勤恳恳的帮助晋王,一直到了如今的这个位置,那么他享受从龙之功而登上这个位高权重的位置是正常的。

  但为何张氏、张安世也能够如此位高权重?

  一些人暗自疑惑,却很快就得到了解释。

  能够走到这个位置上的人从来就没有笨蛋——这一点是所有人都必须要知道的。

  他们迅速的将“太子谋逆逼宫”以及张安世得到了新帝看重这两件看似不相干的事情联系到了一起,从而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张安世背刺了太子一刀。

  他蛊惑太子谋逆逼宫,而又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晋王,从而使得晋王早早的做好了准备,布置了一张大网将其收拢,最后扫除了这个前进路上唯一的阻碍。

  唐国公府

  李建成的心态已经开始扭曲,他的眼睛中充斥着怒火,整个人都像是从火焰山中捞出来的一样,他不停的来回走动着,最后甚至在心里酝酿出了一个全新的“想法”。

  天策公的位置不是可以世袭罔替么?

  但李世民如今可还没有孩子呢。

  他的嘴角闪过一抹笑容,一抹狠辣而又变态的笑容。

  如果一个没有孩子的国公死了怎么办?

  为了避免这位功臣最后没有香火,那么必须是从他的兄弟、宗族当中过继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被过继之后也就与原本的父亲没有关系,是这位功臣的儿子了。

  那么,这个“儿子”自然而然就可以继承这个“世袭罔替”的国公之位。

  李世民的兄弟中,都有谁有儿子呢?

  只有一个人有儿子。

  那就是他李建成。

  至于宗族?

  宗族的孩子有他这个大哥的孩子更加血缘亲厚么?

  李建成好像是看到了未来那一幕,自己的儿子窃居了李世民好不容易争来的国公之位,而他的长子则是可以继承唐国公的位置。

  李世民的所有一切都要为他做嫁衣!

首节 上一节 540/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