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561节

  毕竟陈湛也没有昭告天下,将李渊驱逐出陈氏的范围;李世民哪怕是说了很多次和李渊没什么关系了,但没谁敢真的信

  还是那句话,这毕竟是他的父亲!

  可是不管李渊吧.

  这也是个大问题。

  李渊率兵来到南方之后,迅速的攻城略地,王世充、沈法兴的地盘不少都被他打下来了——毕竟两方此时正汇聚在一起决战.

  这简直是两面煎饼,怎么做都是痛。

  扬州府

  沈法兴、王世充两个人难得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

  这一点恐怕他们两个之前都没有办法猜测到.

  毕竟他们之前打生打死的。

  “你说,这该怎么办?”

  沈法兴摸了摸自己光秃秃的脑门子:“李渊倒是好打,他麾下的势力也并不是很强大——但真的能打么?”

  他没忍住吐槽了一句:“别人都是打了小的来了老的,怎么就他李渊是打了老的害怕小的来?”

  王世充叹了口气:“但是你还真别说,李世民那小子真的不好打啊。”

  “咱能打得过?”

  “就更别说他身边还有那位的支持了。”

  “如今天下人的焦点一时之间被李渊、李世民父子之争吸去了眼神,可却忘了另外一件事情啊——这次南下平定中原的可不仅仅是李世民,还有陈临安!”

  “这可不是李渊那种半吊子的陈氏人——这是陈公的嫡次子!”

  “甚至都不是庶子!”

  沈法兴本就愁苦的脸色更加愁苦了,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将自己心中的愁绪全部都喝进了肚子里,然后莫名的说道:“谁说不是呢?”

  “这天下,看来注定是李氏的了。”

  王世充看着沈法兴,微微挑眉:“你这么一说,好像也是。”

  “我好像有了一个想法。”

  沈法兴看着眉宇中闪过一抹亮光的王世充,忽然之间也有些明白了过来。

  他们二人对视一眼,同时说道。

  “投靠李渊!”

  “投靠李世民!”

  说完之后,两人面面相觑,脸上带着茫然。

  说要投靠李渊的是沈法兴,而说要投靠李世民的则是王世充。

  “啊?”

  沈法兴一脸迷茫的说道:“不是,为什么放着爹不投靠,要去投靠李世民这个当儿子的啊?”

  “他们虽然是一家人,但是最后建国称帝的肯定是李渊啊!”

  “只是一个孝字,他李世民难道还敢冒天下大不讳,自己称帝,不管老爹和大哥?”

  王世充则是用一种更加莫名其妙的眼神看着沈法兴:“不是我说,你怎么会想着投靠李渊的啊。”

  “李渊这个家伙有一点开国君主的样子么?”

  “他不是全靠自己的儿子么?”

  “而且你怎么认为李世民会俯首称臣的啊?他放着好好的开国皇帝不当,去当一个王爷?还不一定是有实权的王爷?”

  “你觉着有李建成在,李世民可能成为太子么?”

  沈法兴、王世充二人再次对视一眼都陷入了沉默当中。

  他们二人在这件事情上,的确是发生了分歧。

  最后,王世充长叹一声。

  “不管如何,总之这争霸天下的人,不会是咱们了啊。”

  沈法兴被王世充声音中的“慨然”感染到,不得已之间说道:“是啊,不会是咱们了。”

  “那句诗词怎么说的来着?”

  “大江东去,望遍天涯。”

  “无数英雄喧嚣,终究不过是一抔黄土。”

  沈法兴站了起来。

  他看着王世充说道:“咱们对前路的选择是不同的,这一点谁也无法改变。”

  “王兄,我决心投靠李渊。”

  王世充倒也没说什么,毕竟他和沈法兴的关系的确不怎么样,如今能够坐到一起说话不过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而已。

  既然如此

  他摇了摇头:“那便这般吧。”

  “王某也很好奇,最后到底谁会赢下这一局以天下江山为棋子的棋局。”

  沈法兴忽然来了兴趣:“王兄,不管谁赢,但你我投靠各自的“主公”后,地位必定不会太低,届时无论是谁一统,咱们都能再次相见。”

  “我昔年曾听闻,陈氏与历代的王朝皇室都有一个约定——在王朝覆灭的时候,挽救这个姓氏的一点血脉。”

  “如今你我何不学习当年先贤之举?”

  他兴致来了,看向王世充,拿起小刀,在手心一划,滴滴血液落在酒杯里,他端起酒杯,眉宇中带着些许的振奋之色。

  “今日以血酒为誓言。”

  “日后若李渊得胜,而我沈某又有余力的话,定救王兄一脉!至少不至于令王兄身后祭祀凋零!”

  王世充看向沈法兴,忽而一笑,一边动作,一边嘲讽的说道:“这倒是你这些年做的,为数不多的正确的事情了。”

  二人饮下血酒,而后各奔前程。

  昌德四年末。

  沈法兴开城投降李渊,而王世充则是放弃一切地盘,北上投靠已经抵达中原的“李世民”。

  昌德四年冬末。

  李渊在昔日大虞的临京城祭告天下,建国称帝。

  国号为“唐”。

  自称为“唐太祖”。

  改元“武德”。

  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册立嫡次子“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加封“秦王”。

  天下人都看向尚且未曾决出胜负的中原。

  想知道李世民的反应。

  他是否会接下这一封圣旨?

第474章 天下两分

  “他是不是有病?”

  李世民一脸茫然的看着身旁的陈临安,发出了来自灵魂的呐喊与质问。

  陈临安、秦琼、程咬金、乃至于方才加入没有多久的房玄龄、魏征等人都是低着头偷笑,但却一句话都不说。

  “咳咳——”

  陈临安笑了两声之后,看着又崩溃又迷茫的李世民说道:“别介,别介,好歹是你爹呢哈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几乎陷入了崩溃当中,他看着哈哈大笑,笑的猖狂的陈临安说道:“你再笑我就写信告诉陈伯父了!!!咱们谁都别想好过!”

  陈临安这才止住了笑容,他揉了揉笑的有些僵硬的脸颊说道:“其实李渊的想法很好理解,如今你的势力强大,与宇文化及的一战几乎没有悬念,这中原必定是你的。”

  “而如此一来问题就出现了。”

  陈临安为李世民分析着如今的情景:“他能打得过你么?”

  “事实上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势力是绝对无法与我们争斗的——甚至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不是顾念陈氏与你的反应,李渊的势力恐怕就连独孤剑都无法吞并,更不必说如今的宇文化及、乃至于你了。”

  “那么,这种情况下李渊该怎么办呢?”

  陈临安的脸上带着嘲讽和不屑的神色,他淡淡的撇了撇嘴说道:“那么只能够从另外的事情上做文章了,比如这个孝字。”

  “你李世民是他的儿子,那么他现在做出来一副好父亲的样子,好似是在为你让路的样子,让你平定中原,更是先你一步立国,然后加封你为天策上将、加封为秦王。”

  “其中所为,目的便是要将你架起来。”

  陈临安说道:“李渊不是一个蠢货——但他的确是有野心的,为了自己称霸天下的愿望,为了坐上那个皇位,他可以做一些看似不要脸的事情。”

  “他在赌。”

  听到这话的李世民等人都陷入了沉默当中,他们没有一个笨蛋,之前只是以为李渊是一个“小丑”,而如今被陈临安说透了之后,也瞬间明白了李渊的想法。

  在自己并没有这个力量成为皇帝的时候,要如何才能成为皇帝?

  答案很明显了。

  利用自己的儿子。

  在华夏大地上,在中原大地上,“孝”似乎是一个永恒的命题,而对一个人恶意最大的斥责莫过于“不忠”“不孝”“不义”这三个。

  其中,不忠不义尚且还能够谅解——毕竟如今的华夏,儒家还未曾发展到“君君臣臣”那一套,讲究的依旧是春秋时期的那一套君臣知交论。

  当年的董仲舒也很想将那一套三纲五常加到儒家学说里面,但还没有等他开口,就被当时的大儒们集体反对,甚至有些人来到了官渡,请求陈氏的人以“孟子”的名义将董仲舒赶出儒家一脉.

  毕竟孟子的真传,的确是在陈氏

  但唯有“不孝”是无法谅解的,经过四百年的大汉王朝传承,孝似乎已经融入了所有人的骨子里——他们被孝所束缚着。

  哪怕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大虞开始,“举孝廉”已经不再成为入朝为官的途径也是一样。

首节 上一节 561/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