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565节
他笑着回头,看向周围的大臣们,尤其是那些之前喊着闹着要李世民讲究所谓的“父子之礼”的所谓老臣们。
“你们谁不服?”
“老夫脾气好,可以听一听你们的理由。”
话是这般说,但在场的不少人都抬起头,看向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谁敢对他说什么?谁能对他说什么?
不过这世上从不缺少不怕死的人。
还真的有人站了出来,脸上带着愤慨,他们口口声声说着李渊乃是李世民的父亲,天下无不是父母,即便是李渊从前做错了什么事情,如今李渊已经低下头认错了——他们认为李渊封赏李世民为秦王,为天策上将,便是对他认错了。
作为父亲的都已经认错道歉了,作为儿子的不麻溜的原谅还想干什么?
陈湛合着眼眸,慢悠悠的听这些老朽说完自己的理由,等到所有人都慢慢的闭嘴了之后,才睁开眼睛:“都说完了?”
那些老东西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开口。
他们察觉到了一丝危险的感觉
但他们不明白这危险来自哪里,毕竟他们是老臣,李世民总不能杀了他们吧?陈湛又是出了名的老好人,而且最重要的是此时他身上并没有功名啊,他凭什么杀了他们?有什么权利杀了他们?
陈湛摆了摆手:“既然说完了,那便拖出去杀了吧。”
他轻描淡写的说道:“跟着这位壮士一起杀了吧。”
陈湛的声音刚落下,不少士卒瞬间上前一步,而后就要拖着这几个老臣以及单雄信下去,他们也早就听不惯这几个老东西的话了。
“你凭什么杀我!”
其中一位老臣脸上带着狰狞和恐惧,他没有想到陈湛真的敢杀了他!
他咆哮着大喊道:“本官乃是御史!古往今来,未曾听说过有人因为御史的劝谏而杀害御史的!难道陛下要做第一个这样的君王么?”
“还有你!陈湛!”
“休要仗着陈氏家主的身份在这里耀武扬威!你并未有我朝官职!你拿什么身份来杀我?!”
“简直可笑!”
“昏君!佞臣!”
陈湛回过头看了一眼李世民:“陛下,给老臣一个官职?”
“陛下可否舍得?”
李世民此时站在那里老老实实的听训——小时候陈湛就总是教训他,毕竟他那个时候顽皮,所以他最怕的人其实并不是他的父亲和大哥,而是他的师公。
因为师公下手是真的狠。
“二郎不敢。”
他连忙开口道:“传朕的旨意,加封陈公为“镇国王”、加封太师、太傅之衔,拜陈公为中书令、尚书令,加紫金光禄大夫,并为天下兵马大将军。”
一连串的加封瞬间落到了陈湛的身上,只是短短的几句话的时间,陈湛便从一个前朝的“镇国王”变成了今朝最有权势的人。
没有人对此有任何意见。
陈湛回过头:“现在老夫有资格杀你了?”
他打了个哈欠:“行了,将人带下去杀了吧,老夫也乏了,没心情与他争执这些。”
士卒瞬间领命,将这骂骂咧咧的几个老东西从大殿上拉了下去,而后整个大殿再次恢复了之前的沉默。
陈湛笑着说道:“为何如此安静?”
“老夫来之前,你们在说什么?此时继续讨论吧,不必顾忌老夫。”
李世民顺水推舟:“陈公,朕与诸爱卿正在商议建国以及定都的事宜。”
他笑了笑,像是一个讨好长辈的晚辈一样。
“朕的意思是,定国号为“唐”,朕的祖上乃是“唐国公”,此国号也是当初大虞的陛下加封的,并非是那李渊所有,所以朕依旧是想要用这唐为国号。”
“但是这些大臣们却迂腐,说这世上怎么能够有两个唐,所以还在讨论之中。”
陈湛坐在那里没有睁眼,方才陈湛到了之后没多久,李世民就让内侍去搬椅子了,他哪里敢让这位站着啊!
“这有什么讨论的?”
“陛下才是正统,想要以唐为国号,便以唐为国号了。”
“李渊不过是一个大盗而已,日后称呼他为逆贼或者伪唐、南唐都可以。”
“你祖上便是唐国公,以唐为国号很正常。”
李世民望向在场的众人,眉眼中有很明显的“询问”,所有大臣都低下头不敢与他对视。
这位都发话了,谁还敢说什么?
老老实实的同意就是了。
反正这位自己都不在意,他们操那个心做什么?
李世民继续笑眯眯的说道:“此外便是定都的事情了。”
“朕以为都城定在长安十分适宜,毕竟当年的大汉都城便是在长安,之后后来又迁徙到了洛阳而已。”
“长安距离西域等地也近,可以想办法将那一片莫大的西域土地弄到咱们九州的领土中。”
这一点.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理由。
真正的理由是,洛阳的“权贵”太多了,而且都是老权贵。
李世民需要一个新的首都,需要一些全新的“势力”来冲淡这些老旧势力的“浓度”。
“陈公,您以为如何?”
第477章 南北并立
陈湛叹了口气说道:“我只是一个老朽罢了,哪里能够明白这些事情是否应当去做呢?”
他看向在场的众多大臣说道:“陛下与诸多朝臣商议就是了。”
说着又闭上了眼睛。
此时的大殿之上唯有两个人能够坐下,其中一位是高居皇位的皇帝陛下李世民,另外一位便是陈氏家主了。
当陈氏家主坐在这里的时候,其实他的态度就已经表明了,甚至都不需要说出来前面的那些话。
这意味着什么?
一些聪明人的瞬间意识到了这其中的问题与差距。
陈氏家主不需要如此旗帜鲜明的表明态度,那么是谁需要这样旗帜鲜明的表明态度呢?
陈氏家主的姿态又是做给谁看的呢?
又是谁.需要陈氏家主做出来这种姿态呢?
站在下方的宇文化及低着头,一言不发,他虽然没有什么政治智慧,但总是觉着朝堂上的许多臣子当真是比自己还不如。
这话其实说的没错。
当一个不需要如此表态的人都如此旗帜鲜明的表态了,那不正说明这是给某些人的警告吗?
他带着些许怜悯的看了一眼还有些茫然的某些臣子,心中长长的叹了口气,继而又抬起头看向了那位即将成为大唐皇帝陛下的人。
悄无声息的,李世民与宇文化及对视了一眼,宇文化及迅速低下头。
他胳膊撞了撞裴矩,小声说道:“幸亏当日有你啊。”
如此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的存在,他若是真的与其硬碰硬,那他最后的下场
昌德五年。
史书中所称为“伪唐”的南唐皇帝下诏,令使者前往洛阳京都,想要让攻打下来洛阳的李世民臣服——但却被李世民所斥责。
甚至于陈氏的人此时也站了出来,为李世民站台,表示着属于他们的不满。
天下没有如同他们之前所想的那样凝聚在一起,反而再次形成了南北并立的局面。
在漫天的讨贼檄文以及李世民的态度中,南唐的一部分臣子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情——感情你丫的之前都是装的啊?我他么的还真的以为你和李世民那小子的关系挺好的,马上天下就要统一了,还真以为你们是一家子呢。
合着不是啊?
但此时,这艘破破烂烂的南唐大船已经承载了不少人,他们无法在中途从这一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彻底破损的船上下来,至少是已经投靠了南唐的这一部分族人无法从这艘破船上下来。
甚至于他们不仅下不来,还要竭尽全力为这艘破船缝缝补补,若非如此,这艘他们无法下来的船只彻底坠毁了,他们也就只能够一同坠毁了。
而北唐——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内,为了和南唐以作区分,而被唤为“北唐”的李世民政权,也正式在昌德五年的末尾建立了。
北唐的开国之君正是南唐开国之君的次子,而“唐”这个国号则是被这两个人争先抢用。
也正是因此,所以世人才会以南唐、北唐作为区分二者的称号工具。
提及“唐”这个国号,后世中倒是有人加以论证,论证到底谁才是正统的大唐——而不只是后世,当世之中也有不少人讨论此事。
一部分认为,李渊乃是货真价实的“唐国公”,他使用“唐”作为国号是无可指摘的,但李世民不同,李世民再怎么说也是李渊的儿子——如果他承袭了李渊的国公之位,那么以唐为国号也不是不行。
但现在这不是承袭唐国公名号的不是他么?
另外一部分人认为,国号的来源都是有讲究的,要么是以封地、要么是以起兵地,要么便是以爵位之称,可无论是“辽”还是“幽”,亦或者是“天策”都不太适合当做国号。
而如此一来,若是溯本追源的话,“唐”这个国号李世民是可以用的。
两派的人左右吵闹不休,但困居在这件事情中央的李世民则是没有什么烦恼的心虚,他只是等待着——等待着朝堂上的争吵结束,之后给他一个答案。
有陈湛坐镇,有陈氏坐镇,这一点争吵不过是些许笑话和放松罢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
昌德五年年末的时候,一群人终于争出来了一个结果,国号依旧是唐。
这是李世民的胜利。
次年的元月元日,李世民在众多朝臣的恳求当中,自行称帝,祭告上苍,并且隆重的将宇文化及拉了出来,并且多次表示自己是正统。
在祭祀典仪之后,大唐皇帝李世民便宣告改元,改元“承统”。
这个年号很普通,但一众大臣们总感觉这个年号有些奇怪,好似是在嘲讽某些人一样。
而等到宫中传出来关于这个年号的解释之后,大臣们就更加清楚的明白,这就是在嘲讽嘲讽南边的伪唐皇帝。
何为“承统”?
承袭了正统的意思。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