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575节
陈若瀚的眉宇中带着些许的怅然。
他也不知道这条路是否正确,但所有的一切事物在出现的时候,都是要进行试错的。
若这件事情是错的,那么便重新将汇聚在皇帝手中的权力打碎而后分散给其他人就是了,这对于陈氏来说并非是做不到的事情。
哪怕天翻地覆,哪怕世事倾倒.
陈氏也依旧有这份力量,可以与之搏斗。
也愿意与之搏斗。
正如同他和李世民现在正在进行的事情一样。
与天斗、与人斗。
或许是看出来了陈若瀚的惆怅,李世民反而安慰他说道:“无论如何,对于目前的朝廷来说,这总是好事的。”
他自己看的也很开:“若是不行,日后便由陈氏再去谋划就是了。”
李世民摸着自己的胡子,丝毫不在意这些事情,仿佛他不是一个皇帝,也不为自己的后代担忧一样,他只是说道:“总之,咱们活着的时候是见不到那些事情了。”
陈若瀚点了点头,同样十分怅然:“是啊,咱们活着的时候,是见不到那些事情了。”
大殿内的氛围逐渐的变得惆怅起来,李世民幽幽的看着远处的方向,忽而开口问道:“成涛啊,陈氏的那些子弟准备的如何了?”
陈若瀚的眼神变得幽深起来,他闭着眼睛,再次睁开的时候,眼眸中已经充斥着锐利的神色了。
“陛下,陈氏的子弟们时刻准备着。”
“只要时机一到.那件事情便可以提上日程了。”
两人都不再说什么,只是悠游的望着远处的天穹,那天穹之上的云朵四处飘散,显得十分肆意。
申国公府
高士廉神色幽幽,望着周身坐着的几位老兄弟,轻声感慨着说道:“老伙计们,陛下想做什么,你们应该都看出来了吧?”
“咱们要怎么做?”
“是顺从陛下和.陈氏的意思,将刀架在脖子上,顺着他们的意思将自己宰杀放血,还是.”
李孝恭轻笑一声:“将刀架在脖子上放血?”
“诸位啊,你们当中但凡有一个愿意这么做的,那今日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大哥,不必说废话了。”
“说说您想怎么做吧。”
高士廉眯着眼睛,整个人的身上带着些许锐利的煞气:“既然不想死,既然想保住现有的荣华富贵,那么就必须是与陛下和陈氏搏斗一番了”
他站了起来:“陛下和陈氏如今的意思也很简单,他们不愿意再起争端,让战事覆盖天下人,既然如此,那么咱们便顺了他们的意思。”
“那个陈煜不是要文斗么?”
高士廉咧开嘴笑了笑,看着坐在一旁的虞世南、孔颖达以及许敬宗微微一笑:“伯施、延族、冲远三位俱在,难道我们还怕了他一个毛头小子不成?”
他看着三人,尤其是看向孔颖达说道:“冲远,提前将安伯父请到长安城来吧,也并非是我不相信你们,只是.凡事都有一个万一。”
孔颖达微微点头,神色不变,并没有因此而生气,反而很是慎重的说道:“在听闻长安城中流传着陈煜要与十八学士辩经的时候,我便已经给父亲去信,如今的父亲应当正在朝着长安的方向而来。”
“只是父亲年迈,或许”
高士廉听出来了孔颖达的意思,但他却并不在意,他并没有指望孔安还能够有那个力气去与陈煜辩驳,只是为了以防万一罢了。
若真的他们都败了,孔安一出,不必继续辩驳便能够鼓舞他们这方的势力。
毕竟孔安可是孔子的直系后人!
这个时代中,孔子虽然没有被加封为衍圣公,但孔氏的势力借助着儒家的势力蔓延,也同样得到了不可控制的扩张。
世人都常说,这世上能够绵延千年的世家,大概只有三个。
第一个,已经延续了九百八十多年的陈氏。
第二个,同样延续了将近九百多年的孔氏。
第三个,自汉末时候到现如今,延续了将近五百年的“张氏”。
这足以见孔氏的实力了。
朝堂中那些本来中立的儒家学子,见到孔子的后人,难道还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位孔氏的老人与一年轻人辩经么?
他们自然是要下场的.
为的不仅仅是孔氏的尊严,还有儒家的尊严,或者说是他们自己的尊严。
若是孔安倒下了,那么便说明陈氏的那位陈煜主张的学说彻底压倒了儒学,而那些以儒学为生的人便要面临灭顶之灾了。
还是那句话。
这一次,这一场辩经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辩经了,它是一场.
政治学和儒学持续了千百年的道统之争!
道统之争没有输赢,只有生死!
官渡
陈府之中
陈湛缓缓的睁开苍老的眼睛,他看着面前摆放着的陈旧的棋盘,轻声道叹了口气。
那棋盘上已经落满了灰尘,正如同这世间被许多古旧的家族给遮挡住了一样.
“呼——”
他轻轻的吹了口气,将棋盘上的灰尘吹起。
“棋盘脏了,就要好好的打扫。”
“天下脏了.也一样。”
岭南城
坐在小舟之上的陈煜缓缓的睁开眼睛,他站了起来,在这苍茫的天地之中像是一具释放着自己光芒的萤火。
“出发!”
“前往长安城!”
第485章 谁人敌手?
贞观四年,风调雨顺,大唐国泰民安。
这一年是最寻常的一年,也是最不寻常的一年,在《唐书》的记载中,这一年被称之为“华年”,亦或者叫做“璀璨之年”。
因为在这一年,一位秦朝之后唯一一位可以被称之为“子”,甚至称之为“圣人”的存在降临在了大唐,并且绽放出了属于他的光芒。
没有人可以否定这一位的光芒,也同样没有人可以否定这一位的智慧。
他被称之为“煜子”,同样也被称之为“陈圣”。
这是自春秋战国之后,连儒家的那位创始者“孔子”都未曾得到的名声,甚至连陈氏的那位老祖宗“陈野”都没有得到的称呼,却落到了这样一位小辈的身上。
但.
没有人敢反驳这一位的名声。
后世关于这一位也有许多的记载,正史、野史、志怪小说、戏剧,甚至到了后现代的时候,当娱乐大规模的泛起,电视剧、电影这种东西开始广泛出现的时候,“陈煜”便成为了无数电影和电视剧想要蹭一把的名字。
大明共和及十三州联邦帝国出现后,第一部电视剧叫做《陈煜传》,第一部电影叫做《盛世大唐》,第一部电视剧的男主角毫无疑问是陈煜。
而第一部电影虽然叫做“盛世大唐”,但所描绘的却是大唐盛世中的第一部分“贞观纪”,贞观纪是一部群像剧,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男主角,但其中根据后世“追星人”的分析和解剖,在一共一百零集的电视剧中,李世民出现了五百三十六分钟,而陈煜则是出现了七百五十八分钟。
这无疑是绝对的男主了。
不过么,贞观纪的导演和制片人都义正言辞的表示,自己绝对没有偷摸的追星把陈煜的时长提高。
而这一出“贞观纪”却并非是从贞观元年开始的,反而是从贞观四年这一出璀璨的“闹剧”开始的。
在《华夏文化史》这本书中,着重介绍了影响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几种思想潮流,其中提到次数最多的五个流派由少到多分别是“墨家”“法家”“儒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及求实家”。
其中,关于墨家提及到了三千五百八十四次,关于法家提到了四千三百八十次,关于儒家提到了七千八百九十三次,关于政治家提到了九千零一次,关于科学及求实家则是提到了.整整三万八千四百五十三次。
其余三个流派加起来都没有实用家提到的多。
而法家和墨家的传承人也都纷纷表示:“这是应该的”,而儒家的传人,那位孔子的后人却表示十分不满,但却也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反驳。
至于政治家?
政治家的代表人物们都讪讪的笑着,根本不对此发表意见。
且不说那位创造了“科学求实家”的陈煜本身就是创造了“政治家”的那位陈氏先祖的直系后人,就是说这科学求实家本身就是脱身于政治家的思想当中的。
哪有当爹的骂当儿子的太出息了的?
没有这样子的说法。
贞观四年,一处道路旁。
几个老人坐在那里,身后众多仆从站在那里,他们的眼睛中带着锋利和愤怒,等待着那位年轻的挑战者从远处的道路上缓缓而来。
远处,车马中。
陈煜闭着眼睛坐在那里,神色十分坦然,这一路挑战他的人太多了,他也并非是什么人的挑战都会接受的,首先要打败他派遣而来的弟子们,打败了这些弟子们才有资格与他一战。
是的,弟子。
虽然陈煜的年龄不大,但他却已经开始收弟子,传授自己的“科学及求实”思想了。
事实上,陈煜对于外界所流传着的这个名字十分不满意,他觉着自己并非是什么“科学及求实家”,但比起来这个名字,他也想不到什么更合适的名字了。
陈煜一直觉着“科学家”和“求实家”是两个流派。
科学家们虽然有些也研究“理论”知识,但更多的却是探讨天地之间存在的固定的、物质的、不会轻易产生变化的天地道理,这是一种物质存在,并非是因为陈煜突然一拍脑门子他们才存在的。
即便是陈煜没有提出来这些,他们也依旧存在,依旧会被其他人发现——或早或晚的事情罢了。
但“求实家”们不同。
“求实”是一种思想,指的是陈煜从许多书籍中、从陈氏历代先贤的典籍中所悟出的道理,这个道理的核心只有四个字。
“实事求是”。
这看似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但却是许多人都无法做到的,也是许多人都明白,但却无法宣之于口的,当陈煜提出来这四个字的时候,这四个字才真正的存在。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