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577节
陈煜这一路或许要为了表面上的面子而行许多的礼,但这一次却绝对不是,这一礼是替当年的陈野先祖行的礼。
“见过公孙先生。”
公孙鸣!
或者说叫他商鸣、卫鸣、甚至姬鸣都可以。
他乃是当年秦穆公时期,主持了“商鞅变法”的商鞅的后人,同样也是当年陈氏先祖陈野老师的后人!
也是法家除了陈氏弟子外,如今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商鸣缓缓的睁开眼睛,看着面前站着的陈煜,面色严谨,同样躬身以礼。
二人的交锋十分短暂,短暂到大部分的人甚至都没有看出来这其中的“挣扎”,只是听见两人短暂的说了几句话后,商鸣便行礼败退了。
“所谓求实,何为求实?”
“该用什么的时候,就用什么。”
“如此多变,岂非使得民众思维混乱?”
“律有律法,道德有道德,何以混乱?天下之人百态,则治天下之人,当以百态之法。”
“科学者莫非为墨家机关之理?”
“科学为研究天地之理,所谓火药之法、所谓天地万物运行之理,皆为科学,非墨家者。”
只是这短暂的几句交锋,商鸣便直接退去了。
等到陈煜的马车继续缓缓的朝着前方行驶的时候,在一旁侍奉着的年轻男人才走到了商鸣的面前,脸上带着些许好奇和犹豫的神色。
“叔父,你们这聊得都是什么啊?只是短短的几句话,您就失败了?”
“这这是否太让咱们商家丢人了?天下人会不会瞧不上我们法家?”
商鸣本是用一种十分欣赏的眼神看着陈煜离去的马车,听了这话之后,他以一种极其复杂的眼神看着面前的子侄,脸上带着无可奈何的疲惫,最后只得开口说道:“怪不得你父亲不让你研究学问,也不让你入朝为官,就你这个脑子,若是入朝为官岂不是祸害天下百姓?若让你去研究学问,只怕是什么东西都研究不明白的。”
但不管如何说,这也是自己的亲侄子,于是商鸣只能够掰开了,揉碎了给他解释着其中的道理。
“我问的第一句,表面上是问陈煜什么是求实家,实际上是问求实家是否会对诸子其他流派产生威胁,比如当年那个董仲舒想要的“罢黜百家尊崇儒术”那般,而陈煜的回答表面上是告诉我,求实家就是该用什么的时候用什么。”
“实际上则是为了告诉我,求实家不会让诸子百家消亡,因为诸子百家的思想都是有用的,就好比求实家是人,而诸子百家则都是人所使用的工具。”
“诸子百家若是消亡了,那么也只是表面上的消亡,实际上早已经融入求实家的骨肉。”
“我又询问,若是不坚持一家的思想,那么百姓们是不是会将诸子百家搞混?”
“陈煜的回答则是告诉我,各家依旧是依照自己的思想去治理天下百姓的,只是在针对不同人的时候,要用不同的流派,而每种人也都能够将每种不同的思想给划分开来。”
“这是安抚诸子百家的心,告诉他们,自己的思想并不会在名义上消亡,因为只要思想的核心不变,那么他们在民众的心中依旧是那个样子。”
“我又问陈煜,所谓的科学是不是就是墨家机关术的研究,因为这属于工匠之流,虽然当年汉末、大虞初年的时候,就已经为工匠们正名了,但依旧有一部分人看不起工匠们的。”
“陈煜则是解释着说道,科学家是研究天地之理的,他们研究的是万事万物存在的道理,而工匠研究的则是重复的机制,或许工匠们在某一刻是科学家,但等他们沉沦于重复性工作,而不去研究新事物、去寄托于天地的时候,那么他们便只能够是工匠。”
“这便是科学与求实家的思想。”
商鸣解释完了之后,看着自家侄子依旧迷茫的神色,不由得抹了一把脸,叹了口气,不无遗憾的说道:“你怎么就没有陈煜的一丁点聪明才智呢?”
“陈煜乃是当世人才,乃是陈氏百年来最为杰出的人才、甚至可以往上数,整个陈氏近千年的时光中,他也算是最顶尖的那一批了。”
“不求你有他的百一,千中之一、万中之一也行啊。”
商同只是嘿嘿一笑,挠了挠头,显得憨厚无比。
他只是听着自己叔父的唠叨,但眼睛里带着的则是些许的不在意,他的确不是那块料,但又不是说他就什么都干不成了。
既然如此,管他那么多呢。
陈煜下了马车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正准备与面前的人辩经的时候,只见那人突然嘿嘿一笑,直接开口问道:“敢问煜子,求实家的思想是否包含了儒家、道家、甚至是当年董仲舒先祖的一部分思想呢?”
陈煜一怔,而后点了点头。
这没有什么不能够承认的,科学及求实家的思想本就是博采众长,取诸子百家之精华,而为自己所用。
董仲舒的某些思想虽然不怎么样,但总得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因为他吸取了董仲舒的思想又有什么呢?
看到了陈煜点头表示赞同的话语,董瑞突然之间松了一口气。
而后这一位先生便直接干脆利落的看着面前的陈煜说道:“当年的先祖同样是博采众长,取百家之精华融入儒家之内,所以才开创出来了董氏儒,如今先生能够博采众长,创造出来全新的思想,这乃是天地之间最大的幸事啊。”
“当年先祖曾经留下遗言,告诉我们,不可以成为新思想的阻碍,反而要成为新思想的助力,如今正是到了这样子做的时候。”
他微微躬身行礼:“我等便不再阻挠先生了,只是我等有一个请求。”
董瑞看着陈煜说道:“弟子拜读先生经典,或许算是半个求实家的弟子了,所以想要替先生为马前卒,去会一会前方所阻碍的人。”
“还请先生成全。”
啊?
饶是以陈煜都是被董瑞的话震惊了一下,他万万没有想到董瑞竟然是这样的人
当即有些无奈,又扶额的说道:“先生何必如此?”
他的本意是劝告董瑞,没有必要这样,但董瑞却开始装傻了,只是看着陈煜说道:“为新圣做马前卒,又有什么丢人的呢?”
“请先生成全。”
陈煜这才无可奈何的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便劳烦先生了。”
京都
自陈煜一路前来的时候开始,每遇到一个人拦路,每一次辩论,便会迅速的传到长安,传到天下各地。
当人们听到陈煜与孟节等人辩论的时候,是激动和慨然的,当孟节等人落败的时候,众人都是有一种被掐住了脖子的感觉,但他们同时也为陈煜感到喜悦。
当陈煜与商鸣辩论的时候,寥寥几句便能够令这位法家当世大师低头,他们便觉着陈煜已经是走在了成为陈圣的道路上了。
今日依旧如此。
可当人们听到儒家现存的大家中,仅次于孔安、孔颖达的儒学大家、儒家中除了孔氏之外最大的世家“董氏”不仅没有与陈煜辩驳,更是直接临阵倒戈,帮助陈煜攻击一路上所遇到的儒家子弟的时候.
人们的脸上都带着一抹古怪的神色。
良久后,不知道谁感慨了一句。
“不愧是董氏。”
众人同时笑了一声。
贞观四年,秋冬。
当贞观四年的第一场雪缓缓落下的时候,长安城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声音。
那位名震天下的陈煜,已经抵达长安。
PS:发生了一些意外.前段时间腱鞘炎和急性肠胃炎一起袭来,把我堆积的一部分存稿全用光了,而且又进入了一个不太好写的剧情当中,所以不太好开始日万.于是说好的这个月日万只能延迟一下下,延迟到下个月或者二月份。
这个月尽最大的努力存稿保证稳定更新的同时争取给下个月留下充足的存稿
给读者老爷们磕头了
or2
第487章 驾临太学
长安是大唐所有百姓们都最想要来到的地方,传闻这里拥有着和官渡一样宏伟的城楼,一样繁华的喧闹,但却比官渡城更多了一些可以向上爬的阶梯。
在官渡城更多的是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们,他们来到官渡,寻找一个可以片刻安息宁静的地方,让他们可以在这繁忙的生活中喘口气。
在官渡城,他们不必害怕饿死、贫穷致死,不必害怕被达官显贵欺负——因为官渡这个巨无霸的城市中最顶端的达官显贵约束着自己。
因为他们约束着自己,所以其他的贵族们也要约束着自己。
而长安城不一样,长安城是所有幻想着向上爬的人最想要来到的地方,这里金银遍地,机缘遍地,说不得你在大街上随便碰到的某个人他就是达官显贵,就能够成为你的贵人,助你上青云。
这里是整个大唐“权贵”最普遍的地方,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去官渡,在官渡他们做不成人上人,而其他的城市就太过于“渺小”,所以他们便一股脑的拥挤在长安城中。
如今,陈煜来到了长安城中。
他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看着那巍峨耸立的古朴城楼,心中带着些许的感慨,但最后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淡淡的叹了口气。
陈煜知道自己此行来的目的,也知道,在他来到长安城中同时,九州之中许多人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九州华夏太大了,人与人的关系脉络遍布天下,就像是一张密密麻麻结成的蛛网一样,动了这一处,便等于动了另一处,杀了这个人,若是不将另外一个人也杀了,那么这个人便能够“假魂”托生在另外一个人身上,而后再次萌发。
这有些类似于志怪小说中的“夺舍”,也类似于某些寄生、化生的东西在其余人的身上再次出现。
庞大的九州大地经过四百年的漫长时间,这些错综复杂的势力已经乱成了一团麻,即便是陈氏拥有可以将他们一举捣毁、甚至轻而易举焚烧的力量,也需要谨慎的对待。
为何?
因为这些密密麻麻的大网上面,沾染着的全都是最普通的、最无辜的寻常百姓。
陈氏不接受任何的威胁,但陈氏会在可以的情况下,竭尽全力的保证这些百姓的生活。
天下方才经过战乱,而在战乱中,在那无人能够确保己身安危的战乱中,陈氏已经将一切的“棋子”都趁机埋好了,这就是为何一定要有一场席卷天下的战争的原因。
整理了一下衣衫后,陈煜走进长安城。
只是一步踏入长安城中,便被这长安城的喧闹给震惊到了。
如果说官渡城的热闹是“凡俗”,那么长安城的热闹便是“天上宫阙”,这里没有一处提及到金钱,权势,但又处处充斥着金钱和权势的味道。
陈煜走在长街上,看着这长安城最热闹的“市坊”。
长安城与前朝的洛阳城不同,洛阳城中的人们生活较为随意,没有像长安城这样子的市坊界限分明,整个长安城就像是一个个的格子一样,将一切都分化开来。
“市”中十分热闹,可以看的出来百姓们的生活还是较为平和的。
“哎??你们听说了么?”
“房学士今日要在太学讲学!”
身边几个看似是太学学子的人一边低声说着,一边朝着远处太学的方向奔跑过去。
今朝和前朝还是稍微有些区别的,大虞时期的太学、国子监等地方只有两个机构的“博士”才能够、才会去讲学,但今朝不同,今朝当今圣上十分贤明,同时十分重视科考。
所以国朝十八学士、以及朝中二品以上的大员们或多或少都会抽时间去太学、亦或者国子监中讲学。
所讲的学问也大不相同。
若是想要讲一些经典的著作、先贤的学问,便去国子监,若是要讲一些为官之道、为人之道、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悟,便去太学。
“公子,咱们快回去吧。”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