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604节

  “邓合堂”

  “掌柜的,昨天不还是十文钱一斗米么??今天怎么就涨到三十文了。”

  邓合堂的门口站着不少的黔首,他们的脸上带着些许愤怒的神色,甚至有的人已经开始拿皇帝陛下的诏书说事了。

  也不怪黔首们生气,主要是邓合堂的粮食涨价涨的太狠了。

  而整个黔州目前只有邓合堂家里还有粮食,其余粮食商人手中的粮食全都被这邓合堂给低价买走了。

  是的,低价买走。

  有人打探到,邓合堂从其他商人的手中买走粮食花销是九文钱一斗,而他们转手卖给百姓的时候,就要三十文一斗了

  至于为什么那些粮食商人肯卖?

  原因很简单.

  邓合堂的掌柜站在门口,脸上带着笑眯眯的神色,他看着众人,拱了拱手说道:“诸位,三十文一斗,这可是救命的东西,咱们邓合堂的东家也是费了不少力气才把粮食从外面运过来的。”

  “就这个价格。”

  “那还是有数量的,诸位要是想买也是要抓紧点时间了,整个黔州就只有咱们邓合堂有粮食了,说不定等到明儿啊,这三十文一斗的粮食就卖光了,只剩下一百文一斗、甚至一两银子一斗了的呢?”

  这邓合堂的掌柜面方,看着斯斯文文的,但说出来的话却阴阳怪气的、令人听着心中动怒。

  人群中一个中年男人脸上带着愤怒的神色,他怒视着邓合堂的掌柜:“陛下有明旨,不许任何人在灾情时期涨高粮食的价格,难道你们竟然敢违抗圣旨么?”

  那邓合堂的掌柜不屑的笑了一声,他看着那中年男人说道:“也不怕您知道。”

  “您知道我们邓合堂的东家是谁么?”

  他冲着远处的方向拱了拱手,而后说道:“我们邓合堂的东家乃是先皇膝下最宠爱的女儿、承平大长公主的长子,当今陛下幼年时候的伴读。”

  “从小一起和陛下长大的人物。”

  “你觉着这黔州上上下下哪一个敢不给我家东家一点薄面?哪一个敢闹到陛下的面前?即便是闹到了陛下的面前,你们觉着陛下会因为这点小事就处理了我家东家么?”

  这位刚才还慈眉善目十分和善的大东家此时脸上的神色已经严峻了起来。

  他神情冷冽的说道:“诸位,不怪我将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这关系谁远谁近.诸位可是想个明白。”

  “今儿把事情做绝了,到时候碍于面子,陛下稍微处罚一下我们东家,也就将这个事情放过去了.可等到事后.”

  “嘿嘿——”

  话说到这里便没有再说了,但众人已经听明白了这话里面的意思,当即都有些沉默。

  一时之间,悲哀的氛围在黔州城传遍。

  太极殿中

  李成缓缓的睁开眼睛,他听着面前暗卫的汇报不由得挑了挑眉头:“哦?何人这么嚣张厉害,竟然连朕的命令都敢阳奉阴违,甚至当街警告百姓?”

  他站了起来:“朕倒是要看看,这人的脖子是不是和他的嘴一样硬!”

  “此外,承平知道这件事情么?”

  李成的目光看向那暗卫,声音有些低沉,而这低沉中也带着些许杀气。

  暗卫低声道:“据属下等人查探,承平长公主是知道此事的,并且.有意纵容,其中好似是有崔氏的人在其中挑拨。”

  崔氏?

  李成皱眉。

  当年承平因为崔氏的一个郎君死活要下嫁给已经半死不活的崔氏,后来他碍于情面也让崔氏缓过来了一口气,勉强算是天下一流的世家了。

  如今竟敢在背后挑唆?

  他冷笑一声:“传朕诏令。”

  “崔云麾下邓合堂忤逆圣旨,罪痛谋逆!”

  “崔氏与其同罪,全族处死,五岁以下男童流放西疆,女子皆充作官婢!”

  “承平纵子,与崔云同罪!即刻下诏狱!”

  “崔云、承平、崔氏家主尽皆凌迟!”

  “其家产全数充公。”

  说到这里,李成再次顿了顿,又开口说道:“此外,请尚书台令过来,朕有事情与他商议。”

  黔州。

  事情左右不过是半年,黔州光景已然不同。

  邓合堂的牌子已经被扔在地上,四周有官兵士卒正在发放救济粮食,而除却救急的粮食之外,其余的粮食也都是按照市场价格十文一斗来售卖。

  至于实在是家里没有余钱的?

  便可以去官府设立的衙门点去干点活,然后换点粮食、换点钱财。

  黔州的灾情就这样平定了下来,崔氏以及诸多世家伸出来的那一只手也被砍了下来。

  可.这不过是事情的前奏罢了。

第513章 倾覆【本卷完】

  黔州之事从头到尾不过是一次简单的试探,牺牲掉的也不过是区区一个“崔氏”罢了。

  崔氏在大唐之初的时候勉强算是第一流的世家,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崔氏已经变成了三流世家、甚至都差点沦落为“寒门”了,只是后来崔氏出了一个样貌才情样样都不差、甚至可以说是优秀的子嗣罢了。

  可惜,崔氏的家主没有长远的目光。

  当时那位崔氏子弟高中状元,本来前途一片光明,但却被先皇的长女,也就是承平公主瞧上了。

  而后,承平公主请求皇帝为她和这位崔氏子弟赐婚,但先皇并不是昏君,所以先询问了这崔氏子弟以及崔氏家主的意见。

  这是难得的明君之举。

  当然,也是因为这位崔氏子弟才情确实不错,让当时的皇帝十分喜爱,所以想要重用,自然就不愿意让其和公主成婚,毕竟本朝是有律令的,驸马不得干政——同样的,公主也不可干政。

  承平公主是因为得到了先皇的宠爱,所以才显得十分高贵罢了。

  那位崔氏子弟倒是不同意,想要拒绝,但崔氏家主却不是什么眼光长远的,他直接答应了此事,并且和妻子以死威胁,到最后那位崔氏子弟只能够接受。

  这才是成为了驸马,后来那位崔氏子弟一生郁郁寡欢,早早的就死了,只剩下这承平长公主以及一个孩子。

  太极殿中

  李成淡淡的看着远处的方向,脸上闪过些许唏嘘之色。

  他知道,那些人的试探还没有结束,或者说还没有正式到来,崔氏不过是一个开胃菜罢了。

  若是让他们看到朝廷的左右为难,他们必然是会蜂拥而上。

  像是贪婪的鬣狗一样。

  他淡淡的抚摸着袖子中的书卷,那是自太祖皇帝李世民时期传下来的“书籍”,据说是大虞时期的最后一位皇帝万岁帝亲笔所书的杂记。

  李世民将这书籍传承了下来,并且留下祖训,后世李唐所有皇帝都要好好的看这本书,好好的学习这本书。

  “事情还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

  李成嘴角挑起一个略带嘲讽的弧度,他有些好奇这个事情了。

  隆武十七年。

  大唐边境。

  风吹拂在山上,大唐士卒正装备整齐在看守边疆,顺带看一看有没有人侵犯。

  风一吹,无数的草便低下了头颅。

  草原之上很快的就只剩下了这一点声音,一点点残影从远处出现,而后迅速靠近。

  “碰——”

  一道枪声响起,象征着战争的出现,无数的硝烟开始在边疆处弥漫,士卒们从远处的山峦飞奔而来,所有的一切都好似消失又再次出现。

  战争,悄无声息的出现了。

  隆武十七年,春,三月三日。

  大唐边境与大唐接轨的诸多小国、大国全都发起了对大唐的进攻,他们认为大唐占据了这天下最顶尖的位置已经太久了,他们妄想利用战争来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

  这同样是大唐所遗留下来的问题。

  太极殿上

  大唐的朝臣们脸上都带着愤怒的火焰,已经有多长时间没有人敢于挑衅大唐了?已经有多长时间了?那些人已经忘记了大唐的威严和强大,以至于他们竟然敢挑衅大唐。

  这是大唐的耻辱!

  只是顷刻之间,这座本来已经躺着休息了数十年、近乎百年的战争机器便再次疯狂开动!

  隆武十七年的春天,便在战火弥漫中过去了。

  很快的,隆武十七年的夏天便抵达了。

  大雨滂沱中,大唐又遇到了新的困境。

  大唐内部的那些世家们准备作乱了,他们试图趁着大唐应对那些外国势力的时候,将大唐政权推翻,而后将其吞噬。

  至于吞噬了大唐之后,怎么对待那些战争的国家?

  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

  在利益的面前,他们已经忘记了一切。

  其中就有孔家。

  甚至孔家还是提出倡议的几个大世家之一,他们联合起来,早就忘记了所谓的道理和忠义,他们的脑海中能想得到的就只有钱和权力。

  这些世家便是在历史长河中所流传着的那些“毒瘤”,也同样是趴伏在大唐身上吸血的家族,他们中有和李唐皇室联姻过的,也有在李唐这几百年的长河中帮助过某一任皇帝登基的,但无论如何,这样的家族中原华夏大地是容忍不了的。

  隆武十七年,秦氏、赵氏、张氏、三刘、曹氏七个家族迅速反应过来,联合在一起,开始对这几个家族进行围剿——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七个家族的势力虽然十分庞大,但制造麻烦和平息麻烦是两个等级的事情。

  比如,你想要制造一场巨大的慌乱应该如何做?

  很简单,在人群中放一个爆炸的消息,制造一场屠杀——这很简单,但如果你想要安抚这些黔首应该怎么办?你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够慢慢安抚。

  比如,你想要制造一场山火需要什么?

首节 上一节 604/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