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622节

  可如果两个人说的话完全相反,甚至针锋相对,那么这两个人当中一定有一个人说谎。

  那么一个问题萦绕在这咸阳城内所有人的头顶。

  说谎的人是谁?

  是扶苏?还是胡亥、赵高、以及李斯?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一个好名声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大部分的人心中偏向相信扶苏,因为扶苏的名声太好了!好到所有人都觉着扶苏若是没有证据是不会干出来这种事情的。

  甚至咸阳城的守军都开始怀疑这件事情了。

  而这也导致了另外一件事情的发生——在扶苏大军抵达咸阳城城楼下面的时候,咸阳城的守军直接打开了城门,将扶苏迎了进来。

  咸阳宫中

  扶苏的身体几乎站不稳了,他听着大臣们解释着事情后,脸上露出了一抹苦笑。

  果然啊——父皇果然出事了!

  他咬着牙,强行让自己坚强起来,这个时候父皇已经崩殂了,但是父皇留下来的这个庞大的帝国还没有倒塌,他一定会完成父皇的心愿!

  他要让大秦万世永昌!

  但.在此之前,他首先要做另外一件事情。

  找出害了他父皇的凶手,而后让他的父皇.安然下葬,入土为安。

  扶苏强忍着内心的悲痛与愤怒,开始仔细询问大臣们关于父皇驾崩前后的每一个细节。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黑冰台的人也随之出现,将那些被隐瞒的真相逐渐拼凑起来。

  扶苏越听,心中的怒火就越旺。

  他紧紧握着拳头,关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

  他想到自己曾经被派往边疆,远离朝堂,心中虽有委屈,但从未有过怨言,只想着为父皇守好边疆,为大秦的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却没想到,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竟被这些奸臣小人利用,自己的父皇也惨遭他们的毒手。

  “赵高!李斯!胡亥!”

  扶苏咬牙切齿地念着这三个人的名字,心中的怒火已经无法忍耐,此时站在那章台宫大殿之上的赵高等人也是摇摇欲坠,所有人都在承受着扶苏的怒火。

  唯有本应该生气的人——嬴政,他不仅没有生气,只是淡淡的站在一旁,听着这个世界线上始皇帝的遭遇。

  用鲍鱼掩盖他尸身的臭味?

  目的只是为了继承皇帝的位置,杀死扶苏?

  嬴政内心晒然一笑,有些不屑,又有些为这个世界的自己感到悲哀,不过这一切都要结束了不是么?

  二世皇帝元年,天下本应该大乱。

  但此时,长公子扶苏挺身而出,率领三十万大军镇压下来了胡亥、李斯、赵高等人的阴谋,而后开启了被称之为“盛世”的统治时代。

  二代帝王本就应该守城、仁和。

  扶苏的特性也同时符合这一切,只是原本的他更加偏向于一个被儒家洗脑了的傀儡帝王,但此时此刻的他,却并没有成为傀儡,因为有另外一个人的存在。

  嬴政。

  或者说,在这个世界,他叫做“陈正”。

  是的。

  嬴政来了恶趣味,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陈正”,以此来纪念这个世界上没有出现的那个庞大的、伟大的家族。

  二世皇帝十五年。

  章台宫中

  嬴政躺在病榻上,脸色苍白而又虚弱,扶苏则是站在他的面前,脸上带着些许谦逊与恭敬。

  “不必悲伤。”

  嬴政对于这个时间线上所发生的一切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他将这个时间线上的一切都改变了,甚至还将大秦的国力提升到了巅峰的程度,顺手让扶苏拜自己当了老师。

  这一切甚至是在他没有暴露自己身份的前提下做成的——只是有点可惜,扶苏这个家伙还是没有改掉坏习惯,对自己言听计从的。

  就跟当初听淳于越的话一样!

  嬴政带着些许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道:“且记住了,为师离开之后,你切记不能够再这般听别人的话了!为师教给你的帝王心术你可是都记住了?”

  扶苏悲伤的点头,眼眸中划过些许的哀伤。

  看到这一幕,嬴政也就彻底放心了,之后缓缓的闭上了双眼。

  而此时的扶苏则是低声的、轻轻的在闭上双眼的嬴政面前,说道:“父皇.”

第529章 番外父与子【扶苏篇】

  我叫扶苏。

  大秦帝国的长公子,始皇帝嬴政的嫡长子。

  自出生起,我便被寄予厚望,承载着这个庞大帝国的未来与荣耀。

  在咸阳宫高耸的宫墙之内,我度过了无数个日夜,见证着大秦从诸侯割据走向天下一统,父王的雄才大略如同一座巍峨的高山,始终矗立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毕生敬仰与追随的目标。

  自幼,父王便亲自教导我,传授我治国理政的方略。

  他常常带我出席朝堂议事,让我聆听大臣们的谏言,感受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我看着父王在朝堂上的威严与决断,心中满是敬畏与憧憬。

  我渴望有一天,我也能像父王一样,坐在那高高的龙椅之上,俯瞰天下,为大秦的百姓谋福祉,让大秦的威名传遍四海。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皇为我寻找了一位老师,他的名字叫做淳于越。

  我听从老师的劝诫学习儒家的思想与内容,可我却让父皇失望了。

  我无法理解为何老师的思想与父皇思想间的问题,我甚至不太明白为什么父亲让我拜师淳于越,听从淳于越的话,但最后当我学成了之后,又开始指责我和老师的思想。

  老师的思想很简单,便是“仁”,我有时候其实也觉着老师的思想并不算太对——站在一个统治者的角度来看,但我同样不理解父皇的思想以及政策——那些政策已经将百姓们的腰给压弯了。

  我的脚步踏遍咸阳城,甚至走了一遍周围的郡县,我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严苛的秦律几乎已经将整个秦国摧毁了一半,所有的黔首们每日都战战兢兢的生活着——或者说不算是生活,而是生存,他们只是为了最简单的问题,即活着而活着。

  严苛的秦律如同镣铐一样,拷在他们的身上,将他们所有人牢牢的捆绑在一艘战船上。

  黔首们已经濒临崩溃。

  在秦统一之前,他们已经过了数百年的战争生活,七国、甚至更早之前的国家对百姓们并不算好,或者说很差。

  我曾经思考过,秦之所以能够统一的原因是什么呢?

  自然有我父皇的雄才大略,但更多的大概是其他的原因吧——一个所有人都没有思考过的原因,比如黔首们对于战争的忍耐已经抵达了极限

  他们为什么要帮助我们秦国一统天下呢?

  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秦国能够尽快结束战争的希望,所以最后秦国胜利了,秦国的士卒将所有的国家全部碾碎。

  可是……战争结束之后,百姓们过上了他们想要的生活么?

  我觉着没有。

  因为百姓们的生活同样的困苦,甚至战争都没有停止——大秦依旧在迈动自己的脚步,踏着这个脚步缓慢的往前走。

  我不知道父皇准备什么时候结束大秦内部的战争。

  但我深知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沉重苦难,因此在一些政策上,我与父王产生了分歧。

  我多次劝谏父王,希望他能施行仁政,减轻百姓的负担,避免过度的劳役和严苛的刑罚。

  然而,我却忘记了。

  我是一位大臣的之前,先是父亲的孩子。

  慢慢的,父亲开始对我失望了,甚至从他身旁的内侍口中得知,我已经被父皇放弃了……因为我的固执与倔强,父皇不再把我当成是继承人。

  最初我是怀疑这个消息的准确性的,但后来慢慢的我就发现了,这个消息是真的。

  那一天我去寻找父皇的时候,听到父皇对王翦老将军说扶苏不能够成为帝王。

  这话出得我父亲的口,入的我的耳朵,我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听错的,所以赵高说的是对的,我的父亲已经将我从继承人的名单中去除了。

  我开始明白了这件事情。

  起初我是很伤心、乃至于悲愤的,我觉着我从未曾做过对不住父亲的事情,也从未曾将父亲的教诲忘记,可为何呢,为何就出现了这样子的事情呢?

  当悲愤与哀伤慢慢散去之后,留在我脑海中的就只剩下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做好分内的事情。

  父亲既然已经不再将我当成继承人了,那我就好好的做一个大臣——以身作则,告诉父亲,我并没有贪恋这个位置,并没有想要霸占着这个皇位不松手。

  我开始以臣子自居、而非是以这个庞大帝国的继承者自居。

  可不知道为什么,父皇好像并不算满意——他总是觉着我做的不对,甚至开始对我进行斥责,较之往常更加.严肃、更加的令人不能接受。

  一直到一件事情的爆发。

  焚书坑儒。

  事实上,我明白父皇焚烧书籍是为了加强统治——毕竟我的老师的确是不怎么配合,这样的情况下,愚民才是最好的措施——可是那些黔首该有多么的可怜呢?

  仅仅是因为父皇和儒家的矛盾,所以他们就要面临这样的难题么?

  这.又是一种怎么样子的痛苦呢?

  更何况,虽然那些儒生不应该斥责朝堂,可若是将他们以及那些方士一一坑杀,父皇的名声一定会变得更差劲——如今都已经是暴君了,我不敢想象之后是什么.

  于是,我上疏试图阻止,阻止父皇将那些儒生以及方士坑杀。

  但最后失败了。

  父皇勃然大怒,在朝堂上斥责我无君无父。

  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指责,让我一度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辩解。

  是的,或许我应该承认,当时的我内心是有些许不满的、也是有些许心灰意冷的。

  毕竟在我自己看来,我做的应该已经够多了,可这么多的事情都没有能够改变父皇、阻止父皇,那我何必再继续下去,继续让父皇厌恶我呢?

  所以在父皇决定惩罚我的时候,我并没有退缩,反而是与父皇开口辩驳。

  最终,我被派往上郡,与蒙恬一起戍守边疆。

首节 上一节 622/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