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第188节

第300章 “瓜分豆剖”

  文莱素丹王国首相阿布·巴卡在几名随从的搀扶下,失魂落魄地登上了即将起航的“腾达号”商船,然后又被带到了贵宾包厢之中。

  “首相大人……”使团副使、王室禁卫军副统领哈吉·苏海米神情沮丧地看着阿布·巴卡,欲言又止。

  “什么都晚了。”阿布·巴卡一脸苦涩,嘴里喃喃地说道:“我们文莱王国此番恐要遭灭国之危了……”

  “唉……”哈吉·苏海米闻言,也是重重一叹,无力地靠坐在一把椅上,默然无语。

  文莱使团在建业城待了近一个月,始终未获允许前往长安觐见齐国大皇帝和内阁总理大臣,他们就已经感到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无助。

  即使,巴卡首相大人带着素丹陛下亲笔信,承诺放弃素丹称号,允许齐国驻军境内,欲举国归附齐国,成为齐国的保护国,但依旧没有得到齐国政府的任何回应。

  难道,齐国真的要应那个顺国之请,要将传承了数百年的文莱王国彻底覆灭,然后瓜分文莱的领土,掠夺文莱积存的财富,奴役文莱的子民?

  七个月前,大顺王国借口文莱大量收留顺国逃奴为由,又一次挑起了两国之间的军事冲突,出动军队悍然跨过两国界河——格盟纳河,侵入文莱境内。

  本以为,此次冲突不过又是一次顺国的例行的边界蚕食行为,夺占一些领土,掳掠一些财物和丁口,只要文莱王国做出一定的让步,便会撤回其境内,两国之间的战争亦就此消弭。

  是的,面对如狼似虎的顺国军队,文莱几无任何还手之力,更不要提,顺国身后还站着一个庞大的齐国,可以随时获得无尽的军械物资支持,哪里还有一丝胜算。

  故而,在顺国入侵后,文莱王国便采取了消极抵抗的策略,军队大踏步地后退(实为溃败),放弃了西边大片领土,使者也是一波又一波地派往顺天城(今马来西亚古晋市),向顺国乞和。同时,还不断哀求齐国驻文莱公使,请求介入调停,制止顺国的入侵。

  但诡异的是,齐国公使刚开始还应允会积极介入调停两国之间的战争,恢复婆罗洲北部地区的和平稳定。却不想,半個多月过去了,顺国不仅没有停止军事进攻,还将手头不多的几艘战舰驶入了文莱王城附近海域,有隐隐发动登陆战役的企图。而齐国公使在未向文莱王国政府通告的前提下,突然乘船离开了文莱,不知何往。

  就在文莱上下惶惶之际,从顺国传来一条让人惊骇的消息。

  顺国政府私下沟通苏禄、吕宋、卫国等三国,达成了共同瓜分文莱的一致意见,然后上述几国便相约派出了使者前往汉洲,准备将达成的协议报与齐国,以获应允并请齐国主导此次瓜分行动。

  真神呀,这几个齐国的藩属国竟然生出此等野心,欲彻底覆灭传承了三百多年的文莱素丹王国!

  虽然这个消息未经证实,但却将文莱君臣骇得魂飞魄散,宫廷之内乱作一团。

  一个顺国就已经让文莱难以招架了,若是再加上苏碌、吕宋、卫国,那么,文莱将无任何抵抗的能力。

  更不消说,南洋霸主齐国亦有可能参与其中,那文莱王国就只能如同摆在案板上的鱼肉一般,只能任其下刀分食,而没有丝毫翻盘之机。

  文莱素丹侯赛因·卡玛鲁汀当即让王国首相阿布·巴卡率领一支使团,携带大量贵重礼物,前往汉洲觐见齐国大皇帝,表达文莱王国最为卑恭的态度,以求得齐国网开一面,勿要覆灭文莱的国柞,断绝文莱三百多年的历史传承。

  素丹侯赛因·卡玛鲁汀在致齐国皇帝的国书中言及,文莱王国虽为真神教国家,但王室也是有汉人血统的,一直奉黄森屏为始祖(此证不可靠,据悉,明初洪武年间,文莱素丹可能为了得到大明的支持而冒认黄家子孙),更是曾被华夏大陆王朝列为不征之国。

  而且,我们文莱虽不是你们齐国藩属之国,但年节孝敬、日常供奉从未少过,向来执礼甚恭,从未任何形制逾越。对你们齐国提出的所有要求,也是照尊不违,任尔予取予求。

  你看看,我们都这般伏低做小,态度也是如此恭顺,你们齐国难道还要带着几个藩属国一起来覆灭我们文莱素丹王国,瓜分我们的领土?

  我们小国寡民,经济凋敝,物产不丰,而且人种迥异,文化亦为不同,你们齐国作为天朝上国,怎么能行虎狼之举,做吞并之事!

  当年大明的洪武皇帝曾说,“海外夷国,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彼既不为患,而兴兵轻伐,亦不祥也。”

  齐国,好歹也是华夏大国,礼仪之邦,这般欺负一个海外弱小“夷国”,还要不要脸?

  然而,让文莱使团始料不及的是,齐国人好像不吃他们那一套。

  国书收了,但拒绝了礼物,并且整个使团也被阻在建业城,不得南下前往长安觐见齐国皇帝。

  三日前,几名齐国官员向他们文莱使团转交了齐国外交事务部的一份通牒,声称为了“恢复婆罗洲地区的和平和秩序”,保障“当地百姓的生命安全”,文莱素丹王国必须放弃对该地区的“残暴而无道的统治”,停止无意义的军事“对抗”,将婆罗洲除文莱城以外的整个北部地区交付齐国、顺国、吕宋和卫国托管,直至当地民生经济和安全秩序恢复到足以“妥善自处境地”,届时将由该地人民“自行决定最终归属”。

  啥意思?

  你们文莱王国可以洗白白,将除了文莱王城之外的所有文莱领土交出来,等待齐国及几个附属藩国的共同瓜分!

  使团主使、王国首相阿布·巴卡震惊之余,当即向齐国官员表示,要到长安觐见永隆帝,哀求皇帝陛下收回成命,不能就这样决定我们文莱王国最后的命运。

  但是,无论巴卡首相如何求告,皆遭到齐国官员无情地拒绝,并让他们三日后,离开建业,返回文莱,准备做好相应的领土移交手续。

  “齐国人就是想要将整个南洋都变成汉人的领土!”哈吉·苏海米悲愤莫名,“从爪哇岛,到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再至苏拉威西岛、吕宋岛,全都被以齐国人为首的汉人国家所占据。到了现在,终于轮到婆罗洲,轮到我们文莱王国了。既如此,我们莫如跟他们汉人拼个同归于尽,要不然就会跟那些岛屿上的国家和部族一样,沦为汉人随意役使的奴隶!”

  “……王国军队可堪一战?”巴卡问道。

  “虽然实力相差甚远,但作为真神的虔诚信徒,我们每个文莱王国的战士都有赴死殉道的决心。首相大人,亚齐人在整个王国沦丧之后,尚且与齐国人转圜周旋数年,我们文莱岂能与之相较不如?”

  “素丹陛下未必有玉碎之念……”巴卡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摇头说道。

  其实,在他内心深处,根本没有为文莱殉国、为真神殉教的念头。在闻知齐国欲联合所属几个藩国共同瓜分文莱后,他已然认命了。

  之所以表现出这般愤慨和难过的模样,那不过是他为了尽人臣之道而已。

  他身系家族数十上百口命运,拥有财富数以十万计,怎么能轻言生死,为国、为教而殉道呢?

  想必,素丹陛下也不会生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般极端的信念。

  毕竟,齐国人还是给素丹陛下留下了一座文莱王城,未曾赶尽杀绝。

  倘若,试图强自反抗,以绝外患,惹恼了齐国,说不定就会让整个文莱王室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不仅国灭,而且身死。

  南洋地区那些被齐国逐一覆灭的王国和部族,其国王和部族头领在乖乖交出政权和领土后,好像都没遭到齐国人的太过留难,各自拥着自己累年积存的财富,快乐而逍遥地享受奢靡生活。

  浩浩大势之下,既然无法扭转乾坤,那莫如顺势而为,接受真神之安排。

  ——

  1732年10月3日,顺天,太平宫。

  “大齐皇帝为何还要给文莱留下一座王城,让他们苟延残喘,续继国柞?”李瞻将手中的电文轻轻地放在桌案上,喟然叹道:“难道皇帝陛下不知,除恶务尽、斩草除根的道理?”

  李瞻是大顺王国第四任国王,年届三十六岁,正是一个君王年富力强、积极进取的岁月。

  事实也确实如此,李瞻七年前继位,在稍稍稳定国内政局,巩固了自身权力后,便于1727年9月,挑起了对文莱王国的战争。

  在齐国多方的支持下,再次大败文莱,歼灭文莱军队一万余,迫得对方不得不割让格盟纳河以西领土予顺国,并赔款白银三十万两,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大顺王国对文莱的战略优势。

  但是,顺国上下深知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道理,一门心思地想要彻底覆灭文莱这个土邦王国,从而夺取婆罗洲北部精华之地。

  不过,大顺毕竟人口不丰,想要一口吞下整个文莱,怕是会将自己噎死。

  更何况,覆灭文莱后,势必要改变整个婆罗洲的地缘格局,必须要获得大齐的应允,方能有所动作。

  因而,李瞻便不断派遣使者前往长安,游说大齐皇帝和内阁政府,试图说动齐国共同出兵,一举灭亡文莱,然后分其地,掠其民,将这块面积巨大的岛屿彻底变成汉人的极乐之土。

  不过,是时,泰平帝正在修身养病,将国事皆托付于太子署理。而太子在监国时期,出于老成持重的考量,并不愿意改变目前婆罗洲的格局,希望整个南洋地区镇之以静,以待更为合适之契机,再行处置。

  说白了,太子在监国秉政时,为了造成不必要的施政疏漏,避免出现剧烈的政治变动,想一切维持现状。

  你顺国可以对文莱敲敲打打,占些地盘,掠些人丁,抢些浮财,但最好不要将事情搞大,破坏目前南洋地区的殖民秩序。

  李瞻虽然对此颇为微词,觉得齐国太子施政太过保守,但身为藩属国之主,却不敢违逆齐国的决定和安排。

  后来,随着太子意外坠马薨逝,泰平帝重新秉政,最后立皇太孙为帝国继承人,整个帝国政局顿时陷入短暂的波动。

  永隆元年,大齐皇帝举行登基大典,李瞻亲赴长安观礼。

  在长安停留期间,李瞻多次私下拜会永隆帝,希望皇帝陛下能支持自己的想法,彻底吞灭文莱等几个婆罗洲土邦王国,真正确立汉人在该岛上的绝对统治地位。

  永隆帝对此颇为意动,还拿出了几幅婆罗洲的山川地理详图,进行了一番认真研究和深入讨论。

  帝国新君继承大统,若是想要快速建立个人威望,没有比开疆扩土更为有效的方法了!

  李瞻的建议,立即获得了永隆帝的支持。

  于是,经过一年的准备,今年二月,大顺王国在刚刚过了农历新年后,便以文莱大肆收留顺国逃奴为借口,出动六千余王国军队,杀入文莱境内。

  于此同时,苏禄王国、吕宋王国、大卫王国亦从文莱王国的东南和东北两个方向,出动海陆两军,进逼文莱。

  是的,在齐国的主导下,顺国与上述几个齐国藩属已经敲定了瓜分文莱的协议,只待齐国内阁和皇帝陛下批准,便会立即群起而攻之,就此覆灭传承了三百六十多年的文莱王国。

  今天上午,李瞻收到齐国政府对文莱的最终处置决定的电文,不由大为意外。

  齐国竟然留了文莱王国一条“小命”,不仅让他们得以保留王室,还将文莱王城许给他们用以栖身保命。

  “殿下,大齐此举,不过是为保持婆罗洲地缘态势的平衡而已。”顺国内阁总理大臣刘仁松朝沉声说道。

  “偌大的一个婆罗洲,大齐据其有半,而我大顺据其有三,余者乃为吕宋、卫国和苏禄分之。”李瞻闻言,不由为之一怔,随即苦笑道:“如此这般势力大分,却还要再留下一个文莱王国,于事何益?”

  “殿下,我大顺王国所据之地,除了南方部分领土夺自班贾尔素丹王国外,大部领土皆为原三发素丹王国和文莱素丹王国旧有之地。”刘仁松说道:“而三发素丹王国乃为文莱旧有羁縻藩属之国,也就是说,我大顺精华之地皆取自文莱。倘若,将来大齐若要对我大顺行打压之事、分裂之举,便可利用文莱大做文章。”

  “呵……,有这个必要吗?”李瞻听罢,顿时心生不满,“哪有宗主国对藩属之国这般防范猜忌的?”

  “殿下需知,这个世界上没有千年的帝国,更没有长盛不衰的王朝。”刘仁松也是唏嘘不已,“大齐此举,不过是为将来势衰国败而做出的未雨绸缪之行。”

  “刘卿说得是,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事物,也没有长盛不衰的强大帝国。”李瞻笑着说道:“时移世易,若我大顺将来势大崛起,就凭一个仅据文莱王城的破落土邦,还能制衡得了整个婆罗洲局势?”

  “殿下所言极是。”刘仁松拱手附和道:“为今之计,我大顺当在齐国军力尚未抵达之前,尽力驱使大军杀入文莱腹地,掠取所需丁口和财计为先。”

  “没错,咱们先杀入文莱境内,将好处先占了。……可惜了,文莱王城竟然不能轻动,尽皆便宜了齐国人。”

  “殿下,我们该知足了。要知道,在此次瓜分文莱的行动中,相较于我们大顺获取了仅次于大齐的那份巨大利益,而苏禄王国却从中没怎么获得太多收益,那才会为之叹息不已。”

第301章 坚定而忠诚的苏禄王国

  1732年10月15日,苏禄王城,高安(今马来西亚山打根市)。

  在南洋地区的诸多大齐藩属国之列中,多为齐国于数十年前先后扶持建立的汉人王国,通过持续不断地移民和开拓,渐渐成势,逐步确立了对当地土人的武力优势,并跟随齐国的脚步,征战四方,对外殖民扩张。

  但其中却有两个比较特殊的土著藩属王国,那便是占城王国和苏禄王国。

  不过,占城王国千年以来通过安南多多少少沐浴了几分华夏文明,而且受齐国影响,早已从此前信奉的婆罗门教转为佛教,并且与齐国安南总督区和河仙王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上形成交融互通的状态,使得该王国变得几乎与汉人王国无异,完全融入了齐国主导的南洋宗藩体系。

  而苏禄王国自15世纪中期受到来自于阿拉伯和印度的真神教商人的影响,开始逐步接受并全民信奉真神教,还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并延续数百年之久。

  众所周知,齐国在经略和征服南洋地区以来,对真神教一直都采取的是极力打压和限制的策略,试图将真神教从该地区彻底排除在外。

  为此,齐国不惜以强迫修改教义、血腥杀戮、毁坏真神庙以及征收特别人头税的方式,来“矫正”当地土人的宗教信仰,以逐步消除真神教的影响力。

  而苏禄素丹王国却是一个信奉真神教的国家,更是处在苏禄群岛这片海上战略要地的位置上,毗邻吕宋,连接婆罗洲,沟通香料群岛。按理说,齐国早应出兵将其覆灭,夺其地,掠其民,将之变为齐国的海外领地,如同南洋地区诸多土邦王国一样,使其最终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然而,苏禄王国却因为九十多年前与齐国太祖皇帝及其建国者结下了一个善缘,而就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将整个王国紧密地绑定在齐国身上,不仅未遭到任何打压和限制,反而获得了齐国不遗余力的扶持和帮助,国土面积也从仅有的数百座小岛,扩张至婆罗洲东南一部,成为一個颇具影响力的地区国家。

  苏禄自知真神教受到齐国的忌惮和压制,于汉兴年间(1670年-1685年),在齐国政治顾问的指导和帮助下,采取了政教分离的政治体制,开始逐步推进整个王国的世俗化改革。

  随后,苏禄王国又在新制定的国家大诰(宪法)中删除了真神教为苏禄国教的规定,允许国内百姓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在国内法律体系中,废除了真神教法规,并且以齐国律法为蓝本,制定了民法、刑法、商法等诸多法典。

  苏禄王国还在齐国顾问的建议下,建学校,办教育,规定学校必须加强非宗教的专业知识教育,必须向受教育者传授齐国科学技术文化和思维方式。

  绍宁十年(1706年),苏禄还进行了语言文字改革,用汉语代替阿拉伯字母,籍此彻底融入华夏文明。

  在社会生活习俗上,苏禄也陆续废除真神教的各种陋规,提倡男女同样,妇女不戴面纱,抛弃部落时代装束,鼓励着华夏衣冠。

  近二十多年来,苏禄王国政府还陆续还关闭了一些真神教宗教设施,废除宗教称号,废除真神教历而采用齐国皇帝年号和传统华夏农历。

首节 上一节 188/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下一篇: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