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第67节

  另外,大维齐还告知士兵,素丹陛下已经允诺将为他们发放拖欠数月的饷银。为了印证自己的说法,他命令禁卫军将数十口钱箱摆到了阵前,然后将其一一打开,一枚枚把花花的银币洒落了一地。

  叛乱的耶尼切里军团官兵见此情景,军心立时动摇。

  午前11时,叛军驻地爆发一阵激烈的枪声和厮杀声,随后,无数的士兵奔出营地,纷纷主动向禁卫军投降。

  正午1时,一队耶尼切里军团官兵捧着叛军头领帕特罗纳·哈利勒的脑袋,走出了军营。

  至此,这场未遂政变基本上被镇压。虽然,城内可能还有一些乱兵和黑恶势力在肆虐,多是趁火打劫之辈,不足为虑,影响不了大局。

  齐国公使冯泉林在街上局势尚未完全平复之际,便第一时间拜访了大维齐,商讨两国之间如何进一步加强经贸和军事联系,并协调对威尼斯和俄罗斯展开军事打击。

  可万万没想到,一份来自埃及的战报,通过陆路传递的方式,送至大维齐的案头。

  英格兰入侵了埃及,并且还封锁了该地通往伊斯坦布尔的海上运输。

  帝国急需的军械物资和粮食供应,暂时被中断了。

第131章 铁甲舰

  1726年4月2日,在几内亚湾海域,一支由十艘战舰、两艘物资补给船组成的英格兰舰队正迤逦前行,一路向南驶去。

  他们昨日在途径葡属福摩萨岛(今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补充了一些新鲜食物和淡水后,并未过多停留,而是选择继续南下。

  这支英格兰舰队受皇家海军委员会派遣,是想趁齐国大批舰船滞留于北大西洋海域时,杀到他们的身后,巡视游曳非洲西海岸地区,去袭击和拦截途径此处的齐国运输商船,尽可能地截断他们前往欧洲的航线,并阻击可能存在的后续补给运输船。

  经过与齐国海军一年的缠斗,不仅使得英格兰商船损失连连,几乎每个月都有十余艘商船失踪(大概率是被齐国海军所截获),商人叫苦不迭,破产者众多,就连皇家海军也是损兵折将,先后四十余艘大小战舰被齐国远征舰队击沉或俘获,让整个英格兰感到一种无言的窒息。

  寇可往,我亦可往!

  遭受巨大压力的英格兰皇家海军被迫组织了一支特别远征舰队,准备杀到齐国人的后路,予以相应的报复。

  说来也是不可思议,去年,齐国远征舰队在抵达欧洲前,除了攻占葡属佛得角和重夺西属加纳利群岛外,对葡属安哥拉、葡属几内亚,以及英格兰在几内亚的几处捕奴据点竟然置之不顾,任由其存在于他们的后方。

  如此,这支特遣舰队在经过佛得角后,丝毫不担心自身补给的问题,葡属几内亚、葡属福摩萨岛,还有前方的葡属圣多美岛,及至接近齐国南非领地的葡属安哥拉,都可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资和淡水补给。

  “哦,上帝!”一名满脸络腮胡的水手惊恐地伸手指向远处的海面,高声惊呼道:“船长,你看,那是什么?”

  “圣乔治”号舰长普瑞莫·温格举着望远镜,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

  “蒸汽船!”

  看了半响后,他身体猛地一震。见多识广的他知道,前方那道浓黑的云雾,是蒸汽船的烟囱所排出的黑烟,而且烟雾还不止一道。

  目前世界上拥有蒸汽船(包括机帆混合动力)的国家屈指可数,算来算去,大概就只有齐国、英格兰和法国三家。不过,法国的蒸汽船尚在塞纳河上进行实验,还未驶入大海。而英格兰的船只也只能在北大西洋近海航行,运输一些货物和人员,效率是比传统风帆船高不少,尤其是在进出港和无风状态下。

  但蒸汽船的使用成本却未必便宜,需要携带很多燃煤和淡水,使得货舱利用率下降不少。同时,蒸汽船还对所抵达的目的地有特别的要求,即必须有燃煤补给。否则,缺了燃煤的蒸汽船还不如普通风帆船。

  因此,许多对时效性并不太过看重的商人和货主们不愿意选择机帆船来运输货物,这多少也制约了英格兰对蒸汽动力船只的发展速度。至于皇家海军装备的几艘机帆船,在与齐国进行海上交战时,并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不是机器出现故障,趴窝在半路上,就是动力不足,跟不上齐国机帆船的机动性,反而在战斗期间,需要若干风帆战舰保护它们的安全。

  在普瑞莫·温格舰长的印象里,英格兰那家成立没多少年的克利夫兰公司曾进行过一次跨大西洋的实验航行。一艘机帆船从斯旺西出发,顺利地抵达了英属北美的新泽西,然后满载着烟草和棉花返航。不过,从那以后,似乎再没听到过该公司进行过类似的航行。也许出于安全因素,或者是技术问题,更有可能兼而有之。

  至于几内亚湾海域,不用多说,能来这里的蒸汽船一定是齐国的,别无他家!

  普瑞莫·温格舰长心中生出一种很不好的预感,因此他下意识地准备去命令桅杆上的水手给后方的旗舰发信号,是否立即转向避开。

  但就是此时,桅杆上的瞭望哨发出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吼叫声:“发现敌舰!……大批蒸汽战舰!数量为……十五艘!……哦,上帝!不,敌舰数量为十八艘!”

  温格舰长闻言,脑袋有些发晕,脸上也变得铁青。他不怀疑瞭望哨的专业水平,事实上这些人都是受过严格训练的,每个人都在专门学校里进行学习,教师们拿着各国重要船只的画像给每个人进行详细的讲解,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遇到的一瞬间辨别出对面船只所属国别。

  很不幸,他们今天遇到了齐国蒸汽战舰,这种船只,瞭望哨大概不会认错,因为它太特殊了,太好认了。

  这支舰队很可能是齐国派出的第二批征英舰队。

  哦,上帝,齐国人为了击败他们英格兰,竟然大举增兵了!

  温格舰长猛然飞跑上了舰桥,然后拿起一支齐国进口的望远镜--相较而言齐国的望远镜比英格兰所产的精度更高,观察的距离也更远,仔细搜索起了远方的海平线。

  几分钟后,视野中出现了一道道冲天而起的黑色烟柱,然后逐渐显露的是装有护甲的船身。

  特征太明显了,黑褐色的装甲,几根巨大的烟囱,不断喷吐着黑烟,遥指前方的船艏炮,以及几座……装甲炮塔,还有那特殊的修长船体。在高高的桅杆上,一面面红色旭日黄龙旗随着海风,猎猎飘扬!

  敌方十八艘战舰!

  根据冒出的烟柱,粗略估算对方蒸汽动力战舰也至少有七八艘!

  麻烦大了!

  “少校,旗舰发来信号,要求我们调整帆桁,转向西南,全速前进!”就在温格舰长还处于懵逼状态时,信号官匆匆跑了过来,一脸惊慌地说道。

  “全速前进?”温格舰长不可置信地看着信号官。

  你是不是将旗舰的信号看错了?

  齐国舰队可是拥有十八艘战舰,就算其中有数艘物资补给船,但能用于作战的舰船也要比己方多出不少。更何况,对方还拥有大量机帆船,其机动性和高航速,可不是我们这种普通风帆战舰所能应对的。

  “少校,前方不到三十英里便是葡属圣多美岛。”那名信号官小声地提醒道。

  哦,是了。

  温格舰长立时恍然,所有舰船加速航行,突破齐国舰队的拦截,只要逃到圣多美岛,凭借那里稍具完备的海防工事,他们就暂时安全了。可若是转向逃跑,以齐国机帆船的速度,在入夜前根本就跑不掉。

  至于逃到了圣多美岛后,又该如何?

  那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先避开齐国支援舰队的锋芒再说。要是齐国人也跟着追杀到圣多美岛,甚至对他们展开封锁和围困,那也随他们。说不定正好可以借此拖住齐国的这支舰队,不使他们与欧洲的远征舰队汇合,也算减轻一点我皇家海军的压力。

  不得不说,英格兰船长的专业素质是值得肯定的,更何况他们都是皇家海军精挑细选的优秀船长。在旗舰“米尔登霍尔”号发出突围指令后,所有舰船都调整了帆桁,先是朝西南方转向,以期避开齐国舰队的截击,然后再寻机向南,驶往圣多美岛。

  不过他们的行为似乎有些理想化了。冲在最前方的数艘齐国蒸汽战舰根本不理会他们的任何动作,在估算了英格兰舰队的战舰航速后,他们果断也调整了前进方向,朝英格兰舰队的西北方向兜去。

  遇到我们齐国战舰,还想玩什么机动转向,择机逃跑的把戏,怕是想多了!难道你们不知道,我方机帆战舰航速更快,转向更灵活,没人能够逃脱我们的追击?

  更何况,我们舰队中还有一个“大杀器”,绝对让你们开开眼!

  十五海里、十海里、五海里、三海里、一海里……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数艘齐国蒸汽战舰的马力已经开到极致,蒸汽推进系统全速运转,粗大的烟囱不断地吞吐着黑雾,航行在舰队左舷位置的“圣乔治”号舰长普瑞莫·温格,几乎已经可以看清最前方那艘战舰船艏75毫米口径舰炮闪耀出的寒光了。

  “上帝呀,这航速也太快了!”温格似乎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喃喃说道:“这才不到两个小时,就几乎追上我们了。我们逃不掉了,逃不掉了……”

  确实,追上来的齐国机帆战舰虽然吨位较大,但其拥有的蒸汽推进系统,将它们的航速已经飙到了惊人的十二节。

  舰队指挥官已经发了狠,绝不能让这些“鱼儿”在眼前溜走,因此根本不管什么节约燃煤,拼了命地要求加速。轮机舱里的司炉们已经脱掉身上几乎所有的衣物,身上只留了一条短裤,汗流浃背地往红通通的炉子里铲煤,将炉火烧得旺旺的。整条战舰就像一条捕食的鲨鱼,在海浪中劈波前行,以极快的速度接近它们的猎物。

  大海上的追击和陆地是截然不同的。它不像陆地上,取决于追逃双方的体力、意志以及地形、环境等因素。大海上的追逃模式简单而直接,那就是拼航速,看谁的船跑得快,几乎没有什么可投机取巧的地方。

  打个比方,假如逃跑的敌船航速为4节,追击的我方战舰航速为6节,两船相距二十海里,那么理论上我方战舰需要花费至少十个小时才能追得上敌船。这么漫长的时间,很可能还没追上,就到了入夜时分,那就给了被追击的船只趁着夜色掩护逃脱的可能。毕竟这个年代没有雷达,没有探照灯,更没有水上侦察机,想要在夜间追击一艘灭了灯火全力逃跑的船只,难度是相当高的。

  英格兰舰队是在距离齐国支援舰队约6海里的地方,通过蒸汽机喷吐出的浓烟发现对方的。为了躲避齐国舰队的截击,英格兰舰队采取的是航行偏西南,顶着逆风航行,速度只有可怜的3-4节。

  而快速突进的齐国机帆战舰则是蒸汽动力全开,再加上借助风帆的助力,战舰速度极快,飙出了惊人的12-14节航速,如同海中游龙一般扑向猎物。

  齐国舰队仅花了不到两个小时,便接近了英格兰处于转向逃跑的舰队。随后,便开始着手准备对眼前的目标进行逐一猎杀。

  在海上每消灭一艘英格兰战舰,就意味着对他们的海上实力削弱一分,及至最后决战时刻,所面对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小。

  “轰!”一发75毫米实心弹在“圣乔治”号后方数百米外落水,激起了巨大的浪花。

  温格舰长看了不由心中一个激灵,心里泛起一股绝望的情绪。他知道,这发炮弹其实仅仅是试射,并不是真正的威胁,人家也不可能靠船艏炮来攻击他们。

  但要不了二十分钟,敌方战舰就会航行到他们侧方,然后用强大的侧舷火力展开对他们的攻击。双方要是展开捉对厮杀的话,温格舰长还真没信心打得过对方。齐国人的机帆战舰不仅航速高,机动性强,而且他们还拥有一种会在甲板上精确爆炸的炮弹,可以轻易撕裂木质的船体,简直就像魔鬼一般。

  “轰!”又一发75毫米炮弹袭来,这次离“圣乔治”号仅仅只有百余米!炮弹落水后溅起的巨大水花是那样的刺眼,温格舰长猛地回过神来,只见他飞快地冲下舰桥,状若疯虎地吼叫道:“准备战斗!……全体人员,准备战斗!”

  “少校,你看那是什么?”旁边的大副突然指向正在逼近的几艘齐国战舰,脸上带着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

  “嗯?”温格舰长循着大副指向的位置看去。

  只见一艘体型修长、通体青灰的战舰如同水上蛟龙一般,正以极高的航速从左舷位置欺来,与大多数齐国机帆战舰一样的是,船上耸立着三根巨大的烟囱,不断喷吐着黑烟。但又显著不同的是,它的船上竟然没有一根桅杆,赫然是一艘纯蒸汽动力战舰!

  更让人惊诧,哦,不,应该是让人恐惧的是,仅凭肉眼,便能辨识出,这艘战舰是铁质的。

  没错,不论是船舷两侧,还是甲板上的炮塔,全都是钢铁制造的,整艘战舰充满了金属质感。

  这不是那种普通木壳船加装的钢铁护甲,确确实实是一艘钢铁战舰!

第132章 坚船利炮

  齐国人对铁甲舰的研究进行了差不多二三十年时间,也就是在蒸汽动力船初步得到应用后,就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此展开可行性研究。

  据说,研究和制造铁甲舰的构想,最早源自汉兴九年(1679年)太祖皇帝出席的一场皇家科学院大会上对未来科技的若干展望和设想。

  太祖皇帝陛下言及,钢铁虽然浮力小于木头,入水即沉。但若是将钢铁建造成一个空心构造,里面中空,则它的重量就会比同体积的实心的铁重量要小多了,随之浮力便会增大。需知,任何物体在水中都会受到水的浮力,浮力随着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的增大而增大。根据多年来总结出来的浮力原理可以得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水的重力。

  若是用钢铁制造的船只所排开水的重力足以与它自身的重力平衡,那么,在理论上,用钢铁制造的船舶就能漂浮在水面上。

  为了验证这个说法,太祖皇帝陛下还让人现场制作了一个铁皮罐,成功地让它漂浮在水盆中。

  汉兴十年(1680年),一艘全铁板建造的长8米的驳船“铁鲨2号”在大兴河(今澳洲布里斯班河)上放下,在蒸汽拖船的拖拽下,成功航行了十余公里。

  绍宁六年(1691年),一艘排水量为70吨、安装了蒸汽动力的铁船“铁鲨9号”在大兴军港下水,沿着海岸线,顺利地行驶至南面的郢州(今澳洲纽卡斯尔市),预示着人类船舶发展历史揭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随后,实验下水的钢铁船的吨位逐渐增大,200吨、500吨、800吨……,至绍宁十七年(1702年),大兴特种造船厂已能成功建造出排水量达1100吨的“大家伙”。

  不过,在这个时候,蒸汽动力的不足却影响了铁船吨位的继续增加。没办法,钢铁造出来的玩意,自身重量就不轻,若是再装满货物,就有些为难动力不怎么够的蒸汽机了。

  齐国最早使用的蒸汽机都是大气活塞式,但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即效率太低。

  稍微分析一下就能发现,当大气活塞式蒸汽机结束一个动力冲程后,汽缸壁的温度依然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而当下一个冲程开始时,大量高温蒸汽涌入汽缸,但它们首先要做的却并不是推动活塞上移,而是在发冷的汽缸壁上凝结,同时使汽缸壁升温,于是,那么一大部分用煤辛辛苦苦烧出来的热不是用来做功,而是以加热汽缸壁的形式白白浪费掉了。而这,也就注定了大气活塞式蒸汽机的效率不会太高。

  后来,通过工程师的不断改良和重新设计,试着将汽缸同冷凝器分开,两者之间用一根带阀门的管道相连。当活塞运动到最高点时,阀门同样会打开,但接下来的过程却与大气活塞式蒸汽机内发生的完全不同:膨胀过后的蒸汽会涌入冷凝器,在那里降温凝结,产生巨大的负压力——而这个负压力又会使得汽缸内剩余的蒸汽被抽进冷凝器。

  由此,汽缸内同样会形成局部真空,活塞也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往下移动。但是,由于汽缸壁没有被洒上冷水,接下来冲入汽缸的蒸汽完全不用在汽缸壁上凝结,只需要专心地推动活塞。就这样,将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了原来的三倍。

  然而,效率依然太低。

  即使后来又对蒸汽机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让活塞的上下移动均由蒸汽推动,蒸汽机的效率依旧上不去。不仅动力不足,而且消耗燃煤甚巨。

  皇家科学院动力研究所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琢磨着,问题是不是就出在那些流入冷凝器的蒸汽上。

  我们设想一下,把蒸汽机的冷凝器去掉,让膨胀过的蒸汽直接排入大气,那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画面呢?

  其实,这个画面并不难想象。

  老式的蒸汽机车并没有冷凝器,从汽缸中流出的蒸汽便会直接朝车体两侧喷射。因此,我们就能在在铁路上看到,一个巨大的车头呼啸而来,一边轰隆轰隆地冲过铁轨,一边呼哧呼哧地直喘气,车头两边拖着两道冲出去老远的白雾。

  注意,这是冲出去老远。有时甚至会喷到铁路两边的灌木上,就像是洒水车向两边射出的水柱。

  显然,在经过了一次蒸汽机之后,蒸汽的能量还没有被完全榨干,这些能量随着冲出汽缸的蒸汽一起流进了冷凝器,也就是说,“跑掉了”。而这部分跑掉的能量,本来可以继续推动引擎,产生动力的。

  想到这里,总算是要到点子上了。

  既然冲出汽缸的蒸汽中依然含有能量,那么,我们自然可以让这股蒸汽继续推动引擎,流经一个汽缸、两个汽缸、三个气缸,直至内部蕴含的能量无限接近于水的初始能量。

首节 上一节 67/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下一篇: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