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第119节

  李仁和骆兵等将士点头,这事就发生在晋国,后来的赵国的土地上,他们自然不陌生,也对儒家董狐笔有些不爽。

  “董狐是怎么说的,说赵盾弑其君是因为赵盾没有逃出晋国边界就回来了,所以是赵盾安排的弑君!”

  “我们不想听赵国的命令,也很简单啊,那就是我们已经跟草原各部打起来了,没有能力南下啊!”言晏认真地说道。

  “还能如此?”李仁和骆兵一时间脑子有些转不过来。

  “为什么不能,我将你们全都丢到东胡、匈奴的战场前线,到时候邯郸传令,我就说没空,他们还能说什么?”言晏反问道。

  李仁和骆兵一愣,这么一来,这个不忠的名头可就是要言晏来背了!

  等一下,不忠?

  李仁和骆兵等将士对视了一眼,他们也才明白过来,言晏可从未说过自己是赵国之臣,就算接受任命状,那也是李牧的大将军府发出的,属于是李牧私人请的外援。

  因此,这也就是说,言晏其实并不需要听从邯郸的调令!

  “从一开始你就预料到了这种结局,所以才是由大将军府发出的任命状和邀请令?”李仁和骆兵终于明白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任命状会是大将军府发出的,而且还是那么多的问题。

  什么没有俸禄,没有后援!

  儒家说食君俸禄,为君分忧!

  反过来,我没有食君俸禄,自然就不需要为你分忧。

  “不然呢,我从未择国,自然不会轻易让自己被束缚,反倒是你们,你们的粮饷,俸禄都是老子发的,你们吃老子,用老子的,结果却心向邯郸,真是让我心寒啊!”言晏装作悲怆的说道。

  这下反倒是李仁、骆兵等将校士兵们不好意思了。

  与李仁等人坦诚相见之后,言晏心情舒畅的离开了大营,至少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现在已经说开了,也不用担心有什么间隙了。

  “这货的心学太可怕了!”旁观着一切的伏念摇了摇头。

  “什么意思?”荆轲有些迷茫,甚至是他身边的赵国统领也是有些疑惑伏念的意思。

  “作为一个势力的崛起,少不了同甘共苦,但是共苦者众,能同甘者少,本来这事一开始是这家伙对不起李仁这些老兵,老兄弟,可是现在你看看……”伏念指向了愧疚无比的李仁等人。

  明明错的是言晏,但是现在自责的却是李仁、骆兵这些人,甚至这些人现在对言晏有的只有愧疚和感激,至于之前那些不满和埋怨,早就烟消云散了。

  “握草!”荆轲等人也是后知后觉,同样的事,不同的人来处理,结果居然也跟着反转了。

  甚至他们都觉得,最苦的还是言晏,自己独自背上了所有骂名,也要让自己的这些老兄弟不用背上不忠不义之名。

  “这才是他最可怕的地方,天生的领袖!”赵国统领也是感慨。

  若是他们来处理这种事,要么是将来兄弟反目,要么是双方有一方默然离开,可是言晏这么一出手,就将这种两难的局面迎刃而解了!

  至于名声,言晏需要吗?

  好吧,毒士先生并不需要这东西!

  无论是儒家和史家,也根本无法给他挑出可以诟病的地方。

  他没有拿赵国的俸禄,欠的也只是李牧的人情,而李牧会让言晏率军南下吗?不会,李牧更清楚有言晏坐镇北方草原,对赵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甚至将来中原被打烂了,谁都不能怪到他的头上,因为他始终坐镇在草原,在北境,不让胡人南下。

  将来无论是哪一国完成了一统,都要感谢言晏坐镇北方,守护北境的安宁!

  “好一个南方夫子!或许等他百年之后,儒家孔庙还会给他增加一个位置!”赵国统领看向了伏念说道。

  伏念点了点头,只要言晏能平定草原,不参与中原乱战之争,那么等言晏百年之后,无论是孔庙还是各国的武庙,都要给这家伙立像。

  言家已经有了一位南方夫子,将来还会多一位,北方毒士啊!

  “只要他自己不作死,入庙已经是必然的了!”伏念叹了口气,有些羡慕和酸了。

  同样的年纪,一个已经拿到了入庙立祠的资格,自己却还是籍籍无名!

  搞定了李仁、骆兵等老兄弟之后,言晏也是终于可以松了口气,继续着云中大比,同时不断地从这些前来的青年才俊中选拔出人才来。

  “握草,我们居然有十万大军!”虞信难以置信地看着手中的统计。

  云中、九原、楼烦凝聚到一起之后,将所有私人武装全都收拢到了云中和三王子城,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们居然不知不觉间聚拢了十万的大军。

  要知道整个中原的诸侯,能随时拿出这样数量的大军的也不多,尤其是他们还是以骑兵为主!

  “十万青年十万兵,这都是我们征伐草原的根本!”言晏也没想到云中、九原和楼烦居然这么能藏,不知不觉间,居然藏了十万大军!

第202章 回归大梁

  什么叫马背上的民族,言晏等人也是终于能理解了,草原上的这些部落青壮,无论男女,几乎是只要有战马装备,全都是上马,简单培训后就是一个合格的骑兵。

  两郡、楼烦、加上之前他们的捡人大业,如今整个他们所属的地盘拥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五十余万。

  “五比一的征兵比例,还是太高了!”言晏皱眉。

  云中和九原这些年的野蛮生长,人数已经超过了二十万,加上楼烦原本的三十余万,加起来也不过五十余万,但是他们征召的士卒还是太多了!

  “是有些高!”虞信也是点头,若是青壮都拉出去了

  “削减吧!保留三万左右就足够了!”言晏想了想,现在的草原上,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三万大军足够了!

  而且对于百废待兴的云中、九原和楼烦来说,这些青壮还有更大的用处,不能全都拉上战场。

  “三万加上永字营,确实也足够了!”虞信本来是想保留五万的,但是仔细想想现在的草原,三万人也确实足够了。

  再多的话,也只会拖慢三地的发展势头,与其如此,还不如只保留对草原部落有威慑的大军数量,剩下的留来发展。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言晏笑着说道。

  现在他也不着急去找匈奴和东胡的麻烦,至少也得给他安答冒顿和王叔胡丹一些发展的时间嘛。

  最好是在冒顿鸣镝弑父,胡丹被逼反的时候,他们再出兵,去帮着两边收拾一下残局,顺手再将两边都一起收拾了。

  虞信想了想,这个口号确实不错,也挺适合的!

  至于缓称王那一句,虞信全当没听见。

  封王这种东西,最好还是得到中原主流的那些国家承认,认可,主动送上,而不是自封。

  正如伏念所说,仅凭在天下乱战之中稳定北境,震慑北方诸胡,言晏就已经拿到了文庙、武庙的入庙保送名额,只要不搞什么骚操作,名垂青史是必然的了。

  而自立为王,这就是骚操作之一!

  征兵比例多少合适,这是没有定数的。

  关键在于有震慑四方的实力,又不影响生产就是最好的比例。

  言晏也不知道具体多少比例合适,但是首先他要保证的是有足够的军事势力来震慑四方。

  否则,发展得再好,就是下一个齐国,一个诸侯嘴边的肥肉!

  所以说以史为鉴,有齐国在前打了样,言晏自然不会走齐国的老路,若是需要,他也必然会扩军,哪怕因此导致三地停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三个月的时间也很快过去,草原也从冰雪覆盖变得郁郁葱葱,而如火如荼的云中大比也落下了帷幕。

  终究是没有人能挑战成功,毕竟前来助阵的伏念、田虎、荆轲等人都是诸子百家重点培养的人杰。

  反而是赵武灵王旧部的后裔们,他们或许不缺天赋,也不缺坚毅,但是只要略微思索就能明白他们为什么不如伏念等人。

  毕竟,被留在草原之上的,只可能是那些无权无势的将领的后裔,也因此,他们没有完整的武道、兵法传承,跟伏念等人差距不是一星半点的。

  草原或许也有完整的武技传承,可是云中、九原的后裔,他们是混血,也不可能拿得到草原的武技传承。

  最终结果就是,他们不缺天赋,不缺坚毅,唯独缺少完整的传承!

  而这些,言晏却是没法去改变的和提供的。

  言晏虽然有言家的完整传承,可是没有言家的同意,他同样没有办法将这些东西传授给这些青年才俊。

  “我需要回大梁一趟!”言晏找到了虞信,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信陵君的传承!”虞信略微思索也明白了言晏的打算。

  整个天下,愿意将自己的传承倾囊相授的,恐怕也只有信陵君魏无忌了!

  诸子百家虽然会承认现在他们这些人的身份,但是让百家将核心传承传授给草原的这些混血后裔,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的。

  反倒是信陵君有这个可能,作为名动天下的信陵君,信陵君府的传承和藏书完全不弱于任何一家。

  而信陵君有着所有贵族子弟都有的毛病,但是却又有着所有贵族都罕有的大气和格局。

  因此,虞信觉得,若是言晏去求信陵君,或许信陵君真的可能将府中藏书和传承都送给言晏。

  “当初我离开大梁的时候,曾与信陵君讨要过一封讨胡檄文,就是为了如今的状况!”言晏说道。

  从一开始他就预料到赵国不可能全力支持李牧覆灭草原,最多也就是打到如今这个状态,而他们要的是覆灭掉整个草原。

  “你是打算以信陵君之名,号召天下,灭胡!”虞信也明白了。

  若是真有信陵君的讨胡檄文,一旦传召天下,那些以信陵君为偶像的年轻一代士子,必然景从。

  “手中有剑不用,和手中无剑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份讨胡檄文,我们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言晏笑着说道。

  这份讨胡檄文就是给他兜底用的,哪怕后续他在草原上失误频繁,最终葬送了大好的局势,只要有这封信陵君的讨胡檄文在手,他都能够逆风翻盘。

  “去吧!”虞信也没有再多说其他。

  因为他知道,言晏和信陵君有过承诺,会在灭胡之后回去见信陵君,也是信陵君强撑到现在的一个念想。

  现在北方战事暂时平定,言晏自然是要回去见信陵君最后一面的。

  言晏告别了虞信之后,又去见了云中、九原的郡守以及李仁等人,将他离开后的事情安排好了之后,才借着墨家朱雀向南赶去。

  只不过来的时候身边只有少司命、焰灵姬等少数几人,而这一次回去,身边还多了不少从云中、九原和楼烦发掘出的青年人才。

  “帮我,将这个送给三娘!”

  就在离开之前,典庆专门找到了言晏,木讷的将一个亲手雕刻的木老虎塞进了言晏手中。

  “为什么不跟我一起回去,亲手交给她呢?”言晏看着典庆问道。

  对于典庆和梅三娘,言晏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两个人明明郎有情妾有意,但是却因为理念不合,走上了不同的路。

第203章 再见信陵君

  “在披甲门的师弟师妹们和魏武卒的袍泽看来,我可能是个懦夫吧!”典庆沉默的说着。

  言晏也明白了典庆的纠结,只能说,典庆看到的比梅三娘他们看到的更多,所以不想再去管那些无力解决的事情,选择了逃避,离开中原,跟着自己来到草原之上。

  而这些,无论是魏武卒还是披甲门都不知道,因为曾经的典庆一力承担了,让梅三娘等人都没有去经历朝堂的尔虞我诈,始终以为理想和抱负就该是纯粹的,是美好的。

  “送女孩子东西,最好不是老虎这类的猛兽!”言晏想了想,还是接过了典庆递来的木老虎,但是还是提醒了一下典庆。

首节 上一节 119/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下一篇:我在金三角打造红警基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