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第418节

  他终于是可以大刀阔斧的搞改革了。

  批条子的手那叫一个快,再不像从前那般犹犹豫豫、抠抠搜搜的惹人嫌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并州各司也都原本因为没钱停滞的工程也终于是可以立项实施了。

  并州也将迎来各行各业井喷的盛世。

  “或许这一次之后,并州就可以取消战时临时经济体制了!”安期生感慨的说道。

  战时临时经济体制的弊端他们是很清楚的,但是并州当下也只能如此,所有物资由中央统一调配。

第674章 并州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

  使用战事临时经济体制的势力很多,大到秦国,小到墨家,都是在采用这种体制。

  秦国不用多说,只有士兵和农民,禁止商贸,奖励耕战,所有物资由秦国统一调配。

  墨家奉行集体主义,连工资都需要上交社团,然后由社团统一分配,崇尚节约、节俭、节葬。

  秦国因为军功爵,所以还能满足国中百姓向上的需求,而墨家则不行,墨家弟子本身就是穷苦出身的多,加入墨家就是为了让生活过得更好。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墨家弟子在加入墨家之后,出任地方官员,亦或是掌握了一技之长,收入自然也会增加,可是却还需要上交工资,由墨家统一调配。

  这就让很多墨家弟子渐渐的心不再向着墨家总院。

  墨家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弟子,可是整个天下又有几人能成为圣人、至人呢?

  也因此,墨家在全盛之后便不断的没落,弟子也越来越少,更多的弟子也只是打着墨家的旗号,为自己做事,再无往日的墨者侠道。

  若不是六指黑侠和荆轲的出现,对墨家做出了巨大的改变,按照正常历史发展,墨家最终将成为第一个被踢出显学行列的大家,甚至江河日下,极速没落,最终墨者不见,连最弱的百家都不如。

  秦国没有过分到像墨家一样规定百姓统一分配物资,但是也差不多。

  墨家的下场也将是秦国未来的下场。

  军功爵和经济体系的崩坏,注定了秦国将来若不作出改变,同样会在盛极一时之后,帝国瞬间崩盘。

  战时临时经济体制是农业国度最辉煌的制度,也是中央集权最盛的时刻,但是弊端同样明显。

  那是将整个国家变成一辆疾驰的战车,一张拉满的弓弦,迟早会车毁人亡,弓弦绷断。

  并州采用战时临时经济体制是因为条件和物资限制,不得不采取,但是却不代表并州没看到这个体制背后的危险。

  尤其是并州得到了墨家的遗产,更加清楚这种体制背后的危险。

  “短时间内我们还不能改变这种体制,但是可以在王畿附近开始进行试点改变。”言晏思索着说道。

  并州太大了,也太穷了。

  若是不统一调配物资,那么饿死冻死之事必然会发生,而后必然会发生民变,出现叛乱。

  但是北掖王城周边经过多年的整改,其实百姓手中都有了闲钱和多余的粮食,在这种情况下,百姓自然希望能够得到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再被限制他们的购买力。

  统一劳作,按劳分配,少不了滥竽充数之辈,百姓也不再是从前那种面临生存危机的处境。

  “还是那句话,并州不养闲人,想滥竽充数,混吃混喝,那么孤第一個不答应!”言晏想着,继续开口。

  随着生活的富足,做多做少都一样,百姓都已经麻木,不愿意再多出力,使得工程质量也都开始变低,产量也随之变低。

  民众生产的积极性也在不断的下降,迟早会出现问题,大自然环境好的时候还好,一旦遇到天灾人祸,那么这种集体经济很容易崩盘,而且一旦出现饥荒就是一个集体、一村、一县、甚至一郡范围的大饥荒。

  并州并不善于产粮,所有粮食大多是依靠从诸侯进口,唯一能够种植的地方也只有正在开发的河套地区以及居延泽周边。

  其他地方更多的是依靠并州设立的各大工坊生产的商品来换取粮食。

  比如羊绒厂、棉花被服厂、琉璃厂、军作监等等。

  “改变分配体制,按劳分配!”言晏认真地说道。

  在并州不养闲人,你可以选择不活,但是不能没活。

  “我们不是开善堂的,给了他们活下去的机会,不代表就要一直养着他们,想要活下去,过得更好,那就要他们自己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取!”

  安期生点头,作为并州内政大管家,他也已经收到了很多百姓的不满,有人干活,有人却在偷懒,可是吃的穿的却和干活的人一样,那么干活的人会同意?

  绝对平均主义,在面临饥寒和生命威胁下,百姓会服从,但是等到生存环境改善后,人的惰性就会出现。

  在这一点上,荀子的性恶论其实是有一定的准确性的。

  墨家都不能保证所有墨者按照至人、圣人的行为行事,更何况是大字不识的普通人呢?

  将平均主义发展得最好的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不就是根据平均主义而来。

  可是历史证明了,这种绝对平均主义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属于是空想的存在。

  这比道家的小国寡民、儒家的大道为公更加难以实现。

  “想要得到,就要有所付出。”安期生也明白了现行制度的弊端。

  虽然现在还并不明显,但是总不能等到全面爆发了才去想着如何解决。

  庆幸他们现在发现得早,还有时间去思考,去尝试,去解决。

  “并州不仅仅是我们的并州,也是全并州百姓的并州,所以,并州的繁荣与强盛,靠的也不仅仅是我们,也是全国百姓。”

  “再大的问题,放在百万并州百姓身上,就不再是大问题,同样的,再小的问题,由百万百姓累加就是大问题!”

  言晏凝重的说着。

  安期生更是凛然,再大的问题,由百万人来一同承担就不是大问题,可是反之亦然。

  “说些不负责任的话,并州的繁荣富强,百姓与我们一同分享,那么并州的风险,为什么要由我们自己来承担呢?”言晏看着安期生和满朝的文武反问道。

  “只有让百姓也一同参与进国事共商之中,才会有参与感、认同感和荣耀感。”

  “并州与百姓同在!”

  言晏继续说着。

  这其实很难理解,可是事实就是这样,平白得到的,没人会去珍惜,享受得心安理得。

  但是让人患难与共,一同参与,同甘共苦之后,集体荣誉感也会随之上升,才会去珍惜,去守护。

  “并州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

  “丞相府近期拿出对策来解决吧,要让百姓也参与进其中来,与并州一同承担风险。”

第675章 玩脱了?

  “安期这就去召集百官商议,定出章程,先选一县进行试点!”安期生也不敢像言晏所说的拿整个王畿来试点,选一个小县来试点比较稳妥。

  就算出现问题,朝廷也能及时发现,及时补救。

  若是直接拿整个王畿试点,一旦出现问题,整个朝堂都未必能压得住,尤其是王畿地带是并州中心,是各地学习的榜样,轻易不能出现问题。

  “云中郡下属云澜县,改制,作为北掖王庭直属县域,直接由丞相府负责!”安期生想了想,提出了直辖的概念。

  言晏惊讶地看着安期生,直辖这個概念他从未想过,却没想到安期生居然能想到,果然,永远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

  “可以!”言晏没道理不同意。

  试点自然是要得到更大的自由和权限。

  将云中郡下属的云澜县变成中央直辖的县域进行试点,云澜县直接对中央负责,也能少掉很多麻烦。

  “那就去做吧,内政交给安期相,孤还是很放心的!”言晏鼓励了安期生一番。

  作为君王,他要把控的是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具体的内政则是由丞相来负责。

  称帝大典如期举行,同时也是自周室覆灭以来,最大的一次盛典,参会的人虽然不多,但是无一不是在一地一行业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物巨擘。

  不过并州本身对此并不是太多的在乎,称帝与否,不过是改变一个称呼罢了。

  从君上变成陛下而已。

  对于并州百姓来说,影响最大的还是,河套水渠终于是建成,正式投入使用,居延泽改造也彻底完成。

  从此,并州的粮食也不再需要全部依靠外来进口,在一定程度上能完成粮食自给。

  同时,并州最大的动作还是在并州十五郡正式设立了七卫十三所,将义务兵制彻底变为府兵制。

  七卫分别镇守并州东西南北四面和王畿周边,东面澹林城设立赤焰卫,北面设立护匈奴卫,西面设立护西域卫和高阙塞卫,南面比邻秦国离石要塞设立楼烦卫,比邻燕国设立雁门卫,中央王畿设立羽林卫。

  十三所则是在并州现有的各郡根据各郡的部落和人口分别设立哨所。

  七卫最小的卫有一五千人编制,最多的有五万编制。

  而十三所最少是三千,最多的是六千。

  卫所的设立,取消了郡兵、县兵这种义务兵制,所有卫所士卒皆为军籍,全职业兵士组成。

  卫所士兵平时不参与郡县事务管理,只负责镇守一方,防止暴动暴乱,不受地方郡县长官辖制,由各所上一级卫管辖,卫则由国尉府直接管辖。

  卫所的设立,直接震慑住了那些刚刚归附的草原各王族部落。

  毕竟并州四境,各地有设有卫所,就是在提防的他们,胆敢有反抗谋反之心,都不需要从北掖王庭出兵,地方卫所就有能力直接镇压。

  称帝大典结束,各国使节,嬴政也都返回了各自的国家,准备各自的谋划。

  而在诸国使节离开后不久,答应和承诺送往并州的粮草也都没有克扣的准时送达。

  然后并州也拿钱办事,做出了对应的行动。

  并州七卫之一的高阙塞卫出动了三万大军,陈兵北地陇西边境。

  秦军也被迫出动北地军团,陈兵边关与并州大军对峙。

  甚至在消息传出之后,天下震动,所有人都震惊于天下最强大的两大诸侯终于是要刀兵相见了。

  燕、魏、楚联盟也想不到并州动作会那么快。

  “是真打还是假打啊?”三国诸王都在迟疑,陈兵边关,也不过是冷战而已,并没有开打啊。

  万一并州和秦国就是做个样子,相互试探和忌惮呢?

  “报,报,报~秦国北地、并州五原急报!”千里加急的密报传入了蓟城、大梁和寿春王宫。

  秦国和并州开战了。

  并州高阙塞出兵三万,直接夺取了秦国义渠县城。

  秦国也不甘示弱,出兵五万,夺取了并州河套地区的三座城池。

首节 上一节 418/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下一篇:我在金三角打造红警基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