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日不落 第435节
拿破仑三世来回踱步,最后做出了决定:
“增兵,必须增兵!!”
“现在前线还有多少??”
拿破仑三世把目光放在陆军大臣身上。
“陛下,经过前几次的增减,目前还有十六万人。”
陆军大臣回答的很干脆,或者说,这就是目前的局势能够达到的人数上限。
“奥地利人呢??”
拿破仑随后又追问奥地利的情况。
“根据我们的情报,虽然之前奥地利损失了至少七万人,但经过国内的补充,至少还有十四万人,目前看,我军依旧处于人数上的领先。”
陆军大臣重点强调领先,但根本不相信,只是淡淡说:
“十六万对十四万,只多了两万人,有什么优势可言,要我说,要加就加大的,再加四万人。”
拿破仑三世的眼中好像根本没有在乎“数字”们的感受,只是冷漠的增加,甚至连一点减少的意图都没有。
在他眼中,此刻战争的胜利高于一切,别说二十万人,就算一口气增加到五十万,他都不会有丝毫的皱眉,他只会问一句“五十万够吗”,而不是担心损失。
陆军大臣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默认了陛下的任性。
其实他是很想说奥地利已经被普鲁士人拖住,意大利注定失去,没有必要投入更多的筹码,但拿破仑三世显然不会这么认为,他只会认为如果输掉战争,那一定是人数不够的原因。
至于所谓的“轻而易举”,在拿破仑三世看来,根本就不可能,他只看的见,他所看的见的一切。
最后,这份增兵的要求,得到了通过,意大利北部,持续两个礼拜的雨季终于停了。
当彩虹出现在意大利北部的上空时,也意味着,等待两个星期的法国人,以及在佛罗伦萨“固守”的奥地利人,将真正的“相遇”。
………………………………………
轰轰轰!!!
大炮兵出生的法军,无论打什么战争,都是火炮优先。
几轮试探性的炮火结束,硝烟散去,佛罗伦萨的防御,没有丝毫动摇,甚至前沿阵地,也只是稍稍“破损”而已。
科松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呡着嘴巴,他知道,这场仗,没有这么好打了,因为那场连续两个礼拜的雨,让佛罗伦萨的奥地利守军,不仅加强了工事,还将整个佛罗伦萨城,打造了一个真正的军堡。
一个让法国人都有些望而却步的军堡。
科松仔细看了看,最终下定了决心。
轰轰轰!!!
又是一轮炮击,只不过相比于上次单纯的炮击试探,这次法军乘着刚刚结束的炮火,弯着腰就进入到了佛罗伦萨城的外围,且人数越来越多。
这就是科松的打算,既然单纯的火力无法起作用,那就得靠人了,而人其实就是“命”。
城市战的本质就是玩命,只不过看谁玩的过谁了。
砰砰!!
一阵枪声响起,倒下了七八名刚刚还在进攻面包房制高点的法军士兵,突如其来的枪声,打在那些法军身上,就像爆竹被炸开了一样,充满了“灰尘”。
这样的一幕发生在整个佛罗伦萨城的外围,很快,前头打进去的六百名法军,只是占领了几处最外围的房子,便什么也没有了,还损失了至少百分之八十的有生力量,剩下的那活着的百分之二十,也基本成了丧家之犬十分战心,只剩下了一分。
最后方的科松看到这一幕,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默默的嚼着饼干,但从嚼饼干的频率中就可以看出,他的内心其实一直都处于紧张状态,只不过他是指挥官,现实情况不允许罢了。
“咔嚓”,又是一块饼干塞进了自己嘴里,科松就这么又嚼了一会,随后开始收兵,去的时候两千多人,回来的时候,一千人都没有了。
看着那些惊慌失措的“溃兵”,科松什么也没有说,就解散了他们,对于此时的科松来讲,胜利就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只有胜利,才能提振这些家伙如同“风箱老鼠”一样的胆子。
………
佛罗伦萨城的夜,头一次如此昏暗,本来作为意大利北方大城,佛罗伦萨的亮灯率一直都很高,但这一次却出奇的安静。
因为奥地利人为了安全,选择了黑暗,那些本来还在城内的意大利人,也被迫出了城,目前的佛罗伦萨,除了士兵,就是军官,再也不会有第三种可能。
而在佛罗伦萨城外围,就是十几万法军,他们就像饿狼一样,将整个佛罗伦萨团团包围,哪怕经过白天的损失,但依旧能够从空气中,闻到一丝“嗜血的残忍”。
在这样的环境下睡觉,其实是需要勇气的,因为战争会随时随地的爆发,而不会有任何提醒。
夜里,科松看着对面漆黑一片,只有几片微亮的佛罗伦萨,表情严肃,一挥手。
“嗖嗖”,数百发照明弹被打出,让佛罗伦萨城,短暂的出现了光明。
这种照明弹,最早是汉国所用,同样出现在黑海战争中,用于夜间的作战。
后来和迫击炮一样,被欧洲这些国家仿制,被用到了同样需要夜战的佛罗伦萨地区。
轰轰轰!!!
这次的炮火比白天要稍弱一些,毕竟是晚上,精准度什么的,都有些减弱,所产生的影响,自然也打了折扣。
风波散去,又是一轮攻城战。
踏踏踏!!!
当军靴触地的声音出现在佛罗伦萨街头,也意味着最危险的时候来了。
“隐蔽,隐蔽!!”
法军的营长在部队进入佛罗伦萨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进攻,而是躲避。
毕竟白天的时候,他就是主攻的一部分,对于奥地利人藏在后面等待那些暗点,他一清二楚。
所以在这个时候,选择直接进攻,实际是非常愚蠢的事情。
而法军经过白天的失败,再借鉴汉国在黑海战争中的“经验”。
总结出了一套应对这样城市战的战术,基本就是“延缓”和“突破”。
加起来其实就一句话,那就是徐徐推进。
基本上就是慢慢磨,一点点,一块角落,一块角落的,把奥地利军队,所谓的防御磨损,最后取得胜利。
其实这种战术是非常耗时间的,所以法军在向国内申请的时候,也受到了反对,最终则是以再次增兵结束。
是的,再次增兵,既然人少了,时间也就多了,那就加人,日夜不休,轮换进攻,他们就不信这十四万奥军都是机器人,不感觉累!!
后方的军帐内,科松的烟抽了一根又一根,直到前方发回奏报,说是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后,整个人才放松了下来,用轻松的语气下达命令:
“传令下去,发起总攻!!”
是的,既然已经在那边站稳脚跟,也有了一定的应对经验,那么总攻,就成了必然。
随着至少十万以上的法军涌入,整个佛罗伦萨城的守军,明显感受到了压力,尤其是在外围一部分失守的情况下,这种压力又被极倍的放大。
砰砰!!
轰轰!!
枪声,炮声,以及夹在中间的刺刀声,主宰了整个战场。
就像一场耗时巨大的音乐会,高亢之时,就是双方杀的最疯狂的时候,低频之时,往往也是休息的时候。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天亮。
黑幕散去,露出了冒烟的佛罗伦萨城,意大利人造的雕像被炸的到处都是,墙上的浮雕,看起来更加的“破碎”。
意大利人用数百年建造佛罗伦萨,法国人用一夜时间,拆的七零八落,火器战争的时代,没有什么不能摧毁的。
就像战后意大利诗人所说:
“看,佛罗伦萨正在哭泣,意大利正在哭泣!!”
…………
伦敦,唐宁街。
自从战争开始后,罗素的任务显然要大了几倍,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公务。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询问下属,法国人和奥地利人打成什么样了,谁赢了。
而他这段时间,得到的消息都是,法国人占领哪里,法军已经前往了哪里,让罗素有一种奥地利人无能,大英帝国必须出山的感觉。
直到那场持续两个礼拜的雨,才解救了当时已经快要崩塌都意大利局势,据最新的情报,法军在佛罗伦萨遭到了奥地利的激烈反抗,他们终于碰到了“钉子”。
泰晤士报甚至将佛罗伦萨形容成“拯救欧洲的军堡”。
可见英国人有多么希望法国人栽跟头。
本来罗素应该高兴的,他也确实高兴了几天,甚至还嘲讽法国人是拥有一口“烂牙的肥猪”,只知道吃,但不知道筛选自己真正能吃的。
但从最近两天的情报看,奥地利人可能要坚持不住了,连续五天的日夜进攻,搞的城内奥军人心浮动,甚至有一种,即将战败投降的感觉。
事实上确实如此,长期且无休的战争,使得这批奥军,在只得到了奥地利有限支援的情况下,现在还不投降,其实已经是奇迹了。
毕竟奥地利国内情况复杂,军队也好不到哪去。
奥地利军队就像是一个“动物园”,里面什么动物都有,平时没什么事,甚至还会互相帮助,但在真正的危机面前,曾经的朋友,也就成为了陌生人。
毕竟你让一群语言都需要翻译的陌生人,精诚团结,那就只能祈祷上帝,在造人的时候,不要把自私这种毛病放进去了。
“唉!!”
“这些奥地利人!!”
“真是没用!!”
看着手中的奥军和法军接触的机密情报,罗素就知道,佛罗伦萨的奥军要投降了。
佛罗伦萨一但投降,整个意大利北部平原,基本就被法军占领。
南部的丘陵,其实也不会坚持多久,毕竟抵抗的主力已经没有了,靠剩下的那些人,罗素不如相信奥地利会为了意大利拼死一搏。
(奥地利国内对于保卫意大利基本就是两派,保与放弃,其中放弃派,在其国内占据上风,多次要求拿出意大利和法兰西洽谈,换取在德意志方向的突破,以压制普鲁士的野心)
意大利已经注定要被法兰西占领!!
这是很多欧洲明白人的看法。
罗素也不例外!!
但越是明白,英国人越是不高兴,毕竟意大利重不重要不在乎,重要的是,他处于地中海关键位置,对于英国控制地中海,有很大的阻碍。
意大利一但脱手,法军就会依托意大利半岛的良港,逐渐加大对地中海的控制,最后把英国势力挤出去,独霸整个地中海,完成拿破仑三世地中海帝国的梦想。
显然,这都不是英国人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