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日不落 第751节
就算是忘了,在后面也会特意叮嘱一遍。
“咔嚓!!”
当七十五毫米的炮弹被两个装填副手吃力的塞进了发射洞的时候,刚刚转塔停稳的彭海好不容易的推下了拉杆,丝毫不管那些副手搬运炮弹的时候,有多么辛苦。
要知道那可是七十五毫米的炮弹,这玩意的口径,哪怕汉国设计师在设计战车炮弹的时候,缩短了炮管,减轻了重量,但想要在如此狭小的范围内推进一个刚刚好能够容纳的洞口,是有多么困难。
看起来就是一个搬运炮弹的工作,但其实这背后的艰辛,一般人是难了解的。
如果想要探究这个工作有多辛苦,只要看看那些副手的手臂有多粗就知道了。
干这个活,不是“大力水手”,都得干成“小力水手”。
“轰!!”
“苏卡布列……”
“该死……”
代号将军的指挥车内,此时已经被炸的“五迷三道”,哪怕因为指挥车的原因,装甲更厚,但是却已经摧毁了对方行动的基础。
因为各国击中的是右侧方的履带,所以此刻只剩下一条履带的将军好似指挥车,是很难前进的。
此刻这辆装载大量通信设备的指挥车已经变成了“泥潭里的巨人”,所谓的指挥战绩,也成了过眼云烟。
“给他最后来一发,结束听的生命,让这个什么将军死的痛快些!!”
彭海的眼睛一直对着潜望瞄准镜,嘴里念叨着“慈悲为怀”,心里却在盘算这一发下去,会不会升职加薪。
“装弹,快点……”
一边想着,彭海一边催促着身旁的战友。
只不过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听见不远处那个已经不能动的战车,直接被南侧的一发穿甲弹射穿了油箱,油箱引发的大火,瞬间覆盖了整个战车。
哪怕隔着战车和百米的距离,彭海东能够隐约听见俄语的惨叫声。
只不过此刻的彭海的脸上没有任何喜色,只是歇斯底里的大骂:
“特码的,是哪个混蛋,老子的功劳,他给抢了,太特么不要脸了!!”
“还是友军吗??”
“友军不就是来抢功的吗??”
身旁副手幽幽的一句话,让本来还在气头上的彭海彻底陷入到了“自我怀疑”之中,甚至他都怀疑,是不是以后他也得这么干。
但是随着一声“轰隆”,他却再也没有了这些想法,因为七号车被击中了,被身侧的一辆迂回过来的俄军战车击中了。
“快,快灭火!!”
相比于那些慌慌张张的俄军战车员,彭真第一个想法就是“灭火”,毕竟从刚刚的情况看,确实有漏油的可能。
“滋啦……”
拉扯开自动灭火的装置,整个七号战车都陷入到了一阵白雾当中。
这是一种灭火剂,是汉国科学院下属的“冷冻研究所”,专门为雄狮五战车,以及后续战车设计的。
(最初研究冷链船的,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是航空制冷)
其主要功能就是在被击中要害处的时候,可以人为打开,最后触发整个战车的喷射机制,对整个战车进行“降温”,降低着火自燃的可能性。
坦白说,这种依靠自己手动都灭火装置,相比于后世那种主动灭火降温的被动装置,可以用“落后”来形容。
但在这个绝大部分战车几乎没有办法灭火,甚至只能在战车内部放一个小型灭火器的时代,一个可以全车手动喷射的灭火装置,其含金量,甚至超出了一般战车的本身。
感受着战车已经进入“冷静期”,彭海松了一口气,随后满头大汗的高喊:“装弹,后转!!”
“吱吱……”
虽然因为制冷的原因,发动机很难分配动力履带,但是基础的旋转炮台,还是可以的。
“吱吱……”
炮台开始转动,炮口对准了后面。
“再往做偏一点……”
“再偏十五度……”
彭海小心翼翼的操纵着炮台,因为失去了行动能力,开炮就是最大的能力。
也是唯一可以用的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击必中”,解决身后的困难。
“呼呼……”
彭海的趴在潜望瞄准镜前,豆大的汗珠从额头跌落,滴落在自己的军装上,很快便染湿了。
“轰!!”
对面再次袭来一枚炮弹,这次运气不错,打在了五米开外的荒地上,而在车内的彭海和那两个副炮手,此刻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只能静静的等待对方进入到合理的炮击范围内。
也可能是上天的眷顾,也可能是因为对方刚刚炮击不理想,想要调整角度,向左行驶了七八米。
就是这七八米,恰好出现在了七号车的潜望瞄准镜内,且还是相对合理的位置。
当对方战车侧身出现的一刹那,彭海想都不想,直接大喊一声:“准备装填!!”
“咔嚓……”
话音刚落,击发的操纵杆已经被推了下去。
只听一声“轰鸣”声,潜望瞄准镜内在经过几秒轻微的后坐力后,就看见炮弹炸在对面战车的侧面,只不过可能是太心急还是怎么的,炮弹打中的地方,稍微偏上,刚刚好撞上了更加厚实的主装甲。
硝烟散去,只能看见对面战车连续晃动了几下,外围的装甲出现脱落,内部主装甲出现一个头大的坑,但只是陷进去,而不是被击破。
彭海想都没有想,在装弹声响起的时候,顺势再次推下了战车的击发装置。
“轰隆……”
当炮弹被击发,连续两次,短时间的开炮,使得七号战车有了明显的向后晃动,虽然最后缓过来了,但是富有经验的彭海立马明白了,炮管该换了。
而在对面的俄军战车,在经历第二次炮击之后,尤其是第二发直接命中测弦后,开始缓缓升起带有红火色火光的烟雾。
而在车内的彭海也不管这么多次连续炮击对战车有没有什么影响,嘴里大喊:“快点,快点装弹!!”
“三二一……”
“咔嚓!!”
当两名副手“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将炮弹送进弹道内的时候,彭海再一次推下了击发杆。
当击发杆推下的时候,彭海甚至东能够直观感受到发动机和履带在晃动,毕竟在不能动的情况下,歇都不歇的连续击发三次。
哪怕是实验战车,也得留几秒降降温,更何况是一辆受损如此严重的战车。
“轰!!”
对面的俄军战车化为了废铁,而坐在战车内的彭海也感觉到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死机”了。
……
持续二十七分钟的战车大战最终以汉国全胜落下帷幕。
以损失十九辆战车的代价摧毁俄军六十二辆战车,击伤二十二辆,缴获十六辆。
几分钟后,一则明码通电出现了在了整个波斯,乃至整个中东。
“我旅前方已无战车!!”
二十六军下属九十二装甲旅。
(本章完)
第614章 战后影响,俾斯麦猜想
(泰晤士报:汉国陆军全歼俄第十五装甲旅,并击溃三个俄军步兵旅,总计超过二点四万人,另有超过五万名当地库尔德伪军向汉军投降……)
(伦敦日报:第二十六集团军,只用了不到五天时间就横扫了当地超过八万大军,简直就是军事历史上的奇迹……)
(大西洋报:大英帝国应该向俄国发出警告,敦促他们离开中东,维护世界的和平,体现自身的大国责任!!)
短短几天内,几乎整个欧洲的媒体都用上了“五天”,“八万”,这样的字眼来形容第二十九集团军在库尔德方向取得的战绩。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这场战争结束后,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对于中东战争的关注,还将更上一层楼,甚至可以用“放大镜”来形容。
尤其是作为主要核心的第九十二装甲旅,更是成为了红极一时的明星部队。
甚至就连在欧洲都成立了不少有关九十二数字的商店来吸引顾客。
其中那句“以无战车”,更是成为了这個时代最红火的潮流语录。
尤其是对于那些希望引起关注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甚至将有关九十二旅标记的军旗,纹在了自己的身上,以此来表明他们对于强大力量的渴望。
而如果说九十二装甲旅的出现是一次战争的序曲的话,那么短短五天横扫了超过八万名大军,哪怕这八万中,有至少五万是凑数的,是属于“打酱油”的那种,但是对于这个已经十几年没有大规模战争,甚至如果不是俄国人主动开战,欧洲很多人都要忘记战争的时代。
突然出现一支军队,一个国家在五天这么一个让人不敢置信的时间,解决了超过八万个敌军,其中有两万四千人是让欧洲很多人胆寒的东罗马大军,无论怎么看,都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奇迹。
而奇迹这个东西,往往是非常受人,尤其是受年轻人追捧的。
毕竟奇迹的背后,所反应的不只是运气,更多的还是“实力”,而无论是欧洲,还是美洲的年轻人,其实对于实力都是极为渴望的。
毕竟这个年纪本身就是“混乱”的年纪,极致的暴力,往往能够唤醒他们最原始的欲望。
甚至会让他们为之追随。
毕竟动物的本质就是“幕强”,而人恰恰也属于动物的一种。
只不过被称为“高级”罢了。
而这场战争对于俄国的影响,却很深远,最明显的一个原因就是在战车大战之后,君士坦丁堡方面下达了“禁止大规模战车会战”命令。
之所以下达这么一个“自缚手脚”的命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次的装甲大战,对于俄军的影响实在太深了。
尤其是在得知“全军覆没”之后,连尼古拉本人都罕见的没有骂出来,而是在战争结束后将现任东罗马装甲司令解职,换上了一个在英国交流过装甲战经验的“戈莫洛夫”。
看起来就是一个小小的临阵换帅,但只有参与其中的人才知道,此刻的东罗马,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
那就是要不要大规模扩充装甲部队。
在战前,整个东罗马帝国总共有八支装甲常备部队,这八个常备部队,其中有三个是大规模编制的装甲师,除了现在在波斯打仗的那个,还有两个,一个在君士坦丁堡,一个在东欧的莫斯科。
至于剩下五个,基本全是旅级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