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华 第104节
“末将同意,汪提督说的如此清楚,此役,汪提督和众将士都做好了必死的决心,可没有想到,几轮下来,用弩射杀瓦剌大量骑兵,反而把瓦剌的骑兵打的士气全无,末将同意将林存德排为第二,甚至排为第一都不过分,毕竟,众将士都没有想到能赢!”张輗先开口说道,他当然知道朱祁钰的意思,也希望把林存德拉入到武将队伍当中。
这个弩他们是知道的,也知道是林存德得知汪瑛要出征,才拿出来的,谁也没有想到,这次作战,弩起到的奇效。
“末将也同意,该赏!”徐显勇也是恭敬的说道。
“嗯,等大家看完了再议!先不议论赏不赏,就说军功排位,朕认为林存德排第二,是合适的,当然大家若有不同的意见,可直抒己见!”朱祁钰点了点头,对着诸位说道。
于谦内心是震惊的,他知道林存德对于朱祁钰很重要,也知道,林存德帮过朱祁钰大忙,因此,林存德之前封赏正七品都事之时,自己便知晓,朱祁钰会重用林存德。
可这次,朱祁钰明显是想要给林存德封爵,以报答林存德之前对朱祁钰做的这些谋划,若无军功,无法封爵,可朱祁钰硬是要把训练之法和弩作为这次作战的先决保证,虽然也说的过去,可,毕竟林存德并未去前线,也并未参与战斗。
若封爵,恐怕文臣这关难以通过,可若不通过?想到此事,于谦不由的看了那些内阁的那些大臣。
他不敢往下想,如果不通过,朱祁钰会对那些大臣采取什么策略,甚至说,于谦都怀疑,朱祁钰故意这个时候提前说,就是希望那些文臣反对,朱祁钰要杀人立威了,他已经登基半年了,除了查贪腐影响到几个侍郎,还没有真正对重臣动过手,这一次,怕是要动手了。
而文臣现在什么也不说,大家内心其实还是有很大的意见的,可陈循和王直两个人又和其他人不一样,他们见过林存德,也知道林存德的一些事情,更加知晓其本事,还是小老乡,如此年轻,若真的反对而得罪了他,即便以后致士了,恐怕也不会好过,这个时候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需要为子孙后代考虑。所谓宁欺白头翁不欺少年穷就是这个道理!
况且,林存德不但不穷,还很富裕,关键是,深得陛下器重,前途无量!
因此,若真要反对,陈循和王直,估计不会去带这个头!
很快,众臣便看完了详细战报,那些文臣也是非常震惊,同时对汪瑛恨的牙痒痒的,你汪瑛写战报就写战报啊,你没事提什么弩,且还说因为这个弩,他们才取得胜利,这还让他们怎么阻拦朱祁钰要封赏林存德?
要不说汪瑛喜欢林存德这个女婿,啥好事都能想到这个女婿!
“都看完了,可有异议?”朱祁钰坐在那里问道。
武将这边肯定没有异议的,而文臣这边,他们现在也不敢有异议,主要是现在还没有核查清楚,现在争辩没有意义,且会让自己陷入到麻烦当中,因此大家都摇头表示无异议。
“那好,诸将,讨论一下,河曲这边,还需要调动多少部队前往,即刻安排,汪提督不可能领着京师三营的军队,常驻河曲!若确定瓦剌短时间内不可能进攻,便召集汪提督率军回京!”朱祁钰看着那些武将说道。
“是!”那些武将全部拱手称是,
朱祁钰此刻也站了起来,他想要去看看,汪瑛到底请什么罪,可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捅出篓子出来。
朱祁钰回到了御书房,便让王诚去找汪瑛的题本来。
“陛下,奴婢记得,今早上送来的奏本,没有汪提督的!”王诚立刻对着朱祁钰拱手说道。
朱祁钰点了点头道:“去通政司问问,若抄录好了以后,即刻拿过来!”
“是!”王诚立刻出去了。
而朱祁钰则是皱眉,今日本来自己很开心的,怎么还弄出一个请罪奏章来了,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个岳丈了,也不知道晚几天送过来?非要一起送过来?
很快,王诚便拿着汪瑛的题本过来,双手递给了朱祁钰。
朱祁钰立刻接了过来,翻开后,仔细的查阅,
待朱祁钰看完,内心不由的感叹一声,还是岳丈英明啊,那是真为自己考虑,这对于朝堂来说,是请罪,但是在自己眼里,这是表功,这是一本请功奏章。
若不杀了他们两个,后患无穷。
可此事朱祁钰狠狠的把奏章往桌子上一扔,道:“不像话,来人,让内阁票拟,酌定处罚意见!”
第168章 谣言四起
朱祁钰内心很感激汪瑛,真心感激,他岂能看不懂汪瑛背后的目的。
这是靠污自己的军功,来保证自己的帝王位,朱祁钰心里对于这个岳丈,真的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从自己登基一来,便一直想方设法让自己掌握大权。
即便是帅军出征,遇到决战,汪瑛都想以死来回报自己,也不怯战,不避战。
如此岳丈,自己岂能不爱惜,岂能让那些文臣随意欺压?
王诚听朱祁钰说交往内阁议罪,不由担心,便提醒道:“陛下,若交于内阁和大臣议罪,恐怕?”
“怕什么?让他们去议,另外,提醒内阁,此事前线将士刚刚经历大战,身心疲惫,看守战俘难免疏忽,既然汪提督已经处罚过了将士,便不再议罪!”朱祁钰看着王诚说道,
他的目的也是非常清楚,就是让那些大臣去议论去,看看他们能议出什么罪名来,且,此事,也需要让那些大臣知晓,先把汪瑛的罪定下来,再来封赏。
只有这样,封赏之时,那些大臣才不会反对。
“是,陛下!”王诚听后,想着朱祁钰可能另有打算,便不再建议。
而在内阁,陈循他们也看到了汪瑛的题本,那些大臣欣喜异常,机会来了,先不说到时候核查战果是不是有虚报战功之嫌,可如今,射杀也先的儿子和弟弟,罪名也不小。
若是在战场上射杀,倒也无话可说,可,已经被俘虏了,汪瑛还射杀,那,里面的说法变多了去了。
几个内阁大臣相视一笑,接下来他们就该怎么办了。
要重重治汪瑛的罪,不过,杀俘的罪行不大,杀了也先的儿子,罪行也不大,可,太上皇还在漠北,这个时候杀了也先的儿子和弟弟,那,罪行就大了。
可若拿到朝堂来议罪,还是不行,理由站不住脚跟,还需要让下面的那些大臣,去揭露汪瑛的目的。
汪瑛的目的,类似于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
他们已经不用去追究汪瑛到底是不是故意杀的,还是真的他们逃跑的时候杀的,这些已经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汪瑛杀了他们。
下午,京城茶楼就开始讨论了。
讨论汪瑛杀了也先的儿子和弟弟。
还说汪瑛这样做,就是逼着太上皇去死,也行定会杀了太上皇为他的儿子报仇的,这样的话,陛下就没有了顾虑了,可安心当皇帝了。
接着谣言越演越烈,还有的人说是陛下授意给汪瑛杀的。
还有的说,汪瑛这样做,回来别说封爵,该下狱,谋害太上皇,哪能行?
林存德一开始在家中完全不知晓,直到当天傍晚,林存义匆忙回来,刚刚他出去一趟,去购买府中一些常用之物,正好和那些熟人聊天,他们就聊到了这些。
林存义听后,连忙去常去的茶楼听听,这一听不要紧,果然全部是这样讨论的。
林存义感觉如此议论可不行,如果真如他们所说,汪瑛这次不但不能封爵,可能还有麻烦。
那些文臣恐怕会治汪瑛的罪。
河曲大捷的功劳,可能就没有了。
因此林存义坐不住了,急忙回家,找林存德去。
“小五,小五!”林存义在书房外面急忙敲门。
“二哥,进来,怎么了?”林存德看林存义如此敲门,知晓定有急事,连忙喊着。
林存义推门而入,道:“小五,不好了,外面谣言四起!”
“啥谣言?”林存德不懂的看着林存义,这几日自己很高兴,汪瑛封爵势不可挡。
“有人说,汪提督是接到了陛下的授意,故意杀了也先的儿子和弟弟,还有的人说汪提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故意杀了他们两个,逼着瓦剌那边杀太上皇,好让陛下稳固帝位。
另外还有人说,汪提督掌握京师五军营,是外戚当权,长此以往,必为大明祸患!
还有人说,这一仗,汪提督根本就没有杀敌这么多,最多就是两千人,且,自身伤亡过万,实际上是败仗!”
林存德从林存义说第一句话开始,就意识到了,有人要害汪瑛,化解这次汪瑛胜利之威,想都不用想,就是文臣出招了。
汪瑛杀了也先的儿子和弟弟,自己都不知晓,外面的那些人,如何知晓的?
明显是那些文臣故意放出来的消息,甚至还是他们授意下面的人去传播谣言。
“他玛德!”林存德忍不住破口大骂,这些人太没有底线了。
前线将士拼死拼活的,他们就如此污蔑?
汪瑛如何杀的也先的儿子和弟弟,自己不知晓,但是若是自己为主帅,也会杀了,如此好的机会,凭什么不用?
即便外人传播谣言,也要做。
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让也先杀了太上皇的机会。
林存义说完了,便看着林存德。
林存德便开始摸着脑袋在书房里面焦急的踱步,杀机现了。
“你去喊汪智过来,立刻去!”林存德一时半会还没有想到办法,但是找汪智过来,是对的!
“好,我这就去!”林存义点了点头,亲自去,怕下人去耽误时间。
而林存德就在书房里面踱步,开始分析文臣的意图,想着破解之法。
虽然这些是谣言,可杀也先的儿子和弟弟,意图非常明显,即便不是被俘杀了,而是在战场上杀了,那些文臣也会往这方面做文章。
而如果俘虏回来,那帮文臣可会欣喜若狂的,他们马上就会提议,用他们两个交换太上皇回来。
到时候朱祁钰不答应都不行。
唯一的可能就是在战场上让他们两个跑了,可如此削弱也先的机会,怎么可能会让他们逃回去。
“行,就你们会放谣言,我不会是不是?居然跟我来舆论战,行,行,看谁厉害!”林存德此刻咬着牙,双目狠狠的盯着前面。
太过分了,汪瑛的捷报才传回来几天,如此大的胜仗,那些文臣不讨论如何封赏,反而想要拉汪瑛下马,甚至,还想要离间汪瑛和朱祁钰的关系。
离间汪瑛和朱祁钰的关系,也就是离间自己和朱祁钰的关系。
自己和汪瑛只是未来的翁婿关系,可汪瑛如此重视自己,断然是不会轻易毁了这门婚约的。
严格算起来,自己也是外戚。
可如今,真心帮助朱祁钰的,除了汪瑛和自己,还有谁?
外戚?
难道孙太后让孙忠去营救太上皇,不是用外戚?
外戚寻常看起来是没有用,但是关键的时候,也只有外戚能用。
这些文臣,只是盯着外戚,可谁想过,朱祁钰被那些文臣欺负成什么样子?现在还在欺负?
孙家靠外戚的身份封伯爵,而如今汪瑛还没有封赏呢!
想到此处,林存德不由的恨得慌,这些文臣,都是双标的,果然如他们说的,他们喜欢朱祁镇这样的皇帝,因为朱祁镇夺不了他们的权力。
而朱祁钰现在明显是要夺权,所以他们现在疯狂打压,打压朱祁钰信任的那帮人,就是打压朱祁钰夺权。
林存德就坐在那里思考着,如何接下来的布置了,谣言你要是去澄清,那是不可能的,伱这边澄清了,先不说百姓信不信,新的谣言很快就会出来。
对付谣言的方式,唯独只有以毒攻毒,既然你放谣言,那我也放谣言。
要让京城的百姓天天吃瓜,这样就会慢慢的忘记汪瑛之事,且不但要放谣言,还需要真假参半的放。
那些文臣只能盯着汪瑛打,可汪瑛也只有这点事情,可,那些文臣后面的事情,也不小啊!
也是该让百姓知道那些文臣的伪君子的模样。
嘴里面天挂着仁义道德,忠君爱国,背地里都是男盗女娼,欺君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