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厨王:开局征服徐妙云的胃 第104节
等会儿!
陈阳忽然想起来了。
徐达说他这大闺女徐妙云,似乎把与燕王朱棣的婚事给推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那oooo..
徐妙云就是自由身了。
不过陈阳对此有所怀疑。
皇帝朱元璋想要的儿媳妇,能有得不到的吗?
就算徐妙云现在不一样,但最终可能还是会因为种种原因嫁给朱棣的。
只是会有一些波折罢了。
就在陈阳胡思乱想的时候,他听到了徐妙锦的声音。
"陈老板!陈老板!"
陈阳回过神来:"啊,怎么了? ”
"陈老板,你想什么呢? ”
"没什么,就是酒楼开业的事情太繁杂了,有些头疼。"
徐妙云看了陈阳一眼:"别累坏了。"
陈阳应道:“多谢大小姐关心。”
徐妙锦又逮着话头了。
"姐,你怎么如此关心陈老板啊!”
徐妙云瞪了妹妹一眼。
就在这时,马蹄声由远及近。
不只一匹马飞奔而来,是一队人马。
那队人马来到了马车近前,停了下来。
陈阳怔住了,其中有一个人,他还真见过。
正是之前去绝味飘香馆吃过饭的公子,不对,应该是世子。
这世子,该不会是魏国公的儿子吧?
难道是徐辉祖?或者叫他徐允恭也行。
不对啊,这位公子长得也不像魏国公徐达啊,他比徐达长得可帅多了。
而且跟徐达的三儿子徐增寿长得也完全不一样。
总不至于是魏国公府的邻居老王,搞出来的儿子吧?
其实陈阳想错了。
他见过的那位世子还真不是魏国公府的徐允恭,而是曹国公府的李景隆。
巧合的是,跟李景隆并肩骑马过来的,正是徐允恭。
徐允恭就是徐妙云和徐妙锦的大哥了。
原来这两姐妹来东兴码头,可不是为了玩,而是给大哥徐允恭送东西来了。
李景隆看到陈阳,不由地"咦"了一声:"这不是绝味飘香馆的老板嘛。"
李景隆去过不少次了,所以对这间食肆记得门清。
徐允恭倒是第一次见陈阳,但偶尔会听说过绝味飘香馆。
除了他,全家人都喜欢吃这间食肆的东西。
徐允恭打至了几眼陈阳,也没有太放在心上。
只是刚才陈阳和两个妹妹似乎聊得挺投机,让徐允恭颇为意外。
徐妙锦也就算了,活泼得要命,本来就是个自来熟。
但徐妙云是怎么回事儿?
她可是轻易不会跟不相关的男子说话的。
不说别人了,眼前的曹国公府家的世子李景隆,这么英武俊逸的美男子,徐妙云都不假辞色。 当然,这陈老板长得也不错,不输李景隆。
但是身份上......可就差远了。
此时,陈阳朝徐允恭和李景隆行了一礼,正要告辞离开,却被一阵脚步声打断了。
几个人走了过来。
领头穿着红色的官服,戴着乌纱帽。
李景隆对徐允恭,说:"瞧,粮官来了。”
原来过来的人正是粮官,名叫王吉中。
李景降和徐允恭来东兴码头,杲来办公务的。
什么公务呢?
为大军准备粮草。
没错,朱元璋已经在朝中决定了,将要发动对北元的新一轮进攻。
现在北元的主将,正是扩廓帖木儿,汉名叫王保保。
王保保号称北元第一将,是北元残军的顶梁柱,不好对付,大明军队从上到下都很重视。 李景隆和徐允恭都有军职。
尤其是李景隆,将要跟着他爹李文忠岀征,正是负责后勤这一块。
徐允恭的职务范围也包括后勤,所以两人过来审查情况。
粮官王吉中朝两位上官行了一个大礼,然后说:"二位将军,粮食和菜果都已经备好了。”
徐允恭点了点头:"这次大军岀征至关重要,不要有任何懈怠。"
王吉中连忙应道:"下官不敢,一定勤勉认真办理粮草之事。"
李景隆说:"行,允恭,那咱们礁瞧去。"
徐允恭应了一声O
徐妙锦连忙说:"大哥,我们也要去!行不行?"
徐允恭笑着说:"别胡闹。”
李景隆却摆了摆手:"去吧,反正没外人,多一个人,多一双眼睛,万一能看岀不对来呢!" 徐妙锦高兴坏了:"对啊对啊!咱们都得去!"
陈阳怔了怔:"我就不"
"不"字还没说完,陈阳就被拉着往前走了。
好家伙,不会也让他这小老板也去看后勤粮草吧?.
第123章就是这么神,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求全订!)
不过陈阳也没有过度反抗。
他也挺好奇的,大明朝打仗前,是怎么置办后勤粮草的,都置办的是些什么东西。
只要别人不赶他走,他就跟着去长长见识。
其实也确实没人会去赶他。
毕竞这里是南京城,也不怕真的会有细作敢过来搞破坏。
没办法,成本太高了,还没有什么卵用。
破坏敌军后勤的最佳场景,可不是在敌方的大本营,更不是南京这样的大明都城,而是在行军路上。 所以无论是李景隆,还是徐允恭,都没有在意陈阳的存在。
陈阳跟着众人,来到了一座大船前。
好家伙,这应该都屈于海船了,可以远洋行驶的那种。
大明初期,造船能力就已经相当强了。
毕竟再过二三十年,一个太监就要带领着几百,上千艘船,几十万人,去西洋和南洋转悠去了。
这就是基础啊!
此时就算是在欧罗巴的航海强国,要弄出这么大的船也不容易。
陈阳忽然想到,大明洪武年间,大洋对岸那个强大的国家还不存在呢。
离建国还有四五百年。
想想还是挺神奇的。
大明朝跟北元打仗,战场自然是在北疆大草原。
先用大船运送粮草,后勤装备,自然省时省力。
众人来到了后仓,感觉到一股清凉,甚至接近于后世冷库的温度。
然后就看到了大批的袋子堆成了小山。
陈阳本来以为大部分会是米袋,粮袋,但没想到眼前的东西,比想象得还要更丰富。
除了堆积如山的米袋子以外,还有不少藤筐。
藤筐里装的是蔬菜和调料,甚至还有水果。
王吉中说:“两位将军,第一批粮草瓜果,都在这里了。”
李景隆和徐允恭便随便看着。
李景隆就不用说了,性格大大咧咧的,看着这些东西,走马灯一样。
徐允恭就要认真一些,但也只是看看临近的藤筐。
但看得也不怎么仔细。
毕竟他也不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