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厨王:开局征服徐妙云的胃 第202节
但再看看这宅子,太大了。
阿香一个人也不可能打理得过来,太不现实了。
冯秀梅忍不住说:"那会不会要花很多钱?"
陈阳摆了摆手:"嗨,娘,没事儿,你儿子会赚钱。"
冯秀梅听了,喜笑颜开。
儿子有本事,而且本事太大了,冯秀梅也跟着放宽了心,好好享受富家夫人的生活就行了。
陈阳在大宅子里转了一圏,便去了绝味楼。
到了门口,就看到郭三郎正在给外卖员训话。
只见郭三郎站在门口,七八个外卖员一字排开,站在郭三郎面前,认真地听若领导的要求。
郭三郎这外卖团队头子当得有模有样。
当然郭三郎本身就是泼皮头子,现在只不过换了一个组织名而已。
反正郭三郎现在干的是如鱼得水。
既能赚钱又能抖威风,还不犯法,何乐而不为啊。
这七八个外卖员其实也是外卖团队中的骨干,也就是外卖团队小组长。
郭三郎只要向小组长们传达消息就行了。
郭三郎看到老板陈阳来了,又说了一两句,让外卖员们散开了。
郭三郎跑到陈阳身边说:"老板,你来了。”
陈阳点了点头:"三郎,一会儿咱们出门,准备一下吧。”
郭三郎问:"去哪儿啊?"
"醉花楼。”
郭三郎怔了怔:"老板,去那儿干嘛呀?咱们是酒楼,他们也是酒楼,是同行呀!”
陈阳笑了:"同行怎么了?同行也能当朋友嘛!再说了,醉花楼可是大酒楼,咱们酒楼还没有资格当人家的对手。" 郭三郎挠了挠头,问:"好吧,那咱们干什么去呀?吃饭去?"
陈阳摆了摆手:"吃什么饭呀?咱们是去谈合作的。"
郭三郎更惜圈了。
谈合作?
跟醉花楼能谈什么合作?
陈阳就把郭三郎拉到一边儿,好好解释了一下。
郭三郎听得是目瞪口呆,瞠目结舌。
但他并不笨,总算是听明白了。
"老板,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外卖团队还可以给醉花楼送餐?"
陈阳点了点头:"就是这样。"
"这,这合适吗? ”
郭三郎的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
这也很正常,共享经济的概念太过超前,古代人还不能充分理解。
或者说让他们理解这个概念是很难的。
陈阳又说:"咱们给他们提供送餐服务也不是无偿的,他们需要支付费用,外卖员也能赚到更多的工钱,两全其美。" 郭三郎这才大致明白了陈阳的意思。
"反正就是都能赚到钱,都能得到好处,是这样吧?"
陈阳点了点头:"这样想就对了。”
郭三郎挺着胸脯子说:"老板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我都听你的。”
想了想还是不叫上艾月兰了,酒楼里的事情事情多,她盯着这边就行了。
片刻之后,陈阳和郭三郎出门了。
醉花楼就在南京城的东阳街上。
东阳街也在外城,也是一条东西街,跟瑞鸿街挨巷,中间只隔了一条胡同而已。
陈阳和郭三郎也没有乘马车,就慢悠悠的转过去了。
进了东阳街,这气氛明显就不一样了。
两侧的商楼明显的要高大不少,店面也都很大,都是大商家。
街上的人流量也比瑞鸿街要大上一倍不止,马车更是多了不少。
很正常,东阳街是南京城最大最繁华的商业街,热门程度不是其他街道可以比的。
南京城绝大多数的一流酒楼和高档酒楼,都在这条东阳街上。
醉花楼也可以算是东阳街上的佼佼者。
郭三郎忍不住说:"老板,以后咱们也能在这里开间酒楼吧?"
陈阳乐了:"你可真对我有信心。”
郭三郎嘿嘿一笑:"那是必须的,老板是谁呀?能人所不能。"
陈阳摆了摆手:"在东阳街上做生意,可不是谁想干就能干的事。”
两人边走边聊,很快就到了醉花楼门口。
外面是一个大牌楼。
逬去以后是一个大院子。
院子的前边,右边,左边,各有一座三层的高楼。
全部都属于醉花楼。
真不愧是南京城数一数二的酒楼,光看这门面就太气派了。
院子里可以停马车,跟后世的酒店停车场一个路数。
此时还没有正式到饭点儿,但是里面已经停了有二三十辆马车了。
醉花楼的生意火爆程度真不是盖的。
陈阳还是第一次来这么高档的酒楼,一时有些看花了眼。
当然,他没有表现出来。
郭三郎则完全不一样,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跟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
"老板,你看看这楼也太高了,好像比咱们那楼高一些?”
"他们这前面还有个院子,还真是不错,可以停这么多马车。"
"老板,他们有三座楼,得能容得下多少人在这吃饭呀?"
就在这时迎来了一个人,店里的伙计。
"客官,两个人啊?里面请吧。"
陈阳摆了摆手:"我们不是来吃饭的,是来应约见你们老板的。"
伙计怔了怔:"我们老板?哪个老板?"
郭三郎不耐烦地说:"你们还有几个老板呀?"
伙计说:"呦,我们有好几个老板呢,有大老板,二老板,还有三老板。 原来醉花楼有三个合伙人。
陈阳问:"你们大老板是谁?是不是姓秦?”
伙计应道:"对啊,你们要见我们大老板啊?不知道她有没有空啊。"
陈阳说:"你不用管她有没有空,你就如实通报就行了。” 伙计打星了陈阳几眼,感觉此人气度不俗。
"那行,二位先里面请吧。"
陈阳和郭三郎就跟着伙计进了醉花楼.
第230章醉花楼的菜做得一般(求全订!)
陈阳和郭三郎进来的是主楼,也就是正楼。
这酒楼的内部结构与绝味楼倒是差不多。
只是每一层要大上不少,高上不少。
这酒里如果全都摆满桌椅,装上一两千人是没有问题的。
但醉花楼显然没有这么做,使用了大呈空间放苣各种各样的摆设。
比如屏风啊,画架啊,还有插花什么的。
尤其是那些插花,跟后世常见的那种小号插花不一样,普遍比较大,有的甚至像根小树。 这酒楼里的环境整的,跟在花园里似的。
郭三郎都看傻了眼:"老板,这里可真漂亮。"
陈阳点了点头:"也怪不得醉花楼做得这么成功,这就是生意经啊。"
古人做生意的思路,还是跟后世完全不一样。
古人普遍比较佛性。
后世的商人就比较势利一些,或者说更注重收益比。
同样一块空间能够塞十张桌子,绝对不会塞八张。
这样这样确实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就餐。
但是就顾不上用餐环境方面的问题了。
不过回头一想,后市人口多,尤其是大城市,生活条件都比较高。
方方面面的条件跟古代是完全不一样的,两者有差异倒也正常。
陈阳琢磨着自己这边的酒楼,还是有调整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