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厨王:开局征服徐妙云的胃 第3节
这是突然开了窍吗?
以前这儿子可没这么大的本事啊!
天刚亮,陈阳就推着小车出门了。
这次他准备了整整一百张葱油饼,就看今天的表现如何了。
谁知陈阳刚一露面,就被团团围住了。
“老板,你可算是来了!”
“是啊,我们等你很久了。”
“今天早饭都没吃,就等着你的饼填肚子呢!”
“快快快!”
大部分都是附近的商贩。
还有一些普通居民,都是昨天尝过后,觉得十分惊艳,今天就早早过来等着了。
陈阳一时倒有些不知所措了。
大场面,真是大场面啊。
还能怎么着,赶紧切饼吧。
今天买饼的,可不都是一角一角地买了,很多都买一整张饼。
就说张虎吧,直接买了两张饼。
张虎嘿嘿一笑:“回去给我媳妇尝一尝去!”
陈阳连忙提醒:“张哥,这葱油饼最好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张虎一听,居然利索地收摊走人了。
好家伙,为了给媳妇吃饼连生意都不做了。
明朝人都宠妻的传说,居然是真的。
陈阳的摊子被人围了好几圈,自然也吸引了更多的路人。
“这是卖什么的?怎么这么多人?”
“我记得这原来是卖烧饼的摊子啊,哎哟,这么香,不像是烧饼。”
“你们不知道吧,这是千层葱油饼,特别好吃!”
“千层什么?没听说过啊。”
“废话,这是稀罕的吃食,在南京城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真的假的?这么厉害?那我可得尝尝。”
就这样,陈阳很快就把一百千层葱油饼给卖光了,一张都不剩。
一千两百文钱到手。
一天赚了一贯多钱,陈阳在明初也算是个高收入的小贩了。
再有这么几天,五千财富值就凑够了。
陈阳回到了住处,冯氏正在洗衣服。
其中的大部分衣服都是陈阳自己的,也有母亲冯氏的。
虽说陈阳家里日子还过得去,但是明初的普通百姓生活都比较清贫,穿的都是粗布衣服,衣服上弄几个补丁实属正常。
要说起来,找裁缝做几件衣服也花不了几个钱。
陈阳在前世那也是讲究人。
既然能赚钱了,何必还穿破衣服?
陈阳跟冯氏说了一声,便出了门,进了隔壁王裁缝的家门。
陈阳给自己和冯氏订做了好几套衣服,用的上好的绵麻料子,既结实耐用,又美观,好打理。
样式也选得最流行,最时尚的。
下了订单,王裁缝找来闺女给陈阳量裁尺寸。
陈阳本身的条件也极好,高高大大,英俊挺拔不说了,尤其是那气质,给人很特别的感觉。
这其实也是陈阳未来人的特质。
如果穿上得体的衣服,更是一表人才,十分出众。
后来王裁缝又上门给冯氏量尺寸。
冯氏十分惊讶,也舍不得,毕竟过惯了苦日子。
冯氏摆着手说:“阳儿,我不要!我穿旧衣服就挺好。”
陈阳哪里会同意,硬是让王裁缝给冯氏给量了好了尺寸。
王裁缝直说陈阳孝顺。
冯氏嘴上说不满意,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陈阳这孩子还真是长大了,懂事儿了。
其实订做这几套衣服,也不便宜,几百文花进去了。
不过陈阳不在乎,现在系统在手,赚钱效率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果然,接下来的几日,千层葱油饼卖得越来越好。
甚至有不少住得远的居民都闻风而来了。
这一天,一辆从远处驶来,进入了外城闹市。
马车两边,还有两位骑着高头大马的护卫,十分威武。
明眼人马上就能看得出来,这是魏国公府的马车。
魏国公徐达,那可是大明开国战帅,开国最大功臣之一。
同时徐达本人也是朱元璋的发小,从小玩到大的铁哥们儿。
所以魏国公府在南京城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此时在马车上坐着的,其实是一位女孩。
女孩长得极美。
瓜子脸,柳叶眉,鼻梁高挺,嘴唇XING感。
身材高挑,就算是这个年纪也令人有所联想。
女孩虽未出阁,但已然婷婷玉立,落落大方了。
这位女孩正是魏国公的大女儿徐妙云。
徐妙云自幼聪慧,号称过目不忘,被人们称为“女诸生”。
什么叫女诸生?
其实就是女诸葛的意思。
可见徐妙云有多么聪明。
徐妙云经常会帮父亲处理一些事情,此时正要去城外庄子查账。
正好路过闹市街,徐妙云好奇地掀开车窗帘去看外面的景象。
“咦?那么多人聚在那边,做什么呢?”
第4章徐妙云这一吃,顾不上说话(求收藏,鲜花,评价票!)
侍女小翠也凑到窗口看了一眼。
果然看到在路边上围着不少人。
小翠来这多次,对这里挺熟的,应道:“小姐,他们应该是在买什么东西。”
徐妙云怔了怔:“买什么东西?吃食?”
“应该是。”
这倒是勾起了徐妙云的好奇心。
“什么东西?这么多人买?”
小翠摇了摇头,忽然说:“对了,小姐,今天咱们出来得早,你还没有吃东西,我正好去买过来让你尝尝。”
徐妙云犹豫了一下,还是让小翠去了。
她确实觉得有些饿了。
反正也不赶时间,吃点东西也合适。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围着买?
真是挺奇怪的。
徐妙云隐约闻到了某种特别的香味儿。
真香啊。
到底是什么散发出来的?
徐妙云觉得自己更饿了,几乎能听到肚子不争气的咕咕叫。
片刻之后,小翠跑了过来,手上还捧着一个油纸包。
小翠一进来,那股香味就一下子浓烈了好多好多倍。
徐妙云几乎要醉倒了。
“什么味道?这么香?”
小翠应道:“小姐,是这饼的香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