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随永乐北征

大明:开局随永乐北征 第500节

登闻鼓又响了。

朱老四立马就把来的这几个自己人,请进了乾清宫问话。

“求皇上为草民做主!”

“皇家银行的恶仆败坏皇上的名声,歧视我等草民,那些有钱人早就兑完了,还不许我等兑宝钞…”

“巴拉巴拉@#¥%*%#…”

朱老四掷地有声的应道:尔等且宽心,朕一定为尔等做主!

紧接着明旨下达,布告天下:取消兑换宝钞的所有限制,将兑率提高到一比十!

900一应官、军、民等可用宝钞任意比兑官银。

明旨一发。

朱瞻基立马就让各地分行,把官军收上来的六千万锭宝钞,兑成了六百六十万官银(一成利)。

加上一百二十万两原封未动的现钱,杂银,及十二万两白银的利息一气儿还了回去。

一时间‘皇恩浩荡’之声响彻了大明的各个角落。

当然了。

还有一波人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他们在怀疑自己到底适合不适合继续做商人?!

皇上的明旨都发下来了。

内廷回兑宝钞这事儿,是一点‘鬼’都木有,真滴似在做善事,一点儿木掺假。

兑率都定死在一兑十了!

他们兑的时候才一兑四十五!!

四、五倍的大利市,就这么从眼前轻飘儿滴飞走了,走了,了…

我是不是不配做个商人?!

打从学做买卖开始,就没见过这么大的利!

听都没听过!!!

悔呀~一!

太悔了呀~~!

枉做小人了呀~~!

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怀疑内廷,不该怀疑朝廷,更不该怀疑皇上!

现在想上车都为时已晚了。

都一兑十了,上了车又有什么用?!

‘啪啪啪、’几个大巴掌下来,腮帮子肿的老高…

最基层村社中的宝钞,都集中到了者老的手里,所以宝钞比兑的速度依然很快

等银行排队的人流开始变稀少。

朱瞻基上了一道《请销宝钞疏》。

以宝钞纸质粗糙,印刷手段简陋,极易被不法之徒利用,为祸害民为由,奏请回兑所有宝钞销毁。

以一月为期,逾期作废。

并请遵从太祖高皇帝初定之兑率,以一比一回兑宝钞。

待寻得良策,再与民为便!

朱瞻基还翻出来几份伪造宝钞大案的卷宗附在后边,以为佐证。

对于朱瞻基的《请销宝钞疏》,举朝上下,无一人反对,尽皆拍手叫好,出班附议。

对于《请销宝钞疏》实际上违反了两条祖训的事实,文武百官全都视若无睹。

违反的第一条就是奏疏的题目,宝钞,第二条是大明朝有禁止金银流通的限令。

没看错。

大明朝是不允许用金银交易的,都得用铜钱和宝钞。

这条禁令实际上针对的,只是大的商业活动,普通百姓的手里哪有什么金银

随着宝钞成倍成倍的贬值,金银禁令慢慢变得名存实亡。

由此可见。

只要有违官僚阶级的切身利益,即便是祖训,他们也能假装看不见!

明旨下达。

一比一的兑率一公布。

又是一大批人悔的捶胸顿足,悔不当初。

尤其是那些不听柜员的再三劝告,非要早兑的老百姓,都被邻居、族亲们给骂哭了。

商人们大多也明白过来,他们从一开始就想差了。

内廷找人大肆的举债借宝钞,不是为了加印,而是在为回兑销毁所有宝钞做准备。

五千钞的限制就是为了,把他们这些商人手中的大头先兑走。

是不是中了算计不好说。

都是自己选的,又没有人拿刀逼这他们第一波兑,即便是中了算计也怨不得人。

可惜的是,彻底错过了这一波肥的机会。

谁能想到,最后居然是这么个结果?

谁能想到,朝廷这一次做事居然这么讲究?

若是换到以往。

朝廷直接定死个兑换期限,再定个让人半死不活的兑率,逾期作废,爱兑不兑。

哪用得着像现在似的,绕这么大个弯子?

无论如何。

官府愿意讲究做事,终归是件好事,这么一想…心中居然还生出几许欣慰来。

一个月的最后期限一贴出来。

家伙事还没攒完的祖传手工艺人们着急了。

这么大的投资可不能打了水漂。

于是开始没日没夜,加班加点的造假钞

以这些人的手艺,即便做正经行当,混个温饱一点没毛病,运气好点的想发家都不难

可惜。

这世上就是有人喜欢冒险走捷径,赚快钱。

这帮人都沉浸在努力奋斗,发家致富的美梦中

丝毫没有察觉到,那一个月的最后比兑期限,其实是挂到他们脖子上的一一绞索!

在第二道圣旨下达之前

宝钞已经兑的差不多了,皇家银行里排队等候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圣旨下达的第五天,等兑的人流彻底断了。

之后三三两两的来银行办业务的,都是从周边驻守卫所里雇来的普通军户,高矮胖瘦,男女老幼中青都有。

目的就是让那些祖传捞偏门儿的手艺人放下戒备,自投罗网!

只要有手艺傍身。

没人经得住一比一,这个超高兑率的诱惑。

朱瞻基的计划很顺利。

一个又一个手艺人,在银库外被锦衣卫接连生擒。

锦衣卫也是祖传的手艺人,落到他们手里,哑巴都得开口说话,一咬就是一大串。

落网的这些人才,朱瞻基可是有大用的…

..

第六百六十五章:大明皇钞

被抓的这些人里有一半都是业内资深人士。

专门从事古玩、字画的复制品制作。

这些人陆续从大明全境被押到诏狱一一考试!

每个团伙都被发了一张名画,现场作仿,所需任何工具、颜料等一概满足,不限时间。

要求只有一个:仿品要以假乱真,天衣无缝!

事成之后。

朱瞻基亲往现场验货。

拿起一副新鲜出炉的清明上河图,跟张择端的原图作比,不~由自主的发出感叹:

“好家伙!”

“完全看不出哪幅画真,哪幅画假,连纸张的新旧,衣服的褶皱都一模一样,了不起!”

一个其貌不扬,神态萎靡的中年男子急忙跪地磕头:“殿下过誉了,罪民愧不敢当,愧不敢当!”

朱瞻基并不搭理,朝昌盛一点头:“把画师们都叫进来查验真假。”

让内行对付内行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这些名画中有一半是赝品,一般是真迹,本宫需要诸卿合力把真假分辨出来。”

“每挑出来一副赝品,赏银二十两,挑错了扣十两…”

首节 上一节 500/5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