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国师,替咱大明算一卦 第109节
一株苗,便是一大串。
虽然不如葡萄一般,一株可以结出数十颗果子,可这一株苗,却是生生结了五个番薯。
有大有小,还有一颗,甚至比鸡蛋还小。
这一颗……呃,显然是没救了。
可大的,却有莲藕粗,足有一寸多长。
陆涯目光炯炯,将它们一道捧了起来,大呼一声:“秤!”
垦田校尉们自是早有准备,带了秤砣来的,于是忙取秤砣一称。
校尉努力地调整着秤砣,眼里闪着光道:
“国师,有三斤。”
三斤……
若是后世的番薯,几个番薯下来,怕是不下五斤吧,可陆涯还是很满意了。
这效果,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之外。
这一大亩地,可是足足有数百株啊。
陆涯想了想,说道:
“算产量!”
“一五作五、二五作十……”
校尉们不敢怠慢,纷纷地掰着手指头,开始掐算起来。
倒是在这时候,有人将自己背上的背篓取了下来,激动地道:“我带算盘了,我带算盘了。”
他从背篓里取出了算盘,噼里啪啦一阵。
陆涯也懒得等他算,直接心算了一阵:
“二十五石……这一亩地,是二十五石。”
“不对。”陆涯摇头,有些激动,道:
“是二十六石,大抵就是二十六石。”
这下子,校尉们疯狂了。
就连朱棣,也都瞪大了眼睛,一脸难以置信。
朱标长大了嘴巴,一脸难以置信。
这番薯,他们是吃过的。
味道还挺好。
可是现在……朱标迷茫地眺望着远处的田埂,还有那看不到尽头的蔓藤。
那翠绿的薯叶,在暖暖的阳光下,格外的耀眼,像是一下子迷蒙了他的眼睛。
“没错了,是二十六石。”
此时,校尉们也终于确定了产量,不由惊讶的看向陆涯,国师算得真快啊。
每一亩地插了多少株苗,都是有数的。
尤其是紫金山这儿的土地,哪些苗受了虫害,哪些枯了,田信每隔几天都会带着他们来记录。
因而,大家都很清楚。
二十六石。
大明延续的乃是宋制,而宋人的计量单位之中,一石为一百二十斤。
二十六石……
陆涯眉头一挑:
“两千五百斤?”
明制之中,一斤约为六百克。
一斤等于十六两。
于是这才有了半斤八两之称。
意思是半斤和八两,是同等的重要。
没有什么分别。
厉害了……
陆涯笑了起来:
“好,干得好!”
后世的番薯,一亩的产量在六千至一万斤左右,可那毕竟是根据了无数次改良,以及使用大量肥料的结果。
这些番薯虽是经过了精心的照料,尤其是紫金山特意划出来的这一片田,乃是农业所最重要的试验田,因而产量可能高一些。
可……两千五百斤,还是远远超出陆涯的预估。
他以为能有个一千多斤,就已算是不错了。
可现在…
陆涯看着田信。
这个家伙,果然是农业研究的一把好手,不枉自己把他从深山老林救出来。
“二十六石。”陆涯感慨一声。
如此高产的作物一出,等将来推广到了千家万户之后,他们应该不会饿肚子了。
以北方土地的地产,一般的小麦也不过两三石的产量,这一比较,就是十倍的高产啊。
田信眼泪已是不可遏制的汹涌而出,他双手擎天,一声大啸:
“国师……我成了……我成了……这些日子的辛劳没有白费,没有白费啊……”
他啪嗒一下,直接跪在松软的泥地里,已是泪流满面,双肩颤抖着。
陆涯笑了一下,心里,也对这个人感到一种敬意,真是个种田好手啊。
这田信,当初白皙的脸,现在早已和寻常的老农没什么分别了。
人不但黑了,而且肤色也变得粗糙了许多。
顶着太阳,天气并不热,可许多人且是冒着腾腾热汗,一亩地的番薯,只用了两个时辰不到,便已经收采完毕。
“二十六石,没有错了。”
朱棣等人,也满是激动之色。
朱标更是意识到了什么,更加震惊。
这番薯,产量竟然如此恐怖?
宋荀一直看着番薯,此时才道:
“这……就是恩师说的救民神器?”
陆涯点点头,笑道:
“不错,有了它,可以拯救无数人的生命。”
粮食……就是命啊,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对于后世的新一代人而言,他们永远不会知道,能吃且还能填饱肚子的东西,会有多么的可贵。
要知道,这是一个没有十亩二十亩地,都养不过几张口的时代。
就这,还只是能勉强吃饱而已。
想要吃好,真是差得远了。
而现在这近十倍的产量,实在是有些让人疯狂。
当今大明,各地官府给皇帝奏报之中,里头对于近来下了多少的雨,几乎充斥了所有的奏疏。
究其原因,便是因为这靠天吃饭的时代,一切可能影响到农时和粮产的问题,都是天大的事。
一个校尉已经二话不说,疯狂的朝着田埂的尽头狂奔而去。
田信也被人720搀扶起来,他眼里还带着泪,身子软绵绵的。
这可是无数的努力和心血啊。
终于……有结果了。
……
哒哒哒……
神俊的快马带着灰尘,穿过了大街。
紧接着,户部之外,一个校尉火速的下马!
这校尉皮肤黝黑,浑身脏兮兮的,自是为门前的差役所嫌弃,可校尉高呼:
“国师差我来报,大喜,大喜,请户部差遣人立即去紫金山试验田。”
差役一听是国师的人,却是不敢怠慢,连忙赶了进去通报。
户部尚书杨思义,如今在朝堂上参政。
因此,这户部中的事务,暂时由部中的侍郎代理操持。
今日坐堂的,乃是户部右侍郎李文。
这李文乃是宋时的名相李琦之后,大家便打趣他说,将来他也能入阁拜相。
此等言论多了,李文便苦恼了。
谁不想入阁拜相啊,可自己现在不过是个侍郎,虽是主理户部,也算是朝中的重臣了。
可那些嚼舌根者每日这样打趣,让阁老们听去了,不知道会怎样想呢!
上一篇:1662,奋斗在路易十四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