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国师,替咱大明算一卦 第135节
“即便有人心生恶念,那也是受形势所迫,只需要通过道德、教化就能让人走上正途。”
“然而事实是,哪怕教化了千余年,在偏僻的地方,溺婴、拐卖之类的事,从来就没停止过。”
“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属于道德教化解决不了的问题,法家走了截然相反的道路。”
“他们认为人性本恶,一切都是“好利恶害”在作祟。这种关系存在于君臣、父子、夫妻之间。”
“比如韩非子痛心疾首地说过:‘父母之于子女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这是时代的普遍现象,瞎子山里男多女少,就是这样造成的。”
“父母在生育子女的时候,如果生了男孩就互相庆贺,如果生的是女孩子,就将她残忍杀害。”
陆涯看着朱元璋:
“重八,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朱元璋认真想了想,沉声道:
“因为利益。男孩可以传宗接代,还有力气干活。女孩长大后自己却要出一份嫁妆,家里的食物可不多,替别人家养媳妇,划不来。”
陆涯笑了,道:
“不错,在法家眼里,连亲生父母子女尚且如此计较利害,何况一般人呢?”
·· ········求鲜花··· ·······
“所以好恶利害深埋于人性之中,决不可能通过后天的努力而改变,所以法家人索性咬咬牙,说我们干脆不讲善恶,只看对错吧!”
“一国之内,安分守己既是善民,倘若危害了他人,就是恶徒。一个人对一个人犯罪是错,一百个人对一个人犯罪也是错,所以瞎子山里的恶徒暴民,有多少算多少,统统都要受惩罚。”
“我们把那些暴民送进监狱之后,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只要严刑峻法让人们不敢犯界,天下就能大治。”
“但是……”陆涯郑重道:
“单纯的道德教化不可取,可单纯的刑罚就足够了吗?”
“瞎子山的事情,我听到了另外一种声音。”
“有人说,为了救四个人,把一百多个人送进监狱,这样做值得吗?难道不应该是弃少保多?”
朱元璋气恼道:
“那帮蠢货懂什么,犯罪就是犯罪,不存在法不责众的说法,谁敢有异议,咱直接砍了他。”
陆涯笑了一下:
“那些人就是这样,这次瞎子山的事情,初衷和大的方向是对的,那些被掠卖女子得以回家,自然是好事。”
....... ..... ...
“虐待她们的施暴者遭到了应有的惩罚,也足以大快人心。他们有异议的,只是将全体村民,不分男女,都要受罚,我们不仅要反思一下,这到底是对是错?”
“重八,他们有不同的意见,其实是好事,怕就怕他们没有异议,官府说什么就是什么,这其实并不是好事,会禁锢人们的思想。”
“凡事,只要把大家吸引进来讨论,让大家都有参与感,最终找到一个最优解,形成一种共识,他们觉得这种事不合理,那是因为没有发生在他们身上,圣母心泛滥。”
“你要做的,就是要学会引导他们,这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的点,区分善恶对错。”
朱元璋再次陷入沉思。
陆涯笑道:
“想要解决这种事,其实也不难,只要你下一个法令,凡十六岁以上的成年人,不拘男女,每人分得口粮田三亩,桑麻田五亩,全都不用缴纳田赋。”
“在口粮田之外,另有流转田,每人可分五亩。流转田以家庭为单位,采用累进税制,余粮越多,田赋越高。”
“至于具体缴纳数额,需要根据亩产评估,在收获之前,公布下来。最高税率两成五,让百姓足够生活,安居乐业!”
“当然,田赋最终还是要以明钞结算,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女孩子也有田可以分。”
“给女孩子分田,就是让她们也能平安长大,日后好嫁人,相夫教子。”
“在这里可以公布一条未来的法令,谁敢溺杀女婴,立刻收回土地,亲生父母的土地也要收回。别怪法令严苛,虎毒不食子,做人不能没有底线!”
朱元璋皱眉:
“这……分田给女人?怕会引起男人的反对吧?”
陆涯冷笑:
“那就告诉他们,他们觉得女孩没用,早晚都是人家的,白白浪费粮食。甚至有人偷偷掐死女婴,他们或许杀死了别人的媳妇,可别人也能掐死你们的媳妇!瞎子山那么多光棍怎么来的?难道还不清楚吗?”
朱元璋闻言,点点头:
“好,咱明白了,那就给女孩子分田。”上.
第135章 背了几千亿贷款,朱元璋压力山大
次日一早,朱元璋在勤政殿会见了一个人。
徐麒兜兜转转,从广西回到了京师。
朱元璋上下打量了几眼徐麒,开口道:
“徐麒,你告诉咱,下海有没有自信?”
徐麒急忙躬身道:
“回陛下,只要给臣一个船队,臣定然有自信完成出海任务。”
朱元璋盯着他的眼睛,道:
“海上充斥海盗,到处都是风浪,雷鸣闪电,疾风骤雨,乃至于一场大疫,都足以害人性命。”
李善长等人都没有表情。
徐麒低头沉默不语。
他心里其实感慨万千,祖先们整理了无数的资料,而今天,到了他这里,他终于有了机会可以亲眼去见证了。
朱元璋又道:
“可是做人,怎么能畏惧艰险?咱大明要开创盛世,单靠种地可不成,种地只能养活人。”
“可这万里碧波之中才能汲取到财富,若人人都畏惧这汹涌的波涛,裹足不前,我等岂不成了罪人?”
“伯温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叫士大夫者,受君恩,食百姓之禄,若死读书,不肯行事,这……是士大夫的耻辱,所以刘伯温,向咱举荐了你。”
徐麒身子一颤,
自己年纪轻轻,就被委任如“七五三”此大任……实在是……
朱元璋接着道:
“所以明知下海,九死一生,可咱还是非要你去不可,这……是为了咱们大明,为了这千千万万的百姓。”
“为了将来史官们记录下今日时,会对我们的后人说,千千万万人在苟且,千千万万人在谈风月,在谈心性。”
“可依旧还是那么一些人,他们乘风破浪,他们的胆识和勇气,将开辟一个新的世界……”
徐麒听到这里,激动得颤抖起来。
朱元璋又道: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咱把巢湖水师改制,变成江南舰队,归你统辖。”
徐麒一脸难以置信,他咽了口唾沫:
“陛,陛下……您是说,让臣率领巢湖水师出海?”
“现在叫江南舰队!”朱元璋纠正道。
巢湖水师自不用多说,这是朱元璋控制整个长江流域的超级船队。
巢湖水师,不仅打灭了元朝的水师部队,还在太湖和鄱阳湖分别决战,灭掉张士诚和陈友谅,战功显赫。
为了出海,这支在水上战无不胜的水师,将要承担起全新的使命,为大明开拓海洋领土。
朱元璋再次盯着徐麒,一字一句地问道:
“徐麒,咱再问你一遍,你有没有信心?”
朝廷现在要不惜一切代价下西洋,一旦船队出现任何问题,尤其是海图有任何的错误,这将会导致巨大的灾难。
在茫茫的大海之中,任何差池,哪怕是一个岛屿标错,也将是致命的。
这里头关系着的,甚至是许多人的性命。
所以朱元璋看的十分重要。
这个时代,航海……靠的是传承,也是经验。
就如西方人大航海一般,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他们需要开辟一道道新的航线。
先抵达非洲大陆,此后抵达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之后继续沿着既有的航线,不断的开创新的航路,抵达印度,抵达亚洲。
没有人可以拍着胸脯,敢说在没有前人的经验和开辟的航道之下,敢说自己可以直接到达天涯海角。
哪怕是郑和七下西洋,也是一次次往西方渐渐深入,才最终到达最远的非洲以及大食,而绝不是说,一次船队出航,就可以抵达那里。
徐麒深吸口气,跪拜在地:
“陛下,臣敢以性命担保,此次出海,定然为我大明寻来财富,寻找到那传说的粮种。”
与郑和不同。
徐麒的优势,比郑和还要大得多。
他有大量的古籍文献可以作为参考。
徐家乃是江南世家。
其祖上最显赫的功绩,就是在蒙古人南下时,大量的搜集了宋时诸多天文地理的资料。
而这些在经历了祸乱之后,许多宝贵的资料早已失传。
即便还留存的古籍,其实也并没有太多人在乎。
因为这一大批从宋、元两代兵荒马乱中幸存下来的古文献。
涉及的多是天文、地理、游记之类的著作。
这些宝贵的资料,乃徐家的传家之宝。
历经了徐家数代人的研究,徐麒自小便开始接触,对这天文地理,堪称精通无比。
上一篇:1662,奋斗在路易十四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