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国师,替咱大明算一卦 第273节
这西洋……果然有的是稀罕之物。
徐麒随即又道:“皇上,臣还有一事要奏!”
“卿家请说。”
徐麒道:
“臣一路航行,宣慰四方,西洋诸国无不仰慕圣上恩德,因而在回程时,他们派出了无数使臣,诸国使者随臣而来,特来参拜圣上,他们……愿与我大明,世代交好。”
所有人都动容了。
万国来朝,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虽说这所谓的国,成色是差了一点,可这东西终究还是可以贴金的。
朱元璋面带微笑,心里已是高兴得不行,欣喜地道:“徐卿家真是劳苦功高啊。”
徐麒忙道:“臣不敢居功,此次出海,仰赖陛下圣德,以及同船上下人等尽心竭力。”
朱元璋不相信徐麒的成功,来自自己的圣德。
这是鬼话。
可这些话,其实不需要朱元璋相信。
而是需要臣民们相信。
所以,徐麒说出这番800话……朱元璋暗暗点头。
朱元璋正色道:
“徐麒出海,居功至伟,迁其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授为“钦差巡海正使”,总镇西洋之事。”
徐麒心中一颤,这就升官了?
这还是个不小的官呢。
钦差巡海正使,这不属于官,这是职差。
真正的官,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要出海,单靠一个差遣是不够的。
这一次出海,徐麒要不是有皇帝撑腰,那些巢湖水兵未必服气。
下一次的规模可能至上万人渝⑧⑤''!.⑦.,!'寒..:⑥⑥.;,""的;;!?34小4窝2(:.!去,'.,汉字?.'是Q:.;"'un)。
再下一次,规模还会扩大,甚至可能船队的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一个如此庞大的出海武装力量,出了海,想要服众,就必须得钦差正使镇得住。
不知如此,沿途与各国交涉,倘若级别不够,只怕也会畏首畏尾!
所以,朱元璋特别开恩,授予了徐麒‘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之职’!
这是正儿八经的官啊,堂堂的正三品。
一般是各省的巡抚,才挂这样的官衔。
徐麒出一趟海,就有了封疆大吏级别的官位,这已完全地违反官场上的常识了。
可这又如何?
当今大明,还有谁有资格可以领着船队出海?.
第222章 可怕的天花,京师震动!
下西洋乃大明当下国策。
何等重要的事。
眼下,不是徐麒离不开朝廷,而是朝廷离不开徐麒。
而今的徐麒,便是天下出海第一人。
他已有丰富的管理和航船经验,对大海有着卓越的认知,甚至他还善于与各国交涉。
这样的人,是无人可以取代的。
而徐麒则万万料不到,竟是右副都御史,一时有些懵了,等他回过神,才连忙领旨谢恩。
……
观星楼。
陆涯坐在案桌上,徐麒笑吟吟地介绍:
“国师,这就是海上通。”
面对这个红发碧眼的西方人,陆涯不需徐麒过多地介绍。
海上通学着汉人的礼仪,朝陆涯作揖:
“见过尊贵的国师。”
陆涯压压手:
“不要这么客气,你是徐麒的朋友,便是我的朋友,坐下说话吧。不要拘束,我是个很随性的人。”
海上通感到很意外。
这位大明朝的国师,竟然对他如此地客套。
他喜笑颜开道:
“是,是,久仰阁下的大名。”
“请喝茶!”陆涯笑道。??
海上通没有端起茶盏。
他对东方的茶敬谢不敏。
太苦了。
陆涯则自顾自地呷了口茶:
“听说你在一路上,对江南舰队帮助很大。”
海上通忙是摇头:
“这是应当做的,我和徐麒阁下是朋友。在沿途上,我们有了深厚的友谊。”
“是啊。”陆涯郑重其事地道:
“听说你的名字也是他取的,可见你们的关系,如胶似漆到了何等地步。”
海上通笑了:
“是得,是得,我们是如胶似漆。国师阁下,其实,我有一件事相求,我希望能面见大明洪武皇帝,希望国师阁下,能为我引荐。”
陆涯眉头一挑:
“你见洪武皇帝,有何贵干?”、
海上通道:
“是这样的,我久闻大明开国的洪武皇帝是个天纵奇才,且他还是个乐善好施之人…々「…”
“不满国师阁下,蒙古人在西方世界,几乎无人能敌,他们占领了东欧最富饶的土地,还有地中海出海口,甚至还和斯拉夫人联起手来,镇压我们。”
“我听闻洪武皇帝推翻了大元朝,还杀死了大元朝的蒙古大汗,真乃天下无敌,我十分崇拜大明的洪武皇帝,希望能够见他一面,表达我对他的敬意!”
顿了顿,海上通又道:
“洪武皇帝的威名,通过徐麒的船队,早已传遍了西洋,神罗诸国,也久慕他的威名。”
“所以……我们希望,能够请洪武皇帝恩准,寻一处沿海城市,庇护我们的商人,让我们在这里,与大明通商。”
他说得很认真。
甚至觉得,眼下这个年轻的大明国师,一定会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
而陆涯立即想到上海县,不由笑了:
“这些都无关紧要,你也知道,洪武皇帝仁慈,这些事都是小事一桩。”
海上通立即心神一震:
“那太好了……”
就这样,两人商量好了;
在松江府的上海县,划出一块土地,用来和海上通的国家经商。
……
与此同时,一份奏报,却是打消了朱元璋之前的喜意。
李善长几乎是气喘吁吁的拿着奏报,飞快地跑到了勤政殿。
“皇上!”
见李善长今日如此失态,朱元璋微微皱眉:
“何事?”
“出大事了。”李善长将奏报送上。
李善长作为内阁丞相,历来稳重,寻常哪怕是出了天大的事,他也不至于慌张至此。
朱元璋拿起奏疏一看,却是沉默了。
苏州,出现了天花。
感染者,竟达到了百人。
这还是已经病发之人,那还没有病发的呢?
苏州乃是通衢之地,因为地处运河的津要,几乎所有南方的船队,都需在苏州停留。
正因如此,这个时代的苏州,作为京师与天下的桥梁纽带,人口众多,人员来往,极为频繁。
这么一个地方,出现了天花……
朱元璋心里一沉!
上一篇:1662,奋斗在路易十四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