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452节
刘备红着眼睛,“太祖,子孙不孝,让陛下蒙尘!”
刘备说的自然是刘协了。
“朕知道你们尽力了,是我大汉命数如此。”刘邦知道大汉四百年,已经很难得了。
“太祖,救救大汉!”刘备拉着刘邦激动不已。
“玄德放心,这一次大汉肯定会再次大一统。”刘邦来的目的就是这个。
萧然刘邦几人坐下。
“太祖,国师是不是知道后面发生的事情?”刘备询问,刘备有很多事情想知道了。。
“这是自然,国师来自一千多年后,期间发生的事情,国师都知道。”刘邦解释。
“太祖,是不是我蜀汉没有再续大汉?”刘备也大概猜到了。
刘邦也觉得可惜,“是啊,我大汉气数已尽,蜀汉是最后的荣光了。”
“曹魏难道就不能战胜吗?”刘备很不甘心,没想到还是失败了。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是刘备的追求。
“最后蜀汉没有光复汉室,笑到最后的也不是曹魏。”刘邦说道。
刘备和诸葛亮对视一眼,东吴也不太可能啊!
“不是东吴,是司马懿司马家夺取曹魏江山。”萧然说了一句。
“这...这怎么.”刘备觉得难以置信,“怎么可能...怎么会如此!”
诸葛亮也没想到会是这样。
“司马家的晋朝,一塌糊涂,不得人心,这一次不能给他们机会了。”刘邦也有名正言顺的理由。
不管怎么说,大汉肯定要再一次大一统。
“国师,晋朝有没有可取之处?”刘邦好奇。
之前就没有提前这个问题。
“应该是有的,等我看看。”萧然也不知道,没有一点好印象。
萧然只能查一下资料了。
“有一点但是不多...”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华夏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
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
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
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
边疆民族的草原文化与晋朝的中华文化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民族融合。
“就这些?”刘邦惊呆了。
没想到这么少。
“是,就这些!”
刘邦摇摇头,“有一说一,比不上满清贡献。”
满清后期太招人恨了,但是有些地方还是不错的。
但是晋朝也好不到哪里去。
晋朝建立后,曹魏时期压抑的世族在司马懿及陈群羽翼下抬头,当时出名的世族有琅玡王祥、荥阳郑冲、...范阳卢钦等。
曹魏时期的清谈,到晋代时许多士大夫纷纷效仿,形成一批置身功名利禄又求出世隐遁的士大夫。
“世家是不是威胁很大?”诸葛亮也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了。
“非常大,王朝更替,不影响世家的发展,皇家还得拉拢世家。”萧然给几人解释。
李世民杨坚知道世家门阀的恐怖,刘邦刘备不知道。
刘备也是一惊,没想到到这种程度。
“门阀”可以拆成两个词,一个是“门第”,另一个就是“阀阅”。
两者结合才能被称为门阀。
从东晋开始一直到唐朝末年,门阀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存在了600多年。
门阀又被称为氏族豪强,他们通过各种关系、血缘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唐朝时期的“五姓七望”就是典型的门阀家族。
这些人不仅地位超然,还拥有诸多特权,甚至可以直接干涉皇帝的决定。
东晋时期就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琅琊王氏与司马皇室可以“共天下”。
可见这些门阀的力量,其实不论何种解释,说白了门阀就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影子皇帝。
这些人打着自己是清流贵族耕读世家的旗号,实际上是通过各种各样巧取豪夺和不正当手段实现自己家族人脉和财富的积累。
门阀对华夏封建社会造成最大的危害,就是阻碍了普通人上升的通道。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统计,汉献帝时期门阀出身的官员比例是30%左右。
而到了东晋门阀的官员数量占据的朝廷总官员数量的80%,唐朝不同时期这个数据是有变动的。
安史之乱之前基本上是在60%左右,而到了唐朝末年已经达到了90%,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黄巢对于门阀士族非常的痛恨。
十个官员里有九个官员都来自世家大族,广大的普通百姓只能去争抢少的可怜的名额,世家大族的盘根错节,这也导致朝廷越来越腐败。
当年陈胜、吴广就曾经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然而,到了唐朝一个人能不能当官就是看出身,你再有才华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
不同门阀会结成大大小小的利益同盟,这样也会架空皇帝的权力。
贵族掌权切断了普通人上升的通道,阻碍了皇帝治理国家,将门阀士族称为华夏封建历史上最大的“毒瘤”毫不为过。
黄巢最大的贡献就是将这颗毒瘤踢出了历史的舞台,而除了黄巢之外,唐朝末年还有一个人也对门阀世家下手,他给了门阀世家最后的一击。
黄巢在朱温和李克用的联合围剿之下失败了。
后来朱温又打败了李克用,成为唐朝末年最有权力的大臣。
唐昭宗中已经成为了一位傀儡皇帝,处处都得听朱温的安排。
黄巢对于世家大族门阀公卿进行了大屠杀,朝廷又急需新鲜的力量补充进来。
大量寒门官员成为朝廷的中坚力量,此时仍然有一些士族把持朝政,两股势力形成对峙。
后来出,身世家大族的宰相在人事任免方面将朱温得罪了,手握大权的朱温决定给这些世家大族立规矩。
公元905年6月,朱温命人以唐哀宗的名义发布命令让30多位世家大族的官员去白马驿。
出发之前已经有官员知道这里面肯定有蹊跷,然而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一去就相当于走上了黄泉路。
朱温早已在白马驿附近布下了埋伏,这30多位来自世家门阀的官员刚刚到达指定的地方,就被一拥而上的士兵杀害,尸体也被抛进了黄河。
虽然朱温的这一举动出于个人的泄愤,确实也成为压倒世家大族的最后一颗稻草,朱温在杀掉这30多位官员并且抛尸之后,又对其他残余的门阀士族进行清算。
门阀存在的600多年间,许多皇帝都想彻底除掉世家门阀,然而迫于这股势力的过于庞大并没有成功。
没想到黄巢和朱瘟两个人直接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就达到了目的。
黄巢对世家门阀展开屠杀是出于个人的报复心理,朱温同样也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仇恨。
“这种力量,可不能形成啊!”刘邦连连摇头。
“科举制度,是削弱世家门阀最好的办法,前提是读书人多的情况下。”萧然说道。
读书人少科举制度也不行。
明清的科举制发展好,读书人普及度高也是一方面。
“造纸术还印刷术看来得抓紧时间了。”刘邦明白其中重要性。
“晋朝的事情,以后再说,眼下问题是荆州那边,刻不容缓,要是关二爷出事,以后想北伐就难了!”萧然把话题扯回来。
“云长不是挺好的吗?”刘备也知道威震华夏的事情。
现在关羽的影响力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
“关二爷忙着对付曹魏,东吴背刺,夺取荆州!”
听到萧然的话,刘备一下子站起来,“东吴夺取荆州...现在可是盟友啊!”
“不仅仅是夺取荆州,还杀了关二爷,这件事很着急。”萧然说道。
听到关羽被杀,刘备和诸葛亮更加不淡定了。
“东吴那边杀云长?”诸葛亮也觉得不可思议。
东吴的目标是荆州,既然得到了荆州,那完全可以把关羽放了,或者活捉关羽,把关羽软禁起来嘛,这样的话,至少没有完全和刘备撕破脸皮,双方还有谈判的余地!
大部分人想法都是这样的。
“是,东吴夺了荆州,杀了关二爷,蜀汉想北伐就更难了。”
刘备攥紧拳头,“没想到会是这样...没想到会是这样,东吴为什么...”
“东吴那边也有自己的考虑吧!”萧然说道。
“我也不太理解,这种关系为什么要杀云长。”刘邦看了几遍三国演义,还是不太理解。
其实,东吴只要夺取荆州,怎么做都不合适了。
关羽为人高傲,对东吴并不友善,且军事能力强,深受刘备器重,这些特点集中在一起,就是东吴的潜在威胁对象,东吴怎么可能放他生还?
如果不放关羽,同样很棘手。
既然不放关羽,无外乎就是两种做法,一是招降,一是软禁!
招降关羽根本不可能,当年曹操对关羽那么好,关羽都不愿意跟随曹操,一定要去找寻刘备。
可见关羽是完全忠心于刘备的,不可能投降孙权。
要是孙权执意招降关羽,那么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关羽诈降,然后趁机逃回蜀汉,重新领兵来打东吴。
在正史中,廖化就是这么干的,先诈降,再逃回蜀汉。
而且正史中,关羽在撤向益州的途中,就曾对东吴使用过诈降计,只不过没有成功。
有这等劣迹在前,孙权怎么可能相信关羽会真心投降。
上一篇:抗战:我,浙江军阀!称霸上海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