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555节
开庆元年,有人再次上书指斥丁大全与董宋臣祸国殃民,赵昀将丁大全罢相。
并于景定三年,改流海岛途中,丁大全被押解的将官挤落水中溺死。
阎贵妃则在景定元年病死。
丁大全和阎贵妃的死,多少有些端倪在里面,不由得让人怀疑是不是赵昀下的手。
但是令人疑惑的是,这三人要么死了,要么被罢官,只有董宋臣好好的。
对于董宋臣,赵昀百般回护,先将其调离閤门,藉以平息舆论,不久就让他官复原职。
其后,董宋臣一直在赵昀的庇护下,他比赵昀早死几个月,赵昀特赠节度使,表达对这个奴才的宠爱。
不过也是,谁让董宋臣实在是太会揣摩赵昀的心理了。
在前期的时候,赵昀还没有晚年的荒唐,却也想要赏景。
他想去禁苑赏荷花,却苦于没有凉亭遮日,董宋臣揣摩上意,一天之内就修建了一座凉亭,赵昀十分高兴。
冬天,赵昀又去赏梅,董宋臣已事先在梅园建造一座亭子,赵昀责备他劳民伤财,董宋臣说不过是把荷亭移到这里,赵昀又大赞他办事得体。
第310章三宫六院无法满足,引名妓入宫!
赵昀晚年好女色,三宫六院已满足不了他的私欲,董宋臣引临安名妓唐安安入宫淫乐。
起居郎牟子才上书劝诫赵昀:“此举坏了陛下三十年自修之操!”
赵昀却让人转告牟子才不得告知他人,以免有损皇帝的形象。
姚勉以唐玄宗、杨贵妃、高力士为例劝诫赵昀,赵昀竟然恬不知耻地回答:“朕虽不德,未如明皇之甚也。”
在赵昀看来,自己虽然“不德”,但与唐明皇相比还是有相当差距的,然而这种差距也无非是在五十步与百步之间罢了。
董宋臣在赵昀的宠信下,勾结宰相丁大全,恃宠弄权,不可一世,人们把他称为“董阎罗”。
宋人记载当时宦官专权的情况,说:“一时声焰,真足动摇山岳,回天而驻日也。”
“赵昀对于董宋臣实在是非常宠信了。”萧然说道。
赵匡胤则是十分不爽,“这个赵昀,识人不清!”
这话萧然是赞同的。
“前期的时候,赵昀的所作所为,倒也可以说是政治清明。”
史弥远死后,赵昀唯恐引起政治地震,一方面对史弥远曲加维护,另一方面对其党羽绝不宽贷,罢黜了梁成大、李知孝、莫泽、袁韶等人。
赵昀纠正了宁宗朝以来权臣独相的局面,谨慎简选宰相,使这一时期的政治相对稳定。
史弥远专政,台谏成为权相的控制朝政的工具。
史弥远死后,赵昀宣布“收倒持旁落之权,聿更大化,择特立独行之士,亲擢紧官”,把擢任台谏权攥在手中。
这一时期,他任命台谏四十余人,知名的有洪咨夔、李宗勉、李韶、谢方叔、江万里、程元凤、李昴英等。
大多立朝正直,议论恺切,使端平更化中的台谏风采成为南宋晚期最后一抹余晖。
宋光宗、宋宁宗之后,吏治大坏,及至赵昀亲政,更是贪浊成风,贿赂公行。
赵昀亲自撰制《审刑铭》、《训廉铭》等,把道德宣传与法律约束结合起来,规定官员犯赃与谋杀、故杀、放火列为同罪。
贪赃移作他用者籍没其家,推行吏部考功条法,惩办了一批赃吏。
官吏冗滥是吏治腐败的又一现象,往往六七人盯住一个候补官缺,即消耗国家财政,又影响行政效率,更造成跑官行贿。赵昀对此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取消堂除陋规堂除是权臣专政下的政治陋规,也为内降恩泽滥授美差留下了后门。赵昀将堂除之阙还给吏部后,有效抑制了内降恩泽。
二、减少官吏权摄所谓权摄就是不够任职资格者代理为官,官员队伍因而膨胀。
赵昀规定,内地如缺州县官,必须由现任官出阙。出任两任通判者其中一任必须到两广四川等偏远地区任职,确保那里官缺不再权摄。
三、控制取士人数从端平到淳祐的六次科举取士,每举平均取士约四百五十人,比起赵昀宝祐以后七次科举取士每举平均约六百人来,大约少取四分之一,也应是减少冗官的措施之一。
四、严格升迁制度为了抑制侥幸得官和越级提升,赵昀规定:在朝的宰执、台谏、侍从以及在外的监司、帅守不得徇私荐举。
未历州县官者不得入朝为郎官,已经在朝为郎官者必须补上这一任。
而在军事上。
端平入洛失败后,蒙古南下侵宋,双方互有胜负,战争处于相持状态。
赵昀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加强军事整顿,充实四川、京湖、两淮三大战场的边防。
选拔并任用了孟珙、余玠、赵葵、杜杲、王坚、张珏、吕文德等抗蒙名将,使得淳祐年间对蒙战争取得明显起色。
淳祐二年,赵昀派遣在两淮抗蒙战争中战绩颇著的余玠入蜀主政,余玠在四川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创建了山城防御体系,这为后来的合州钓鱼城防御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在经济上。
赵昀亲政后,财政上面临物价飞涨、国库空虚两大问题。
前者主要是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后者主要是端平入洛的军费开支与应付冗官的行政花销。
回应前者的主要措施是停止发行新币,适当回收旧币,严禁伪造楮币。
应对后者的主要措施是严格会计制度,实行节用方针。
赵昀一直希望使理学成为正统官学,早在宝庆三年就封朱熹为信国公。端平更化后,朱熹和理学大师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都先后被入祀孔庙。
赵昀还建立了慈幼局。
慈幼局于淳祐七年创立于临安。
宝祐四年,在临安慈幼局运作成熟之后,赵昀下诏要求天下各州建立慈幼局。
慈幼局设立之后,至少在京城临安,已实现了赵昀的愿望。
慈幼局可谓世界上最早的官办孤儿院。
国家要对没有亲人养育的弃婴、孤儿给予救济,使他们避免死于非命,这是一项古老的制度安排。
“慈幼”最早可见于《周礼》。
到宋代时对孤幼的救济呈现制度化、普遍化、专业化的特征,远远领先于当时的世界。
在赵昀登基初期,史弥远把持朝政,独断专行,他的党羽几乎控制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重要职位。
尽管史弥远权势熏天,仍然不断有忠义之士不畏权势,上书指斥其专权擅政。
绍定四年三月春祭,史弥远与赵昀一起喝酒闲聊,试探地说:“臣闻近日劾臣者甚多,陛下不可偏信矣!”
赵昀幽默地说:“朕知道,姑置。卿犹记先皇章圣帝时旧京闹蝗灾乎?幸得江南无虞,朕稍安。”
章圣帝即宋真宗,当时河南一代蝗灾确实严重。
史弥远听赵昀这么说,立刻就放心了。
赵昀提及蝗灾,可谓一语双关,安抚史弥远,暗示自己与史弥远是拴在一条绳上的两只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否定史弥远就等于否定自己继位的合法性。绍定六年十月,史弥远病重不治,赵昀终于脱离了史弥远的挟持而得以亲政。
第311章荒淫无道,死后遭报应了!
赵昀晚年荒淫无度,在去世之后,甚至连尸体都不得善终。
元朝时,西藏藏传佛教僧人杨琏真伽盗掘南宋皇陵。
赵昀的尸体因为入殓时被水银浸泡,所以还未腐烂,盗墓者便将其尸体从陵墓中拖出,倒悬于陵前树林中以沥取水银。
随后将赵昀头颅割下,并制作成饮器,送交北京大都元朝统治者,其躯干则被焚毁。
赵昀的头颅直到朱元璋攻占大都后,才在元大都的皇宫中被找到。
明太祖得知此事,“叹息久之”,派人找回赵昀的头颅,洪武二年以帝王礼葬于应天府。
次年,又将赵昀的头骨归葬到绍兴永穆陵旧址。
这件事也实在是令人唏嘘。
听到这,赵匡胤说道:“但愿这赵昀能够幡然悔悟吧,不然要是让赵禥登基,我怕我会被气死。”
已经经历过一次的赵匡胤表示,自己并不想看见赵禥。
“既然如此,那我们还是去赵昀没有亲政之前的时候吧。”萧然说道。
赵匡胤点了点头,“之前你说,在赵昀亲政之前,朝政都是在史弥远手中的?”
“对的。”
“那这史弥远,如何?”
萧然想了想,“不如何。”
史弥远于淳熙十四年中进士。历任大理司直、太常寺主簿、宗正丞、起居郎等职。
开禧三年,韩侂胄北伐失败,金朝来索主谋。
弥远时任礼部侍郎兼资善堂翊善,与杨皇后等密谋,遣权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于玉津园槌杀韩侂胄,后函其首送金请和。
次年,签订嘉定和议,规定宋金世为伯侄之国,宋向金增加岁币、犒赏军银。
史弥远因此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兼太子少傅,进封开国公,从此独相宋宁宗赵扩17年。
嘉定十七年八月,宋宁宗病死。
史弥远伪造遗诏拥立宗室子赵昀,也就是宋理宗即位,废皇子赵竑为济王,又逼其致死。
而后9年里,史弥远完全控制朝政。
史弥远独揽朝政,一直得到宋宁宗、宋理宗的宠信。
他对金采取屈服妥协,对南宋人民则疯狂掠夺。
其招权纳贿,货赂公行,还大量印造新会子,不再以金、银、铜钱兑换,而只以新会子兑换旧会子,并且把旧会子折价一半。
致使会子充斥,币值跌落,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在开禧元年到开禧三年三月的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史弥远不但已封为男爵,而且已升为礼部侍郎兼刑部侍郎的三品大员。
史弥远权位的迅速升迁,助长了他的政治野心。
当韩侂胄支持重用的宋军西线主帅吴曦叛变降金的消息,传到南宋首都临安时,宋朝君臣对战胜金军、收复中原已失去信心,韩侂胄的威望也因而严重受挫。
上一篇:抗战:我,浙江军阀!称霸上海滩
下一篇:返回列表